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瓦罐墳”到底多殘忍?子女把60老母送入墳墓,送一餐加一塊磚

由 淡墨慶衫 發表于 農業2022-03-10
簡介殘忍的“瓦罐墳”唐朝韓鄂所作的《歲華麗紀》是一部野史,裡面記載了許多千奇百怪的事情,當中有提到,在雲南的某些地方流行一種“瓦罐墳”的習俗,子女會把六十歲的老母親背到山上的一個墳墓裡,這個墳墓是在地下挖墓穴,四周砌青磚,頂部用磚封頂,中間會留

花甲葬是真的嗎

我們都說“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漢代時期甚至把“舉孝廉”作為選拔官員的條件。但你可曾聽說,中國古代的“瓦罐墳”?

殘忍的“瓦罐墳”

“瓦罐墳”到底多殘忍?子女把60老母送入墳墓,送一餐加一塊磚

唐朝韓鄂所作的《歲華麗紀》是一部野史,裡面記載了許多千奇百怪的事情,當中有提到,

在雲南的某些地方流行一種“瓦罐墳”的習俗,

子女會把六十歲的老母親背到山上的一個墳墓裡,這個墳墓是在地下挖墓穴,四周砌青磚,頂部用磚封頂,中間會留一個出口,形狀像瓦罐一樣,因此叫做“瓦罐墳”。

殘忍之處在於,

子女把老人帶到墳墓裡後,每天都會送飯來,每送一頓飯就加一塊磚,直至把磚完全砌高,堵住出口,老人將不復出,相當於被活埋。

稍微孝順的子女在送飯的時候會跟老人聊聊天,幾天才添上一塊磚,不孝順的則是把飯往裡面一扔,就急不可耐地添磚了。

“瓦罐墳”到底多殘忍?子女把60老母送入墳墓,送一餐加一塊磚

而被活埋之前的日子中,老人在裡頭孤苦伶仃,長時間無人陪伴,並且

等著自己的死期一天天臨近,還忍受著被親人無情拋棄的痛苦

,內心被折磨,夜晚還要擔心受到野獸的襲擊,屍首異處,

這種痛苦比被疾病折磨還要苦上幾百倍。

這樣的習俗在今天的我們看來,簡直是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父母對子女有哺育之恩,年老之時非但沒能受到子女的供養,還被子女以這樣殘忍的方式置於死地。

但這和古代的生產力低下有關。古代農耕經濟佔主體地位,哪一家的年輕勞動力較多,哪一家的生活就比較好,重男輕女也是這個原因。大多數人都填不飽肚子,而老人一旦上了歲數,就失去了勞動的能力,在家中成了“吃白飯的”,

子女為了生存,就用這種方式強行讓父母離去。

“瓦罐墳”到底多殘忍?子女把60老母送入墳墓,送一餐加一塊磚

這無異於殺人。所殺的還是生養自己的父母,與道德和人倫背道而馳。

相傳秦朝還有這樣的律條,

稱作“花甲葬”,規定家中老人如果到六十歲還沒有去世,就要帶到山上,讓其自生自滅。

湖北地區也流傳著相似的說法,古時候家中老人若是年滿六十歲,就要被遺棄在洞穴裡,只給其三天的食物,讓老人在洞中活活餓死,最後再把遺體搬出來進行埋葬,這樣的洞穴被稱作“寄死窯”。

“瓦罐墳”到底多殘忍?子女把60老母送入墳墓,送一餐加一塊磚

和“瓦罐墳”一樣,這樣的記載只存在於野史中,正史中是翻看不到的。

後來,還流傳著一個與“瓦罐墳”相關的故事:傳說到了宋代,在開封府附近出現一個妖怪,害人無數,百姓們皆不堪其擾,宋仁宗便將收妖一事交給了包拯。包拯出動了衙門許多人都無法收服妖怪,直至有一次他偶然間發現野外一個在“瓦罐墳”中還沒有被活埋的老人,老人識得此妖怪,告訴了包拯收服此妖的辦法,包拯在老人的指導下最終收服了妖怪。

包拯上奏宋仁宗,報告此事,說道:“

老人家雖然沒有勞動能力,但是他們豐富的閱歷和知識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他提議皇帝將“瓦罐墳”這一習俗廢除,宋仁宗於是照他的話辦,下旨廢除了這一習俗。

關於“瓦罐墳”的來源

關於“瓦罐墳”的來源,有兩個說法:

“瓦罐墳”到底多殘忍?子女把60老母送入墳墓,送一餐加一塊磚

第一是倭國說,韓鄂認為這種風俗是從日本傳過來的。

日本也有一部電影,名叫《楢山節考》,講的就是這樣一個遺棄老母的故事。在日本信州深山裡一個偏僻的村落裡,糧食短缺,生活極端貧困,於是流傳下來的習俗便是

男人到了七十歲,女人到了六十歲,就要由兒子背到村子後面連綿的楢山上,讓其自生自滅,供奉山神。

老人也認為自己“活著就是在糟蹋糧食”,對於這種死亡的方法,毫無質疑和反抗。

日本的棄老文化由來已久,

關於這方面也有許多記載,這個說法還是有一定的可信度的。

第二是

遊牧民族說。

據說,匈奴人就有這個習俗。他們是北方遊牧民族,依水草而居沒有固定的住所和墳墓,也不似中原地區有源遠流長的文化

,所以人到六十歲,就會被家裡人丟到野外去喂狼。

這在整個匈奴的社會里都是很正常的事。

當然,這兩個說法都只是猜測,沒有真實的依據。

是真是假

“瓦罐墳”到底多殘忍?子女把60老母送入墳墓,送一餐加一塊磚

關於“瓦罐墳”的存在是真是假,多年來一直有不同的看法。

史學界不認為“瓦罐墳”是真實存在的,因為中國古代社會崇尚儒學,丟棄父母很明顯不符合當時的儒家精神和社會道德規範。

其中,顧頡剛先生曾明確反對,理由有三:

一、這一做法不符合儒家思想;二、“瓦罐墳”的記載只在野史當中找得到,並不完全可信;三、古代醫療水平低,一般人很難活到六十歲。

而根據記載,古代有許多關於贍養老人的規定。

西周時期,規定五十歲以上的老人要給他們吃細糧,六十歲以上吃飯菜要配肉,七十歲以上的要增加輔食,到了八十歲要吃珍饈美味。

到了春秋時期,齊國有規定家中有七十歲老人的,一子可以免除徭役,有八十歲老人的,兩子可以免除徭役。

“瓦罐墳”到底多殘忍?子女把60老母送入墳墓,送一餐加一塊磚

胡適先生則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瓦罐墳”在秦朝建立之前就有了。遠古時期,人們還未真正進入文明社會,基本上以部落的方式生存,在殘酷的生存法則下,年輕人占主導地位,老年人是被排擠的物件,於是“瓦罐墳”由此而來。

貧窮是最大的病,因為貧窮,人性可以變得骯髒又殘忍。

近些年,在漢水流域發現了大批疑似“寄死窯”的洞穴,這些洞穴有人工開鑿的痕跡,形狀規整,洞內正好可以容下一人。在雲南地區、陝西地區、河北地區,也發現了一些形狀類似於瓦罐的墓穴。這些又能夠印證中國古代一些地方有棄老的風俗。

說法不一,是真是假難以辨別。

“瓦罐墳”到底多殘忍?子女把60老母送入墳墓,送一餐加一塊磚

要說的是,古代有察舉制,有二十四孝的教化故事,有關於贍養老人的規定,這可以說明,孝順還是古代文明社會的主流,棄老的行為應該只存在於一些貧窮落後的地方,但這也不代表這種行為可以被忽視。“棄老”和“敬老”,無論放在哪個時代都是很現實的問題。

如果人倫都可以違背,社會文明的延續就是一個畸形。

我們都會變老,不尊重老人,就是不尊重我們的將來。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