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吳越史話(三) 之 越族大禹

由 陌上弦音秋月寒 發表于 旅遊2022-09-02
簡介也就是說,大禹不僅在會稽地區治過水,還娶了當地的塗山氏之女,大禹治水的年代,與江浙地區第三次海侵高峰的時間高度重合,因此,大禹到會稽治水,不僅有典籍記載,同時也符合當時地質水文變遷的實際情形,那時候,江浙地區,確實由於海侵發了大水

大禹是什麼人

第三章 越族大禹

良渚文化年代上早於夏商周,相當於虞朝。

《禮記》雲:“虞夏之道,寡怨於民,殷周之道,不勝其敝。”《左傳》《國語》有虞夏商周四代連稱,《韓非子》有“虞夏兩千年”。

大型水利工程遺蹟是良渚遺址群的重要組成部分。虞是堯舜時代,大型水壩還是以堵為主,可能是大禹父輩鯀所作所為。良渚文化早於夏代,是先夏文化。防風氏與大禹神話傳說有歷史影子,而史載禹興於西羌,會盟塗山,崩於會稽,古時的會稽就是現在的浙江紹興一帶。

環太湖地區夏代文化遺址稀缺,錢山漾、廣富林、馬橋、湖熟文化欠發達,到商周才開始重新繁榮。

因此,良渚之後,太湖和錢塘江流域在此後的一千年左右,沒有出現有影力的考古學文化,只有零星的如馬橋之類的部落遺蹟,在中原人眼裡,徹底淪為了蠻荒地帶,屬於不開化的矇昧人群聚集的地方。

直到春秋晚期,蘇南、浙北的吳、越二國突然崛起,稱雄一時。以致在戰國時期,人們都把吳王闔閻、越王勾踐,與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並列為“五霸”。

在信史中,一般認為,夏商之後,吳越文化主要起源於春秋吳越國時期,其文化核心地帶是在浙江紹興至江蘇蘇州一帶。

在古籍中,根據分佈地區的不同,越族又有不同的具體族稱,如“于越” “句吳”“閩越”“甌越”“南越”等等。“于越”也稱“於越”“大越”“內越”,是百越中比較發達的一支,分佈在以會稽為中心的浙江一帶。

關於于越的族源,學術界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主要有以下幾種說法:(1)“夏人苗裔說”;(2)“楚越同源說”;(3)三苗集團後裔說;(4)南太平洋馬來人種說;(5)江、淮徐族後裔說;(6)“于越是土著族”等等,這些說法,都有很多的論證,限於篇幅,七絃在這裡就不再展開,有興趣的同學自行百度吧。

在本段篇章中,七絃重點分析下在良渚之後,吳越地區在夏建立前後發生的一些事情,可能能夠更清晰的看到為什麼這一段時間吳越地區基本上消失在了歷史舞臺上,因為都是歷史典籍分析,所以也不一定正確,姑且算是一種說法吧。

一、越族先王

因海侵而被迫遷入山區後的于越部族,社會經濟發展緩慢,長期停滯在刀耕火種的遷徙農業和狩獵階段,據傳,于越部族的最早首領是無餘。

《越絕書》載:“昔者,越之先君無餘,乃禹之世,別封于越,以守禹冢。”

賀循《會稽記》雲:“少康,其少子號曰于越,越國之稱始此。”

《吳越春秋》載:“越之前君無餘者,夏禹之末封也。人民山居,雖有鳥田之利,租貢才給宗廟祭祀之費。乃復隨陵陸而耕種,或逐禽鹿而給食。無餘質樸,不設宮室之飾,從民所居,春秋祠禹墓於會稽。無餘傳世十餘,末君微劣,不能自立,轉從眾庶為編戶之民,禹祀斷絕”。

從這些零星的記載看,反映了越國初創期不設宮殿,與民同處,生活條件艱苦,但其封建王朝的王位相承製卻十分明顯。

同時,有一段很奇怪的文字,“春秋祠禹墓於會稽……禹祀斷絕”,似乎無餘的後代是祭祀大禹的,所以也有學者認為,無餘可能是大禹的後代。這與後世典籍的記載中,說“吳越這地方在吳越立國的時候,其首領是華夏族,而且百姓則是當地土著”這樣的表述暗合。

從上面的記載看,至少,越族首領無餘與夏、與大禹似乎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可能是大禹或其後人所任命的地方性首領。

據《史記·夏本紀》等文獻記載,大禹稱帝后,東遊視察邦國州郡,崩卒于越地,葬於會稽山下。子啟登天子位,立禹祠於會稽山南(今大禹陵一帶),令使臣每歲春秋祭禹。

這會稽在哪,在史學界也有過爭議,有說是江南紹興的,有說是安徽塗山的,還有山東、遼西、河南、河北等說法,但絕大部分先秦典籍和多數現代學者都認為,這會稽,就是現在的浙江紹興。

百度上是這麼說的:“大禹周遊天下,在越地登茅山,四方群臣朝見他。大禹分封有功之臣,賜爵有德之人。之後,大禹駕崩,葬在越地。夏后帝少康恐怕禹跡宗廟祭祀斷絕,把其庶子封到于越(會稽,今浙江紹興),號稱無餘。 無餘的都城,是會稽山南的故越城。無餘奉守禹的祭祀,與當地土著融合,斷髮文身,披草萊居住。後經傳承二十餘世,至夫譚、允常。”

這些記載,出自不同年代,不同典籍,卻都有一個明確的指向,即江浙地區的越族與大禹有著某種關係,那麼,這到底是什麼樣的一種關係呢?

學術界曾有“越為禹後”的說法,即越是大禹的後裔,但我們從前面河姆渡、馬家浜、菘澤、良渚的文化傳承已經看得很清楚了,吳越這個地區的文明,與中原地區的文明存在一定程度的交流,但總體上是屬於平行發展的獨立文明,且文明水平不相上下,誰是誰的後裔的可能性極低。

而夏文明,在建立夏代的時候,則是妥妥的中原華夏文明,在考古學上,也有二里頭遺址作為支撐。因此說吳越文明源自中原的華夏文明,在考古學上是找不到支撐的,只是一些後世典籍的推測。

二、大禹治水

大禹到會稽治過水,這得到了史學家的公認,《史記·夏本紀》、《越絕書》等典籍中都有相應的記載,而七絃在翻閱典籍的過程中,發現大禹與吳越的關係,卻遠不止於此。

1、治水會稽,娶塗山之女

《越絕書》卷八:“禹始也,憂民救水,到大越,上茅山,大會計,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會稽。”

《呂氏春秋·音初篇》:“禹行功,見塗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引南土。塗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待禹於塗山之陽。女乃作歌,歌日:‘候人兮,猗’,實始作為南音。周公及召公取風焉,以為《周南》、《召南》。”

《吳越春秋》卷六《越王無餘外傳》也記載了禹在塗山娶妻之事:“禹三十未娶,行到塗山,恐時之暮,失其度制,乃辭日:‘吾娶也,必有應矣。’……禹因娶塗山,謂之女嬌。”

塗山在什麼地方?《越絕書》認為應當在會稽,應劭認為塗山在永興(今蕭山市)北。

也就是說,大禹不僅在會稽地區治過水,還娶了當地的塗山氏之女,大禹治水的年代,與江浙地區第三次海侵高峰的時間高度重合,因此,大禹到會稽治水,不僅有典籍記載,同時也符合當時地質水文變遷的實際情形,那時候,江浙地區,確實由於海侵發了大水。

而且,這海侵是全球性的,因此,在差不多同一時期,全球都有發大水的傳說或記載。

2、會會稽之山,誅防風氏

大禹治水成功以後,天下皆宗禹之明度數聲樂,為山川神主。帝舜薦禹於天,為嗣,禹於是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國號曰夏後,姓姒氏。禹成了夏王朝的開國元勳,並在會稽大會群臣,商討治國之策。

《吳越春秋》卷六對此說得十分明白:“即天子之位三載考功,五年政定,周行天下,歸還大越,登茅山,以朝四方,群臣觀示。中州諸侯,防風后至,斬以示眾,示天下悉屬禹也。乃大會計治國之道,內美釜山州鎮之功,外演聖德以應天心。遂更名茅山日會稽之山固傳國政,休養萬民,國號日夏後。封有功,爵有德,惡無細而不誅,功無散而不賞。”

《越絕書》卷六則記載了禹成為夏王朝開國元勳後回到大越會稽的另一些事蹟:“及其王也,巡狩大越,見耆老,納詩書,審銓衡,平鬥斛。”

也就是說,大禹得舜禪位後,曾在會稽山召叢集臣,防風氏來晚了,大禹就殺了他,以此立威,號令天下,意思是:現在的老大是我大禹,誰不聽話,防風氏就是下場!

但是這裡面有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為什麼大禹召見群臣要在吳越地區的會稽山?而且典籍寫的很清楚,是在大禹巡狩大越期間,這大越,前面說的很清楚了,就是于越。

一般的,帝王召見大家,要麼在王都,要麼在著名郡望,這會稽,肯定不是王都,那麼,就是對大禹而言,這個地方具有重要的意義。

大禹的主要功績,就是治水,會稽,是他治水的主要地方,前面也說了,這一次大水,是全球性的海侵,這水大的幾乎是沒了數,當時的中國沿海,幾乎都在遭受海侵之禍。那麼,大禹為什麼主要在大越治水呢?還在這裡娶了塗山氏,成就功業之後又在這裡大會群臣,論功行賞,作為華夏正統的中原王朝,這似乎有違常理。

七絃有個大膽的設想,這大禹,可能是吳越人,或者是吳越人的後裔,不然,很難想像一個來自中原地區的不怎麼見到大水的人,忽然成了治水專家。

良渚之後,吳越人背井離鄉,在逐鹿被黃帝擊敗,殘餘部落融入了華夏族,不再以越人自居。但是人心思歸,部分人還是逐漸回到了這個地方繼續繁衍,面對水患,禹的父親鯀帶領人們開啟了治水工程,這鯀,按典籍記載,應該是部落首領,這個部落,雖然已經融入華夏一族,但可能有著越人的血統,治水,可能也主要是在大越一帶。鯀被舜殺後,禹應該是繼承了部落首領的位置,繼續帶領人們治水,然後治水成功,取得了極大的威望,然後被舜選為接班人,繼承了天下。

中國人喜歡衣錦還鄉,大禹功成名就後,在會稽大會群臣也就說的通了。

當然,這只是七絃的臆測,沒有任何史實根據,只是隨便說說。

3、崩葬會稽

大禹為民治水是第一次到會稽,大禹大會諸侯是第二次到會稽。大禹第三次到會稽大概是他建立夏王朝後第十年,他向東巡狩到會稽而身亡。

這就是《史記·夏本紀》所說的:“十年,帝禹東巡狩至於會稽而崩。⋯⋯或言禹會諸侯江南,計功而崩,因葬焉,命曰會稽。會稽者,會計也。”

其它一些古籍也眾口一致.言之鑿鑿地記載了禹歸葬會稽的事實:

《墨於·節葬下》:“禹東教乎九夷,道死,葬會稽之山”

《淮南於·齊俗》;“禹葬會稽之山,農不易其畝。”

《水經》卷4O《漸江水注》:“昔大禹即位十年,東避狩,崩於會稽,因而葬之。”

《越絕書》卷八雲:“(禹)因病亡死,葬會稽。”

從上述文獻記載來看,禹不僅在會稽為民治水、會計群臣,而且死後也歸葬到這裡。

此外,漢唐以降,由於歷代統治者的推崇、尊奉,長江流域、黃河流域的許多地方都興建了大禹的傳說遺蹟,這些大禹的傳說遺蹟內容包括大禹的出生地、娶妻地、行動路線或治水行跡,範圍幾及大半個中國。

但令人驚奇的是,大禹的安葬之地——大禹陵,卻只有江南會稽(今浙江紹興)一處,不像大禹的其它傳說遺蹟,同一內容的(如出生地)有許多地點,且各地紛紛爭說唯有自己的禹跡才是正宗的,其它的均為附會。唯獨只有禹陵、禹墓,從先秦以降一直只有江南會稽一處,沒有其它地方與之爭搶。

而這一點,可能也在向世人昭示,吳越地區與夏文化有著特殊的淵源關係。

江南會稽大禹的故跡及其祭禹的歷史,從文獻記載來看,大概可以追溯到夏代。

《史記·越王句踐世家》說夏后帝少康封其庶于于會稽.“以奉守禹之祀”。

《越絕書》卷八則記載說:“昔者,越之先君無餘,乃禹之世,別封于越,以守禹冢⋯⋯故禹宗廟在小城南門外、大城內。禹稷在廟西.今南里。”

《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記載:“啟使使以歲時春秋而祭禹于越.立宗廟於南山之上。禹以下六世而得帝少康,少康恐禹祭之絕祀,乃封其庶于于越,號曰無餘。⋯⋯無餘始受封,人民山居-雖有鳥田之利,租貢才給宗廟祭祀之費。⋯⋯無餘質樸,不設宮室之飾,從民所居,春秋祠禹墓於會稽。”

浙江有學者綜合了前人的工作,並重新查閱了歷代方誌,統計出紹興、上虞、餘姚三縣的傳說中的禹、舜故跡有25處之多,他們將這25處禹、舜故跡點繪到地圖上,進行分析研究,發現兩大特點:

其一,今紹興、上虞、餘姚三地不僅禹、舜故跡特別豐富。分佈特別密集,在這些遺蹟中,不僅大禹的“伯樂”舜生於此,而且舜母也生於此,舜不僅在此行功立業。且死後也葬在這裡。而禹不僅在這裡大會諸侯,脫鞋治水,得金簡之書,得密圖,藏密圖,誅殺防風氏,而且成為夏代的君主之後.也曾駐蹕於此,死後也歸葬於此。

其二,從地圖上考察,這25處舜、禹故跡,絕大部分位於會稽南部地區的山麓地帶。這當然不是巧合,而是因為,山麓地帶是寧紹平原卷轉蟲海侵之後最早成陸的地方。在當地老百姓的心目中,禹的名字始終是和寧紹平原的成陸過程聯絡在一起的。而這一點從明代嘉靖《浙江通志》的作者在紹興實地考察時與會稽父老的對話中得到了證實:“自禹功告成於會稽,而南山之下始有土田。”

三、治水真相

大禹治水的神話在中國廣為流傳,延續了幾千年,那麼,這場亙古未有的洪水是在什麼時候發生的呢?

據《史記·夏本紀》記載:“當帝堯之時,鴻水稻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其優。”

面對這場亙古未有的洪災,堯便讓鯀來治理鯀用了9年時聞而水患不息,最後在羽山被處死。鯀治水失敗的原因通常被認為是採用了“堙”,也即築堤的方法,這就是《尚書·洪範》中所說的“鯀堙洪水”。而禹據說是吸取了父親鯀治水失敗的教訓-改用疏導的方法治理洪水,終於使洪水大治,天下太平。

這一流行的說法是否符合歷史的真相呢?

需要說明的是,以下內容都是推測,只是隨便說說,各位同學不必太較真。

1、鯀的真相

先讓我們看看鯀治水的方法:“堙”。過去一直認為。堙”是錯的方法,現在看來,應當是正確之舉。以黃河為例,今天治理的主要方法仍然是一個“堙”字,今鄭州以下的黃河大堤,高高在上,黃河成為一條“懸河”,就是“堙”的結果。

其次,築堤與疏導是相輔相成、對立統一的。明代治理黃河的專家潘季馴就採用了“築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方略,使黃河有了一個較長時期的安流局面。可見在治水中,“堙”和“疏”是密不可分的。

如此,則鰩之被殺,並不是因為治水方法的不妥而導致治水的失敗。那麼,鯀又是因何而被殺呢?

《呂氏春秋》中的說法可能道出了其中的真相:“堯將天下讓給了舜,鯀只封了個諸侯,於是鯀就很不服氣,憤怒地對堯說:“得天之道者為帝,得地之道者為三公。今我得地之道,而不以我為三公。”鯀向堯要更大的官——三公,而堯又不給,於是鯀便有了起來造反的跡象:“召之不來,彷徉於野為患帝。”鯀既然對堯、舜有危害,堯便不客氣,派舜到羽山將鯀給殺了。

現在看來,鯀的治水方法——“堙”,是歷代都在沿用的,並沒有什麼錯誤,鯀被殺的真相其實是他在與堯、舜爭權奪利中失敗了。

而有資格跟堯、舜爭權奪利的鯀,則至少應該是個部落首領。

堯、舜殺鯀後,任用鯀之子禹治水。

這就很可疑了,舜殺了他父親,禹竟然還這麼賣力的去治水?

真相可能是,治水是禹所在的部落本來就在做的事情,無論鯀是不是被殺,都是必須要持續下去的工作,否則,部落的生存就面臨巨大的威脅。

而不是如史書所說是舜委派大禹去繼續父親未竟的事業。

而禹勞苦焦思,居外13年而不敢回家,糾正了過去以堵為主的治水方法,改以疏導為主,實行疏川導滯的措施,使洪水大治、九州開啟、山川奠定,卑溼之地均可種植水稻,禹也因治水的成功而成為夏王朝的第一代君主。

2、洪水地域

關於堯、舜、禹時代那場洪水的氣勢,典藉中是這樣描述的:“當帝堯之時,鴻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其憂~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氾濫於天下,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穀不登,禽獸逼人,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這樣一種“洪水稻天,浩浩懷山襄陵,且“氾濫於天下”的特大長期的水災場景,決不是一場山洪爆發、一條河水氾濫能夠形成的。

況且,從歷史地理學和古生態學的角度看,當時黃河中上游地區也不可能發生如此一場持續多年的特大洪災。

隨著南方大量的距今年代久遠的考古遺址,特別是像河姆渡、羅家角這樣距今7000年之久的考古遺址的發現和第四紀古地理研究的不斷進展。早在十幾年前的80年代,有人就已將大禹治水與海侵聯絡起來考慮。

從考古學和地理學等方面看,在史前和歷史的早期,黃河流域要產生能延續有堯一代、“浩浩懷山襄陵”的特大洪水是決不可能的。

因為在黃河流域的許多新石器遺址中,如西安半坡、河南下黃網、山東歷城龍山文化遺址等都發現了喜暖溼的動植物遺存。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竹類大面積分佈在黃河流域,現在竹類的大片生長基本上不超過長江流域。

這就說明,當時黃河流域的氣候比現在暖溼,森林植被比後代好。黃河流域直至兩週時期,中游西北部是草原地帶,從渭河上游或更西的地區開始,一直到下游各地,則是森林地帶森林地帶中兼有若干草原,而草原地帶中也聞有森林茂密的山地。

從有歷史記載到解放為止的全部黃河歷史,可分成唐以前和五代以後。在前期,黃河的決堤次數並不很多,只是到了後期,才變成決堤頻頻,並且到後來鬧得越來越嚴重,原因在於整個流域內森林、草原的漸漸被破壞,溝渠、湖泊的逐漸被淤廢。

在歷史的早期黃河決堤很少出現,那麼自然就不可能釀成一場持續有堯一代,“浩浩懷山襄陵”的特大洪水了,因此,洪水神話在黃河流域產生的可能性就很小。

是不是卷轉蟲海侵使黃河流域產生了大禹治水的神話傳說呢?也不可能,因為所謂的禹都陽城、夏禹國陽翟均在河南境內,距海甚遠,卷轉蟲海侵不可能直接波及到這些地方。

最後,即使在黃河流域發生了大洪水,但洪水有漲有落,不可能延續有堯一代。既然黃河流域在歷史的早期不可能產生特大洪水,而卷轉蟲海侵對中原的大禹故跡很難波及,那麼,大禹治水的神話傳說當然就不可能是黃河流域的產物了。

從各種材料看。大禹治水的神話傳說產生在會稽,而產生的原因則是卷轉蟲海侵、海退以及越族人民改造自然環境這種“自然——人文”過程。

首先,如前所述,南方的考古發現已逐漸填補這個地方的文明空白。特別是距今7000年前的餘姚河姆渡、桐鄉羅家角遺址的發現,以及大量的在地層與年代上都與之緊密銜接的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考古遺址的發現,打破了中國古代文明起源的一元論而代之以多元論,長江流域也是中國古代文化的搖籃之一。

而神話主要起源於新石器時代,因此,長江下游產生神話的主體——新石器時代的原始人的出現並不比黃河流域晚,而且發展水平不相上下,各有千秋。

其次,自第四紀更新世末期以來的海侵海退,自然環境的劇烈變遷,曾給越族人民以重大的髟響。自第四紀更新世末期以來。中國東部曾發生過3次海侵,其中的假輪蟲海侵及第二次海侵發生於距今4萬年前,海退則發生於距今2.5萬年前。這次海退規模極大,是全球性的,中國東部海岸線大約後退600公里。

當時中國東部沿海平原與大陸架聯成一片,成為寬谷盆地與淺丘相間的廣闊原野,河湖滿布、氣候溼潤、生物豐富,自然條件十分優越。由於浙西山地發現了距今10萬年前的建德人,江蘇的三山島發現了距今3萬年前的人類化石,因此。我們可以推測,越族的祖先在這次海退以後,就在這片土地上生存與發展。

不過,越族祖先的生存環境並非一直如此優越,緊接著這次海退便出現了卷轉蟲海侵。海面回升。到了距今1萬年前,海面已升到-40米左右。海水先沿錢塘江、長江河谷內侵,逐漸波及吳越地區,至距今8000年前,海面已達到-5米。

隨著卷轉蟲海侵的到來,原野上自然條件不斷惡化。越族的祖先便不得不向海拔較高的地區流散。以後的海平面仍有幾次小波動,在這裡的許多新石器文化遺址的地層中,都發現了遺址受水災之後留下的淤泥痕跡。

後來,隨著海退的到來,沿海地區曾被淹沒的平原又逐漸露出海平面,成為十分泥濘的湖沼平原。越族人民於是以山麓沖積扇為跳板.以平原上的孤丘為據點,改造開發寧紹平原,他們修堤塘、疏河道、填高聚落的地面,使平原能適於他們的生存發展。於是就產生了大禹治水的神話傳說。

第三,對於大禹治水的神話產生的中心點是在越(會稽)的觀點,我們還可以從禹、舜故跡的分佈密度、一些地名的淵源解釋以及風俗習慣等方面得到佐證從舜、禹故跡方面看,據不完全統計,浙江紹興、餘姚、上虞三縣境內的舜、禹故跡共有25處之多,是舜、禹故跡分佈最為密集的地區。

在這類傳說中,舜、禹已不是北方來客,他們生於斯、成家於斯、立功於斯、葬於斯,是土生土長的土著,恰恰證實了大禹治水的傳說起源於會稽的論點。從地名方面看,今太湖、寧紹地區的許多地方,如杭州、餘杭、餘姚、上虞等,實際上都是越語地名。

從一個古老地名中反映出來的歷史文化資訊是多方面的。從古籍記載來看,這一地區的許多古老地名都與舜、禹的神話傳說聯絡在一起,如餘杭、杭州、餘姚、餘暨、姚江等地名,都與舜、禹的傳說聯絡在一起。從風俗習慣看,紹興民間相傳三月五日為禹生日,古時每逢此日,由皇帝御祭或誥祭大禹,此俗以明清兩代最盛。而民間則一不拜禹,二不祭禹,只以戲禹廟、祭南鎮代之。

大禹治水傳說的產生地與產生的原因的推測已如上所述,但仍有一個問題使人疑惑不解,即大禹治水的神話為什麼首先是在北方的《詩經》中被記載下來。

這部北方的歷史文獻說:“洪水茫茫,禹敷下土方”這難道不是對大禹治水神話起源於會稽的一大挑戰嗎?但從現在己發現的越族青銅器銘文看,如“越王劍”、“越王者旨於賜劍”“越王下北古劍”、“越王句踐劍”等等,說明越人是從漢族引進文字的。

因此,大禹治水的傳說是可能透過越人世代口口相傳而保留下來的。

禹的傳說何時到了北方?

1920年代的顧頡剛認為,自周昭王以後,由於戰爭等原因,北方與楚的接觸頻繁起來,而楚越的接觸卻是由來已久,因此,到了周穆王以後,禹的名字才在可靠的歷史文獻《詩經》中出現。現在看來,禹的神話傳至北方的時間還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時代因為早在良渚文化時期,太湖、寧紹地區的原始人因逐鹿中原、吳越地區的巨大自然災害等原因而遷徙,給中原帶去了原始宗教,成為華夏神話的重要來源之一。

陳利勇先生更大膽的明確提出,夏文化萌生崛起於東南地區,然後傳到北方。大禹治水的獨立神話就在這一時期傳至中原,經改造綜合之後成了古籍中所見到的體系神話。

我們知道古代越族曾有過多次的遷徙流散,其足跡甚廣,卷轉蟲海侵及其後的多次海平面波動使中國東部平原成為一片汪洋,僅有少部分地區露出海水,成為沙洲或孤丘,這一漫長而巨大的自然環境的劇變,給越族先民留下的記憶是極其深刻而痛苦的,他們被迫背井離鄉,遷往海水侵襲不到的較高地區——沙洲、孤丘和山區。

後來,隨著長江、錢塘江等河流挾帶泥沙的沉積補償作用,江南的沿海平原又漸次成陸,越族人又一步一步艱難地返回到平原上生活,這種返回平原的艱難,我們從寧紹平原聚落的發展的主流過程是山地聚落一山麓沖積扇聚落一平原上的孤丘聚落一平原聚落中便可窺及。

越人之所以能返回寧紹平原、杭嘉湖平原生活,一方面當然應歸功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功——海退和河流挾帶泥沙的沉積使平原露出海水,另一方面,也是越人運土築塘、抬高聚落海拔高程改造大自然的結果。而這樣一個兼有自然——人文變遷的整體過程,應當就是大禹治水這一既包含了歷史的真實性、又充滿了神話色彩的故事的由來了。

因此,大禹治水,從水文地理變遷和歷史記載分析來看,發生在吳越地區的可能性極高。

良渚之後再次建國的越人與夏的關係也就基本可以確定,除無餘屬於夏王朝任命的地方首領外,其部族最少也是在大禹帶領下參與治水的部族先民,甚至既有可能大禹就來自於吳越當地的部族或其後裔。

而大禹葬在此處,按中國人葉落歸根的習慣,大禹出自吳越的可能性也極高。

而除了大禹外,說夏源於越的可能性也不大,因為夏王朝建立後,標誌著中國進入了奴隸制社會,夏王朝不是一個單一部落叢集,而是形成了以區域為基礎的多種文化融合的國家。大禹或啟最多是其統治者,但不能說治下的屬民都是他們的同一族群。

夏商以後,中國的文明重點轉換移到了黃河流域,而吳越區域的人們在終於治理好了水患之後,進入了長達千年的恢復期,在中原的各種典籍中,漸漸成為荊蠻。

這一章,寫的雖然是大禹治水,其實,也是在探討華夏民族進入文明史後,良渚消失後,古越國的源起,古越國的立國,源自於治水,源自於大禹。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