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歷史上的土木之變

由 知行悅讀 發表于 農業2022-02-07
簡介為了防禦瓦剌的侵擾,明朝兵部尚書于謙親自到宣府鎮考察,命在“土木之變”的發生地懷來,設立10營分駐3萬人馬,作為居庸關、獨石口、馬營等關口的策應

明朝喜寧是誰

歷史上的土木之變

在張家口市懷來縣有一個不大的城堡,這個城堡在遼代就是屯兵之所。由於遼國的將軍經常在這裡駐守,搭置軍幕,故被人們稱為“統幕”。後來被訛稱為“土木”。就在這個不大的軍堡土木堡,明代曾經發生過一次非常著名的戰爭,這場戰爭是明王朝由盛到衰的轉折點。這就是明代中葉正統十四年(1449年)發生的“土木之變”。這場戰爭作為中國古今著名失敗戰例,被載入北京中華世紀壇262米青銅甬道上,為後人矚目。

瓦剌的興起

明初,遠遁漠北的脫木思帖木兒被殺後,內部紛爭,使蒙古勢力分裂為三大部:南部的兀良哈,東部的韃靼和西部的瓦剌。兀良哈部早在洪武年間就內附明朝,明政府在此設立朵顏、福餘、泰寧三衛,但韃靼和瓦剌仍在威脅明朝北疆。瓦剌是成吉思汗後裔。15世紀40年代,瓦剌部在其首領脫歡的率領下統一了蒙古草原,脫歡立元朝皇族後裔脫脫不花為可汗,卻由自己和兒子也先相繼把持大權,勢力日益增大,不斷出兵侵擾明朝北部邊境,擄掠人口和財物,成為明王朝北邊的勁敵。

土木

正統十四年(1449年)春,也先遣使臣2000人到北京,謊稱3000,希圖冒領賞品。明朝責其欺詐,減去馬價,瓦剌十分不滿。同年七月,也先因明朝通事私自許嫁公主,便貢馬作聘禮,被明朝拒絕,更加氣憤。於是糾集蒙古各部,自大同、宣府、遼東、甘州分兵四路嚮明朝進犯。瓦剌知院進犯宣府並圍困了赤城。也先親率主力部隊進攻大同。明朝右參將吳浩和大同守將西寧侯宋瑛、武進伯朱冕敗死,鎮守太監郭敬、都督石亨逃回。

腐敗的明朝衛所軍抵擋不住瓦剌的進攻,告急文書紛紛報到京師,朝廷一片慌亂。更為嚴重的是,當時明朝的朝政實際上操縱在太監王振手中。王振,祖藉蔚州,宣德年間,自宮後進入皇宮,由於他識得幾個字,又善於奉迎,很快就成為太子朱祁鎮的心腹。朱祁鎮即位後,又受到重用,正統年間任司禮太監。王振大權在握,獨攬朝綱,專橫拔扈,以周公自比,事事不經過英宗,出語便稱聖旨。英宗稱他為“先生”,公侯勳爵則稱他為“翁父”,大臣見了他都要下跪叩頭,爭著向他行賄免禍。他憑藉在東宮侍奉過當太子時的英宗朱祁鎮的有利條件,控制了9歲登基的英宗皇帝。瓦剌進攻大同、宣府的訊息傳到王振的耳中,他考慮到大同離其家鄉蔚州不遠,害怕瓦剌入侵會擄掠他在家鄉的財產,同時也企圖僥倖取勝,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權力和地位,因此極力主張英宗親征瓦剌。他向英宗說,昔時成祖御駕五次親征漠北,揚威塞外,我皇也應效法成祖,親征瓦剌,立功揚名。此議一出,即受到眾多大臣的反對。兵部尚書鄺埜、侍郎于謙、吏部尚書王直等極力勸阻,指出當時兵馬糧草不足,一時難以備齊,不應草率出兵親征。但明英宗受王振挾持,又且年輕好勝,一聽說打仗甚覺有趣,便拒絕大臣們的勸阻,令其弟郕王朱祁鈺留守京師,貿然決定親征,並命令有關部門3天內準備完。在各方面的準備都很不充分的情況下,英宗就親率50萬大軍,於正統十四年(1449年)七月十六日,倉促離開京師,揮師大同。

土木

的過程

英宗、王振率軍出征迎敵,由於準備不足,士兵平時缺乏訓練,一開始就士氣低落,加上天不作美,行軍途中風雨交加,道路難行,明軍剛出居庸關,未到宣府,糧食已經接濟不上。八月初一,明軍在急風苦雨中到達大同。瓦剌軍在各路戰場都主動出擊,惟獨閃出大同一路,目的是引誘明軍深入重圍,而故意撤出塞外,待機襲擊。明軍進入大同後,王振聽到前軍宋瑛、朱冕全軍覆沒的訊息,感到十分恐懼,由原來的僥倖取勝一變而為逃跑回避,急忙勸英宗朱祁鎮班師回朝。英宗此時也無計可施,急令退兵。隨軍大臣都主張由紫荊關入塞,但由紫荊關入塞,須經由王振的老家蔚縣,原來他本想讓英宗順便到他家鄉過路,以向家鄉父老炫耀其權勢,但後來一想,這麼多士兵到了蔚縣,必將踏壞他家的莊稼,所以當大軍向南行進了40多里後,又臨時改變主意,命大軍自原路折回,改道宣府,由原路回京。這樣一來,明軍退到宣府鎮狼山時,已被瓦剌軍追上。王振命恭順侯吳忠以及其弟吳克勤迎戰,結果全軍覆沒,二將戰死。成國公朱勇、永順伯薛綬率領4萬明軍增援,在宣府鷂兒嶺又被瓦剌軍打敗,全軍潰散。八月十三日,明軍退到宣府的土木堡,此地距懷來城(今懷來縣舊懷來城)僅20裡,眾人都想趕到懷來城安營,但王振因有輜重車1000餘輛,在後未到,遂命明軍在一無水源,二無險可守的土木堡紮營。第二天,瓦剌大軍追到幷包圍了土木堡,還將土木堡南面的一條小河也佔據了。50萬明軍被瓦剌軍團團包圍了兩天,人馬斷水,眾軍飢渴,連掘三四十處,掘地三四丈也不見一絲泉水,人心更加混亂。但狡猾的也先見明軍人多勢眾,難於硬攻,便於八月十五日派人向英宗下書詐和,聲稱中秋佳節,正是闔家團圓的日子,兩國應該以休兵言和為好。明英宗、王振於困境之中,不辨真偽,信以為真,馬上覆信同意議和。王振還立即命令明軍移營取水。這時的明軍兵疲馬困,鬥志低落,見王振命令移營,馬上爭相奔逃,將官禁止都禁止不住,一時隊伍大亂。明軍南行不到三四里,只見瓦剌大軍又四面衝殺過來。原來,也先採用的是詐和之計。明軍見瓦剌軍的鐵騎勇猛無比,更是爭相逃命,互相踐踏。瓦剌軍見狀,更加猛烈地嚮明軍殺戮起來,直殺得血流成河,屍積如山。明軍50萬大軍死傷過半,騾馬損失20多萬頭,衣甲、兵械、輜重損失無數。明英宗朱祁鎮也被瓦剌兵團團圍住,將士們雖奮力死戰,也無法突圍,他只好坐在一塊高地上。昔日飛揚跋扈的王振,此時也惶若喪家之犬,死於亂軍之中。英宗朱祁鎮被瓦剌軍俘虜而去。

也先俘獲明英宗後,從雷家寨挾持到宣府城下,讓宣府鎮總兵楊洪開城出迎,企圖進城搶掠,楊洪識破其陰謀,拒不開城。也先無奈,只得挾明英宗北去。後來,也先又命英宗寫信給楊洪,命開城門。楊洪將英宗的信封送朝廷,郕王朱祁鈺派人對楊洪說,這是偽書,今後有這些文書,都可以拒絕接受,於是,楊洪一意堅守宣府。宣府一直沒有被瓦剌侵佔。

擒喜寧

喜寧原本是明朝的宦官。在“土木之變”前被瓦剌擄去,這喜寧經不起也先的威脅利誘,不久便變節投降了瓦剌。明英宗被瓦剌俘虜後,他認為這是對瓦剌表忠心的好機會,於是主動向也先出謀劃策,要也先以英宗為獵物,要挾明朝。他將明朝的虛實全盤告知瓦剌,並不斷引導瓦剌兵挾持英宗侵擾明朝邊關,脅迫守將開關,召鎮守將領出城面見英宗,趁此機會加以扣留。他認為這樣做,一方面可以削弱明朝的邊關防禦力量,另一方面還可以藉機搶掠和索取金帛。而對明朝將領來說,這是一個十分難以處理的問題,出城迎接吧,明知瓦剌的陰謀,不出城迎接吧,又恐犯了大不敬的罪名。為此,明朝邊關將士恨透了這個叛徒。但喜寧卻毫無收斂之意,反而變本加厲地賣身求榮。正統十四年(1449年)十月,也先在喜寧的策劃下,又帶著英宗來到大同城下,聲稱要奉英宗還京,讓總兵郭登開城。郭登識破其詭計,拒不開城門。也先見喜寧之計不能得逞,不得已於十月初九日到了紫荊關。喜寧又出主意讓也先夾攻關城,導致守將戰死。於是,也先帶著英宗過紫荊關,經易州、良鄉,於初十日到了京師城下。十一日,也先讓英宗朱祁鎮登上土城,喜寧又給也先出主意,讓明廷派大臣來見朱祁鎮,景泰帝命右通政王復、太常少卿趙榮為使,出城來見英宗。喜寧藉口二人官小,不讓他們見朱祁鎮。提出要讓于謙、石亨等來見才行。想借機扣留于謙,使明軍失去主帥,達到對明朝不攻自破的目的。在此情況下,于謙力主以武力保衛京師,並在德勝門、西直門、居庸關等處大敗瓦剌。也先見明軍不可小視,又恐各地勤王之師的到來,遂於十月十七日由紫荊關出塞。

時任萬全右衛守備的江福,決意智擒叛徒喜寧。一次,喜寧派其心腹高來到萬全右衛城,聲稱要與明朝議和,實際上想引誘明軍出城而殲滅之。江福覺察了這個陰謀,遂將計就計,殷勤款待高,但在宴席之間又向他大講忠君愛國的道理,使高為之感動,酒後吐出真言,承認了喜寧的真實意圖。說服高後,江福又與高共同謀劃了智擒喜寧的計劃。之後,讓高回到瓦剌回覆喜寧,說明朝的將領願意議和。同時江福向宣府鎮總兵作了彙報,宣府鎮總兵也支援江福的計劃,派朱謙、楊俊各率兵埋伏於野狐嶺一帶。

喜寧得知高有關明朝同意議和的報告,果然在約定時間前來與江福會盟。這一天,江福派出壯士10餘人,讓他們內著盔甲,外穿常服,抬著酒食,出關迎接喜寧。在野狐嶺見到了喜寧一行後,江福等一齊向喜寧敬酒,請他下馬飲酒洗塵。喜寧起初還有一點戒心,不願下馬。後來在眾人的“熱情”相勸下,放鬆了警惕,下馬飲宴起來。這時,江福見時機已到,便示意眾人動手,他一馬當先,用手抱住喜寧,眾壯士一擁而上,將喜寧擒獲。這時埋伏在兩邊的明軍也奮勇殺出,一時間野狐嶺殺聲震天,隨行的瓦剌兵見中了明軍的埋伏,慌忙各自逃生而去。明軍將喜寧送到京師,處以極刑,一時人心大快。喜寧被殺,也使瓦剌失去了一個出謀劃策的人,明英宗在瓦剌那裡的作用也越來越不重要了。所以,在“土木之變”的一年後,也先就將朱祁鎮由野狐嶺送還明朝。而且送還朱祁鎮在瓦剌方面還是無條件的。但瓦剌送還英宗這一行動,卻在明朝內部埋下了危機的種子。

捨身崖的故事

在“土木之變”中,有一支瓦剌兵從獨石口、馬營口突入長城之內,當時駐守在龍門峽(今赤城縣城北白河上游)旁倉上堡的千戶田坤,率部抵抗,但終因寡不敵眾,以身殉國。明軍戰敗的訊息傳到田坤家中,年僅19歲的女兒,悲痛萬分,深為父親的壯舉感動,她為了向世人表示她忠於國家、孝於父親的一腔感情,於是從容由龍門峽的百丈懸崖上縱身躍下,以明節志。當人們得知這個訊息後,深深為之惋惜與敬佩,大家在崖壁上鑿窟安葬了烈女的忠骨,並將此崖取名為捨身崖。歷代文人雅士紛紛在這裡刻石銘志,捨身崖成為塞上一處名勝。

土木顯

景泰元年(1450年)八月十三日,英宗朱祁鎮在瓦剌伯顏帖木兒陪同下,行至今張家口市張北縣野狐嶺。在這裡,伯顏帖木兒與朱祁鎮告別。瓦剌還派了500騎兵,護送朱祁鎮回京。英宗先經宣府,又經懷來,過居庸關,回到京師。路過懷來時,朱祁鎮遙祭“土木之變”中陣亡的大臣和將士,並口諭懷來守臣,於土木堡修築祠堂,紀念在“土木之變”中死難的將士。英宗死後,其子憲宗朱見深即位,對朱祁鎮生前製造的殺害於謙的冤案進行了徹底平反。為了以英宗過失為鑑,憲宗又命懷來守臣重修土木之祠,立碑記其事。為了紀念于謙在北京保衛戰中的不朽功勳,又令於土木之祠內立於謙的像,並立碑撰文,以揚後世。還親自題寫了顯忠祠匾。萬曆年間明朝廷又對顯忠祠進行了重修。清初毀於戰火。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口北道又重修。民國年間當地百姓又捐資修建。馮玉祥將軍任西北督辦時,曾到土木顯忠祠瞻仰。

目前,土木顯忠祠猶存。顯忠祠佔地3150平方米。東西45米,南北70米。共分兩層院落。山門坐北朝南,門上懸掛顯忠祠匾額。大門兩側有木製楹聯:一代忠貞光祖俎,千秋氣節壯山河。進入山門後,有一條40米長的甬道,直通正門,正門上方懸掛著“大節凜然”匾額,兩側有“隆千秋事典,表一代忠良”的楹聯。正門後面30米處是顯忠祠正殿。正殿內祭祀著在“土木之變”中殉難的66位大臣(其中文臣47人,武官18人,宦官1人)的牌位。兩側抱柱上懸掛著木製楹聯:故老尚餘哀,兵潰不堪論往事;諸公應自慰,君存何必問微軀。顯忠祠特殊的人文內涵,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們前來追思歷史,發思古之幽情。

振與

王振這個“土木之變”的罪魁禍首,雖然早已被釘在了歷史恥辱柱上。但與其臭氣相投的朱祁鎮卻至死不悟,充分體現了昏君與奸臣狼狽為奸的歷史悲劇。就在朱祁鎮“奪門之變”中復辟不久,他就以“意欲迎立外藩”的“莫須有”罪名,將對明朝有大功的兵部尚書于于謙、總兵範廣殺害,造成了可與岳飛冤獄相提並論的千古奇冤。與此同時,朱祁鎮對王振卻懷念有加。他不顧眾大臣的反對,命人用香木雕刻了一個與王振真人一樣大的木像,並將這個木像供奉於王振生前的家廟昭化寺內,起名為“旌忠祠”,讓人們四時祭祀這個“土木之變”的禍首。朱祁鎮還在為王振“旌忠祠”立的石碑中,篡改歷史,將王振死於亂軍之中的事實,篡改為當瓦剌兵合圍之時,王振見大勢已去,便把刀自刎而死,一個致使明朝50萬大軍全軍覆沒的罪人,一下子變成了為國捐軀的英雄,朱祁鎮的昏庸真可謂是前無古人了。由此觀之,“土木之變”的發生絕不是偶然的。朱祁鎮雖然也曾提出過修建土木顯忠祠,但兩相比較,他對王振的感情要遠遠深於對明朝的50萬大軍的感情。此情此景真使人扼腕嘆息!

明代謝鐸曾有一首《哀土木》的詩,對王振誤國的歷史悲劇,表示了深深地感嘆:

日落轅門號令頻,六軍相對眼如瞋。

空遺滿地孤臣骨,誰斬終天誤國人。

故老百年猶涕淚,太平今日憶更新。

傷心莫問龍沙路,北雁無情塞草春。

于謙

範廣

與“

土木

”。

于謙不但在“土木之變”中,以大無畏的精神與膽略,受命於危難之中,成功抗擊了瓦剌的侵入,取得了京師保衛戰的勝利。而且對宣府鎮的防衛也十分重視。北京保衛戰後,瓦剌仍然想挾持明英宗以攫取財帛。為了防禦瓦剌的侵擾,明朝兵部尚書于謙親自到宣府鎮考察,命在“土木之變”的發生地懷來,設立10營分駐3萬人馬,作為居庸關、獨石口、馬營等關口的策應。至今懷來縣官廳水庫北岸仍然有頭二營、三營、四營、五營、六營、小七營、八營、九營和十營,即為當時的駐軍營地。景泰元年(1450年),瓦剌分道侵擾,野狐嶺、萬全右衛城都被搶掠,有2000多瓦剌騎兵攻佔了宣府城東的賈家營。在於謙的指揮下,明軍力戰擊敗了瓦剌兵。

“土木之變”後,在於謙組織的京師保衛戰中,有一位曾經在宣府任過職的勇猛將軍,他就是範廣。這位被于謙賞識的將軍,是遼東人,精於騎射,驍勇絕倫,原為遼東指揮僉事。英宗被俘後,朝廷急需大將之才,于謙將其推薦入朝。他臨危受命,在紫荊關打敗了瓦剌的進攻,因此被升為都督同知,領命駐守懷來。景泰元年(1450年)二月,瓦剌又兵犯宣府,範廣被任命為宣府鎮總兵,與都御使羅通督兵巡哨,保證了宣府的安全。範廣秉性果敢,每當戰事,帶頭衝鋒陷陣,奮勇當先,深得軍士的愛戴。就是這樣一位猛將,在英宗復辟後,被誣為“附於謙謀立外藩”,下獄被殺。他們的冤獄,至今使人感嘆不已。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