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中年再看西遊記,才知道童年最大的誤解,是把它當作了童話

由 八琦影視 發表于 藝術2022-09-02
簡介沒有哪個小孩子不愛看《西遊記》,無論是86版的電視劇,還是特意拍給孩子看的動畫片版本,都詮釋了一個神仙打敗妖怪,正義最終戰勝邪惡的故事

《西遊記》是童話故事嗎?

沒有哪個小孩子不愛看《西遊記》,無論是86版的電視劇,還是特意拍給孩子看的動畫片版本,都詮釋了一個神仙打敗妖怪,正義最終戰勝邪惡的故事。

中年再看西遊記,才知道童年最大的誤解,是把它當作了童話

這就像存在孩子世界中的奧特曼打小怪獸,孫悟空就是那個拯救世界的神,只要他出場,就無往而不利,妖怪要麼被打死,要麼被收服。

即便是九九八十一難,在孩子的眼中,也不過是一場又一場有趣的打怪獸的故事。

在這個角度上講,每個暑假迴圈播放的《西遊記》,成了孩子們最愛看的童話故事,也就不足為奇了。

然而,人入中年再看《西遊記》,才懂得我們誤解了它很多年,它並沒有那麼正義,也根本不是什麼童話,它詮釋了一個讓人絕望的世界。

中年再看西遊記,才知道童年最大的誤解,是把它當作了童話

每個人都是邪惡的

電視劇中的《豬八戒》,好吃懶做,也有些貪婪好色,動不動就要回高老莊,還總喜歡告狀。

雖然小毛病不少,但也無傷大雅。

不過,在原著中的豬八戒,其實更靠近周星馳塑造的豬剛鬣。

中年再看西遊記,才知道童年最大的誤解,是把它當作了童話

豬八戒

一出場,吳承恩就給了他一個殘忍的妖怪形象:“咬殺母豬,打死群彘,在此處佔了山場,吃人度日。”

一個以吃人為生的,即便是神仙投胎,似乎也正義不到哪去。

沙僧

也完全不是電視劇中的憨厚老好人、勤勤懇懇的形象,否則他掛在脖子上的一圈骷髏是怎麼來的?

在收服沙僧之前,他也同樣以吃人為生,有著狠厲的一面:

“凡吃的人頭,拋落流沙,竟沉水底,這個水,鵝毛也不能浮,惟有九個取經人的骷髏,浮在水面,再不能沉,我以為異物,將索兒穿在一處,閒時拿來玩耍。”

孫悟空

就更不用說了,他當了山大王,一根棍棒直打到玉皇大帝跟前,這樣一個貨,說他良善也實在是牽強。

中年再看西遊記,才知道童年最大的誤解,是把它當作了童話

那麼,作為他們的師傅,一心向佛的唐僧,又是完全正義的一面嗎?

在原著中,唐僧其實有很多細節,做出的許多行為,都讓人費解甚至生氣,他一點都不夠堅毅、也不是十足的善良之輩,他懦弱膽小,偽善怕死,無法明辨是非。

他邪惡嗎?

當然,他甚至是最自私的一個,用到孫悟空,就痛哭流涕一口一個徒弟,用不到孫悟空,就絕情將他趕走。

他依賴孫悟空,卻從來不曾真正的相信他,雖然孫悟空每次都要安慰他說“師傅莫怕,一切都有俺老孫在”,可是事實證明,很多原本不需要吃的哭,都是唐僧的自作孽。

在這部小說裡,四大主角每一個都不是完全正面的良善之輩,他們幾乎結合了所有人性的弱點,並將弱點演繹到了極致。

中年再看西遊記,才知道童年最大的誤解,是把它當作了童話

正義一直都在缺席

《西遊記》塑造了各式各樣的妖怪,除了各種人間動物變成的精,就是天上某個神仙身邊的動物下凡,有的妖怪為了吃掉唐僧,有的是為了和他成親。

在和妖怪戰鬥的過程中,孫悟空的確要戰術有戰術,要武力有武力,都不好使的時候,他背後還有整個天宮甚至佛祖作為他的靠山。

那麼這樣看來,正義必然會戰勝邪惡,那阻礙唐僧師徒取經的障礙,就是邪惡的部分,與之相反的唐僧師徒和背後的一切,自然就塑造為正義的一方。

中年再看西遊記,才知道童年最大的誤解,是把它當作了童話

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對於《西遊記》,曾有網友這樣調侃:

沒有背景的都被打死了,有背景的都得到了善終。

的確,看過唐僧的這些磨難,你會不由得去思考,既然九九八十一難都是如來讓觀音去安排的,那麼他們在人間做下的惡,就因此變得理所當然了嗎?

菩薩水塘裡的鯉魚到了人間成了精,每年都要吃童男童女,吃了很多年,破壞了很多的家庭,也讓這個村子陷入了恐慌和絕望。

只有唐僧到來之後,才徹底解救了這個悲慘的村子和那些早晚會被獻祭的孩子。

然而,鯉魚精最後被菩薩用一筐籃子接回去了,它還是菩薩身邊水塘裡的一條鯉魚,白吃了這麼多年的孩子,就是為了給唐僧下個絆子,最後毫髮無損的回去繼續當它的鯉魚,享受神仙餵養,這叫什麼道理?

但這就是《西遊記》世界裡的道理。

中年再看西遊記,才知道童年最大的誤解,是把它當作了童話

很多為禍一方的妖精,把人間禍害夠了,差點被孫悟空一棒打死的時候,主子一來,化身原型,回去就是了,就像完成了一個外派的任務,沒有絲毫損失。

上天教育取經者要普度眾生,可眾生的災難卻全由上天而來。人命如草芥,生靈塗炭,仙佛不僅不作為,還主動去創造災難。

看似正義一直在路上,但正義從來就沒有真正實現過。

其實,吳承恩筆下的西遊記,整本書都在質問著現實:

到底什麼是惡?什麼是善?什麼又是正?什麼才是邪?

中年再看西遊記,才知道童年最大的誤解,是把它當作了童話

不要輕易考驗人性

在《西遊記》裡,有很多考驗人性的情節,比如三個神仙變成美麗的姑娘,考驗豬八戒的定力,結果豬八戒順理成章的上當。

86版女兒國,面對女兒國國王情真意切的愛意,唐僧意志堅定,謝絕了國王,堅決踏上了取經路。

可原著中,在這一集裡,唐僧是動了凡心的。

中年再看西遊記,才知道童年最大的誤解,是把它當作了童話

李碧華曾說:

“不要考驗人性,因為它根本不堪一擊。”

在取經路上,各種磨難,更是考驗他們意志是否堅定的考題,在一次又一次的考驗中,師徒四人全都暴露出了自己人性的黑暗面,正義的代表唐僧也不例外。

沒有人是完全完美的,人性經不住考驗。

其實,在《西遊記》裡,每一個人物,每一個角色,甚至每一次災難,都揭示了赤裸裸的現實。

現實並不是完美無缺的,它更有可能是讓人絕望的。

《西遊記》作為四大名著,它本就不是一個童話故事,它塑造的現實意義,才是最具有價值的。

這麼多年,是我們誤解了它。

看懂《西遊記》,就是看懂在這現實之下,如何分辨那虛虛實實,真真假假,如何處理人情世故,如何經營好這一生。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