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說說評書,聽一座城

由 新京報 發表于 藝術2022-10-11
簡介過去茶館裡的老聽眾,也不會再去尋找可以現場聽書的地方,在最後一家茶館關閉之前,前鞍山曲藝團評書演員石連君曾坐館一個月,茶館不收門票,但售賣茶水乾果,每天來現場聽書的觀眾只有十幾個人,評書散場後,場地會改為棋牌室,冷清的茶社從這時開始變得熱鬧

評書怎麼說

 1 曾記否

2018年9月11日,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單田芳先生去世。隨之而來的,是評書在惋惜與哀悼聲中再次成為公眾話題,這門曾經群眾基礎最好的曲藝門類,在即將被遺忘的邊緣,以悲情為代價,迎來了自己的又一次高光時刻。

人們在追憶單田芳先生的時候,漸漸再次發現了一段早已被淡忘的歷史,和一座融入中國評書曲藝血脈的城市——位於中國東北的遼寧省鞍山市。中國評書界著名的“三芳”單田芳、劉蘭芳、張賀芳的家鄉都是遼寧省鞍山市,三人也都是前鞍山市曲藝團演員,評書藝術家袁闊成、田連元也分別於同在遼寧省、距鞍山不遠的前營口曲藝團和本溪曲藝團工作。

評書曾經是鞍山這座北方城市的一張重要名片,鞍山市也因此被稱作“評書故鄉”。從1949年開始,評書在這座城市幾十年的歷史裡,經歷了數次起落,社會的變革、權力的更迭、門戶的芥蒂、人性的複雜,各種因素交錯,既成就了評書在這個城市的數段輝煌,也造就了已顯頹態的現狀。如今,很少有人會將評書與鞍山兩個詞聯絡在一起,從這裡走出的數位評書大師,早已姿態獨立,家鄉僅是他們戶籍上的同類項,另一些同時期的老先生,隨著評書一起進入暮年,在黯淡中前行,評書伴隨了他們的人生,同時,改變了很多人的人生。

2 百花開

鞍山曾經擁有評書最輝煌的年代,以鞍山鋼鐵廠為集中發源地,隨著大批固定聽眾群體的形成,眾多評書藝人紛紛紮根鞍山,並從此開枝散葉,每當有當紅評書播出時,鞍山可以說是萬人空巷,這股潮流一直風靡了幾十年。

劉蘭芳在“文革”後錄製《岳飛傳》,被全國一百多家電臺播出,當時風頭不亞於任何一位當紅明星,因為評書播出期間,社會治安事件大幅度降低,遼寧省公安局送了她一面安全衛士的錦旗,劉蘭芳被稱為“淨街侯”。

當時單田芳的女兒在商店工作,商店同事比她還了解單田芳的工作計劃,最近都在哪個茶館說什麼書;哪部書說到哪裡,還剩下多少;哪部書因為要去電臺錄製而即將結束,每天都是從同事的討論中得知。

單田芳錄製《隋唐演義》後,鞍山廣播電視臺給另一位評書名家張賀芳錄製了《呼楊合兵》。張賀芳是與劉蘭芳、單田芳齊名的評書演員,如果以商演市場來衡量,張賀芳有著更高的票房號召力。張賀芳八歲登臺,十四歲正式從藝,不到二十歲已經是名角,被稱為常勝將軍,只要在茶館演出一定全部滿座。有時下午一點開始表演,觀眾上午十一點便坐滿了,因為票不是對號入座,觀眾不願離開自己的座位,全帶著飯進場。

3 流雲散

隨著時代的發展,鞍山評書開始漸漸衰落萎縮,幾乎可以算作整個中國評書歷史的一個縮影。在某種程度上,評書曾經的輝煌一直在掩蓋著這個行業的危機,它的輝煌並不完全是因為這門藝術贏得了大家的喜愛,在過去的日子裡,評書自己生髮出的生存技巧,幾乎沒有被埋沒過,而這種進化機能彷彿在某一瞬間停滯了,從此,再沒有明顯前進過一步……

如今的鞍山,曾見證過無數評書大師的民間茶館,早已在這座城市中絕跡,除了名字沒有留下任何資料,最後一家老茶館如今變為連鎖足療城的店面。過去茶館裡的老聽眾,也不會再去尋找可以現場聽書的地方,在最後一家茶館關閉之前,前鞍山曲藝團評書演員石連君曾坐館一個月,茶館不收門票,但售賣茶水乾果,每天來現場聽書的觀眾只有十幾個人,評書散場後,場地會改為棋牌室,冷清的茶社從這時開始變得熱鬧,人們忘記剛剛書裡的故事就像換電影片道一樣輕鬆,嘩啦嘩啦的麻將聲成了評書在這座城市空空蕩蕩的餘響。

4 空谷音

新京報記者去往鞍山,採訪了單田芳、劉蘭芳先生的親友,及眾多鞍山評書曲藝界人士,追憶鞍山評書的淵源、黃金年代,並親眼見證了鞍山評書在當代漸趨衰落的艱難處境。

事實上,評書曾經在鞍山創造出萬人空巷的盛景,正是因為它自身強大的學習能力,一直可以依據市場不斷地進化與改良,茶館、廣播和電視,在評書的黃金時代裡是相輔相成的傳播矩陣,線上線下互動,使評書可以以輻射的狀態滲透至任何一位普通百姓的生活裡。無論在室外,還是家裡,評書都是茶餘飯後的主要消遣方式,同時,它也是社交生活中的重要話題,就像今天的影視作品一樣,可以成為一種公共談資。

觀眾在評書表演裡是有參與感的,老藝人在茶館說書,每場結束後留的“扣兒”(懸念)會被觀眾討論。單田芳在家鄉鞍山市的茶館說《隋唐演義》時,用很長時間鋪墊羅成出場,最後只說到衝出一位白袍小將便結束,散場後觀眾意猶未盡,膽大的會去找單田芳,半央求半玩笑地說,明天再不說出羅成的名字我就去砸你家玻璃。

在資訊氾濫與傳播方式多元的當下,評書並不具備任何符合高頻率傳播的條件,它過於單一,無論表演形式還是價值觀,都在相對固定的模式下進行,面對現代娛樂的衝擊,它毫無抵抗之力,以至於在某種程度上,今天的評書,更像一種無法經受商業市場考驗,卻又因象徵意義而需要被官方保護的傳統藝術。

策劃:金秋 李世聰 何建為

統籌:田偲妮 許喬洋

撰文:湯博 劉臻

封面攝影:王尤

供圖:鞍山市藝術創作研究所

中國工人出版社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