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讀書 | “資產錨”與“雞蛋籃子”

由 文匯網 發表于 農業2022-07-12
簡介1927年夏天,費雪在日內瓦國際關係學院做了一系列講座,講述這兩個原理的現實意義,特別討論了貨幣價值(以購買力體現)的不穩定對社會經濟的一系列影響,後將講座內容結整合為《貨幣幻覺》一書出版

邊雞蛋是什麼

歐文·費雪是著名的美國經濟學家,被公認為現代計量經濟學和數理經濟學的開創者,其最著名的學術成果即費雪交換方程:MV=PT,其中M為一定時期內流通貨幣的平均數量(是交易、流通中的貨幣數量,因此,費雪方程式亦稱為現金交易說);V為貨幣流通速度;P為各類商品價格的加權平均數;T為各類商品的交易數量。他又在此基礎上推出費雪效應(Fisher Hypothesis):實際利率=名義利率-通貨膨脹率。把公式的左右兩邊交換一下,公式就變成:名義利率=實際利率+通貨膨脹率,名義利率的上升幅度和通貨膨脹率完全相等。

1927年夏天,費雪在日內瓦國際關係學院做了一系列講座,講述這兩個原理的現實意義,特別討論了貨幣價值(以購買力體現)的不穩定對社會經濟的一系列影響,後將講座內容結整合為《貨幣幻覺》一書出版。在這本書中,他提出了“貨幣幻覺(Money Illusion)”概念,以此來描述經濟系統的參與者對貨幣自身購買力波動和貨幣幣值不穩定的不敏感,也即是人們對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後知後覺。

讀書 | “資產錨”與“雞蛋籃子”

《貨幣幻覺》

[美]歐文·費雪 著

曹 乾 譯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我們的實際經驗也說明,在微觀層面,貨幣幻覺確實是存在的:認為房價永不下跌,2塊錢的股票比200塊的股票更便宜,為了“絕對安全”而接受年利率只有0。36%的活期存款等等。人們並不是對貨幣價值的不穩定一無所知,人人都知道,票子會“毛”,但大家往往都低估了幣值波動的幅度:很可能費雪本人都不會想到,如今一盎司黃金的價格已高達2000美元左右,是他寫作本書時價格的100倍,按照他在本書中的計算方法,這意味著美元的購買力已經只有當時的百分之一。

《貨幣幻覺》一書篇幅不長,主要討論“絕對/相對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形成機制,及其在社會各個層面所引發的後果與應對。費雪打了一個比方,以便於讀者理解著名的費雪方程式:將黃油抹在麵包片上,黃油的厚度代表價格水平,麵包片的大小代表商品數量,當流通中貨幣總量增加,而商品數量沒有增加時,商品價格就會上漲,就像把更多黃油抹在麵包片上會導致黃油層變厚一樣,黃油的體積和麵包片的大小共同決定了黃油層的厚度,這是一個相對過程。由此,費雪推出四個總體價格水平變化的可能原因:人均貨幣流通量增加/減少,和人均商品流通量增加/減少,進而解釋了絕對通貨膨脹/通貨緊縮和相對通貨膨脹/通貨緊縮的概念。他進一步指出,通貨膨帳或通貨緊縮主要是人為造成的,即主要由政府財政,特別是戰爭財政、銀行政策和立法造成的。同時,貨幣價值的劇烈波動產生了三大危害,即社會不公、社會不滿和社會效率低下。

在這裡,費雪提出了一個非常領先的觀點,即投資看起來“安全”的債券在長期通脹環境中實際上是不明智的,投資“一籃子雞蛋”——資產/股票指數要好得多,這也是後來投資界的重要共識之一,即以普通股成分指數為標的的基金是普通人對抗通貨膨脹的主要武器,巴菲特、大衛·斯文森等投資大家一直建議普通投資者採用這種方式。

讀書 | “資產錨”與“雞蛋籃子”

在費雪寫作本書的年代,美國的聯邦儲備系統和公開市場委員會機制剛剛建立起來,但他在書中已經預見到了透過公開市場操作和基礎利率調節,美聯儲已經有能力控制主要經濟體的貨幣政策和幣值穩定性,他亦認為,在信用貨幣機制不斷替代金本位機制的過程中,或許只有信貸調節才是穩定幣值的最重要手段。

“有位精神病醫生對這個問題感興趣。他說,不穩定的貨幣似乎是一種社會精神病,它的症狀和個人精神病類似。精神病患者不知道是什麼讓他苦惱,他只是不耐煩,並胡亂尋找原因。類似的,公眾也不理解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及其伴隨的惡果,但他們敏銳感覺到有人以犧牲他們的利益獲利。公眾因此認為責任正在這所謂的流氓身上……當價格水平上升時,公眾開始譴責獲利者,叫他們奸商……當物價水平迅速上升時,勞動者理所當然地感覺受到了傷害,其中一些激進的人開始憎恨社會。隨著通貨膨脹的持續,勞動者越來越不滿意,他們把自己的困境歸因於‘剝削’的社會制度,認為這種制度故意掠奪他們的財富。”

什麼能夠抵禦貨幣幻覺和通貨膨脹對勞動購買力的侵蝕呢?也許是科技進步吧,畢竟1928年沒有iPhone,也沒有網際網路,更沒有電子計算機和噴氣式飛機,衡量貨幣購買力的主要平價物品還是穀物。在數字貨幣、信用貨幣系統如此普及的今天,費雪在書中設想的一籃子購買力指數,已經非常普及地得到了應用,比如通脹保值債券、購買力平價(PPP)模式的GDP計算、巨無霸指數等等,對日用品的購買力擔憂,早已轉移到了資本品,那是皮凱蒂的範疇了:資本回報遠遠跑贏了勞動回報。

在本書的最後,費雪建議讀者克服自己的“貨幣幻覺”,時刻思考手中貨幣的購買力穩定性,並建立一個指數框架來衡量自己的名義財富。我覺得,在今天的市場環境下,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資產錨”才是克服貨幣幻覺、不為眼前的“財富自由”目標所迷惑的最佳手段,這個資產錨可以是核心地產,也可以是紅利指數,亦或是優質企業的股票,再或者是50畝種滿了上海青的蔬菜大棚。

作者: 王豫剛

編輯:周怡倩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