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夜雨丨冉燁:年末小店再聚首

由 上游新聞 發表于 農業2023-01-05
簡介我當作一干同學和小店廚師的面,有些賣弄地講解:“椒鹽烘蛋

水豆粉是什麼東西

夜雨丨冉燁:年末小店再聚首

年末小店再聚首

冉燁

年末歲尾,下班有一種說不出的愜意,因為又逢週末的原因可以放鬆一下了。慢緩走在街上。手機鈴響,老同學打來電話,發出邀約:“小店聚首”。小店被我們戲稱為同學們的伙食店,老同學們時常在此小聚。踏進小店,撲面而來的是鬧哄哄的人聲,還有菜香味,頓時有一種大快朵頤的慾望。

不多時,一盤滷豬頭肉或豬耳朵、一盤迴鍋肉、一盤豆瓣魚、一個乾煸四季豆、一碟油酥花生、一缽豆腐時菜湯、一瓶紅高粱或者老白乾,各色相間,呈現在我們面前,眾人不待倒酒,紛紛舉箸。我拈起一片肥瘦各半,或中略甜的回鍋肉放進嘴裡,一陣猛嚼,待那肉香味瀰漫口腔,味蕾處於亢奮狀態,才將此肉吞進喉嚨,然後迫不及待伸向豆瓣魚。對於豆瓣魚,我有一種無可奈何的感覺。幼時第一次吃這種葷食,就被它那鹹鹹辣辣的味道,口感層次的豐富所誘惑。那個年代素菜為主,油腥兒不多,陡然間嘗得此種美味,就好比一純情少年,無意中見到了一位不帶絲毫煙火之氣的絕代佳人,只疑為神仙姐姐下凡,忘情之至,不能自拔了。待到成年,自己照單配料,弄出一道色香俱全的豆瓣魚,細細品嚐,不是鹹味重了,就是辣味過重,總是達不到標準!增一分嫌肥,減一分嫌瘦,只能一聲長嘆,就此作罷。轉而在這小店中,一杯老酒,回味那初戀的感覺了。

回憶有一次,和老同學張凱一班老食迷,來到一國營小店子,坐將下來就開始點菜,大家你一個我一個地點單,最終還是把眼光投向我,讓我這個曾經比較專業的烹飪界從業老師,點個既專業又好吃的菜餚。我也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水平,不看選單點了一個傳統的川菜——椒鹽烘蛋。小店跑堂的不知道深淺,把選單拿到後堂,不一會兒就回來,面露難色回之:“此菜做不好,有難度!”勸我們改一個菜品。當初年少輕狂意氣風發的我,不知道含蓄和包容,執意要吃這個菜,不做我們就換地方吃。無奈之下,小店負責人和廚師接下此單。當然最終端上來的成菜是:椒鹽炒蛋。失敗了。我當作一干同學和小店廚師的面,有些賣弄地講解:“椒鹽烘蛋。是一道經典而有難度的川菜,難度在於2個方面,一是蛋液裡面要調入適量比例的水豆粉和泡打粉;二是烘蛋的火候要均勻、不能大,要隨時用刷把籤或牙籤給膨脹起層的蛋扎眼子,使其進氣受熱平均。成型的菜品像一個大面包。實際上,最後的椒鹽,也是手工製作,炒花椒後製作成刀口花椒。”小店廚師和店面負責人聽後,感覺遇到高手了!當時面面相覷、陪笑著說給我們不算此菜錢,還贈送我們一道家常菜。佔理的我們頗具紳士風度,不僅沒接受贈送菜餚,還把不成功的椒鹽烘蛋(炒雞蛋)下酒乾了。大家笑說;都是蛋嘛,還不是一樣的吃!

日常小聚。酒過三巡,菜品五味,做過個體飲食的老吳。一聲長嘆:“搞我們這個行當,天南地北都跑過,什麼蔥燒海參、高湯魚翅、海鮮火鍋,吃過不少,但回到家中,最想吃的,還是老婆下碗麻辣小面,來個魚香肉絲,麻辣酸甜鹹,五味俱全,這才有到家的感覺,那滋味,爽!“我笑著接話道:“重慶人離不開豬身上的東西,弟媳婦深知箇中滋味。治大國若烹小鮮,

看來女人都是烹調治國之良才了。”眾人大笑。老張咂一口酒,接著說道:“考川菜廚師,有三道菜難做,你們曉不曉得?一是糖醋白菜,二是回鍋肉,三是魚香肉絲。這三道菜取料平常,但口感俱佳,很考廚師調味的功夫,平常之中見神奇,弄好了是氣象萬千。不像其他菜,比如大蝦,就算是拿清水煮熟,撈起裝盤,扯下一條蝦腿,吃進嘴裡,也自有一股鮮味。”同學波兒接嘴道:“在單位職工食堂那陣,打牙祭就是一桌一盆回鍋肉,一盆開水白茶湯,還一窩蜂地搶,只曉得滿嘴流油就是福氣了,哪曉得還有這些講究,如果能吃上燒白、夾沙肉之類的,簡直是天大的享受”。同學天明笑道:“說來說去,還是離不開豬牛羊肉。山珍海味,那是營養,要吃味道,還得到豬牛羊身上去找,下次吃個紅燒豬蹄怎樣?”話音未落,鄰桌一聲喊:“老闆,來個下酒菜。”“啥子?”“油酥花生米! ”

眾人大笑,吼道:“下次小店再聚哈”。

編輯:羅雨欣

責編:陳泰湧

稽核:馮 飛

夜雨丨冉燁:年末小店再聚首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