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過了這道關,才算合格農業學子

由 瀟湘晨報 發表于 旅遊2022-11-30
簡介8個綜合試驗站:一條項鍊“串”出思政工作合力林學專業綜合實習是安徽農業大學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縮影

課本散了怎麼訂起來

03:34

00後劉益東沒想到,平時在電視劇中才能看到的帶著乾糧上山的情景,竟然真實地發生在了自己身上。

作為安徽農業大學林學與園林學院林學專業學生,6月下旬到7月下旬,他和78名同學在安徽省金寨縣馬鬃嶺林場開展專業綜合實習。採集標本、認識樹木……“不僅僅是專業能力的提升,更是一次感受思想的旅行”。

大學的時間用好了嗎,以後要從事農業嗎,要做哪些準備?劉益東之前沒有認真思考過的問題,在“與大山的對話中”有了明確的答案,他第一次真正懂得了“責任”兩個字的分量。

他在朋友圈寫道:“我能感受到拉過的每一株樹的溫度,它們就像一個個有靈魂的生命,讓你感受到向上成長的韻律,這也應該是我們青年大學生的追求――向上成長,無懼風雨。”

“也許深山老林能夠解決我們解決不了的問題”

早晨6點起床,簡單吃了早餐,每個人備好中午的麵包、餅乾等乾糧,從駐地出發。老師給大家下了任務:5天的時間,每個人至少認識樹木不少於200種,採集不少於50份完整的花、果、葉,製作標本。

帶著任務去爬山可沒那麼簡單,鑽樹林、爬山路,有時手腳並用,有的地方要幾人配合,“你拉我拽”才能爬上去,還有不少野荊棘,一不小心就劃傷手。

直到太陽下山,隊伍才趕回駐地。劉益東感覺身體快散了架,老師告訴大家,當天走了30多公里。

這段帶有探險色彩的戶外經歷,無疑磨鍊著他們年輕的身心,當然這是林學人才培養的必經過程。“過了這道關,才算是合格的林學人。”林學與園林學院黨委書記江正君說。

據江正君介紹,從1936年建系以來,學院就一直延續專業綜合實習的傳統,“老一代林學人身上的師德和專業素養,激勵著一代代學子把紅色基因傳承下去”。

不過近年來,學院老師們發現了一個問題:“因為從事林業比較辛苦,很多同學的專業思想不穩固,總是想著轉到其他看似‘熱門’的專業。”

思想教育成了破題之策。但老師們又發現,課堂上講了很多,課下談心也聊了不少,始終感覺效果不明顯。一位老師出了個點子:“要強化專業綜合實習的思想政治功能,也許深山老林能夠解決我們解決不了的問題。”

沒想到,看似平常的“招數”卻取得了“奇效”,近年來專業轉出率明顯下降,近5年,學院一次性就業率超過92%,考研率達43%,從事本專業相關工作比例達到60%。

江正君始終把這堂實習課看作思政課,“看似簡單的實習,我們有更深的考慮。大地無言,蘊藏著激昂的精神力量;山林聳立,感召著青年人的熱血擔當。從課堂走進社會,從課本走向田間地頭,學生們才能明白大學問與大道理”。

課程“訣竅”也蘊含其中。“讓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和感悟人生道理間碰撞,老師講一半,學生悟幾分,‘塞’得太滿也許會適得其反。”2019級林學專業輔導員顧天滋說。

在一個多月的實習中,顧天滋全程陪伴著同學們,白天與大家一起外出,晚上與大家談心交流,白天講專業,晚上談思想。“最讓我感受深刻的就是晚上的思想碰撞,能聽到同學們五花八門卻最真摯的感受與想法。”她回憶。

舒敏同學說:“我覺得山林間的每一棵樹、每一種昆蟲都是好老師。走出教室校園,走進田野山林,才發現有趣的知識、最快的成長來自實踐和生活。”

這是舒敏大學期間參加的最長一次的實習活動,3年的學習中,她參加過大大小小十幾次實習實踐活動,從跟著老師在實驗室做實驗,再到企業裡觀察生產情況,舒敏越來越覺得這個行業有意思,“一頭連著大自然,一頭連著百姓生活,我希望自己可以成為原生態的‘搬運工’,呵護祖國的綠水藍天”。

從剛爬山時的逄百出到後來的健步如飛,從爬山時的打打鬧鬧到互相幫扶,顧天滋看到學生們身上的變化,“他們對專業的態度、對林業的認知、對國家的感情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就像長不大的孩子突然懂事了,知道了責任與擔當,這對我們教育工作者而言,足夠了。”她覺得很欣慰。

8個綜合試驗站:一條項鍊“串”出思政工作合力

林學專業綜合實習是安徽農業大學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縮影。多年來,該校探索出最接地氣也最管用的思政工作模式――堅持把思政教育與農業大學的辦學特色相結合,把課堂搬到廣袤的大地山川,把實踐放在火熱的田間地頭,讓思政課煥發出生機和活力。

“我們本來就是以農立身的高校,更要以農強校、以農興校。”安徽農業大學黨委書記常業軍表示,要堅定扛好“農”字大旗,擦亮“農”字招牌,人才培養很重要,其中一個重要的破題之舉,是透過管用有效的思想教育,讓學生學農、愛農、服務“三農”。

顯然,這是一項系統工程,除了學生管理服務、解決學生急難愁盼、思政課、主題教育活動等常規性的思想教育工作外,該校著力尋找一個“突破點”,進而將各類思想教育活動作用充分激發。“到基層一線鍛鍊歷練就是這樣的‘燃爆點’,好似一條把珍珠串起來的線,形成了思想教育工作的合力。”常業軍說。

因此,依託在安徽省各地建立的8個綜合試驗站,把學生送到田間地頭,成了該校思想教育的“必修課”。

該校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華君對此深有體會,“以前,我們建站的主要目的是開展社會服務,把農業技術送到百姓中。現在越來越意識到它作為人才培養基地的重要作用,就像一個大熔爐,把學生愛農強農的激情點燃。”

現任江淮分水嶺綜合試驗站副站長的陳家宏,從建站開始就跟著導師在站裡工作。本科畢業後他在一家大型企業工作,薪酬待遇都不錯,幹了一段時間始終感覺不甘心,“總覺得自己應該從事農業,忘不了田野的那種吸引力”。

考上研究生後,他就跟著導師住在了站裡。說是試驗站,剛開建的時候,就是一塊試驗田,吃住都在旁邊的農家。看著大樓一天天建起來,陳家宏有一種成就感。但最讓他欣喜的是,聽說農業大學來了人,周邊的企業、農業大戶遇到農業生產問題就會跑過來問。“我和導師兩頭跑,一會兒在工地,一會兒在養殖場,遇到其他學科的問題我們就把學校的專家請過來。”他說。

在陳家宏和團隊的努力下,滁州市定遠縣肉羊年出欄量從7萬隻發展到17萬隻,產值達到1。7億元,帶動400多戶農民增收,同時還建立了中部地區畜禽遺傳資源基因庫,引進綿山羊種質資源50種。

“我很喜歡這種感覺,搞農業的,如果農民、農企都不找你,你就沒有存在的價值。”如今,陳家宏已經把“根”紮在了試驗站。

“從一開始的一年零零散散幾百名學生,到現在每年兩萬多人次師生前往一線,江淮大地成了學校開展思想教育的‘大課堂’。”王華君說,親身實踐讓學生們明白了“大道理”,投身農業、服務農業也成了廣大學子的堅定選擇。

“科技小院”讓研究生思政教育接上地氣

7月7日,2021級食品加工與安全專業碩士研究生汪紅到了該校在安徽嶽西縣建立的茶葉科技小院,他和8名同學要開啟半年多的“科技小院”生活。

其實,就在進駐的當天,“嶽西茶葉科技小院”才掛牌,汪紅成了駐點的第一批學生。他們是帶著任務來的――當地有一種特殊的茶葉伽瑪茶,採收夏秋茶後,透過厭氧處理提升茶葉中具有舒緩神經、降血壓等健康功效的γ-氨基丁酸含量,進而製備成功能型伽瑪茶,提升茶葉附加值。

但企業遇到了難題,在厭氧處理後,雖然γ-氨基丁酸的含量提高,具備功能茶的主要特徵,卻產生了很重的悶味,使得成品茶風味欠佳,市場銷路很難開啟。

導師把這個“擔子”交給了汪紅後說:“你們要想點子解決,這是小院成立後第一個難題,小院搞得好不好,這個難題是一次檢驗。”

分析工藝、查閱資料、小組討論……從早到晚,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導師對方案很滿意,茶廠負責人覺得可行,聯絡相關廠家按照設計訂做生產線。

“希望新的伽瑪茶很快能從新裝置上生產出來。”在汪紅看來,雖然在這裡只工作了一個月,但深刻認識到“科技小院”承載著實幹興農、用科技的力量去改善農民生活的重要使命。

該校分管研究生工作的副校長操海群認為,“對專碩生的實踐能力要求更高,他們不僅要能在一線紮下根,也要能解決一線的問題。”為此,學校探索形成了“一線建小院,小院築大院”的科技小院建設思路,在江淮大地主導農業產業區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產業,已經建成包括安徽和縣蔬菜科技小院、安徽懷寧藍莓科技小院、安徽金安鵝等在內的22個科技小院。

小院建在村裡,十幾名研究生組成一個團隊,在村裡常駐,每年整合、推廣農業科技成果和先進技術1000多項,形成了一支強有力的科技生力軍,成為農戶的得力助手。

在操海群看來,思政工作的活力在於,要和火熱的學習生活結合起來,空洞的說教就像“打在棉花上”,發不上力。“這些同學投身火熱的生產實踐,厚植‘愛農’情懷,今後就會選擇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在鄉村振興一線踐行使命擔當。”

在廣闊的農村大舞臺砥礪思想

對於農科學生來說,農村是幹事創業的大舞臺,也只有在農業一線打磨歷練,才能成為鄉村振興的“主力軍”。

該校2014級農機專業學生許輝,因為對農業“抱有天然的感情”,大三的時候選擇加入該校青年農場主班,一開始很不適應,交叉性的課程非常多,而且偏農科、工科,沒多久他就打起了“退堂鼓”。輔導員鄢高翔老師找到他說,“想從事農業,如果基本的農業知識都不懂,以後肯定會栽跟頭。”

青年農場主班始創於2012年2月,安徽農業大學聯合共青團安徽省委員會、安徽荃銀高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力求探索“誰來種地、如何種好地”的問題。這個班最大的特點就是,一半時間在教室,一半時間在試驗田,還要學習管理知識、市場營銷等。

在老師的關心下,許輝慢慢跟上了學習節奏,一年的課程學習讓他了解到栽培、育種、農機、食品和植保等多方面知識。大四實習實訓階段,他選擇到基地創業孵化。然而,滿心期待的創業之旅不到一個月就“夭折”了。“備受打擊,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他回憶說。

鄢高翔只是告訴他,“到農村去尋找答案。”許輝在巽風湖基地繼續創業孵化,一年半的時間與農民同吃住、同勞動。這一段經歷讓許輝堅定了繼續攻讀學位的決心,如今考上小麥栽培學博士生的許輝,從事小麥科研與示範推廣研究,他主持的《逐夢青農人―黃淮海小麥提質增效服務團》專案在剛剛結束的第八屆安徽省“網際網路+”大賽中榮獲金獎併成功進入全國總決賽。

鋪就一張面向“農”字的思政教育大網

“我們抓住兩個關鍵環節,一個是思想教育,一個是專業能力,這兩個抓住了,學生就能成為鄉村振興的主力軍。”該校黨委副書記裴樹東說。

今年暑假,學校組織120餘名農業專家、200餘支團隊、萬餘名學子,奔赴祖國各地開展“三下鄉”實踐活動。這是該校一年一度的“盛事”。

“對於農業大學來說,‘三下鄉’就是檢驗農業學子知識和能力的磨刀石,是體驗農情、感悟時代的大舞臺,是強化專業教育、砥礪強農使命的大課堂。”裴樹東說。

金寨縣大畈村是該校定點幫扶村,在學校駐村幹部和全村的努力下,大畈村成功脫貧。如何在新的歷史時期實現鄉村振興,拓展提升大畈村農特產品的銷路和銷量成為一個重點,也是難點。這個暑假,畈農e社團隊趕往大畈村,就是要破解這個難題。

出發前,團隊就有了統一的想法――直播帶貨,讓優質農產品“飛”出深山。

這個想法丟擲來,山民們不以為然,“家家戶戶有網路,人人有手機,誰不知道直播帶貨,這不是啥新鮮玩意兒”。

團隊負責人張婷同學不急,她心裡有譜,因為背後有學校計算機學科人才團隊和安徽省北斗精準農業資訊工程實驗室農業綜合資訊服務平臺這個“制勝法寶”。

經過20多天的努力,團隊為每一份農特產品配上二維碼,消費者只要掃碼即可獲得生產農戶、生產過程以及化肥、農藥使用情況,採摘及封裝日期等資訊,可查閱農作物生長、加工、篩選、製作等過程的短影片等。“消費者信任你了,不愁產品賣不出去。”張婷說。

同時,團隊還在村裡開啟了培訓班,怎麼直播、如何吆喝……團隊成員現場演練,讓山民們看得直呼過癮。團隊還參與直播基地建設,在裝修佈置、運營模式上出謀劃策,村裡的直播基地即將建成。

帶隊老師看到這些00後能夠如此投入,感慨連連:“有時候我們開展專業教育,感覺講十次不如他們在基層幹一次,看著他們滿頭大汗地幫著山民們解決問題,通宵熬夜討論方案,我覺得這就是當代大學生的擔當,他們正在迅速成長。”

從專業實習到“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從志願服務到黨員團員活動,安徽農業大學鋪就了一張面向“農”字的思政教育大網。

該校去年年底的一項調研顯示,學生對專業的認同感達到85%,投身“三農”一線工作的意向率提升至78%。

“農業大學的學生就要到鄉村振興一線摸爬滾打、實踐歷練,把學校小課堂與田間大課堂有機融合,學生就能實現能力與責任的‘脫胎換骨’,‘三農’情不斷深化,強農志不斷激發,就像田野間茁壯成長的禾苗,成為鄉村振興源源不斷的動力。”常業軍感慨。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磊 王海涵 通訊員 曹雷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