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福建第二大河流入海口,廈漳同城發展的橋頭堡,漳州市龍海區

由 遠覽看高校 發表于 旅遊2022-06-21
簡介垂拱二年(686)龍溪縣南境析置漳州,縣仍屬武榮州

龍海石碼有什麼景點

福建第二大河流入海口,廈漳同城發展的橋頭堡,漳州市龍海區

福建第二大河流入海口,廈漳同城發展的橋頭堡,漳州市龍海區

九龍江口,廈門港之南。

這裡東與廈門共用一個海灣,西與漳州市毗鄰;良好的區位優勢使之成為福建省改革開放和對臺合作的前沿,作為廈漳同城發展的橋頭堡,她已與廈門形成半小時經濟生活圈。這裡地處福建省第二大河流入海口,自古為閩南重要的物資集散地,明後期曾為中國重要的對外貿易港口之一,成化弘治時期曾有小蘇杭之稱;境內月港是古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地之一。作為漳州市的母縣,撤縣設區後,她成了現階段福建最年輕的市轄區。

福建第二大河流入海口,廈漳同城發展的橋頭堡,漳州市龍海區

龍海區地處福建省南部漳州市東部,她是漳州市的四個市轄區之一,這裡東臨南海,南連漳浦縣,西接平和縣,北與廈門市、長泰區、漳州市薌城區、龍文區以及南靖縣等地接壤。下轄1個街道、11個鎮、2個鄉:石碼街道,海澄鎮、角美鎮、白水鎮、浮宮鎮、程溪鎮、港尾鎮、九湖鎮、顏厝鎮、榜山鎮、紫泥鎮、東園鎮,東泗鄉、隆教畲族鄉,境內有雙第華僑農場、九龍嶺林場、程溪農場、蒼坂農場、林下林場、招商局漳州開發區;其中九湖鎮、顏厝鎮由漳州高新區代管,角美鎮由臺上投資區代管。區人民政府駐石碼街道大埕路,距離省城距福州235公里,總面積1115平方千米,戶籍總人口約60萬。

福建第二大河流入海口,廈漳同城發展的橋頭堡,漳州市龍海區

秦朝時境內屬閩中郡。漢朝屬會稽郡冶縣(侯官縣,今閩侯縣)。三國吳永安三年(260)屬建安郡東安縣。西晉太康三年(282) 屬晉安郡晉安縣地。南北朝蕭梁大同六年(540)始設龍溪縣屬南安郡,因龍溪(九龍江)為名,

據《方輿紀要》龍溪縣:九龍江,梁大同間有九龍游戲江上,因名縣曰龍溪,並以名江

;縣治先在今區境西北的古縣,後遷漳州。陳永定元年(557)升晉安郡為閩州,大二年(568)閩州改為豐州,龍溪縣隨南安郡來為其屬地。隋開皇九年(589)豐州改設泉州(治於今福州市),龍溪縣直屬泉州;十二年(592)綏安縣、蘭水縣併入龍溪縣;大業三年(606)改屬建安郡。

唐朝初期龍溪縣先後屬建州、豐州、泉州都護府以及武榮州;垂拱二年(686)龍溪縣南境析置漳州,縣仍屬武榮州;開元二十四年(736)龍溪縣西境析置汀州;貞元二年(786)龍溪縣成為漳州的附廓縣。南唐保大四年(946)漳州改稱南州;北宋乾德四年(966)複名漳州。元至元十六年(1279)漳州改為漳州路;隨屬;元至治二年(1322)龍溪縣區域性劃入當時增設定南勝縣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7)由龍溪縣與漳浦縣析置海澄縣,治所在月港(今海澄鎮),據《中國地名辭源》:因縣臨碧澄的海水而得名

;明清兩代均屬漳州府。

福建第二大河流入海口,廈漳同城發展的橋頭堡,漳州市龍海區

1912年龍溪縣、海澄縣屬福建省西路道;1914年改屬汀漳道,1925年直屬於福建省。1928年龍溪縣華封地區改設華安縣。1933年11月福建事變後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兩縣均屬龍汀省。1934年月屬福建省第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次年10月改屬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49年10月龍溪縣與海澄縣屬與福建省第六行政督察專署。1950年4月改屬漳州行政督察專署;同年10月改屬龍溪專區。1951年6月龍溪縣城關一區以及二區析置漳州市(薌城區)。1960年8月龍溪縣、海澄縣合置龍海縣,治於石碼鎮;取二縣首字得名,另據《中國地名辭源》:因九龍江下游在龍溪縣境,故名。1968年5月改屬龍溪地區。1985年5月龍溪地區改設地級漳州市,隨屬至今。1993年龍海縣改縣設縣級龍海市。1996年9月步文鎮(除2個行政村外)和郭坑鎮置漳州市龍文區。2003年8月石碼鎮改設石碼街道(實際仍為石碼鎮)。2021年2月龍海市改設為漳州市龍海區。

福建第二大河流入海口,廈漳同城發展的橋頭堡,漳州市龍海區

區境位於閩東南沿海丘陵平原南部,地勢整體北高南低,北部、西部、南部三方環山,中部為漳州平原和九龍江三角洲;有大帽山、獅頭大山、泰崗尾山等組要山峰;其中最高山峰大尖山海拔953。6米;有九龍江、西溪、南溪等主要河流。這裡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充沛、海洋性氣候特點明顯,年均氣溫21。5℃,年均降水量1563。2毫米;境內資源豐富,潮汐能有河口潮汐與海洋潮汐,有地熱、長石、鋁土礦、高嶺土等20多種礦產;有溼地松、相思樹、木麻黃等樹種;有水稻、甘蔗、黃麻等農產;有青蟹、牡蠣、紫菜等眾多水產;有八卦蘆柑、八月荔枝、文旦柚、玳瑁烏龍茶、白礁牡蠣、角美縊蟶、宜春水仙花、紫泥金定鴨等特產。

閩越文化和中原文化相互融,形成獨特的民俗文化;龍海方言是閩南方言漳州話的主要組成部分,保留不少古漢語語音特點和詞彙;有以龍舟競渡、跑旱船、秧歌舞等最具代表性民俗活動,有錦歌彈唱、薌劇(歌仔戲)、布袋木偶戲等地方戲曲,有大鼓涼傘、舞獅舞龍、鬥風箏、扎綵棚、水族舞、盾牌舞等民間藝術形式。境內風光綺麗,旅遊資源眾多,有有濱海、溼地、海島、溫泉等多種景觀;主要有云洞巖、南太武山、白礁慈濟宮、木棉庵、江東橋、白塘灣旅遊度假區、甘文紅樹林保護區等景點;其中東園埭美古村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浮宮田頭村是漳州市十大最美鄉村,東園東寶村是全國美麗鄉村建立示範點和福建省級生態村。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