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憶我的老師陳家銓先生

由 澎湃線上 發表于 藝術2022-09-09
簡介在我離開學校3年後教師節前幾天,我在街上遇到了先生,他人太瘦了,有點形銷骨立的樣子,臉色極難看,人瘦得變了形,我倆站在街上說了一陣子話

陳許諾這個名字多少分

題記:陳家銓先生離開我們已經二十多年,但我還時時想起他,教師節來臨之際,特整理這篇文章,算是對先生永遠的悼念,他活在我們的心中。

陳家銓先生去了,去得那樣的匆匆,去得那樣的突然。得到先生去世的訊息,多少人為之震驚,多少人為之痛惜。先生才56歲,正是人生金秋收獲的季節,他卻倒下了。他活得太累、太累了,已無力再拿起他手中的那支筆,再走上他一生熱愛的講臺……

陳家銓先生是成都市中學教育界的高階教師。全國的知名楹聯專家、四川書法協會會員。他擅長書法,寫一手漂亮的字。教學之餘,他把他畢生的精力用在整理研究祖國優秀的文化遺產楹聯上。著作頗豐,他整理寫出了10餘本上百萬字的專著,深得國內外專家的讚賞。他的《楹聯賞析》獲全國優秀圖書獎和被推選為全國中小學生優秀閱讀書目。他常為四川的《龍門陣》和一些全國有名的雜誌報刊撰寫楹聯方面的研究文章。被四川、江西等四家出版社報刊聘為楹聯方面的特約編輯,幫助處理一些楹聯方面的書稿,得到讀者、專家、作家的好評。

與先生相識,已是許多年前的事了。1965年我剛上成都26中,先生就任教於這所中學了。一次學校搞文藝活動,先生活靈活現的演一戲迷,穿一件藍布長衫,人很瘦,但有精神,到像鄉下教師塾的窮秀才。他頗有表演才能,有點魯迅筆下孔乙己的味道。他演出的節目,把同學們逗得哈哈直笑,給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他的名字剛好與當時我國一位著名的短跑運動員陳家全同音, 但他沒有運動員的身體,一文弱書生的樣子,一下子就被我記住了。直到許多年後,我才弄清楚他的名字和運動員的名字並不一樣,先生的“銓”是選拔,衡量輕重之意,並非完全的“全”。

那時先生,任高年級的語文課。他五十年代就讀於西南師範學院中文系,學識非常淵博。畢業後分到中學,課講得極好,對學生又非常溫和,深受學生歡迎,高年級的同學說起他真是讚不絕口。沒想到十多年後,我當知青從農村回來讀書教書後,竟與先生成了同事。我曾在成都西鄉路中學(後來的朝日外語實驗學校)教語文。先生是學校語文組的教研組組長,我倆一見如故,成了忘年之交。他告訴我因為家庭原因,他早從26中調到這裡來了。對初涉教壇的我,先生關懷備至,親自指導我備課,為我修改教案,是我初為人師的啟蒙者之一。

同家銓先生相處久了,知道先生的家境並不好,負擔很重,有一個農轉非的還未工作的師母和兩個還在讀初中的兒子,一家四口全靠他一人的工資。生活的困窘不難想象,但先生卻安於清貧,從不叫苦。教學之餘,勤於筆耕,掙點稿費來填補家用。他每天清晨五點即起,苦練書法;每夜12點前還在燈前備課、改作業、寫文章,數十年如一日,從未有過間斷。先生工作多,經濟條件不好,為解除工作疲勞,他嗜抽菸,喝酒,僅抽幾角元把錢包的煙和打很便宜的跟斗酒來吃。喝酒時,沒有幾樣像樣的下酒菜,常切點豬頭肉或備一盤花生米幾顆炒胡豆就是一頓。每到月底,先生還有入不敷出的時候,又不便向他人開口,只悄悄地叫住我,借上10元、20元的。但到發工資的日子,他定能準時還,從不拖欠。

儘管如此,先生對生活,對人生,卻是非常樂觀的。他的一些同學、朋友,有當了主任、局長的了,他卻淡於功名,還是一名普通的中學教師。有人想調他到出版社,但教育部門不放人。他也能正確對待,安心教書無怨無悔。學校每次組織活動,他都積極參加,還是活動的愛好者 。活動中唱一支歌, 朗誦一首詩,甚至跳舞都少不了他。每次他寫出一本書,收到一筆稿費,就特別興奮,大有“得錢即相酌”的文人味道,必拿出錢來,邀幾個好友相聚,或招待同組的老師。先生說話詼諧,愛同青年教師打堆,學校教工團支部活動也參加。一次學校青年教師組織到大邑原始森林,他也同大夥前往,興致很高,並說這是迴歸大自然,深得青年教師們的認同稱道。

1990年後我離開了學校,當了編輯,先生還惦記我,常來看我,向我推薦一些好的稿子。在我離開學校3年後教師節前幾天,我在街上遇到了先生,他人太瘦了,有點形銷骨立的樣子,臉色極難看,人瘦得變了形,我倆站在街上說了一陣子話。我讓他要多多保重身體,並告訴他我已分了新房,等裝修了,請他到我家來耍。先生就像自己分了房子那樣高興,並告訴我他已辦了病退,在家休息。小兒子已考上了大學,大兒子高中畢業後,開了個刻字店,兼替別人做招牌,掙的錢比他這個當高階教師的老爸高好幾倍,還僱有小工。有時他也幫幫忙,經濟條件有了好轉。他說等我搬家,他一定要來祝賀,還要為我好好寫副字。那時他的書法已有名氣,但他少為人寫字,能得到他的真跡很不容易。我為能得到他親口的許諾,著實高興了一陣子,沒想到,這次我們的見面,竟成了永訣。事隔一個月,先生突發肝病離開了人世。

再也見不到先生了,回想往事,與先生相處,高山仰止,非言語所能盡。相識日久,貴在心知前輩風範。敬重中寫下這些文字,算是對先生永恆的紀念。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