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你知道在寫字樓裡,大部分人辦公桌上,數量最多的東西是什麼嗎?

由 中信出版集團 發表于 藝術2022-09-03
簡介她喜歡軟糖她想多看粉紅色的雲她決定,換一份可以看到落日的工作今天的文章就從,她對自己說的一段誓言開始以下是來自萱萱的自述:你知道在寫字樓裡,大部分人的辦公桌上,數量最多的東西是什麼嗎

怎麼把雲調成粉色

她喜歡軟糖

她想多看粉紅色的雲

她決定,換一份可以看到落日的工作

今天的文章

就從,她對自己說的一段誓言開始

以下

是來自萱萱的自述:

你知道在寫字樓裡,大部分人的辦公桌上,數量最多的東西是什麼嗎?

先別看答案,猜一猜。

好,我公佈答案了哦:是一次性筷子和餐具。

之前在北京工作的時候,我幾乎沒有時間,去正常、甚至緩慢地吃一頓午飯。常常中午忽然有會議,就耽擱不吃了,或者等到 2 點再扒拉一口。

有一天,我就看到有個同事的筆筒裡插滿了一次性的筷子跟餐具。那天我是自己帶飯的,剛好沒有餐具,我就從他的筆筒裡抽一個出來。

轉念一想,我忽然覺得,人的工作量有大到,有必要在中午 12 點或者是晚上 6 點開會解決嗎?

每當想起這些小的瞬間,都會讓我去思考,我處在這樣一份工作裡,到底值不值得,或者說是,對不對得起我自己。

你知道在寫字樓裡,大部分人辦公桌上,數量最多的東西是什麼嗎?

我記得,在提離職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回家的時候,天都是黑的。我們公司離地鐵很近,然後通往地鐵口有一個類似像地下電梯一樣的東西。

它平時在正常的上下班時間是會執行的。但是,我每一次下班,它都停止運行了。好多天,我都在漆黑一片的環境下,慢慢地走下電梯。

後來開始有想要離開的念頭時,我第一次早下班了,然後我是坐電動電梯下去的。

那個時候就有點開心。回家的路上,我還終於見到了,很久沒有見到過的落日雲朵。

以前讀大學時,我就發現北京的雲在傍晚特別好看,有那種粉色的,還有紫色的。

好久沒見,終於又和它們見面啦。

你知道在寫字樓裡,大部分人辦公桌上,數量最多的東西是什麼嗎?

真正決定離職時,我並沒有在譴責 996 這件事。自始至終,我的想法都是,我需要有獨立思考的時間,只不過這份工作,讓這部分時間被擠佔掉了。

我發現自己連發呆都做不到了,每隔 5 分鐘,我就必須要看一下手機。

尋找自我的時間減少了,會讓我有點失落。

當你處在一個高壓、或者是需要強輸出的環境下,很多事情會被模式化。

比如你做一份新媒體的工作,當天有三四個熱點要你追,你需要出很多微博,你需要出一篇文章,你可能來不及想你真實的想法是什麼,你就想把稿子寫完那就算了就過去了。

1 次,2 次做這樣的事情還可以。

多了你就會想這個東西價值在哪裡,無論是對工作來說還是對你自己來說,這個價值在哪裡。

近年來討論的職場內卷,婚姻焦慮,雞娃焦慮,很大程度上,是大家都默認了,自己必須待在競爭的賽道上,只有往前走著一條路。

但是不是,也有一種屬於普通人的活法?是不是,也有一種屬於我的,普通人的活法呢。

你知道在寫字樓裡,大部分人辦公桌上,數量最多的東西是什麼嗎?

想起之前有過一篇文章,是專門討論名校生困境的。

文章就講到,很多看似很優秀的學生,從一進學校就開始追求所謂的績點、獎學金、成績、志願、優秀畢業生、優秀論文這樣的事情。

其實我以前在學校裡還蠻享受這種狀態的,因為在你沒有一個既定的錨點時,有人告訴你要做什麼,去做績點 3。9、4。5 的人,你去做一個能寫出一篇漂亮論文的人,你去當一個優秀的畢業生,然後去加碼你那些好看的標籤。

但最後,你會發現你的心是空的。

那篇文章還寫到說,現在很多人在進入名校之後,其實並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就像一個很空洞的人一樣,甚至會產生抑鬱的情緒。

我想也並不只是學校吧。現在職場、社會氛圍不也是這樣嗎?永遠要更好,所有的人都彷彿被一雙無形的手在推著往前走。

但那雙手,始終有一天會離開。

缺失了一個主動去尋找意義的過程,就會導致你在做很多事情的時候,你可能會在某一些小的瞬間不由自主地感覺到自己是空洞的。而如果主動尋找了,即使最後你找到的意義跟社會的普遍價值是契合的,那也是 OK 的。

正是因為想清楚了這一切,我決定,要在接下來的生活裡主動尋找自己的意義。

我要重新學著做一個普通人。

現在,我們公司面前那一段路全是林蔭路,你一抬頭,就是它兩邊的樹都能夠長到你目之所及的地方。那條路大概有 500 - 600 米左右,你走那條路就感覺好像是走在森林裡。

新換的工作是固定 6 點半下班的,我會坐公交車,找到各種犄角旮旯好吃的小店。自己坐下來,然後手舞足蹈地,在飯糰裡頭倒上滾燙的雞湯。

你知道在寫字樓裡,大部分人辦公桌上,數量最多的東西是什麼嗎?

其實來參加和自己的婚禮,我是猶豫的。

因為我根本不知道會發生什麼,這場活動就像是一個盒子,我不知道我開啟裡面會放什麼樣的東西。

但是星期六短短的兩個小時裡頭,我發現,我開啟的東西就像是一個盲盒。你可能期待的只不過是 100 塊錢的東西,但你開啟來是 1 萬塊錢的東西。

以前照鏡子,我常常會覺得,天哪我好難看,我的眼睛怎麼了,我的面板怎麼了,我怎麼這裡又長了一個痘。但那天照鏡子的時候,我是一個不需要去想自己有沒有瑕疵的自己。

我很確切、很篤定地說出一個承諾:“我願意”,嫁給那個決定成為普通人的自己。

但我也想告訴你哦,在現場,我並不覺得這就是一場真正的婚禮,對我來說,這更像是一個日常的儀式,每個普通人都可以這樣做。

對自己說我願意、為自己戴上戒指,都只不過就是一個你愛自己的表現形式而已,你不需要給它加上太多的意義。

我認為,這真的就只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你只要心裡有這樣一個決心或者是一個小的念頭,就可以去做了。

如果你也有這樣一個念頭冒出來,我就覺得很棒了。

萱萱和自己結婚的旅程結束了。完成儀式後,她又回到了深圳,繼續度過每天走過“森林大道”上班的日子。我想起那天和她說再見前的那刻,她還在邀請我和她一起,在廣州尋找美味。

我想,如果有機會,我也一定要去深圳南山,走一遍那條“森林大道”。

下次見啦,萱萱。

活動背景介紹

2015年,英國作家索菲·坦納走上英國街頭,宣佈和自己結婚。在好奇、質疑和祝福中,她把向日葵捧花拋向藍天。在社交媒體上引起了熱烈討論。

後來,她把自己的這段經歷寫成了小說《我和自己結婚了》。這本書的中文版今年也由阿信出版了。

你知道在寫字樓裡,大部分人辦公桌上,數量最多的東西是什麼嗎?

你知道在寫字樓裡,大部分人辦公桌上,數量最多的東西是什麼嗎?

我和自己結婚了 索菲坦納 著 中信出版社圖書

檢視

在書中,35歲的女主人公在發現男友劈腿後重返單身狀態,卻發現一切都不對了。

獨身的她被視為二等公民,同學聚會,別人拖家帶口,她孤身一人,只是逗了逗身邊的小孩,卻收穫了一桌同情的嘆息。

回家探親,離婚後沒有選擇再婚的媽媽和大齡單身的自己,被社群中的其他家庭敬而遠之……

單身是羞恥的嗎?幸福人生只能靠“另一半”來填充完整嗎?

流了很多淚,喝了很多酒之後,她做出了一個決定:

和自己結婚!還要辦一場盛大的婚禮!

她在戒圈內刻上“我讓我完整”。

並宣誓:我願意做自己親密的愛人、忠臣的戰友,自尊、自信、自愛,一生如是,至死不渝。

“我要WhatYouNeed”的編輯Kitty前段時間在豆瓣刷到一個帖子,一個27歲的女生很想擁有屬於自己的一套婚紗,但她還沒有遇到喜歡的人,所以就自己買了一套,而她發現——穿上婚紗的自己真的特別美。

當時Kitty就很想給這樣主動爭取自己幸福的女生辦一場婚禮。

當然這只是一個想法。

但巧合的是,一週後她看到了《我和自己結婚了》這本書。

作者的經歷啟發了她,原來和自己結婚這件事,是真的可以實現的。

你知道在寫字樓裡,大部分人辦公桌上,數量最多的東西是什麼嗎?

5 月 22 日,11 位女生在廣州完成了“和自己的婚禮”,她們正相互接力著傳遞自己“愛自己”的方式,我們也想透過她們的故事,來向你傳遞 11 種“愛自己”的可能性。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