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龍門農民畫 源自田間地頭的文化名片

由 南方日報 發表于 藝術2023-01-07
簡介1988年,則是龍門農民畫發展的另一個重要轉折點

簡單的農民畫怎麼畫

龍門農民畫 源自田間地頭的文化名片

年輕畫家成為龍門農民畫傳承發展的生力軍。

龍門農民畫 源自田間地頭的文化名片

小朋友體驗龍門農民畫創作。

龍門農民畫 源自田間地頭的文化名片

龍門農民畫的衍生品。

龍門農民畫 源自田間地頭的文化名片

位於龍門縣的中國農民畫會展中心,集文化交流、農民畫收藏與展覽等功能於一體。

近日,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惠州系列文化活動首場演出啟動。本次文化盛事,粵港澳三地11座城市共同奏響激盪人心的人文樂章。活動安排中,龍門農民畫這一熟悉的名字赫然在列——龍門農民畫歷史精品回顧灣區巡展即將開啟。

龍門農民畫是中國農民畫的重要分支,其作品充分吸收和繼承了傳統的民間藝術形式,並大膽運用誇張變形的藝術手法,被稱作“嶺南藝術奇葩”。經過不斷演變、創新和發展,龍門農民畫用鮮豔的色彩記錄著時代的變遷,帶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歌頌走出了龍門,也走向了世界。龍門農民畫從1972年開始集中創作,進入大眾視野,至今已有50年,在這樣的一個時間節點,我們重新梳理它的前世今生,一同探尋龍門農民畫發展路在何方。

●採寫:南方日報記者 林文通 通訊員 龍融心 攝影:南方日報記者 梁維春

龍門農民畫的“前世”“今生”

談到龍門農民畫的“前世”,最早可以溯源到明代弘治年間。那時,來自粵北、粵東等地的移民,將各地用以裝飾祠堂、廟宇等建築的民間繪畫技藝帶入龍門,為龍門民間繪畫奠定了基礎。

明末清初時期,龍江、麻榨的扎花籃,永漢的牆壁畫,沙逕的畫花床,龍城的糊龍頭、糊獅頭、扎花燈等民間藝術日漸興盛,對日後龍門農民畫繪畫風格產生深遠影響。1949年後,為歌頌新生活,龍門農民吸收了當時田頭宣傳畫及工地、村頭的簡單線描手法,結合傳統的龍門民間繪畫工藝,逐漸形成具有鮮明風格的農民畫。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編撰的《鄉情嶺南:龍門農民畫作品集》中則記載著:“農民畫是興起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一種獨特的文化藝術現象,為了政治宣傳和繁榮基層文化生活的雙重需要,一些美術愛好者被組織起來,一邊勞動,一邊作畫。”

理清了龍門農民畫的前身,其發源地具體是在何處?“其實,現在為大眾所知的龍門農民畫起源在龍城街道城郊村水口村小組。”據龍門農民畫協會會長陳權樞介紹,該村為譚姓村落,於明代中後期從龍城街道江廈村分支而來。舊時,幾乎在每一個譚姓村落都建有書室教育族中子弟,水口村小組中便建有文卿書室,文化氣息濃厚。而龍門農民畫的發展壯大,其關鍵人物正是水口村人譚池發。

1972年,譚池發在龍門縣文化館的支援下,組織興辦了第一期農民畫培訓班,25人參加培訓。這一年,被認為是龍門農民畫的第一個轉折點。培訓班學員創作了50多幅作品,有25幅入選當時惠陽地區“美術作品展”。譚池發創作的《打禾場上》還入選了廣東省美術展覽。1976年,第二期農民畫培訓班開班,參加人數上升到50多人。在譚池發的帶領下,學員們創作了一百多幅作品。同年年底,龍門縣文化館首次舉辦“龍門農民年畫展”,3年後,又在廣州文化公園舉辦“龍門農民年畫展”。1979年,廣東省群眾藝術館編印《龍門農民畫》一書,“龍門農民畫”這一概念正式傳播開來。

透過巧借他山之石,龍門農民畫在時代的變遷中,不斷學習吸納版畫、楊柳青、工筆畫、年畫等藝術手法,時代的進步也推動著龍門農民畫快速發展。1980年,15件龍門農民畫作品入選“廣東省民間美術展覽”;1982年,“廣東龍門、陝西戶縣農民畫展”在廣州、西安、深圳等地巡展;1984年,龍門縣文化館正式成立農民畫創作組。1988年,則是龍門農民畫發展的另一個重要轉折點。這一年,龍門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畫鄉”,被廣東省文化廳命名為“廣東省民間藝術之鄉”,廣東只此一處。自此,龍門農民畫開啟了從小有名氣到走向世界的新徵程。

2008年,百餘幅龍門農民畫作品亮相北京奧運會,還在人民大會堂展出,並首次成為國家外事禮品。同年,龍門縣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並與上海金山、陝西戶縣並稱“中國三大農民畫鄉”。“一時間,龍門農民畫聲名大噪,全國各地學員慕名而來。”龍門縣文化館副館長黃克鋒回憶,那時候縣文化館裡的20多間畫室從白天到晚上都擠滿了人,大家學習龍門農民畫的熱情空前高漲。龍門農民畫迎來了最高光時刻。

成為承載社會記憶的民間範本

在經歷了1972年至1975年的“業餘美術創作活動”時期、1976年至1980年的“農民畫創作”時期和1981年至1990年的“現代民間繪畫”時期後,龍門農民畫逐漸走向成熟。滿懷鄉愁的泥土是它的底色,普通百姓的生活是它的題材,真摯熱忱的情感化作它的片片油彩。

“我從20歲入行,在從事農民畫創作的30多年裡,最大的感受就是龍門農民畫的畫風和題材一直跟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師承譚池發的陳權樞在年輕時就開始接觸農民畫,見證了龍門農民畫的變遷。

事實上,龍門農民畫自身的發展軌跡和改革開放以來龍門的發展變化幾乎是同步的。自1982年以來,龍門農民畫描繪的主要是改革開放後龍門人幸福的新農村生活。農民畫之於龍門的意義,很大程度上在於它清晰記載了龍門民間的社會記憶。“正因為這些年對於描繪物件的改變、對於龍門敘事的參與,龍門農民畫可以稱得上是承載龍門社會記憶的民間範本。”在陳權樞看來,龍門農民畫就像吃飯、勞作、唱歌一樣,融入了龍門人的日常生活。

龍門農民畫所承載的社會記憶,是具體的、鮮活的、實在的。陳權樞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創作了一大批反映嶺南民俗風情的農民畫。他畫鄉村竹林裡採收竹筍的村民,畫稻田裡嬉戲的孩童,畫荔枝豐收的場景……這些關乎田間勞作、民間習俗、鄉村風貌的圖景,原汁原味,連綴起來儼然一卷龍門版的《清明上河圖》。

身為惠州市民間藝術大師的王漢池也是龍門農民畫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取自最真實的農村生活,圍屋裡的嬉戲、田野間的勞動、鄰里的寒暄、阿哥阿妹的情歌等,意境優美,畫面感強。2015年,他的作品《客家山歌農民畫組畫》獲得第十二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王漢池成為惠州獲得“山花獎”第一人。2020年,王漢池舉辦個人畫展,並在作品上附上二維碼,參觀者只要掃碼就可以聽到王漢池深情演繹的客家山歌,其作品成為“會唱山歌的農民畫”。

“農民畫畫家要結合時代不斷去做出改變,不論是畫面、色彩、構圖等都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更新。”龍門農民畫畫家黃偉平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近年來,他與其他農民畫家堅持不斷創新,先後創作了數十米的巨型長卷《庚子年八方戰疫圖》《龍平渠·幸福渠》《百年夢想》等優秀作品,這些龍門農民畫不僅展現了豐富的創作題材,也體現了龍門農民畫畫家們在不斷推陳出新,守正破局。

細細翻看近兩年的龍門農民畫,其內容包括十二生肖微信表情包、掃碼付款、直播帶貨、最美客棧、無人機捕魚、現代化的公園……畫中題材與龍門人的日常生活無縫銜接。龍門青年農民畫畫家鍾永廉筆下的《新時代》,就是取材自他到菜市場買菜的經歷。有一次付錢時他發現沒帶零錢,便問賣菜的老人:“幾毛錢就不用給了吧?”“幾毛也是辛苦錢呀。”隨後,賣菜的老人拿出付款二維碼讓他掃。這一讓他深有感觸的生活體驗馬上成為了創作靈感,並最終在畫紙上成為對新時代下人們生活細節的真實再現。

就這樣,一代代龍門農民畫畫家面對時代更迭的浪潮,把龍門的現實圖景和內心最質樸的情感盡情描繪到紙上,呈現在世人面前。2021年,由黃偉平和廖錦鋒兩名龍門農民畫畫家創作的《桔豐人歡歲歲紅》還被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選用,成為長安街國慶立體花壇中“鄉村振興”花壇主景。

政企校聯手打造“龍門農民畫+”新業態

龍門農民畫在經歷快速發展期後,也遭遇了發展瓶頸。近年來,隨著城鎮化步伐的加快,農村的生活環境、農民的生活方式和審美觀念發生急劇變化,這給龍門農民畫的創作帶來了影響。此外,創作農民畫是一項需要投入數年才能收到回報的事業,對於大部分人而言這個過程很難熬,再加上市場低迷、產業化仍處於探索階段等因素,龍門農民畫彷彿站在了命運的十字路口,茫然無措。

龍門農民畫如何在傳承的基礎上實現“破局”?如何讓龍門農民畫走得更遠?這些是擺在當地政府和龍門農民畫畫家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龍門農民畫要‘破局’,註定要走一條漫長而曲折的道路。”黃偉平表示,龍門農民畫畫家一定要不忘初心,勇敢面對,並堅信龍門農民畫的藝術根鬚已經深深紮在鄉村的泥土裡,要迎來新一輪的發展,唯有立足實際,順勢而為。

多年來,政府部門和農民畫家們也想出了多種方法宣傳和推動龍門農民畫產業發展,比如推出衍生產品。印有龍門農民畫的絲巾是最早的衍生產品,隨後,農民畫陶瓷杯、雨傘、手機飾品等產品也不斷被開發出來。龍門希望透過這些衍生產品,在傳播龍門農民畫藝術性的同時,從更多途徑實現其經濟價值。

“龍門農民畫要發展,離不開衍生產品,它所帶來的經濟收益可以支撐畫家們開展藝術創作。因此,龍門農民畫的創作必須走精品路線,獲獎、參展的作品要成為衍生產品的主要內容。”對於開發龍門農民畫衍生產品,鍾永廉也在進行嘗試,“像茶托、手機支架等衍生品的製作只需幾分鐘就可以完成,不但效率高,而且效益也不錯。”

當前,除了出臺《關於加快龍門農民畫發展的實施意見》,包括每年安排一定金額的產業發展資金和人才建設獎勵補助金外,龍門還希望透過政府、企業、高校聯手的形式,集中優勢將龍門農民畫融入網際網路、文創、文旅等行業,打造“龍門農民畫+”新興業態。其中,惠州學院作為廣東省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為更好地保護、傳承和發展龍門農民畫,專門組建起多元師資團隊,建立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帶動中小學協同開發課程。同時,發揮學院優勢助推龍門農民畫資源加速跨界融入網際網路、展覽業、文化創意等行業。

而透過政企聯動,帶動更多企業積極參與開發利用龍門農民畫,與龍門豐富的人文、歷史、旅遊等文化元素密切聯絡起來,是實現龍門農民畫“破局”的另一項重要舉措。

位於龍門尚天然溫泉度假村內的中國龍門農民畫博物館是農民畫產業發展的縮影。這座博物館集文化交流,農民畫收藏、創作、研討與展覽等多功能於一體。這裡分門別類展出了大量龍門農民畫作品,館內還設有用來專門陳列由龍門農民畫衍生出來的文創產品展廳,其陳列的龍門農民畫禮盒等產品也是外地遊客樂於購買的搶手貨。

儘管迎來發展“陣痛期”,但在多方努力下,龍門農民畫仍呈現出頑強的生命力。2016年,19幅龍門農民畫被選為“圖說我們的價值觀”作品元素;2020年,龍門農民畫繪出廣大幹部群眾堅守防控陣地、醫護人員奮戰一線的感人場面,謳歌全民齊心戰疫;2022年,龍門農民畫歷史精品回顧灣區巡展將於9月19日開展,再次引來外界關注。

50年前,在龍門縣一間平房裡,30多歲的譚池發向學員們傳授繪畫技藝,昏黃的燈光下,他們開始了自己的“藝術人生”,為龍門農民畫發展打下基礎。時光流轉,他們手中畫筆在紙上勾勒的線條,如同車輪留下的印跡,慢慢變成了路。如今,新建成的龍門縣文化館內,工作室寬敞明亮,年輕一代畫家們依舊以筆載夢,為龍門農民畫探尋新的發展方向。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堅守和傳承下,龍門農民畫依然邁著向前的步伐,從未停歇。

■聲音

惠州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院長李帆:

高校要做好地方文化的推廣者

早在2005年,惠州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就開始組織師生團隊利用龍門農民畫資源開展創新研究及創意設計等工作。2020年9月,惠州學院憑藉龍門農民畫成功入選“廣東省第三批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由於工作原因,李帆與龍門農民畫也是結緣多年。

“如同其他傳統文化,龍門農民畫如何更好地傳承下去是首先要面對的問題。”在李帆看來,龍門農民畫作為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過去主要以師徒間口手相傳進行傳承,這種方式已經不適應當前的時代,只有讓龍門農民畫寫上教材、走進校園,才能讓年輕一代認識和喜歡上這一鮮活的地方文化。要推動這方面工作,本地高校要做好地方文化的研究者、推廣者和“點燈人”。

“此前,由於缺乏基礎教學資源,制約中小學校龍門農民畫教學活動的開展。在學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建設團隊的努力下,這個問題得到解決。”據李帆介紹,目前,惠州學院根據學生年齡特點編纂的特色教材《龍門農民畫欣賞與創作》首次印刷3萬冊,進入37所中小學校。

“接下來,如何將龍門農民畫以更多形態呈現出來,實現其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也是我們要深入研究的課題。”李帆表示,要打造龍門農民畫文創產品品牌,政府、高校、企業要實現良性互動,做到“有智出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例如將龍門豐富的旅遊資源與龍門農民畫相結合,透過在旅遊景區舉辦主題繪畫比賽、畫展等形式,進一步提升龍門農民畫知名度,在文旅融合方面探索構建起文創產業鏈。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