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陳彥回長安再講《裝臺》故事

由 西部文明播報 發表于 藝術2022-09-23
簡介“說說裝臺是怎麼回事”成為陳彥此次文學講座的開場白,他說《裝臺》的緣起,是自己在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做院長時,認識了一個小名叫“生生”的普通人朱冬平,當時院裡舉辦了“西安天天有秦腔”活動,劇場要天天翻檯,工作量很大,因此僱了大量農民工進行裝臺工

朱冬華是什麼電視劇人物

陳彥回長安再講《裝臺》故事

重返長安為西安“裝臺”

12月18日,電視劇《裝臺》在央視一套收官,這部人間溫情大戲,演活了平凡人的奮鬥,讓觀眾們連連叫好,意猶未盡。同日,以“一切從生活出發”為主題的第二十四期西鹹新區文化大講堂在詩經裡小鎮成功舉辦,陳彥從北京回到西安,為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與生活相關的文學創作思考之旅,活動現場觀眾近500人,網路直播觀看人數超過50萬人次。

“說說裝臺是怎麼回事”成為陳彥此次文學講座的開場白,他說《裝臺》的緣起,是自己在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做院長時,認識了一個小名叫“生生”的普通人朱冬平,當時院裡舉辦了“西安天天有秦腔”活動,劇場要天天翻檯,工作量很大,因此僱了大量農民工進行裝臺工作,這群工人的工頭就是生生。白天演員們彩排,裝臺只能在夜裡趕工進行,工人們非常辛苦。冬天,陳彥在晨跑時,經常看見裝臺工蜷縮在劇院院子的暖氣井蓋上休息。“舞臺那樣美麗的地方,背後到底有多少人的犧牲和奉獻,我特別想把他們展示出來。他們的奮鬥、隱忍、韌性,都是我們中華民族非常需要的一種精神。”陳彥說。

在陳彥幾十年的創作經歷中,他認為生活是最重要的,對於作家來講,創作就是一切要從生活出發。《裝臺》所體現的不僅是煙火瀰漫的世俗生活和世態人情的種種變幻,也是最真實的“陝西故事”。

陳彥坦言,此次回到家鄉,讀者、觀眾們熱情高昂,簽字書籍已超過萬本,有時到了飯點,別人在吃飯,自己還在一旁籤書。12月19日,西安市新華書店聯合作家出版社,特別邀請陳彥在曲江書城舉辦作家籤售暨讀者分享會。當日,眾多書迷和劇迷早早到達現場等候,有的讀者捧著20多本書等待簽名。“我覺得以後寫作肯定還會涉及西安生活的方方面面,西安有我25年的生活,積累的很多還沒有開啟。”面對讀者,陳彥動情地說。

此外,陳彥透露,由張藝謀執導,由小說《主角》改編的電視劇的劇本創作工作已經在進行了,很快就會開拍。小說《主角》的話劇改編工作也已經開始了。屆時,觀眾能夠看到《主角》的電視劇和話劇版本。“明年,我將推出一部新的長篇小說《喜劇》,力爭以更好的作品回饋社會、回饋人民。”陳彥說。

最溫暖的人間煙火

12月16日,在電視劇《裝臺》即將收官之時,由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主辦的電視劇《裝臺》研討會在北京舉行。研討會由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秘書長易凱主持,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副司長周繼紅、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副召集人申積軍、著名文藝評論家及《裝臺》部分劇組主創人員參加研討,大家對這部溫暖、樂觀、充滿人間煙火氣的作品給予高度評價。

“該劇成功地呈現了一個時代的世間百態、人情冷暖和廣闊的社會生活。未來,我們需要更多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現實主義精神表現現實生活、用真誠的態度對待創作的作品。”周繼紅說。

申積軍認為,央視一套黃金檔電視劇不僅有嚴肅厚重的國家精神,更有五味雜陳以小見大的百態人生。在深入改革的過程中,像《裝臺》這樣充滿人間煙火氣息的電視劇就是一次突破性的進展。這部劇紮根市井,挖掘生活的本質,觀眾在深刻共鳴與碰撞的同時,引發多重思考。

著名文藝評論家李準表示:“《裝臺》不是寫一個人,而是寫整個群體,不是光寫他們的裝臺,還寫他們的日常生活、日夜晨昏,裝臺的形形色色、生活的悲歡離合……我看過幾十年來寫當代社會勞動者的作品,沒有一個片子達到這種水平。”

關注普通勞動者的生活,是近年來中國乃至世界範圍內的創作者的創作趨勢。“《裝臺》敲響了關注普通勞動者的時代之音,該劇在人物群像的豐滿塑造、地方化的語言使用、真實而充滿煙火氣的空間建造,以及對民俗的文化傳達等方面,都體現了極高的藝術創作水準。”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尹鴻坦言。

《裝臺》是陝西人創作,在陝西拍攝,也是主要由陝西籍藝術家表演的陝西故事。親切、自然的創作風格,離不開演員對角色的塑造和表現,劇中飾演大雀兒的演員姬他雖然是陝西本地人,但在演繹角色前也花費了大量時間去體驗生活。他說:“有土壤,角色才能紮根,有了根基才能生長出有血有肉的生命。土壤從哪來呢?我覺得必須要從生活中來,我們要從生活的本質裡面去尋找真實的生活感受,然後反哺到角色上。”

陳彥回長安再講《裝臺》故事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選頭像-私信聯絡小編修改或刪除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