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面對青少年陷入社交媒體成癮的現狀,我們可以採取哪些措施?

由 仙貝心理 發表于 運動2023-02-05
簡介探索社交媒體創造的新溝通形式與青少年個體發展需求之間的關係,在青春期過程中家庭、父母會如何影響或引導青少年,以及青少年自己在面對挫折或阻礙的時候如何避免陷入社交媒體成癮具有重要意義

如何應對主場優勢

面對青少年陷入社交媒體成癮的現狀,我們可以採取哪些措施?

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和應用程式覆蓋面的廣泛,未成年人的網路成癮現象也逐漸增加。社交網路的使用率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它改變了人們的溝通習慣和生活方式。

這種變化在青少年時期尤為明顯。據觀察,隨著上網機會的增加和技術裝置(計算機、平板電腦、智慧手機等)的迅速變化,網際網路和社交媒體在青少年中的使用迅速普及。

青春期是生理、認知和社會發展發生重大變化的時期。這是人格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審視同伴關係的重要時期。對於青少年來說,同齡人比家人更受歡迎,他們欣賞朋友關係和團體活動。

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青少年的社會交往方式也開始發生變化,線上社交媒體應用具有重要的作用。自從網際網路進入人類生活以來,網路傳播和社交媒體在青少年社會化和人格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面對青少年陷入社交媒體成癮的現狀,我們可以採取哪些措施?

探索社交媒體創造的新溝通形式與青少年個體發展需求之間的關係,在青春期過程中家庭、父母會如何影響或引導青少年,以及青少年自己在面對挫折或阻礙的時候如何避免陷入社交媒體成癮具有重要意義

青少年社交媒體成癮的現狀

在社交媒體成癮的各維度中,突顯性表示的是全神貫注於社交媒體,渴望表示的是逐漸越來越多地使用社交媒體,以從中獲得快樂。

情緒調節是指透過使用社交媒體來減少負面情緒,復發表示個體希望或者試圖減少社交媒體的使用但並沒有成功,退縮是指如果個體被禁止使用社交媒體則遭受痛苦。

最後,衝突表示個體因為社交媒體的使用而犧牲其他義務或對其他重要的生活領域造成傷害。青少年群體的社交媒體成癮在人口學變數上存在顯著差異。

面對青少年陷入社交媒體成癮的現狀,我們可以採取哪些措施?

社交媒體成癮及各維度在是否為獨生子女以及生源地上並沒有顯著的差異,但是獨生子女社交媒體成癮的平均分比非獨生子女的要略高一點,可能是由於獨生子女缺少兄弟姐妹的陪伴,更傾向於在社交媒體中與朋友或者網友產生情感的寄託。

除此之外,城鎮生源地的學生的社交媒體成癮各個維度的平均分都高於農村生源地的學生,原因可能在於城鎮的學生從小接觸新鮮事物,適應能力較強,性格可能比農村的學生開放和外向,更多活躍於社交媒體並且樂於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

青少年家庭功能的現狀

女生的家庭功能總分顯著高於男生的總分,並且在積極溝通以及問題解決方面也是女生高於男生,原因可能在於女生心思更細膩,更善於與家庭成員溝通,能有效地調節家庭內部的小矛盾。

面對青少年陷入社交媒體成癮的現狀,我們可以採取哪些措施?

家庭功能在不同年級中的差異存在顯著性,高二和高三學生家庭功能的總得分顯著高於高一學生,原因可能是高二高三學生經常忙於學業,家庭成員給予了比平時更多的關愛與支援,所以在情感交流、積極溝通以及問題解決方面。

高二高三學生的水平同樣也是高於高一學生,孩子高考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之一,父母對於孩子學習上的滿足一定會竭盡所能,對於孩子精神和物質上的要求也近乎於有求必應,在自我主義方面也能反映出與此類似的現象。

高一學生可能在認知和心態方面還不夠成熟,導致自我主義水平相比於高二高三學生會相對更高一些,家庭功能水平可能更差。

面對青少年陷入社交媒體成癮的現狀,我們可以採取哪些措施?

社交焦慮與心理韌性的鏈式中介作用

本研究結果表明,社交焦慮在情感交流與社交媒體成癮的關係中存在完全中介作用,結果驗證了假設

2

。與劉曉潔等的研究類似。

孩子會因為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冷漠而產生社交焦慮感,由於他們的心智發育還未成熟,並不能有效的運用各種情緒來調節,容易透過簡單的逃避社交來緩解焦慮。

心理韌性在情感交流與社交媒體成癮的關係中存在完全中介效應,並且社交焦慮與心理韌性的鏈式中介效應同樣存在。

家庭中的情感交流不會直接預測社交媒體成癮,而是透過社交焦慮與心理韌性的共同作用負向預測社交媒體成癮,在過程中,心理韌性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預測作用。具體而言,情感交流對心理韌性具有顯著的正向預測,對社交焦慮存在負向預測作用。

面對青少年陷入社交媒體成癮的現狀,我們可以採取哪些措施?

青少年是人格發展的一個重要的時期,與同伴、家人的情感聯絡會影響到青少年的社交行為以及心理韌性水平,所以溫暖、充分的情感支援是青少年擁有健康的社交心理的一個重要條件,可以幫助他們樹立自信、獨立自主和形成正確的交友觀。

社交焦慮與心理韌性在自我主義與社交媒體成癮的關係中存在部分中介作用,表示青少年的自我主義不僅能直接正向預測社交媒體成癮,也可以透過社交焦慮與心理韌性的中介作用間接預測社交媒體成癮。

所以出現此結果的原因可能是青少年的過於自我的性格對與他人社交行為產生了消極的影響,導致其他人不願意與他們交朋友和相處,但社交的渴望也同樣存在於他們的內心,久而久之便把目光鎖定在了虛擬社交上。

面對青少年陷入社交媒體成癮的現狀,我們可以採取哪些措施?

社交焦慮在問題解決與社交媒體成癮的預測作用上並不存在顯著的中介效應,社交焦慮與心理韌性的鏈式中介效應也不顯著,但心理韌性在問題解決與社交媒體成癮的預測作用上存在顯著的中介效應。

可能的原因在於,青少年解決問題的方式、對於日常事務的處理辦法通常來源於家庭,在家庭中有良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可以讓青少年從心理到行為上選擇正確的應對方式和處理方法,而不是選擇迴避和消極態度,轉向遊戲、社交媒體來逃避現實。

社交焦慮與心理韌性在家庭功能與社交媒體成癮上的鏈式中介效應顯著,結果驗證了假設

3

和假設

4

,表明家庭功能不僅能直接對社交媒體成癮產生負向預測作用,也能透過社交焦慮和心理韌性負向預測社交媒體成癮,驗證了

Brand

網路成癮模型。

面對青少年陷入社交媒體成癮的現狀,我們可以採取哪些措施?

心理韌性在此過程中一定程度上減弱了社交焦慮的消極作用。結果也顯示,家庭功能的不良對青少年社交焦慮存在顯著預測作用,家庭功能良好對青少年的心理韌性也存在顯著預測作用。

家庭功能包含情感、溝通、合作、問題解決、規則等一系列日常行為,家庭功能的不良可能會直接導致青少年社交焦慮、成癮行為的產生。

所以,將家庭功能各方面加以改善,積極溝通、耐心陪伴,給予青少年良好的家庭教育,為青少年的全面發展提供優良的環境資源,與此同時,也要重視培養青少年的心理內部資源,促進青少年心理韌性的發展,可以讓某些問題行為減少或不再發生。

面對青少年陷入社交媒體成癮的現狀,我們可以採取哪些措施?

對策與建議

隨著社交媒體的流行以及多元,基於本研究的結果,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對青少年進行及時的干預。

第一,

改善家庭教養方式。家庭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是不能忽視的。家庭成員之間的親密感和信任感是任何家庭之外的人無法提供的,父母給予孩子充分的關愛、陪伴與支援。

在有困難時積極解決困難,不逃避不放棄,良好的應對方式可以給孩子樹立一個很好的榜樣。

讓孩子從小就明白合作、信任、分享的樂趣。在家庭中制定合理的家庭規則並且嚴格執行,有效地對家庭成員的行為舉止進行約束,讓孩子理解秩序和規則對人乃至社會的重要性,培養良好的自律行為,從而避免產生心理障礙或問題行為。

面對青少年陷入社交媒體成癮的現狀,我們可以採取哪些措施?

第二,

加強青少年的社交能力,克服社交焦慮情緒。校園是青少年主要學習和生活的場所,有潛在社交焦慮的學生在與老師和同伴的交往過程中可能會產生焦慮情緒,在這種情況下。

首先老師需要關注到學生的異常情況,與家長溝通實情,引導他們正確地抒發情緒,提高自信心。

其次學校可以有針對性地開設心理課程和開展心理輔導工作,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告訴其他學生與孤僻內向的小夥伴相處也應該給予包容和理解。最重要的還是需要學生自己學會排解焦慮情緒,接納自己。

面對青少年陷入社交媒體成癮的現狀,我們可以採取哪些措施?

第三,

提高青少年的心理韌性水平,加強心理素質。事實上,家庭氛圍良好、家庭關係親密同樣可以在青少年心理韌性的發展中為他們提供良好的保護,父母的支援和理解能讓青少年樹立自信心。

父母家人在生活中合作解決問題的時候,也會言傳身教地告訴孩子,可以不止相信自己,也可以充分相信夥伴、朋友。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