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評論丨以“蓉城之秋”,奔赴成都的音樂夢想

由 紅星新聞 發表于 藝術2023-01-05
簡介以“蓉城之秋”為觀照,我們看到成都以音樂為紐帶,正在奔赴文化聚落、創意聚和、產業叢集的和諧生成當葉小綱作品音樂會的最後一個音符奏響,當成都城市音樂廳響起經久不絕的掌聲,第28屆“蓉城之秋”成都國際音樂季完美落幕

音樂藝術的類別是什麼

以“蓉城之秋”為觀照,我們看到成都以音樂為紐帶,正在奔赴文化聚落、創意聚和、產業叢集的和諧生成

當葉小綱作品音樂會的最後一個音符奏響,當成都城市音樂廳響起經久不絕的掌聲,第28屆“蓉城之秋”成都國際音樂季完美落幕。人們不會忘了這50天來的17部精品劇目、60餘場音樂活動、近200首原創作品;不會忘了吳碧霞、戴玉強、龔琳娜等一批殿堂級音樂大師帶來的震撼感受。

評論丨以“蓉城之秋”,奔赴成都的音樂夢想

音樂總能抒發最真的情感,帶來最美的享受。那大大小小的音樂廳,一場場音樂盛會,無論是大珠小珠落玉盤,還是嘈嘈切切錯雜彈,零距離的傾聽,零時差的欣賞,靈動的音符總能在某一個瞬間,撞進我們的心底。

在時間的流轉中,在音樂的薰陶中,市民變得更有品味,城市變得更加高雅。這就是“蓉城之秋”年復一年持續用心舉辦的成效。作為成都精心打造的城市音樂品牌,它讓城市的音樂氛圍更加濃厚,讓城市的音樂品味升級,讓成都“音樂之都”名號更加響亮。

作為成都的一張音樂文化名片,“蓉城之秋”已成為行業一流的名家、名團、名IP在蓉合作首選,戴玉強領銜的中國三大男高音、廖昌永、吳碧霞、么紅、呂思清、龔琳娜、方錦龍、王麗達、王二妮;音樂劇《趙氏孤兒》《阿波羅尼亞》《魔女宅急便》;中國愛樂樂團、上海交響樂團、廣州交響樂團、上海彩虹室內合唱團等都曾登上“蓉城之秋”的舞臺。彼此選擇,在於彼此認同,彼此欣賞,這大概就是當代的“高山流水遇知音”。

今年的“蓉城之秋”成都國際音樂季,是經典的城市音樂品牌和經典音樂IP的再度相遇,名家名團和音樂的專業度,讓“蓉城之秋”的記憶點滿滿,也讓成都音樂的顯示度再度提升。時間飛逝,但美好的記憶會永久駐留。你一定還記得吳碧霞“夢繫紅樓”《紅樓夢》主題音樂35週年專場音樂會,還有龔琳娜《蘇武牧羊》的全球首演、楊麗萍出品的舞劇《春之祭》,更記得戴玉強攜一眾金鐘獎青年歌唱家的演出。當然,葉小綱為成都、四川創作的重磅作品《峨眉》和《少陵草堂》,更是一種全新的體驗。當經典IP重現、重磅新作不斷出現,“蓉城之秋”讓成都音樂更高雅,更藝術。

作為成都最負盛名的產業類音樂IP,“蓉城之秋”將帶動成都音樂產業長足發展。音樂之都的核心內涵在於城市以音樂為媒的文化吸引、品牌號召和創意激發。無論是義大利的博洛尼亞、巴西的薩爾瓦多,還是韓國的大邱,在音樂方面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健全的基礎設施、多樣的節慶活動和多元的相關產業。“蓉城之秋”作為城市音樂品牌,不僅統籌了各種音樂型別,還促進成都音樂與全國各地音樂交流,更全面涵蓋原創音樂孵化、音樂人才培育、精品劇目展演、音樂文化傳播等全產業鏈,帶動本地音樂產業多元縱深發展。以“蓉城之秋”為觀照,我們看到成都以音樂為紐帶,正在奔赴文化聚落、創意聚和、產業叢集的和諧生成。

作為一種感性的藝術形態,“蓉城之秋”為城市注入新的文化元素和藝術活力。音樂賦予城市獨特的形象魅力和文化意義,塑造了人們對城市的獨特感知,使居住其中的人們形成一種文化認同、情感依戀和精神享受。法國地理學家潘什梅爾說過:“城市既是一個景觀、一片經濟空間、一種人口密度,也是一個生活中心和勞動中心。更具體地說,也可能是一種氣氛、一種特徵或者一個靈魂。”

於成都來說,音樂或許就是城市的靈魂。古往今來,成都一直都流淌著音樂的元素,延續著音樂的基因。人們在歷史裡品味成都鳳求凰的故事,在詩文裡感受“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的絕妙,在說唱俑的手舞足蹈裡領會音樂帶來的快樂。今天,“蓉城之秋”邀請頂級名家合力演奏,小酒館裡樂隊激情開唱,大街小巷歌手隨心放歌……無論你是誰,喜歡什麼音樂,都能在這裡安放你的音樂夢想。成都,也在每個音樂人的夢想裡實現城市的夢想,建成國際音樂之都。

紅星新聞評論員 黃靜

編輯 汪垠濤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hxpl2020@qq。com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