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行走鄭州 讀懂最早中國」劉炳晗400幅鋼筆畫畫出了鄭州的大街小巷

由 網信鄭州 發表于 運動2022-05-23
簡介“沒想過賣畫,只想讓更多人在畫作中找尋回憶”翻看劉炳晗的朋友圈,從他2015年1月19日釋出的第二條朋友圈開始到2022年4月10日,除了繪畫作品,幾乎沒有其他內容,並且保持著定期更新

晗的繁體字怎麼寫多少畫

「行走鄭州 讀懂最早中國」劉炳晗400幅鋼筆畫畫出了鄭州的大街小巷

七年光景,400多張作品,劉炳晗用鋼筆畫出了鄭州的大街小巷,道旁的梧桐樹、高聳的二七塔、消亡的城中村,躍然紙上。

曾經不止一個人問他,為什麼要這麼做?他是這樣回答的:“有關鄭州的影像資料很多,但我想用自己的方式儲存這座城市的記憶。”

「行走鄭州 讀懂最早中國」劉炳晗400幅鋼筆畫畫出了鄭州的大街小巷

“四百餘幅畫作,承載了我18年的點滴回憶”

生於1986年的劉炳晗,從河南農業大學畢業後,就留在了鄭州,算上大學時光,他在鄭州已經生活了18年。

18年時光,能讓一個呱呱墜地的嬰兒長大成人,也讓他成為了鄭州高速發展的見證者和記錄者。“我和這座城市的發展幾乎是同步的,現在我從事景觀設計行業,也是鄭州發展的參與者。”

劉炳晗告訴頂端新聞記者,繪畫是他的愛好,可以讓他沉浸其中,靜下心來,是一個很好的休息方式。他說,紙筆一動,時間飛逝,整個世界都是我的。

「行走鄭州 讀懂最早中國」劉炳晗400幅鋼筆畫畫出了鄭州的大街小巷

“開始只是隨便畫畫,朋友說,還不如就從我們生活的城市入手。”劉炳晗說,大概在2015年左右,他開始手繪鄭州,到目前為止已經積累了400餘幅畫作。

至於為什麼用鋼筆,劉炳晗認為,鋼筆畫更小眾,並且可以隨時隨地記錄想法。至於弊端,自然也有,那就是很難修改,須一氣呵成。

在劉炳晗的作品中,既有二七塔、火車站、大玉米等地標性建築,也有不為人知的巷口街頭和不復存在的城中村。然而正是這些街頭小巷,才是他的獨家記憶。

「行走鄭州 讀懂最早中國」劉炳晗400幅鋼筆畫畫出了鄭州的大街小巷

一幅畫著河南農業大學的行政樓作品引起了記者的注意,起初,記者還以為它代表了劉炳晗對於母校的回憶。“其實這幅畫主要想記錄的是農大正門對面的小吃街,也就是在資訊學院路上,那時候這裡很熱鬧,農大的學生經常光顧這裡。”

“我還畫了很多城中村。”劉炳晗說,“我在陳寨、張家村、姜寨我都住過,剛畢業那幾年,收入也不高,城中村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棲息地。現在都拆掉了,還是挺惋惜的,畢竟是曾經生活過的地方,很有感情,所以我趕在他們拆掉前,用畫筆將這段回憶儲存了下來。”

「行走鄭州 讀懂最早中國」劉炳晗400幅鋼筆畫畫出了鄭州的大街小巷

“大城市都是一樣的,但我想找尋鄭州獨有的氣質和氛圍”

十餘年來,中國城市化程序發展迅速,無論是哪座城市,都已經擠滿了高樓大廈。

有網友曾表示,武漢也好,鄭州也好,成都也好,站在鬧市區裡,幾乎都是一樣的,並沒有什麼區別。這一點,讓劉炳晗也時常感到困惑,如何透過畫作表達鄭州獨有的氣質和範圍,是他經常思考的問題。

「行走鄭州 讀懂最早中國」劉炳晗400幅鋼筆畫畫出了鄭州的大街小巷

因此在創作中,劉炳晗會選擇一些畫一些能讓老鄭州人產生共鳴的場景或建築,例如國棉四廠、二砂等等。

“04年剛來鄭州時,我就住在國棉四廠的筒子樓裡,一天吃飯不超過10塊錢,三廠的炸串,四廠的燴麵。如今,幾個棉紡廠早已成為商品房,安靜的棉紡路已經成為西區最熱鬧的所在。我沒事的時候還會去那一片溜達,尋覓鼻息印象中的那個氣味。”

「行走鄭州 讀懂最早中國」劉炳晗400幅鋼筆畫畫出了鄭州的大街小巷

在諸多作品中,劉炳晗最喜歡的作品是一個男孩的背影,男孩站在二七廣場天橋走廊上眺望著二七塔,劉炳晗僅僅用了兩個小時就完成了畫作。

在他看來,小男孩和二七塔同框,是歷史的勾連,更是時光的承載,同時也是屬於鄭州,屬於中原的獨有氣質。

「行走鄭州 讀懂最早中國」劉炳晗400幅鋼筆畫畫出了鄭州的大街小巷

在完成那幅農大北門小吃街的畫作後,劉炳晗把它發在了朋友圈,並配文:“農大北門的小吃街,都是十年前的記憶。路口的羊雜湯,胡和記的拌麵,窮學生改善生活的美食。沒一家乾淨的,但讓人回味無窮。”

劉炳晗告訴記者,畫面雖然是靜態的,人們可以透過畫面感受到一種生活氛圍,那是一種中原獨有的場景和氛圍。

“沒想過賣畫,只想讓更多人在畫作中找尋回憶”

翻看劉炳晗的朋友圈,從他2015年1月19日釋出的第二條朋友圈開始到2022年4月10日,除了繪畫作品,幾乎沒有其他內容,並且保持著定期更新。

他告訴記者,多年來,不僅他養成了定期更新的習慣,就連他的朋友們也都“訂閱”著他的朋友圈等著欣賞畫作,甚至養成了一種習慣。“也不算催更,但超過一個禮拜沒更新的話,朋友會來問。”

「行走鄭州 讀懂最早中國」劉炳晗400幅鋼筆畫畫出了鄭州的大街小巷

前段時間,鄭州一個畫展策展人找到劉炳晗,希望他能捐幾件作品,在畫展結束後進行義賣,捐給希望工程。劉炳晗二話沒說,立刻挑了一些畫有鄭州地標性建築的作品送了過去。

“以前也有人找我買過畫,但我沒賣。倒不是錢的問題,就是沒考慮過,一般朋友想要的話,就直接送了。”

在劉炳晗看來,讓更多的人在畫作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記憶,是更令他有成就感的。

「行走鄭州 讀懂最早中國」劉炳晗400幅鋼筆畫畫出了鄭州的大街小巷

他告訴記者,有很多人告訴他,在畫裡找到了自己的房子,小區的樓下,或者以前去過的地方,很讓人懷念。“能透過作品帶給他們切身的感受,我覺得這挺好的,特別高興。”

從前,朋友圈是劉炳晗釋出作品的唯一出口,在記者的邀請下,他在頂端新聞app上也開通了自己的賬號。

「行走鄭州 讀懂最早中國」劉炳晗400幅鋼筆畫畫出了鄭州的大街小巷

“我的賬號ID是‘老晗的鋼筆畫’,歡迎大家下載頂端新聞並關注我,我今後也會定期釋出作品,感謝大家支援。”

「行走鄭州 讀懂最早中國」劉炳晗400幅鋼筆畫畫出了鄭州的大街小巷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