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一個小村莊的家廟,歷經二百八十餘年,為啥不斷重修?

由 城話 發表于 運動2021-10-12
簡介”私以為這馬寨村落秩序井然,雖無人專事環衛保潔,無現代都市文明洗禮,卻乾淨無比,便是這“慎終追遠”從近處而言,最切己的益處了

慎終者喪盡其禮什麼意思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對於儒家文化來說,建立宗祠祖廟,祭祀祖先先賢,是慎終追遠的一種體現。《禮記王制》上說:“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庶人祭於寢。”在古代,有官爵者才能建家廟。

一個小村莊的家廟,歷經二百八十餘年,為啥不斷重修?

不過隨著現代社會的建立,即使是在農村,家廟文化似乎也不常見了。在拜訪滎陽秦氏舊宅的途中,行經高山鄉馬寨村。這個村落綠樹繞牆,庭院有序,非常乾淨。在這自然靜雅的環境中,有一處壬戌進士舊宅,門楣之上題著“素風不去”的楹聯。

一個小村莊的家廟,歷經二百八十餘年,為啥不斷重修?

在這進士舊宅對面,還有一處仿古建築,從牆外望去非常清幽,走近才知道這是一處家廟,大概這也是為何這個村子叫馬寨的原因了。雖然大門緊鎖,幸運的是回來時路過這裡,正好在門口遇見村中掌管家廟鑰匙的長者。在其引領下,有機會進入馬氏家廟參訪。

一個小村莊的家廟,歷經二百八十餘年,為啥不斷重修?

這是傳統的中原院落的格局,入門便見一處影壁,上面雕刻著一個大大的“福”字。影壁後記刻著重修東西廂房的緣起始末。這看似新修的院落其實自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建立起,迄今已有二百八十餘年的歷史了。院中栽植著成雙的松柏、銀杏,月季蘭草,環境幽雅。

一個小村莊的家廟,歷經二百八十餘年,為啥不斷重修?

抬眼望馬氏家廟正堂,雖為重修,依然不失古典之韻,屋頂上有三個寶瓶裝飾,簷下“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八個鎏金大字甚為醒目,廊下有“忠孝蘊德”的匾額。

一個小村莊的家廟,歷經二百八十餘年,為啥不斷重修?

根據石碑刻制的清咸豐元年家譜序言得知,此馬氏一族祖居山西平陽府洪洞縣,明太祖二年遷徙河陰,幾經輾轉,落戶於此。而其先祖為唐虞堯舜時代伯益之後,賜姓為馬。

一個小村莊的家廟,歷經二百八十餘年,為啥不斷重修?

“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是哲學的三大問題。有人非常幽默,說這是一個“買一張實名火車票”就可解答的問題。不過,一張火車票帶來的可能是遠遊,是漂泊,也可能是迴歸故鄉。

一個小村莊的家廟,歷經二百八十餘年,為啥不斷重修?

這題為“裕後光前”的碑刻序言中寫道:“當思物生於天,而人本乎祖。祖宗之所由來與其自出者,故不可以不知也。”慎終追遠,也是對哲學問題的一種現實解答。

一個小村莊的家廟,歷經二百八十餘年,為啥不斷重修?

朱子在《論語集註》這樣解釋:“慎終者,喪盡其禮。追遠者,祭盡其誠。民德歸厚,謂下民化之,其德亦歸於厚。

蓋終者,人之所易忽也,而能謹之;遠者,人之所易忘也,而能追之:厚之道也。

故以此自為,則己之德厚,下民化之,則其德亦歸於厚也。”

一個小村莊的家廟,歷經二百八十餘年,為啥不斷重修?

明末蕅益大師在《四書蕅益解論語點睛補註上》中的註解似乎更有助於理解:“厚。是本性之德。復其本性。故似歸家。知真性無量無邊。不生不滅。則知民德本厚。流於薄者。習為之也。

教民慎終追遠。其事甚多。不但喪盡其禮。祭盡其誠而已。言其小者。如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便是追遠。飯食已訖。一箸一器。必安放整齊。便是慎終。

一個小村莊的家廟,歷經二百八十餘年,為啥不斷重修?

私以為這馬寨村落秩序井然,雖無人專事環衛保潔,無現代都市文明洗禮,卻乾淨無比,便是這“慎終追遠”從近處而言,最切己的益處了。而暫居城市又無歸屬感的人,沒有根與家園的感覺,無慎終追遠之意,又怎期其對暫居之所、暫棲之地愛護倍加呢?由是可知:“安土重遷,黎民之性”,百姓安居,才是硬道理。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