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無聊,是妥協還是反抗?

由 新京報書評週刊 發表于 農業2022-01-22
簡介「主題」B01 | 後現代情緒指南「主題」B02 |自戀:現代人愛的永遠是自己「主題」B03丨孤獨的泛濫也讓孤獨本身失語「主題」B04丨憂慮:人類理性賜予的沉重禮物「主題」B05丨無聊是妥協還是反抗

康舒密是什麼藥?

無聊,是妥協還是反抗?

1954年4月11日,據稱這是史上最無聊的一天。

這一結果是由一名來自劍橋大學的科學家威廉·康舒妥計算出來的,他用計算機程式搜尋、比對了3億條歷史資料,指出這一天沒有任何大事發生。

如果說,無聊僅僅意味著無事發生的狀態,那麼無聊的歷史比我們想象中更久遠。但當代人所面對的“無聊”,卻是因為有太多的事情在發生——一種超載、爆炸之後仍然未能被填滿的渴望。

無聊,是妥協還是反抗?

本文出自《新京報·書評週刊》8月6日專題《後現代情緒指南》。相關文章詳見:

「主題」B01 | 後現代情緒指南

「主題」B02 | 自戀:現代人最愛的永遠是自己?

「主題」B03丨孤獨的泛濫,也讓孤獨本身失語

「主題」B04丨憂慮:人類理性賜予的沉重禮物

「主題」B05丨無聊是妥協還是反抗?

「文學」B06丨西條八十:反對訓誡式兒童文學

「文學」B07丨《鑄劍》的影象演繹:用色彩擦亮經典的同時照亮自己

「歷史」B08 | 科技邊疆:科技如何治理,是人類必須面對的難題

無聊,是妥協還是反抗?

撰文 | 張婷

01

無聊的現代性

走出自然與神靈的庇佑,無聊擁有了主體性

當今所理解的“無聊”的確是現代化的產物。與“孤獨”“憂鬱”等現代性情緒不同的是,“無聊”更難以被浪漫化。無聊很少與敏感、沉靜、美麗聯絡在一起,就如同它所指代的狀態,是一種赤裸裸的空虛,引發人們聯想到的詞彙是厭倦、怠惰與煩躁。或許正是因為這種不適感,無聊長久以來處於被忽視的位置。

直到18世紀60年代 ,英語中bore一詞才開始指代“無聊”的狀態。德語中的無聊(langeweile)也出現於同一時期,大概比腳脫抖英語早幾十年。而丹麥語的“無聊”(kedsomhed)在詞源上與拉丁語的“怠惰”(acedia)相關,最早也出現於18世紀前後。我初犧們發現,這些不同語言甚幻戰中表示無聊的詞彙大致都出現於同一時期,而“無聊”的使用與討論頻率,也在此之後有了明顯的提升。

悲觀主義哲學家叔本華下過一句著名的判詞,生命是一團慾望,不滿足則痛苦,滿足則無聊,人生就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 而叔本華所生活的時代(1788-1860),也揭開了“無聊研究”的序幕。挪威哲學家拉斯·史文德森在《無聊的哲學》一書中考察了諸多重要的哲學家與作家對於無聊的描寫。這些哲學家包括盧梭、康德、克爾凱郭爾、尼采、海德格爾、本雅明和阿多諾;在文學領域,則包括福樓拜、托馬斯·曼、貝克特、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訶夫、波德萊爾、普魯斯特、易卜生、佩索阿……儘管他們並非有意識地將“無聊”作為貫穿寫作的主題,但無疑他們的作品都涉及無聊。而這些哲學家與作家都屬於現代社會,他們的思考與感受都具有鮮明的現代性烙印。

無聊,是妥協還是反抗?

埃米爾·伯納德畫作《Un Bordel》,1890。

可以說,正是伴隨著現代性的產生,“無聊”才越來越多地成為人們關注、思考與批判的物件。

在茹毛飲血的時代,人類或許也會感覺到無聊,但那無聊是混沌的,隱沒於自然秩序之中,與迎風飄揚的柳絮的無所事事並未有本質不同。在中世紀,人們普遍認為只有貴族和僧侶更容易受到無聊的侵擾。從這個意義上說,無聊是一種昂貴的情緒,它要求充足的物質生活保障以及大量的閒暇時間,可以說,屬於“飽暖思淫慾”的奢侈品。但隨著工業革命的到來,生產力獲得了空前的提升與解放,人類在溫飽之餘的閒暇與渴望也得以擴張。啟蒙理性主義的驚雷,則讓人類走出了混沌的自然,推掉了上帝的庇護,開始赤裸裸地用自己的理性與世界肉搏。

人,作為一種個體的存在,煥發出了無限生機。無聊擁有了主體。當人類的主體性日益凸顯之時,無聊才走出了混沌,成為現代人有意識的情緒體驗。但當代的無聊不僅是現代性的一種結果,更是被資本主義工作和休閒方式所鍛造的情緒。

02

無聊的後現代性

從匱乏到爆炸,無聊的悖反

如果說前現代的無聊植根於匱乏,那麼後現代的無聊則肇始於豐富。它是一種超載之後的爆炸,提示著我們人類的渴望不止於此。

人類從自然與神的宇宙中出走以後,便生活在了一個越來越人造化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它賴以運轉的基礎設施是人造的,從物質到精神皆是如此。我們擁有了不斷加速的高鐵,也建造了日益嚴密的規訓系統。但在一個後現代的世界中,規訓不只存在於外部,而是已經被人類納入到了自身之中。城市社會學家路易斯·沃斯在《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都市主義》中認為,這致使生活中的每個人都成了自我目的的手段。韓炳哲則用“功績社會”來描述這一將自我變成手段的過程。

在規訓社會中,我們戰鬥的敵人來自於外界,而在功績社會中,戰鬥的物件變成了自身。但最危險之處,在於它總是打著自由的旗號,讓我們以為自己擁有自由,實際上卻在進行著自我剝削。於是,在當代人的生存圖景中,無聊由一種匱乏的體驗轉變為了一種混雜著爆炸式的焦慮、超載與疲倦的戰鬥。

很大程度上,這種筋疲力盡的無聊與無處不在的誘惑緊密相關。在工作與休閒中,功績主體都在不斷追求著效率。它的觸角不斷延伸,讓我們沉迷於那些信誓旦旦可以填充無聊、實則只能重蹈覆轍的娛樂。

多倫多大學哲學教授馬克·金維爾在《解剖無聊》一書中,剖析了社交媒體與娛樂內容如何加劇了我們的無聊,讓我們不知不覺間成了資本的勞工。而這筆消費並非以現金形式支付,而是以每個當代人的時間、精力和自我為代價支付的。

無聊,是妥協還是反抗?

《解剖無聊》,[加]馬克·金維爾著,王喆/章倜譯,未讀·思想家|天津人民出版社2020年6月版

而在這一自我剝削的間隙,無聊卻總能乘虛而入。

從這個意義上說,無聊並非全然負面的情緒,甚至具有強烈的反叛意味。它所帶來的不舒適,提醒著我們的生命尚未完全被資本與技術收編,暗示著我們必須醞釀一種更高的渴望,要求一種更好的尊嚴。

03

支配與抵抗無聊的藝術

尋找一種“更好的”無聊

那麼,或許最實用的提問是:什麼樣的無聊才是一種“更好的”無聊?

無聊之所以難以克服,是因為它代表著一種充滿渴望但又不知道如何渴望、渴望什麼的空虛,它是對慾望的慾望。好訊息是我們仍然充滿渴望,但壞訊息是,我們不知道自己渴望什麼。

無聊提醒著我們要尊重居伊·德波富有洞見的觀點。後現代資本主義中的常規景象,就是滿足之下總潛藏著更多的不滿。從無聊中跳脫,意味著一種深具革命性與創造性的行為。

近年來,無聊與創造性的關係成為學者們津津樂道的話題。英國中央蘭開夏大學的教授桑迪·曼恩做過一組對照實驗,結果表明,無聊有助於激發創造力,給大腦帶來全新的靈感。在曼恩的實驗中,他把被試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無聊組”,無聊組被給予了更加無聊的背誦任務,而對照組則沒有,隨後兩組人都被進行創造力測試。

結果發現,無聊組的被試者在創造力測試上得分更高。這說明了當人長期處於無聊狀態之中,反而為更多的靈感爆發提供了空間。從這個意義上說,無聊甚至是一種具有進化意義的正向情緒。它在持續刺激的網路中引發我們去做出反思和改變。

在這裡,我們終於意識到,無聊是症狀,而非疾病本身。作為一種症狀的無聊,正是我們需要尋求治療的訊號。工業革命、啟蒙理性、個人主義孕育了後現代的無聊。當下的挑戰是:曾經孕育了當代人的東西正在將當代人殺死。當我們漂浮在無聊之中,實際是在期待著重新找回我們被抹殺的個性和目的。

尋回目的,意味著承認我們與無聊的鬥爭是一種退無可退,逃無可逃的命運。自投身於人類自身的理性以來,我們便註定無法再逃避自己,也無法再逃避意識。

自救,並非指望著我們能一勞永逸地擊潰無聊,抑或能胸有成竹地將無聊玩弄於股掌之間。這不會是一場一蹴而就的鬥爭,而是充滿緩慢與反覆。但對於當代人來說,“上帝死了”之後沒有回頭路可以走。在對抗無聊的戰爭中,我們可以依靠的,唯有一個醒來的人的理智與情感,或許再加上一點運氣。

無聊,是妥協還是反抗?

無聊,是妥協還是反抗?

本文出自《新京報·書評週刊》8月6日專題《後現代情緒指南》。

「主題」B01 | 後現代情緒指南

「主題」B02 |自戀:現代人愛的永遠是自己

「主題」B03丨孤獨的泛濫也讓孤獨本身失語

「主題」B04丨憂慮:人類理性賜予的沉重禮物

「主題」B05丨無聊是妥協還是反抗?

「文學」B06丨西條八十:反對訓誡式兒童文學

「文學」B07丨《鑄劍》的影象演繹:用色彩擦亮經典的同時照見自己

「歷史」B08 | 智力邊疆:科技如何治理,是人類必須面對的難題

無聊,是妥協還是反抗?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