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河南南陽板頭曲:絲絃奏絕音

由 王松軒 發表于 藝術2022-08-07
簡介板頭曲在珠海演出古箏後繼有人三絃、琵琶、箏共同演奏板頭曲的主要樂器——三絃對板頭曲頗有研究的84歲老人李長溪在中國,有一種音樂形式,雖出身“高貴”卻依附於地方戲傳延

曹東扶鬧元宵是什麼音樂作品

河南南陽板頭曲:絲絃奏絕音

板頭曲在珠海演出

河南南陽板頭曲:絲絃奏絕音

古箏後繼有人

河南南陽板頭曲:絲絃奏絕音

三絃、琵琶、箏共同演奏

河南南陽板頭曲:絲絃奏絕音

板頭曲的主要樂器——三絃

河南南陽板頭曲:絲絃奏絕音

對板頭曲頗有研究的84歲老人李長溪

在中國,有一種音樂形式,雖出身“高貴”卻依附於地方戲傳延;雖只有三種樂器,但所奏之樂被稱為“天籟之音”、中國民族音樂的“根本”,這就是河南南陽的板頭曲。

在很多人看來,板頭曲只是大調曲或其他地方戲開場白,為聚集人氣,烘托氣氛所做的鋪墊。然而就是這些用為做鋪墊的演奏,卻是中國民間音樂的“根”,它與福建南音、江南絲竹、廣東音樂一起並稱中國四大麴種。

中國的民樂就是絲竹管絃之音,它優美的旋律與深刻的文化內涵在過去一千多年間,一直是王公貴戚及文人雅士的專利。唐代之後,受戰亂影響,僅服務於達官顯貴的音樂開始流入尋常百姓家。

流入民間的高雅音樂為了生存,不得不屈身“下嫁”,一些甚至淪為“配角”,板頭曲便是其中之一。

早在2006年,河南南陽的板頭曲就已成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然而,在當地人看來,它仍是地方戲的前奏,被看成是用於“招攬”顧客的陪襯和鋪墊。

與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相比,板頭曲的傳承方式和物件沒有規定性的條件,以至於無師無門、無幫無派,甚至很少出現世代相襲的現象。這種自然的傳承,就像流水,流經何處便傳至何方,流到何時,便傳到何代。只要有靈感、有興趣、有天賦、肯吃苦,誰都可以成為傳承人。

這種另類的方式在傳承的過程中既沒有崎嶇坎坷的經歷,也沒有曲折動人的故事,之所以傳至今日,惟一令人信服的的解釋就是中國民樂的獨特魅力。

中國傳統的記譜法——工尺譜的記載印證了它高貴的出身,口述相傳的傳承方式將其高雅的藝術風格保留至今。

“公主”下嫁藏隱民間三百年

板頭曲是河南乃至中國內地的稀有樂種,有著高貴的出身,旺盛的生命力。

現年84歲高齡的李長溪,自十五六歲起學習彈奏《高山流水》等經典曲目,對板頭曲進行了長達近70年的深入研究,在當地影響了一大批人,但他說,他的老師曹東扶才是將板頭曲發揚光大的第一人。

絃索音樂特指由中國傳統的撥彈樂器所演奏的樂曲。李長溪說,板頭曲就是其中之一。它是用古箏、琵琶、三絃及其他絃索樂器所演奏的樂曲,而非坊間所說的“大調曲的一部分”,它與大調曲有著質的區別。

“如果把板頭曲比喻為出身高貴的公主,那麼在大調曲(即鼓子曲)開戲之前的演奏,就相當於‘下嫁’給了地方戲,它是陽春白雪,卻成了下里巴戲的陪襯。”李長溪說,“但如果沒有鼓子曲的興盛,也許源於宋代的高雅樂曲可能成為民間小調,也可能就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了。”

在當前流傳下來的板頭曲中,一部分是適合古箏、三絃和琵板頭曲琶單獨演奏的,還有一部分是適合多種樂器合奏的,不同場合起的作用也不盡相同。

板頭曲產生的起因在河南南陽當地還流傳著另外幾種說法:一是聚集人氣,吸引觀眾,為大調曲子的正式演唱作鋪墊;二是緩和演出氣氛,在不同曲目的大調曲子轉場期間,樂隊演奏板頭曲,以免演員休息、替換時出現冷場現象;三是調絃定調,意在使不同樂器的樂手之間相互默契;四是呈才性,以曲會友。

對於上述起源,無論是音樂家還是研究人員,儘管不都認同,但多不予駁斥,畢竟板頭曲“屈身”大調曲長達三百年之久。

南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負責人於森稱,絃索音樂南北朝時已經進入中原,唐時由宮廷流入民間,這種撥彈曲與民間俗曲相結合,經藝人口手相授,北宋時以開封為中心,在民間廣為流傳,後被稱為中州古調。

儘管板頭曲興盛於北宋年間,但戰亂讓它隨著藝人的遷徙而流散至各地。

在河南,中州古調在明末清初與大調曲結合,併成為大調曲開場“招攬”顧客的陪襯和序曲,還更名為了“板頭曲”。而在廣東,這些曲目仍被稱為中州古調。

一鳴驚人絲竹絃歌唱古今

在西方人眼中,江南的《春江花月夜》、《蘇武牧羊》等絲竹之音是中國中國古典音樂的代表,這些音樂大多形成於清末。但是,與板頭曲相比,這些不但是“後輩”,文化底蘊也遠沒有板頭曲深厚。

板頭曲的音樂特點基本上以68板或34板構成,這種68板或34板音樂結構,即2/4拍68小節或1/4拍34小節,反覆詠歎,成為中國民樂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中國傳統音樂中,板和眼是表示不同的節拍,2/4拍被稱為一板一眼,1/4被稱為有板無眼,但也有隔板現象,即隔一板擊一板,成為一板三眼。隔板一般適用於肅穆、抒情典子,對於節奏感較差的人,難度較大。”李長溪說。

據他研究,“板頭”一詞最早見於清康熙二十七年的手抄本《一素子琵琶譜》:“由此可知,在1762年,這些古調板譜在此之前就已經存在,並被稱作‘板頭’了。”

在南陽,很多人認為板頭典是大調曲的一部分,或板頭曲來自大調。對於這種說法,李長溪並不認同:“從時間上來說,板頭曲源於北宋,而大調曲形成於明清時期;從形式上說,大調曲是單體曲、主題音樂,每個曲目都有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而大調區則是曲牌連綴體音樂;大調曲多清俗,而析頭典清新高雅;大調曲多用以演唱,板頭曲多用於藝術鑑賞,二者相得益彰,緊密相邊。”

“唐代之後,宮廷音樂開始流入民間,與民間俗曲相結合,經歷代藝要口手相授,宋時以開封為中心,在中原民間一代流傳,藝人稱之為中州古調。”李長溪說,宋代有專門供王公貴戚及文人雅士休閒的高檔場所,被稱為“勾欄”、“瓦子”、“教坊”,同時還有專業的演奏班子。

靖康之亂後,宋都南遷,蒙古人抓到的宮廷樂師就達3000多人,其他人四處逃散,一部分樂師逃到廣州,福建等地,這部分音樂形式,仍稱中州古調,一部分樂師沿黃河向西逃至山西,一部分人留在南陽一帶。這些樂曲與板頭曲一脈相承,只不過名字不同。

明清時期,這種古調在中原地區依附於大調曲。儘管“下嫁”,但仍儲存留著“名門”高貴與典雅。不管是古箏、三絃、琵琶的單曲,還是合奏曲,經典曲目不在少數。

“南陽板頭曲的每首曲目,要麼取材歷史典故,要麼描寫封建社會女性壓抑悲傷的閨怨情思,抑或寄情於景,抒發情懷,都有特定的含義。”李長溪說。

由於古箏、三絃等樂器的音域寬闊,音色明亮,音韻優美,適宜於表現板頭曲細膩委婉的情緒,大多數板頭曲聽起來曲調優美,節奏明快,能使人進入到“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的藝術境界。《思鄉》哀怨,聽之催人淚下;《打雁》歡快,聽之輕鬆愜意;《高山流水》壯美,聽之思緒飛揚;《雁落沙灘》深沉,聽之回味無窮……

“洗冤”正身配角成民樂“大腕”

李長溪說,板頭曲最大的特點是短小精悍,且優雅、動聽。“下嫁”大調曲之後,一直被當做序曲和墊鋪,直到大師曹東扶的努力,才將讓隱匿民間的“配角”才再次成為中國民樂“大腕”,與福建南音、江南絲竹齊肩並坐。

曹東扶是李長溪的老師,在他畢生的音樂生涯中,他走到哪兒就把板頭曲的種子播散到哪兒。儘管他已於1998年去世,但板頭曲卻隨著他傳遍了世界,他的學生許多都是大學教授,國家一級演奏家。

1956年,曹東扶任中央音樂學院古箏老師,音樂學院也因為曹東扶的到來,首開古箏專業。1962年,曹東扶到四川音樂學院任教,第一課就是板頭曲《高山流水》。

當前中國音樂院校的本科教材《樂中學》中,有專門的篇章論述河南的板頭曲,《閨中怨》、《高山流水》、《上樓》、《下樓》及曹東扶創作的《鬧元宵》等曲目,這些曲目已經列入了《中國器樂表演教學大綱》,《和番》、《落院》、《思鄉》、《蕭妃舞》等曲目已在各大音樂院校作為古箏教學內容。

如果說曹東扶等人的努力為板頭曲“洗冤正身”、並從“配角”轉變成了中國民樂的“大腕”的話,那麼,在河南南陽一帶近三百年的流傳則是它一鳴驚人的積澱。據李長溪研究,自清中期以來,板頭曲在河南南陽一帶的傳承從未間段,他甚至能詳細起說出每個時期的代表人、傳承及發展過程。

另類傳承留住文化之根

“舊時板頭曲在民間是工尺譜,藝人口傳心授,直到鄧州藝人楊全瑞的出現。他收錄了26首板頭曲的曲目,還首次將工尺譜翻譯成簡譜,並結集出版。”李長溪稱,在板頭曲傳承的過程中,楊全瑞功不可沒。儘管他在1979年就已離世,但無論在農村庭院還是城市公園,都能聽到他留下的板頭曲曲目,幽雅悅耳、優美動聽。

與其他非遺傳承不同的是,河南板頭曲的延續並沒有正統與邊緣之分,也沒有固定的師徒關係,沒有強制傳授,多為志趣相投。師者靠觀察習者的演奏耳濡目染、旁聽側記而無師自通。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和特定的區域,都有一兩個領軍人物,他們傳授一批人、影響一批人,形成一種社會自然傳承模式,代代相傳,延續至今。

從清末至中國改革開放前,河南板頭典的自然傳承已歷經七世,不同的是,每一代的代表人物都不在同一個地方,也都不是家族式的傳承。“在河南南陽一帶,從清末週四少其,第二代傳給了馬騰龍,第三代是馬萬壽,第四代便是曹東扶……”李長溪說。

除了自然傳承,還有家族式傳承。最有代表的便是曹東扶一家。

曹東扶從上一代藝手中接過“衣缽”,傳至孫子孫女,已歷經四代,曹氏一門四代都在傳承板頭曲,實屬罕見。

13歲時,曹東扶從父親那兒開始學習絃索音樂的彈奏,琵琶彈奏師從清光緒年間“琵琶神指”馬萬壽,古箏師從徐金山,三絃師從馬樹章,20歲時,曹東扶就已名噪當地,人稱“絲絃王”、“西霸天”。

板頭曲的經歷是中國民樂發展的縮影,其旺盛的生命力在於它的傳承與演奏,它不僅讓聽者動容,演者忘情,還能還進入深邃久遠的歷史。靜心聆聽,幽雅悅耳,委婉動聽,聲聲扣人心絃,絲絲撩撥思緒。那段傳說,那個故事,或悽婉悲壯,或莊重肅穆,抑或清新歡快。用心聆聽可與古人對話,可讓歷史再現。作者:王永記

文章來源:美國僑報網(2014-02-24)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