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阿楠讀《史記》之《五帝本紀》——黃帝紀(二)

由 阿楠讀史 發表于 藝術2022-09-02
簡介而諸侯鹹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是為黃帝

夏朝五行怎麼讀

一、原文再現

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徵。於是軒轅乃習用干戈,以徵不享,諸侯鹹來賓從。而蚩尤最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鹹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蓺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於是黃帝乃徵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擒殺蚩尤。而諸侯鹹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是為黃帝。天下有不順者,黃帝從而徵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嘗寧居。

二、今文釋義

軒轅時代,神農氏的後代已經衰敗,各諸侯互相攻戰,殘害百姓,而神農氏沒有力量征討他們。於是軒轅就習兵練武,去征討那些不來朝貢的諸侯,各諸侯這才都來歸從。而蚩尤在各諸侯中最為兇暴,沒有人能去征討他。炎帝想進攻欺壓諸侯,諸侯都來歸從軒轅。於是軒轅修行德業,整頓軍旅,研究四時節氣變化,種植五穀,安撫民眾,丈量四方的土地,訓練熊、羆、貔(pí,皮)、貅(xiū,休)、貙(chū,初)、虎等猛獸,跟炎帝在阪泉的郊野交戰,先後打了幾仗,才征服炎帝,如願得勝。蚩尤發動叛亂,不聽從黃帝之命。於是黃帝徵調諸侯的軍隊,在涿鹿郊野與蚩尤作戰,終於擒獲並殺死了他。這樣,諸侯都尊奉軒轅做天子,取代了神農氏,這就是黃帝。天下有不歸順的,黃帝就前去征討,平定一個地方之後就離去,一路上劈山開道,從來沒有在哪兒安寧地居住過。

三、主要內容

本節講述以下內容

1、黃帝代替神農氏征討天下;

2、黃帝制定曆法,發展農業,安居人民,訓練部隊,逐漸收服周邊的小部族;

3、黃帝與炎帝在阪泉大戰;

4、黃帝與蚩尤在逐鹿大戰;

5、黃帝經常外出征戰;

四、此處疑問

1、神農氏是誰?

2、炎帝是誰?什麼地位?

3、蚩尤是誰?什麼地位?

4、天子,黃帝這樣的稱號是什麼時候有的?

五、歷史展開

一直以來,神農氏和炎帝是不是同一個人都存在爭議,司馬遷在寫這一段的時候把問題留給了後人,沒有下結論。那麼從我個人角度來講,神農氏和炎帝應該是同一個世系的人物。為何呢?我們來梳理一下原始社會發展的脈絡。

阿楠讀《史記》之《五帝本紀》——黃帝紀(二)

首先,炎帝姓姜沒有異議,而姜姓的來源是牧羊女,可以推斷炎帝部落早期是遊牧民族。而在人類產生的最早期,人們是以茹毛飲血的狩獵為生,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遊牧民族。後來馴化了牛羊豬狗等動物,再來後來會使用了火。而火的使用則是人類文明三大步之一中最後及最重要的一步(之前是直立行走和製造工具)。因而人們把會使用火的部族及其頭領成為炎。

阿楠讀《史記》之《五帝本紀》——黃帝紀(二)

其次,在火可以自由控制之後,黑夜不再黑暗,食物不再生冷,人們的壽命和抵抗力大大增長,人口急劇繁衍膨脹。人們不得不開始尋找更多可以用來充飢的食物,所以才有了所謂神農嘗百草的傳說。其實神農不是一個人,而且全體的原始人類。人們經過不斷地嘗試和摸索,逐漸掌握了各種植物的食用價值和種植技術,開始了刀耕火種。於是人們又開始把部落首領成為神農氏,與炎帝形成相互交錯的領導稱謂。因為這個時期的部落既要能掌握火的使用,也要能掌握耕種的技術。

其三,隨著刀耕火種的不斷髮展,人群和文明開始分化,一部分為保持原來生活方式的遊牧部族,另一部分則固定居住下來成為農耕部族,黃帝所在的部族就是農耕部族的一支。也正因為如此,大家共同信仰神農氏的時代也就結束了。遊牧部族依然信仰火,後來演化為太陽崇拜和長生天的崇拜。而農耕部族則對土地的依賴越來越強,以至於在黃帝戰勝炎帝和征服各個文明以後,稱自己為土德,開始了大地崇拜。

阿楠讀《史記》之《五帝本紀》——黃帝紀(二)

綜上所述,關於神農氏和炎帝討論,以及後來的炎黃之爭其實都是原始社會從母系到父系,從落後一步一步向文明不斷髮展的結果。炎帝的崛起是因為火的使用,神農氏的出現是因為農耕文明的誕生,黃帝取代炎帝是先進生產力戰勝落後生產力的一種必然。

然後,咱們再來討論一下蚩尤。

阿楠讀《史記》之《五帝本紀》——黃帝紀(二)

首先,蚩尤這個名字肯定不是他的本名,應該是後人強加的,因為沒有人會給自己取一個這麼難聽的名字。

其次,蚩尤應該和炎黃一樣,都是我們中華文明的人文始祖,因為他所在的部族,發明了冶煉技術,讓文明進入了青銅時代。冶煉技術的發明和黃帝部族車輛的發明一樣代表了先進生產力,所以蚩尤征服了周邊很多部族(據說有八十一個),稱九黎族,成為和炎黃並駕齊驅的當時長江黃河之間的三大部族(“三國演義”在原始社會就已經上演過了)。

再次,據考證,蚩尤應該和黃帝一同代表先進生產力,對代表落後生產力的炎帝部族發動過戰爭,並最後戰勝之。

但不幸的是,黃帝和蚩尤都是英雄人物,一山難容二虎,他們之間的戰爭以黃帝的完勝結束。其實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蚩尤的九黎族就開始了被妖魔化的程序。

很有意思的是,炎帝沒有被妖魔化,相反卻得到了認同,我們至今被稱為炎黃子孫。那為什麼蚩尤被妖魔化了呢?有一個可以解釋的原因就是蚩尤和黃帝一樣代表了先進的生產力,因此在黃帝戰勝了蚩尤之後,就開始逐步有意識或者無意識的開始妖魔化蚩尤,便於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

於是,蚩尤就變成了黃帝臣屬,九黎族的人就變成了黎民,地位逐步下降。多年以後,蚩尤終於變成了甲蟲,而黎民也逐漸被遷居東方和南方,稱為所謂“東夷”和“南蠻”的祖先。黎民這個詞,也就和百姓合二為一,變成最普通的人的稱呼。

黃帝在戰勝蚩尤之後,就成為了當時整個“中國”的共主,被尊為天子,尊土德,號稱黃帝。也就是說在此之前,黃帝不叫黃帝,叫什麼?有熊式?軒轅氏?都可以的。

那麼黃帝這個詞彙是怎麼來的呢?我們先來看看“帝”這個字。

“帝”的造字本義其實是木頭上固定捆紮一個鋒刃利器,形狀就像今天的劍一樣,後來就引申為“持劍者”。在原始社會,人們常常要面對來自猛獸和外族的入侵,持劍並能戰勝敵人的人自然而然地會受到人們的尊敬和頂禮膜拜,可以理解為西方所謂的戰神形象。

“帝”真正作為人間君主的稱呼始於戰國,定型於嬴政;在此之前,帝其實是人間對於上古之神的稱謂;

我們再來看黃,黃是因為黃帝是土德,所以稱之為黃。而土德屬於陰陽五行學說,這個學說起源是在夏朝,至於五行相生相剋的完整理論體系到戰國才開始豐富,至漢武帝時完善。

因此,黃帝在當時應該不叫黃帝,只能是黃帝故去之後,人們給他上的尊號,如同漢武帝不可能知道自己的諡號是“武”一樣。所以《史記》中的寫漢武帝的本紀叫《今上本紀》,寫成《孝武本紀》一定是我們後人的原因。而黃帝在當時被尊稱為什麼,現在我們大家還不知道,但這已經不顯得那麼重要了。

至於“天子”之說,更是周代才有的事情,尊黃帝為天子,也肯定是周代人才能幹出來的事情。

推薦文章

  • 湖南江永:科學抗旱 全力以赴保水保安全

    同時,根據屬地管理原則,要求9個鄉鎮對64座小型水庫及轄區內所有河壩、山塘等基礎水源實行聯合排程機制,明確專人放水管水,實行“一把鋤頭管水”,全力保障農業灌溉需求...

  • 一首歌曲的故事

    一首歌曲的故事當百靈鳥與小白兔分手時,百靈鳥抱歉地向小白兔說它現在沒有禮物可以送給它...

  • 19款不長脂肪粒的眼霜介紹,不長脂肪粒眼霜推薦?

    這19款眼霜分別為:①蘭蔻補水眼霜、②蘭芝致美煥顏緊緻眼霜、③蘭可欣緊緻按摩眼霜、④韓後眼霜、⑤東方嬋妝眼霜 、⑥歐詩漫走珠眼霜 、⑦雅詩蘭黛小棕瓶眼霜、⑧珀萊雅海泉保溼水漾眼霜、⑨九葉草眼霜、⑩奧洛菲眼霜、相宜本草緊緻滋養眼霜、笛愛兒眼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