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洋蔥快評丨網路空間容不了“祭奠”活人的滿滿惡意

由 齊魯壹點 發表于 藝術2022-11-30
簡介因此,要想剷除網路祭祀亂象滋生的土壤,相關部門應高舉監管大棒,督促平臺對其使用者設立紀念館的行為進行嚴格稽核

洋蔥裡面黃的是壞的嗎

評論員 朱文龍

好好活著的人,卻被人在網路平臺建立紀念館“祭奠”,如此膈應人的事兒就發生在廈門女孩璐璐(化名)身上。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某日,璐璐的朋友偶然間發現,某網路祭祀平臺上設有“廈門美麗女孩璐璐紀念館”,詳細記載了璐璐的“生平”,包括出生日期、籍貫、悼詞等。該館建立於2016年1月,6年的時間裡,被訪問了多達4。3萬餘人次。隨後,璐璐將這家平臺告上了法庭。法院審理認為,平臺未嚴格履行稽核責任,未要求註冊使用者進行實名認證,致璐璐人格權被侵害,遂判決平臺承擔侵權責任。

網路祭祀,本來應該是緬懷已故者的嚴肅活動,在本案中,卻成了一些人惡搞的手段。這種做法,不僅不合情理,而且涉嫌違法。在傳統文化語境中看待此事,更讓人感到憤怒。作為受害者的璐璐,完全有權討個說法。法院的審判結果,對璐璐來說是個安慰。

璐璐遭遇的事情,只是網路祭祀亂象的冰山一角。活人遭惡搞被建網墓,普通人、虛構的電視劇角色被隨意掛上“烈士”身份等亂象時有出現,甚至在某地民政部門主辦的網路祭祀平臺,無需真實身份資訊,一個手機號就可以為任何人建立網上紀念館。

相較於傳統祭祀,網路祭祀是一種更為綠色的祭祀方式。但時不時出現的亂象,卻讓這種新型祭祀活動難以深入人心。有觀點認為,出現這個問題,平臺難辭其咎。就像本案,倘若平臺能切實擔負起主體責任,在資訊稽核方面用點心,璐璐“被死亡”、“被祭祀”的事情便不會發生。因此,要想剷除網路祭祀亂象滋生的土壤,相關部門應高舉監管大棒,督促平臺對其使用者設立紀念館的行為進行嚴格稽核。

這個觀點有一定道理,但是監管不是萬能的,杜絕網路祭祀僅有監管還不夠。

平臺想要稽核其使用者設立紀念館的行為,勢必會讓該使用者提供被紀念人的相關資訊,比如說相關部門出具的死亡證明。需要指出的是,死亡證明上記載著死者詳細的個人資訊,如姓名、年齡、身份證號、住址、死亡日期等。且不說平臺是否有權收集這些資訊,單說這些資訊收集上來後如何核實和保護,便是擺在平臺面前的一道難題。在相關報道中,有運營網站方就表示,沒有相關部門的支援,很難核實使用者資訊的真實性。在難辨資訊真假的情況下,平臺很有可能會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網路祭祀亂象依舊會存在。

退一步來說,即便平臺得到了相關部門的支援,也無法徹底根除網路祭祀的亂象。這是因為祭祀作為人類的一種情感表達方式,形式不是一成不變的。就拿傳統祭祀來說,有人習慣用上香燒紙的方式寄託哀思,也有人選擇用鮮花傳遞思念。網上祭祀也是如此,除了在平臺上設定紀念館之外,還有家庭追思、公益代祭等其它形式。對於這些形式不定,時間不定的網路祭祀活動,監管很難做到“全覆蓋”。

基於此,監管部門對於平臺的監管,重點在於督促平臺落實祭祀發起人的實名認證,確保一旦出現了類似祭祀活人的惡意行為,能夠迅速找到責任人。此外,不易做過多幹涉。

剷除網路祭祀的亂象,更多的力氣還是應該用在對惡意祭祀行為的打擊上。網路容不下了“祭奠”活人的滿滿惡意,必須讓惡意祭祀活人的行為人付出代價。

就本案來說,真正有惡意的並不是平臺,而是給璐璐設定靈堂的人。從報道來看,紀念館設有靈堂、網上墓園等動畫背景,都放著璐璐的頭像,另外還設有“音容笑貌”模組,釋出了10張璐璐的生活照。不難判斷,此人跟璐璐或許較為熟識。相關部門不妨以此為線索嚴查,找到這個人並讓其接受法律的制裁。唯有如此,才能在維護網路清朗空間的同時,不給真正的祭奠者增加麻煩和負擔。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