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百花」長城大烽墩

由 每日甘肅 發表于 旅遊2022-05-12
簡介據史料記載,古人修築烽火墩的地方必定有水,要麼有河流,要麼有泉水,供烽墩上守備計程車兵生活所需

長城每隔幾米有一個小墩

長城大烽墩

劉恩友

說到號稱“天下第一雄關”的明長城西端起點嘉峪關,人們就會自然而然地想到許許多多與嘉峪關緊密相連的烽墩和關隘,大紅泉墩就是這許多烽墩中獨特的一座,說它獨特,是因為它是“明長城西端起點第一墩”。

在一個細雨濛濛的日子,我和一群研究文史的人坐一輛中巴車,順著一條土路,一直沿祁連山腳走。當時的思緒很跳躍,想象這個烽火墩要麼是紅色的,要麼有一條泉流纏繞在它周邊,要不然,怎麼叫大紅泉墩呢?

大漠深處的烽火臺,是古時戰事發出警訊的最前沿。其實,我的想象是正確的。據史料記載,古人修築烽火墩的地方必定有水,要麼有河流,要麼有泉水,供烽墩上守備計程車兵生活所需。如寧夏中衛西漢始建的烽火臺,高14米、長寬各32米的四方形巨大土石建築,在明代以前長城烽火臺中規模最大,號稱“萬里長城第一臺”,就離黃河不遠。如此之大的修築工事,光是起始的建築工程,水的用量就非常之大,更不要說後期大量駐兵把守的生活之需離不開水。如果遠離水源,既無法修築,也無法把守。

而這個大紅泉墩,修築於嘉靖八年(1529年)。《秦邊紀略》載曰:“腸子溝紅泉墩,長城所自起也。”《嘉峪關志》也載:“套虜由肅州南山討賴川過,欲入裡境,邊山不能透出,則由腸子溝、紅泉等處逼關南長城盡處出沒。”可見,大紅泉墩也是嘉峪關長城防禦體系的一部分,嘉峪關除過雄偉壯觀的萬里長城嘉峪關關城之外,全境還有43。6公里長城牆體、8座關堡、49座烽火臺,近20種長城形態。而這座大紅泉墩實為明長城西端起點的第一墩,它聳立於祁連山與廣闊無垠戈壁相接的峽口,視野開闊,向西的玉門地界和向東的嘉峪關地界一覽無餘。在離墩臺的不遠處,有大面積的祁連山黃泥山體,呈褐黃色,有足夠修築墩臺的黃泥料。爬上鬆軟的黃泥山頂,我似乎看見修築墩臺的隊伍浩蕩而來,原始的勞動場面沿著山腳鋪開,嘈雜聲在山谷中迴響,不絕於耳。黃泥山體也許最初都抵到這片戈壁中間了,被修築長城的人們一車一車地拉走,黃泥山體就萎縮到遠處幾乎無法分辨出來的山壁了!之前我一直在想,嘉峪關修築長城的那麼多黃土是從哪兒來的呢?這次偶然的發現,算是揭開了我心中的謎團。

大自然的神奇,往往是我們人類的想象無法企及的。傲然佇立的祁連山,真的是可以容納一個包羅永珍的世界,小的到比頭髮絲還細的髮菜,大的到高及雲天的峰巒,硬的有堅硬無比的礦石,軟的有遇水即化的黃泥土,還有戈壁上多種多樣的草、刺、花等。古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辦事智慧,是值得我們佩服和學習的。

確切地說,大紅泉墩是祁連無數傑作中的一種。墩臺的南面,順山而下的低窪平緩地帶,還有河流的痕跡。想想看,雪水融化的季節,帶著冰碴的水流順祁連山而下,沖沖撞撞、嘩嘩啦啦,闖入空闊的戈壁,一副歡騰入海的樣子,這墩臺旁還要什麼泉啊!但事實上,離墩臺不足一里的山坳裡一定有泉,密密匝匝的蘆葦蕩下,泥土潮溼,這潮溼一定從來不曾乾枯過。有水的地方,才有蘆葦。陽光裡,蘆葦泛著明黃色,像順坡湧動的水光。而水就在大紅泉墩下幾米處,水流雖然不大,流了不到三四米好像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但卻源源不斷。這也是一種奇觀。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烽火墩或烽火臺,在各朝代有不同的稱謂,漢代時稱作亭或燧,有時合稱為亭燧,唐宋時期稱作烽臺,明代稱作煙墩、墩臺。這些烽火墩或烽火臺,每兩座之間,一般相距十里左右,也有距離五里左右的。在嘉峪關外,長城沿線,有很多座烽火臺,它們有的在長城內側,有的在長城外側,有的則位於兩截長城的連線處,我的實地考證,更堅定了史學家們所提出的“烽火臺的建築早於長城,但自長城出現後,長城沿線的烽火臺便與長城密切結為一體,成為長城防禦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的甚至就建在長城上”的說法。

我繞“大紅泉墩”轉了幾圈,一黑一白的兩塊石碑上刻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長城—大紅泉烽火臺”等字樣,黑碑上白字,白碑上紅字。一般烽火墩旁都有碑石,上有註釋碑文,大抵是介紹當時的守軍情況,關於這個墩臺,沒有太多的文字。

曾在嘉峪關東北的野麻灣村北邊的墩臺處瞭望,東西南北盡收眼底,尤其那一條東西走向、時起時伏的山脊,似一道天然的長城,阻隔著北部戈壁的風沙對嘉峪關盆地的侵襲。山腳下留出的一條自然走廊地帶,是專為西去的馬匹和駱駝留出的路吧?

烽火臺都有獨特的佈局,它們大都修築在高山險處或峰迴路轉的地方,而且臨近的三個烽燧基本都在彼此的視野範圍內,為的是隨時檢視和傳遞訊息。烽燧除了傳遞軍情之外,還為來往使節保護安全,提供食宿、供應馬匹糧秣等服務。據考證,有些地段的長城只設烽臺、亭燧而不築牆。在對嘉峪關周邊烽火墩無數次的踏訪中,這種規律很普遍。在當時的軍事防禦中,用烽火、鼓聲作為報警聯絡的訊號。到了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烽火制度發展得更加完善,在點燃煙火的同時,增加了放火炮示警等內容,如敵人有一百人內,舉一把烽火、鳴一聲火炮;五百人舉兩把烽火,鳴兩聲火炮;上千人則舉三把烽火,鳴三聲火炮,依此類推。用這樣的烽火制度來傳遞軍事資訊就更加迅速和準確了。

這些烽火臺,都是用黃土夯土打築起來的,有的也用土磚壘築。在空曠的川道里,經常會看到一座座烽火臺,各守一片山頭互相對望,彷彿它們就從那一座座山體里長出來的一樣,細看又像一堆堆風乾的麥草垛,隨時都有可能被陽光點燃的樣子。長城的雄偉,已深入國人的心裡,成為世界文化遺產。而烽火墩,既是偉大長城防禦的一部分,也是長城雄奇的部分。此時此刻,陽光下的大紅泉墩,像默默堅守長城的衛士;也像是古人給現代人講述古老的傳奇故事,向我們傳遞著一種執著的信念;也似大漠戈壁舉起的火把,隨時準備向我們播報平安和吉祥。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