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早在漢朝就提出的“官員績考制度”,為何只有數月,便退出流產

由 歷史有風 發表于 農業2021-07-04
簡介公元前三十七年,漢朝東郡人京房在面見漢元帝時,提出夏商周等古代國家之所以由盛轉衰,一步步走向滅亡,就是因為在剛剛建立的時候,其任用的官員都是建立有功勳的賢能的人,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人不斷老死,後繼者不是他們的子孫就是他們所推薦的人,朝

早在漢代我國就實行著怎樣的對外政策

現在,世界上大多數的國家都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官員考核監察機制,有效的提升了政府部門的辦事效率,確保了各級官員的廉潔自律,然而,這樣一種現代化的官員監督機制,其實早在我國漢朝的時候就已經被提出來了,但是其產出過程卻是相當的艱難。

早在漢朝就提出的“官員績考制度”,為何只有數月,便退出流產

公元前三十七年,漢朝東郡人京房在面見漢元帝時,提出夏商周等古代國家之所以由盛轉衰,一步步走向滅亡,就是因為在剛剛建立的時候,其任用的官員都是建立有功勳的賢能的人,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人不斷老死,後繼者不是他們的子孫就是他們所推薦的人,朝廷對於他們的任職能力和治理能力都不是很瞭解,他們將地方上治理得如何,也常常只能靠他們自己的報告,久而久之,他們所治理的地方可能已經民怨四起,但朝廷卻還以為他治理得相當好,所以如果能夠建立對文武百官的考核監督機制,時刻對他們的行政效率和主政期間的功績進行評估,那麼朝廷就能夠隨時調整對相關部門和地方的治理,使能者上、庸者下。

早在漢朝就提出的“官員績考制度”,為何只有數月,便退出流產

漢元帝在聽了京房的建議後,認為京房的建議非常有道理,便任命京房主持這件事的實施,京房由此擬定相關的考核制度,並彙集成《考功課吏法》,上奏給漢元帝。

漢元帝看過以後,連連稱讚,於是下令京師內的文武百官和京房一起在大殿內進行討論。

早在漢朝就提出的“官員績考制度”,為何只有數月,便退出流產

討論會上,京房詳細陳述了《考功課吏法》的實施步驟,以及實施後對於朝廷治理的好處,其他官員聽得倒也認真,但大多也就只是聽聽而已,等到京房陳述完畢以後,這些官員並沒有就此方案的細節進行討論,只是籠統的說道:細節太過繁瑣,上下級之間相互監督制約,是違背常理的,這個方案完全沒有實施的基礎。

雖然如此,但漢元帝卻認可京房的看法,恰巧此時正好是年底,地方上各地的刺史此刻都在京師做年底總結匯報工作,於是漢元帝便在大殿之上,向這些地方大員宣佈,要實施官員考核制度,這些官員聽後,都從各自的地方找藉口,力陳這個政策在他們所主政的地方難以實施。

早在漢朝就提出的“官員績考制度”,為何只有數月,便退出流產

漢元帝為此已經有些動搖,加之當時的權臣中書令石顯和他的好友尚書令五翁充真在朝廷上聯合執政,獨攬朝政大權,京房的官員監督考核辦法明顯已經觸動了他們的利益,於是二人常常上書彈劾京房,漢元帝承受不住壓力,最終妥協。

京房自知自己的地位恐將不保,於是向漢元帝推薦自己的學生中通曉檢驗政績和考核官吏能力的人擔任地方官,並在所在地區試行考績制度,並請求能夠留在京師長安,轉呈他的學生的奏章給漢元帝。

早在漢朝就提出的“官員績考制度”,為何只有數月,便退出流產

石顯等人知道京房的建議以後,因為記恨京房,極力反對京房留在長安,於是以“以學生為試用,不如以老師為試用”建議應該將京房派往地方試行他所建議的制度,漢元帝聽從石顯等人的建議,將京房派往魏郡任太守。

京房自知自己所建議的政策觸動了以石顯等人為代表的大部分官員的利益,因此擔心自己遠離京城以後,有人使用讒言間隔自己和漢元帝的關係,便向漢元帝請求年底能夠上朝奏報事情,漢元帝允諾了他的請求。

早在漢朝就提出的“官員績考制度”,為何只有數月,便退出流產

然而就在京房離開京師長安不到一個月的時候,京房卻受到朝中多數大臣的陷害,被徵召回京師,並逮捕入獄,他的學生也都相繼被罷官。

至此,試用不到半年的官員績考制度,全部流產,直到東漢末年,曹魏時期才開始逐步建立起完整的官員監督考核機制。

早在漢朝就提出的“官員績考制度”,為何只有數月,便退出流產

京房的失敗,很大程度上在於觸動了當時漢朝幾乎全部官員的利益,已經完全沒有實施的基礎,加上漢元帝的軟弱,沒有強有力的後臺支撐,這個政策也難以推進,但他的《考功課吏法》和試行的成效卻為後世建立完善的官員績考制度,提供了豐富的經驗。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