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即便是免門票,人們為什麼也不願意去本地的景區旅遊?

由 消費雲觀察 發表于 旅遊2023-01-29
簡介所以,總有一天,虧損狀況會逼得景區不得不重新審視本地遊客在旅遊方面的需求,去反思遊客為什麼不願意在本地的景點旅遊

為什麼本地人不去本地景點

一個洛陽人如果對另一個洛陽人說,週末去龍門石窟轉一圈唄,反正不要錢

另一個洛陽人會說,信球吧,啥都木有,有啥可看的

一個鄭州人如果對另一個鄭州人說,週末去少林寺逛逛唄

另一個鄭州人會說,憨子,都是騙外地人的,去幹啥,還不如去公園轉轉

這樣的對話,相信在全國各個城市都會發生,而結果無一例外就是本地的部分景點遭到了大多數本地人的抵制,即便很多景點對本地人實行免費開放的情況下。難道真如網友經常說的那句話,現在的景區賺的都是外地人的錢,因為本地人根本就不會上當?

即便是免門票,人們為什麼也不願意去本地的景區旅遊?

事實還真是這樣。我們曾對國內已經登陸新三板的幾十家景區收入結構進行了分析,發現近90%以上的景區,門票收入佔了大頭,而這個大頭達到了整體收入80%——90%的比例。

這些收入中,本地人貢獻的少之又少。因為,幾乎所有的景區對於本地人都會有免門票、年票可進或者有一定的優惠措施。所以說,現在的景區是靠著外地人生存下來是沒有錯的。

只是,靠著外地遊客養活,對於景區來說,究竟是不是一門長久的生意呢?或許並不是。

首先,經營景區就是做生意,做生意從來就沒有捨近求遠的道理,但是,現在景區就是這樣的。比如說,有本地遊客和外地遊客兩塊蛋糕,而景區只關注外地遊客這一塊蛋糕,忽視了本地。

這主要是因為景區存著這樣的心理:外地人身上是有油水可撈的,至少門票就是一項,而本地人因為不要門票,所以,即便是他們來了,也不會對景區的收入產生太大的帶動性作用。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麼我們不妨再看看靠著外地遊客生存的這些景區,活得真的好嗎?經過對國內數十家上市景區的財報解讀,我們發現大多數景區都處於虧損的狀態,前不久剛剛因為資金鍊斷裂的5A級景區龍潭大峽谷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於龍潭大峽谷而言,每年的收入還不夠支付利息。而對於其他的一些景區來說,每年靠著門票的營收或許還不抵每年在設施、管理、營銷等方面巨大的支出。

即便是免門票,人們為什麼也不願意去本地的景區旅遊?

所以,總有一天,虧損狀況會逼得景區不得不重新審視本地遊客在旅遊方面的需求,去反思遊客為什麼不願意在本地的景點旅遊。對此,我們走訪了身邊的幾十個朋友,得出了“近處無風景”、“不著急,離家近,以後有時間玩兒”、“真沒啥可玩兒的”等幾個結論。

但是,每到節假日或者是週末的時候,一些購物中心卻是摩肩接踵,一些網紅景點卻是人滿為患。從中,或許我們可以探索一下景點究竟該如何吸引本地遊客,從而帶動其它產業上的消費,均衡一下門票與其它方面的收入。

我們從平時以及週末,本地遊客的去處或許可以重新衡量一下他們的需求,就以購物中心來說,它所能夠覆蓋的也不過是周邊3公里的範圍,但是,為什麼可以吸引那麼多的人前往?尤其是很多沒有購物需求的人。

購物中心,它作為一個大型複合商業設施,集購物、休閒、娛樂等多重功能於一體。前幾年,網際網路公司一直在說購物中心景點化,即透過各種各樣的觀賞性景觀以及體驗性的水上樂園吸引來往的消費者駐足,從而誘導消費行為的產生。

在這個過程中,消費者不會覺得商業化嚴重,除了它本身就是個商業體之外,這裡的確滿足了人們在“逛”方面的需求。所以,不是說當地遊客沒有時間去景區,更多的或許是他們不願意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現在的景區沒有滿足他們在逛這方面的需求。

即便是免門票,人們為什麼也不願意去本地的景區旅遊?

而景區想要吸引消費者或許可以參照一下購物中心,景區本身就具備一些景點性的東西,在這樣的基礎上,是不是該思考一下如何滿足他們在玩兒上面的需求。

首先,飲食或許就可以作為一個景區吸引遊客方面的引擎,因為中國人講究以食為天,基本上只要有食物聚集的地方就能夠吸引人,對於當地人來說,更是如此,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購物中心的一樓全部都是小吃街、小吃店的原因。

這並不是要讓景區打造自己的小吃一條街,當然,有些景區是可以的,但是在選擇的時候,也要因地制宜,不要為了打造模式而去打造。對於一般的景區來說,如果不能夠打造出一條商業街來說,那麼是不是能夠將現有的飲食做的更加有特色,更加個性一些,讓它對所有的消費者都能夠產生一定的吸引力。

即便是免門票,人們為什麼也不願意去本地的景區旅遊?

當然,如果景區有能力的話,可以透過相關資料分析一下景區遊客在飲食方面的興趣,因人制宜地去設定飲食等方面的種類,一方面可以滿足遠途遊客的需求,一方面也可以增強對當地遊客的吸引力,當地遊客在當地景區更傾向於嚐鮮,而不是去嘗當地的食物。

除此之外,景區想要吸引本地人,增強景區的娛樂性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在這個過程中,相比於景色來說,他們更注重體驗,更注重趣味性。透過對多名遊客調查,我們發現他們並不排斥景區內部適當地建一些娛樂設施,比如玻璃橋、玻璃滑道等。因為,旅遊本身就應該是一個觀景跟體驗景色的結合,僅靠視覺是遠遠不夠的。

而在打造體驗專案的時候,景區將自身擁有的一些資源與合適的專案相結合,既能增加趣味性,也能增加遊客的參與度。當然,水資源比較多的景區可以打造一些水上娛樂專案,以山為主的景觀則可以將一些文化的東西拿出來,做成一些參與性專案。

即便是免門票,人們為什麼也不願意去本地的景區旅遊?

相信有很多人都爬過不少山,爬山其實是一個很無聊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是不是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專案,讓一部分遊客參與其中,感覺整個過程沒有那麼累,反而感覺很有趣。對於遠途趕時間的遊客來說,這個體驗可能沒有那麼重要,但是對於本地的遊客來說,他們卻會格外重視,所以,哪怕一個很小的環節都有可能讓他們去第二次,甚至是第三次。

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還是創意,不要搬來主義。正如現在很多網紅景點一樣,剛出來的時候,極其火爆,但是隨著各地的模仿,逐漸地沉寂。所以,在打造的時候還是要做出最適合景區的。

除此之外,景區還是要根據市場需求來調整自身,虧損目前還是大多數景區的困境,只有一天,真正能夠帶動起當地以及周邊的遊客,景區在門票以及其它方面的收入才會逐漸協調,實現盈利,實現健康地發展。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