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貴溪即將消失的村落之吊橋村

由 福寧客 發表于 旅遊2022-08-08
簡介近日,記者走進有著許多歷史人文故事的花橋村、吊橋村、壇石村,找到當地有名望的老人,試圖在村莊淡入過去並即將成為歷史之前,粗淺地記下些許或有紕漏的文字

花橋村怎麼樣

每個村落都有自己的歷史印記,

記述著許多不被外人而知的故事,

而在時代的浪潮中,

總有些村落要消失。

花橋水利樞紐工程是惠及鷹潭、貴溪百萬市民的重點民生工程,涉及到文坊鎮6個村、37個村小組、1669戶移民安置,12000多畝土地徵收,這也預示著6個古老村落即將消失。一旦這些村落消失,那些被世人傳唱的故事,將無從考證。

近日,記者走進有著許多歷史人文故事的花橋村、吊橋村、壇石村,找到當地有名望的老人,試圖在村莊淡入過去並即將成為歷史之前,粗淺地記下些許或有紕漏的文字。而這也只僅僅是祖祖輩輩生活於此的村民,記憶長河中的一滴水。

貴溪即將消失的村落之吊橋村

▲吊橋小陌

初夏的午後,陽光不溫不燥,籠罩在吊橋這座安靜的村落。勤快的村民已開始下午的勞作,小狗四處跳躍,藍天碧草,籬笆屋舍,顯得格外恬靜、溫馨。

貴溪即將消失的村落之吊橋村

▲熊義尚老人

吊橋與花橋相距不過300餘米。聽村內86歲的熊義尚老人說,吊橋的由來是因為水庫的壩頭有個清口洞,口子很窄,橋便用鐵鏈吊在兩旁樹杆上,故叫吊橋。

貴溪即將消失的村落之吊橋村

貴溪即將消失的村落之吊橋村

▲老屋裡

說起吊橋,老人們首先提的便是一個有著400多年曆史的老屋裡。傳說一位叫熊尚繼的人從福建建陽縣一個人出來到文坊虹橋謀生,為別人理髮,在山裡撿到一個寶貝,發了財,於是想蓋一棟房子,因虹橋路不通暢,於是選在了吊橋做房子。此人是個非常慈善之人,每每去檢視自己房子建得怎麼樣的時候,聽到木工在做事的聲音就進去,沒聽到就不進去,以免木工尷尬。據說老屋裡已住了14代人。走進老屋裡,就能看到灰黑的老木板牆,長滿青苔的青石子地面,還有漏下光來的天井。宅子全是木結構,門窗各種各樣的雕花清晰可見,因年久失修,已是破敗不堪,有的廂房已坍塌,但每扇門板都有一個故事。

貴溪即將消失的村落之吊橋村

▲吊橋老屋

這個曾經門庭若市,熙熙攘攘的院裡,60多歲的一位熊姓婦人還居住在此。她說這套老宅曾在分田到戶時住了38戶人家,房屋設計精巧,下雨天繞著宅子怎麼走,都不會溼鞋。夏日的夜晚,幾十戶人家一起在大廳聊天納涼,熱鬧非凡。但這些關於老宅內的歷史、家庭、親人的記憶,還未有人來得及訴說,就已快煙消雲散,為這充滿年代感的老宅即將消失感到一絲沉重。

貴溪即將消失的村落之吊橋村

貴溪即將消失的村落之吊橋村

▲相府堂

另一處相府堂,傳說曾經的廣信府(現在的上饒),一個巡捕,發財後建相府堂。歷經了12代人。相府堂同樣已經破敗,很多曾分到戶的人家要不將老宅就地拆除,在那基礎上蓋了新房,要不有的早早搬了出去。只見老房舊房相連相依,既有違和感,又有穿越感。

貴溪即將消失的村落之吊橋村

▲熊義新(左)家

70歲的熊義新從出生起就住在相府堂,這裡的每寸土地都讓他珍惜。10多年前,他將老房拆除,蓋起了一幢三層樓的房子。每一磚一瓦,都蘊藏著他的記憶。屋內,一臺老式的掛鐘還在嘀嗒地轉,訴說著一家人幸福的往日生活。原本以為能一輩子就這樣住下去,如今要做花橋水庫,造福百萬人能喝上放心水,不捨得也得捨得。熊義新說,人總是要跟著時代走。

貴溪即將消失的村落之吊橋村

貴溪即將消失的村落之吊橋村

▲熊光浩老宅

在吊橋還有位出了名的地主熊光浩,曾經的“豪宅”早已化做結在殘缺瓦片上的青苔,永遠留在人們的記憶中。

貴溪即將消失的村落之吊橋村

▲吊橋小學

文革時期,建在半山腰的吊橋小學,是許多走出大山的孩子們,內心最柔軟的記憶。如今在雜草叢中落寞地等待在淹沒前,能被朗朗讀書聲再次喚醒。

貴溪即將消失的村落之吊橋村

▲吊橋村景

一個人最可怕是沒有記憶,一個村落也同樣,可時光像風車一樣無聲地轉動著,老人有言,歲月無聲,這點滴的吊橋記錄也將漸行漸遠。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