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諾獎得主託卡爾丘克新書《糜骨之壤》出爐|學者與翻譯家領讀,你是否能感受到它的“悲唳”之聲

由 錢江晚報 發表于 農業2022-02-15
簡介《糜骨之壤》奧爾加·託卡爾丘克著李怡楠譯浙江文藝出版社|可以文化繼《怪誕故事集》和《衣櫃》之後,託卡爾丘克的長篇小說《糜骨之壤》在2021年上市,這三部作品均由資深波蘭語譯者、研究者從波蘭語直接翻譯

草字頭糜讀什麼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孫雯

在波蘭邊境被大雪覆蓋的山林裡,隱居著一位身患疾病的老婦人雅妮娜,她精通占星術、喜歡威廉·布萊克的詩歌,並熱衷動物保護。有一天,雅妮娜的鄰居“大腳”被一塊小鹿骨頭卡住喉嚨,死在家裡,此後兇案接二連三發生……

這是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奧爾加·託卡爾丘克在新作《糜骨之壤》的故事概略。

可是,我們是否讀懂了託卡爾丘克的表達?或者說我們今天該如何讀託卡爾丘克?

諾獎得主託卡爾丘克新書《糜骨之壤》出爐|學者與翻譯家領讀,你是否能感受到它的“悲唳”之聲

3月28日,在杭州樂堤港的單向空間,浙江文藝·KEY-可以文化舉辦了託卡爾丘克新書《糜骨之壤》的分享活動。

浙江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研究所教授、博導許志強,文學翻譯家、作家於是,以及託卡爾丘克作品系列的策劃編輯李燦,就託卡爾丘克的作品展開精彩對話。

【一部小說與兩隻丟失的狗】

對中國讀者而言,奧爾加·託卡爾丘克曾經是個陌生的名字,即使獲得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也被推遲至2019年才得以公佈。

不過,諾獎之後,她和她的文學有了更多中文閱讀者——在剛剛出爐的第九屆春風悅讀榜“好書66”中,2020年由可以文化推出的《怪誕故事集》位列其中。

諾獎得主託卡爾丘克新書《糜骨之壤》出爐|學者與翻譯家領讀,你是否能感受到它的“悲唳”之聲

《糜骨之壤》

奧爾加·託卡爾丘克著李怡楠譯

浙江文藝出版社|可以文化

繼《怪誕故事集》和《衣櫃》之後,託卡爾丘克的長篇小說《糜骨之壤》在2021年上市,這三部作品均由資深波蘭語譯者、研究者從波蘭語直接翻譯。

《糜骨之壤》的寫作一反託卡爾丘克以往的敘事風格,不再碎片化地講述故事,而是在一個“動物復仇案”的外殼下,去探尋生命的來源、人與自然的關係等充滿哲思的問題。

諾獎得主託卡爾丘克新書《糜骨之壤》出爐|學者與翻譯家領讀,你是否能感受到它的“悲唳”之聲

《糜骨之壤》

奧爾加·託卡爾丘克著何娟 孫偉峰譯

浙江文藝出版社|可以文化

這裡,再劇透一點《糜骨之壤》的故事——

雅妮娜是一個典型的“社會邊緣人”,她喜歡給認識的人取奇怪的外號,認為外號裡暗含著人與人之間最真實的關係。她熱愛威廉·布萊克的詩歌,同時還擅長根據星盤解釋她的鄰居及這些亡者生前的行為和性情,認為宇宙中一切生命體的命運都是受星體的運動影響和主宰的。這一切都使雅妮娜成為一個堅定的自然保護主義者。她認為一切生命具有平等的權利,反對獵殺動物的行為,人類也不應該具有凌駕於萬物之上的傲慢。

託卡爾丘克借雅尼娜之口,試圖喚醒人類對自身的反思:“被屠殺的動物肉體每天像無止境的末日雨一樣落在我們城市裡,這又是怎麼回事?這場雨預示著屠殺、疾病、集體瘋狂、思想的墮落與汙濁。”

很多讀者在雅妮娜身上讀到了託卡爾丘克的影子,事實上,這個故事的確生髮於她隱居山林時的一段真實經歷。

當時,託卡爾丘克養了兩隻狗,後來狗不見了,在尋找無望之後,她從當地人口中得知有一些獵人喝醉酒之後會肆意屠殺動物。

翻譯家於是說,這件事在託卡爾丘克的腦海中醞釀了很多年,併成為《糜骨之壤》的寫作緣由。

【《糜骨之壤》的“悲唳”之聲】

瘋狂和憤怒是《糜骨之壤》的兩個重要要素。在許志強教授看來,這是《糜骨之壤》吸引他的地方,“作為老婦人的主人公雅尼娜的瘋狂之處”是他為之著迷之處。

於是也認為託卡爾丘克小說中的“老女人”形象有著深刻的隱喻意義:“託卡爾丘克說老女人就是沒有性別的人。她行走在人間感覺到輕鬆,沒有揹負,一個重要原因是她不再揹負那些男權社會附加在女性身上的那些眼光。”

諾獎得主託卡爾丘克新書《糜骨之壤》出爐|學者與翻譯家領讀,你是否能感受到它的“悲唳”之聲

翻譯家於是

“在這個生態注意恐怖小說的驚悚故事當中,有很多激烈的對立關係,人與自然、男人與女人、獵人與獵物、政體與個人等。從一個女性主義的角度來講,她寫這個老女人看待世界的方式,她一直都在拒絕成為被對立的物件,拒絕成為自己變成別人的獵物,或是自己必須要尊崇這樣一個腐朽的迂腐的男權社會所制定出來的法則。”於是認為,這是雅妮娜骨子裡的性格,“包括她與那些政府官員去爭執,包括她與警察局長的那些對話對峙,其實都蘊含著這樣一種衝突和她想抵抗的那種感覺。”

“藝術作品一定有基調有聲調,就像音樂有聲音。”許志強教授將《糜骨之壤》的“聲調”概括為兩個漢字“悲唳”。

諾獎得主託卡爾丘克新書《糜骨之壤》出爐|學者與翻譯家領讀,你是否能感受到它的“悲唳”之聲

浙江大學教授許志強

“悲傷的‘悲’,唳是‘口’字旁的‘唳’。唳是比較嘹亮的聲音,比較尖利的,你在書裡經常可以看到老女人瘋狂的抗辯,對峙,在教堂裡破口大罵;‘悲’不用說了,這是隱喻的,這個小說一開始就是隱喻的,沼澤地,霧霾。我們可以在《天真與經驗之歌》裡找到很多這樣的比喻。”

如許志強教授的講述,我們可以找到一種藝術作品的鑑賞方法。

英國詩人威廉·布萊克的詩歌貫穿了《糜骨之壤》的全篇。小說的原標題就來自布萊克的詩句:“讓你的犁頭碾過死人的屍骨”。

在於是看來,託卡爾丘克和威廉·布萊克之間最大的共通點,是“他們在靈魂與精神層面回溯到了前蘇格拉底的時代——只有在前蘇格拉底的時代,在沒有確定我、沒有確定理性之前,人才相信人與動物、與植物、與空氣、與水之間是有聯絡的,靈可以在所有的萬物之間流轉”。

於是認為,在種共通性的基礎上,產生了《糜骨之壤》中所塑造的場景:“老女人瘋狂的幻覺是透過一個巨大的想象力來帶動,透過帶動之後再帶來一系列的思考,這時小說的敘述就不在一個自然性的層面上,而像翅膀在空中飛一樣的層面上,那她的藝術感染力完全不同,那她觸及到的話題也是完全不同的。”

這種跨越生命邊界的生命觀、世界觀不為《糜骨之壤》獨有,讀者也可以在託卡爾丘克的《怪誕故事集》和《衣櫃》中讀到。

【將你未想到的東西寫入文學】

讀懂了託卡爾丘克,就能深深感受到她給我們帶來得關於人類的當下生活與未來的種種啟示。

正如於是所說:“託卡爾丘克的這些書會讓我覺得文學不光是講一個故事,她講故事之前有一個立場與思想。很多人會講他是一個溫柔的講述者,我一直認為“溫柔”一詞只是講述的表面,她骨子裡是非常堅定,甚至是非常堅硬的,對於現實她有自己的立場與想法在,所以才能寫出這樣的故事。”

而且,她在寫故事的過程中,有特別高階之處,那就是——“將很多從來沒有進入過文學領域的話題引入了文學領域”。

託卡爾丘克在寫作方面的妙處,無疑打動了中國的文學研究者。

許志強教授認為託卡爾丘克最引人注目是對新的科技知識以及新工業化、資訊化文明景觀進行一種文學創作:“她自己也提到應該用新的知識來重新書寫普通人的生活,重新書寫文化。在這方面,她做得非常好,我希望大家去看看託卡爾丘克怎樣來應對我們這個變動的時代,對文學來說充滿危機的一個時代。”

許志強教授談到一個比較難忘的閱讀感受,《衣櫃》中有一篇《神降》,寫一個計算機的天才程式設計員,透過軟體在電腦上建造城市,由此去探討建造,毀滅,秩序,無序。

諾獎得主託卡爾丘克新書《糜骨之壤》出爐|學者與翻譯家領讀,你是否能感受到它的“悲唳”之聲

《衣櫃》

奧爾加·託卡爾丘克著趙禎崔曉靜譯

浙江文藝出版社|可以文化

“看託卡爾丘克的作品,我們可以發現她有令人驚歎的想象力。她可以將你覺得匪夷所思的生活碎片,或是你接觸到的,但未進入到藝術想象的東西,將它提前進行轉化,在這方面還沒有先例的狀況下對它進行一個藝術的構造。”許志強教授覺得,這是託卡爾丘克最了不起的地方。

諾獎得主託卡爾丘克新書《糜骨之壤》出爐|學者與翻譯家領讀,你是否能感受到它的“悲唳”之聲

據李燦介紹,“託卡爾丘克作品系列”計劃要出九本作品,未來的兩年還將會有六本書陸續和讀者見面,今年即將要出的就有四至五本。這九本書出來之後,託卡爾丘克有望在出版社的邀請下來中國與讀者見面。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路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