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將“差生”改稱“潛能生”,聽著好聽,但教育理念卻在倒退

由 平湖一柱 發表于 運動2022-07-02
簡介綜上觀之,差生、學困生、潛能生三個概念的內涵都是由最初的“兩元德智”縮減成了“一元智育”,其關注點完全放在了學生學業成績上

差生的差是幾聲

有領導到學校調研,某位教師談到“差生”轉化問題時,一位領導當即嚴肅地糾正說:我們不存在“差生”,只存在“潛能生”,“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孩子都一樣,只有潛能沒有發揮出來的學生,沒有差生,每位教師都要更新理念,尊重每一位學生,給每一位學生以自尊,加強對潛能生的指導與幫扶,讓他們儘快把成績提上來……

領導的話固然沒錯,每一位從教稍長的老師對差生、學困生、潛能生三個詞都不陌生。

這三個詞既反映著我們學生觀的轉變,也在一定程度上對映著“課改”的推進的規跡。

“差生”一詞大約存在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即在課改前;“學困生”一詞的出現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即課改初期;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化,又有人提出了“潛能生”的概念。

可否認,僅從字面上來看,這些詞語的演變,是一個比一個好聽,裡面也透露著以學生的越來越尊重,但是,在我年來,這些好聽名詞所反映的內涵不是學生觀的進步,而是學生觀的倒退。

將“差生”改稱“潛能生”,聽著好聽,但教育理念卻在倒退

什麼是差生?差生是指在學校中經常不遵守紀律、道德品質較差,學習成績落後的學生。所以,差生的內涵包括了德和智兩個方面的內容。因此,教師在做差生的工作時不僅要幫助差生提高學業成績,同是也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習慣,提高道德品質。

什麼是學困生?固名思義,學困生就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這個名詞只是指學生的學習,不再關心學生的其他。教師轉化學困生,目的非常名確,那就是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可以說,學困生不是新課改的產物,而是應試教育的產兒。

潛能生概念的提出,前提就是基礎於這樣的認識:儘管學生的學業成績甚至其他能力水平較差,但是我們不能就此給學生下結論,他們的差是因為他們的潛能還沒有發揮出來,教師的職責在於對這些學生不能放棄,不能岐視,要積極鼓勵,挖掘這些學生的潛在質能,發展他們的能力,提高他們的成績。很顯明,潛能生的定義的前提還是學生“差“,為了順應素質教育的需要,這個“差”除了學業成績又加上了能力,儘管如此,它的內涵也沒超出“智”的範圍。

綜上觀之,差生、學困生、潛能生三個概念的內涵都是由最初的“兩元德智”縮減成了“一元智育”,其關注點完全放在了學生學業成績上。

將“差生”改稱“潛能生”,聽著好聽,但教育理念卻在倒退

回想八十年代筆者初為人師時做的“差生”轉化計劃,不僅要提高“差生”的學習成績,還要想法矯正“差生”的不良習慣,想法設法讓學生遵守紀律,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品質。而縱觀當下,無論是學校“學困生”轉化措施也好,還是“潛能生”發展計劃也罷,都只是圍繞學生學業成績的提高在作文章,忽視了對學生的品德教育。我想,近年來學生道德水平不斷滑坡,學生打架、群毆、殺人、投毒等事件的發生不能說不與此有一定的關聯。

鳥無翅不飛,人無德不立。教育當”以德為先“沒商量,德育教育改革當也是新課程改革首要工作。而若將德放在首位,這個改革就不能僅關注學生學業成績的提高,更應順應素質教育的要求,讓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促進他們核心素養的提升。所以,課改最緊要的不是名詞改換,而是觀念更新,那種骨子裡抱著”應試“不放的人,無論把“名詞”改得多麼天花亂墜,一張嘴,就會暴露其內心的想法,這種換湯不換藥名詞變換、名詞創新做法,是對課改的褻瀆!

將“差生”改稱“潛能生”,聽著好聽,但教育理念卻在倒退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