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中國枇杷之鄉”喜迎枇杷豐收,價格實惠,吃貨們可以放開肚子吃

由 寒殘一葉 發表于 農業2022-03-05
簡介許多經常看我文章的朋友肯定知道,每年這個季節我肯定會去一趟塘棲鎮,記錄一下當年枇杷的品質和價格,今年我如約而至

現在枇杷多少錢一斤

天氣慢慢熱了起來,轉眼間春天已經過去,五月江南地區也開啟了水果季,這首當其衝的就是冬天開花,夏初成熟的枇杷。過去的這個冬天,還算不錯,沒有遇上災害天氣,所以今年的枇杷再次迎來一個豐收年。作為中國的“枇杷之鄉”,位於杭州市臨平區的塘棲鎮也迎來了一年中最為熱鬧的時候,此時的塘棲,到處都是黃澄澄掛滿枝頭的枇杷果實。這不僅讓辛苦了一年的果農喜笑眉開,對於吃貨們來說也有福了,今年的枇杷品質好,價格還比往年實惠。

“中國枇杷之鄉”喜迎枇杷豐收,價格實惠,吃貨們可以放開肚子吃

2021年5月拍攝於浙江杭州臨平區。

“中國枇杷之鄉”喜迎枇杷豐收,價格實惠,吃貨們可以放開肚子吃

許多經常看我文章的朋友肯定知道,每年這個季節我肯定會去一趟塘棲鎮,記錄一下當年枇杷的品質和價格,今年我如約而至。相比往年,今年的枇杷似乎成熟 的要更早點,枝頭上的果實都已經黃了,馬路邊隨處可見賣枇杷的果農,或許是因為今年杭州的天氣熱得比較早。

“中國枇杷之鄉”喜迎枇杷豐收,價格實惠,吃貨們可以放開肚子吃

由於今年杭州市剛剛對區域進行了新的劃分,所以原先的餘杭區被一分為二,這塘棲鎮現在隸屬於杭州市臨平區。塘棲鎮地處杭嘉湖平原南端,氣候宜人,土壤肥沃,是枇杷絕佳的生長地。早一千四百多年前隋朝時期,塘棲周邊一帶就開始種植枇杷。到了唐代,塘棲枇杷以其優良的品質,更被列為當時的貢品,也因此名聲在外。

“中國枇杷之鄉”喜迎枇杷豐收,價格實惠,吃貨們可以放開肚子吃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塘棲這片沃土,經過千百年的枇杷栽培與不斷的品種改良,已經形成了一批優質枇杷品種。軟條白沙、紅毛丫頭、大紅袍是最為主要的栽種品種,其中“軟條白沙”無論是甜度還是口感都是最佳的,是塘棲枇杷最為優質的品種,屬於國寶級的農優品種,被視為枇杷中的珍品。

“中國枇杷之鄉”喜迎枇杷豐收,價格實惠,吃貨們可以放開肚子吃

軟條白沙在塘棲當地就叫“白沙”,所以你在塘棲一帶買枇杷時,大多農戶賣的都是白沙。但同為白沙,其種類也有很多,其中一大部分都為變種,就是品種不是那麼純正,所以口感和甜度都會相對差一些。鑑別正宗的軟條白沙,首先看果實,它果實呈圓形或是略長圓形,頂部為平寬狀;其次是看表面,成熟時果皮是淡黃色,大多有斑點(這樣的果實由於光照充足,糖份更高);最後是嘗味道,口感細膩,水分充足,味道鮮甜,最高甜度可達18%,大家只要認準以上幾點,就不會有錯。

“中國枇杷之鄉”喜迎枇杷豐收,價格實惠,吃貨們可以放開肚子吃

我每年都會來塘棲報道枇杷,也認識當地的一些果農,其中莫大伯的枇杷品質是這幾年我碰到最好的。他的果樹品種純正,而且經過他的精心打理,幾乎每年的枇杷品質都相當的好。今年我再次來到了他的枇杷園,看看今年枇杷的品質如何。

“中國枇杷之鄉”喜迎枇杷豐收,價格實惠,吃貨們可以放開肚子吃

莫大伯是土生土長的本地農民,對於枇杷種植有著豐富的經驗和自己獨到的見解。剛到莫大伯的枇杷園,一眼望去整個園內的果樹比去年又更加的茂盛了,高大的枇杷樹上,在墨綠色樹葉中嵌滿了黃燦燦的果實,一派豐收的景象,那誘人的枇杷,看得人口水都要下來了。

“中國枇杷之鄉”喜迎枇杷豐收,價格實惠,吃貨們可以放開肚子吃

莫大伯的果園裡種的全部都是軟條白沙品種,屬於經濟效益比較好的品種。或許有朋友會問:這樹上的枇杷好像也沒有那麼多啊?確實,塘棲枇杷要種出好的品質,很關鍵一點,就是在冬天開花結果後,需要刪果。這樣做雖然費工費力,但能保證留在樹上的果實又大又甜。如果不刪果,成熟時滿樹密密麻麻的果實,但由於營養不夠使得果子個頭小,且口味下降。更重要的是還會影響來年的果樹生長。

“中國枇杷之鄉”喜迎枇杷豐收,價格實惠,吃貨們可以放開肚子吃

說到這裡,順便提下,去年冬天莫大伯為了刪果子,每天在樹上爬上爬下,最後給累倒了,還住了幾天院。儘管其兒女一直勸他不要再弄枇杷樹了,太辛苦了,一年也賣不了幾塊錢。但做了大半輩子農民的莫大伯,始終還是放不下自己精心打造的果園,每天仍在園內忙碌,甚至還在果園邊上搭起了小房子,打算在枇杷成熟時住進去。

“中國枇杷之鄉”喜迎枇杷豐收,價格實惠,吃貨們可以放開肚子吃

早兩年塘棲的軟條白沙太搶手,價格也是一路走高,最貴時賣到20元左右一斤。今年看樣子產量不錯,最近剛上市的價格也要實惠很多,市面價基本在12-15元左右一斤,估計再過一個星期枇杷大面積上市價格還會再降。莫大伯的枇杷都是自己在賣,幾年下來也有好多的老客戶,所以早早就有人開始預訂了,他這邊的價格在10元左右一斤。如果有需要的朋友可以預訂起來。

作者簡介:寒殘一葉(攝影師、旅行家、自媒體人)。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