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如果車企主動便宜點,你會不會真心想買一輛新能源汽車?

由 autocarweekly 發表于 運動2023-01-19
簡介(以下,供需要薅羊毛的童鞋參考)10月24日,特斯拉官宣,對中國大陸地區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兩款車型五個版本下調起售價,降價後兩款車型的起售價分別達到26

電腦裡輸入法怎麼轉換

文|曹江北

臨近年底,新能源汽車市場吹來了一股降價風。

(以下,供需要薅羊毛的童鞋參考)

10月24日,特斯拉官宣,對中國大陸地區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兩款車型五個版本下調起售價,降價後兩款車型的起售價分別達到26。59萬元、28。89萬元,五個版本最高降幅達3。7萬元。

如果車企主動便宜點,你會不會真心想買一輛新能源汽車?

緊接著,網路上傳出了AITO問界品牌旗下 M5 及 M7 車型付尾款時可直接減免 8000 元的訊息。此後,華為方面對這一不實傳聞進行迴應:“自 10 月 24 日凌晨起,取消原來金融貼息、各銷售門店差異化的禮品等服務,對部分現車車型購買使用者統一贈送價值八千元的保險。”

10月31日,福特中國電動車事業部正式宣佈,自當日起,國產福特電馬Mustang Mach-E全系車型進行價格調整,降價幅度為2萬至2。8萬元,降價後的售價區間為24。99萬至36。99萬元。

11月15日,賓士宣佈旗下部分EQ純電動車型下調建議零售價,其中賓士EQE三個車型售價分別下調5萬至5。07萬元,調整後的售價為47。8萬至53。43萬元;EQS四個車型售價分別下調20。46萬至23。76萬元,調整後的售價為84。5萬至131。4萬元;AMG EQS 53兩個車型全都直接優惠19。86萬元,現售價148。6萬至154。7萬元。同時,賓士表示會針對在2022年11月16日前購買上述降價車型的老車主,根據購車發票金額和此次調整後的廠商建議零售價的差額,提供專屬補貼方案。

如果車企主動便宜點,你會不會真心想買一輛新能源汽車?

同日,有爆料稱小鵬汽車多款車型降價,除最新的G9之外,G3i、P5、P7三款車尾款減免1。4至2萬元。儘管小鵬汽車隨即迴應稱只是對權益結構進行了調整,但市場認定這一說法從側面印證了降價舉動屬實。

如果車企主動便宜點,你會不會真心想買一輛新能源汽車?

還記得今年一季度,幾乎所有新能源車企都積極參與的那一波漲價潮麼?怎麼才過了半年的時間,銷售價格體系被打破都快趕上偶像塌房的速度了?是不是真像一篇媒體報道里,某國產新能源汽車高管所說的那樣:“今年不虧本賣車,明年連虧本賣車的機會都沒有了。”

從《第一財經》的報道中看到,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居民部門存款大幅增加。對此,該報道分析:居民部門在增加預防性儲蓄的同時,把更多的增量資產從房地產端轉移到了定期存款端,這是居民部門在主動調整家庭資產結構。

在今年9月中旬,國有六大行

(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通銀行和郵儲銀行)

,再加之招商銀行集體下調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不論是活期,還是整存整取,利率都進行了下調,幅度最大的是三年整存整取利率。政策一出,有一眾專業人士對此進行了分析,政策層面想進一步刺激消費,給經濟注入活力。

然而,從政策推出到落地顯效,勢必需要一段過渡的時間。而這段過渡時間,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認作是居民大宗消費的真空期——包括新能源汽車。

如果車企主動便宜點,你會不會真心想買一輛新能源汽車?

也就是說,在我國千人汽車保有量逐年提升的大背景下,消費不景氣因素制約下,之於大多數新能源車企而言,汽車存量市場還是那個存量市場,直接決定著如果想要爭取更多的銷量,仍然要靠搶。

拋開三電技術、智慧化水平這些需要教育週期的營銷抓手,降價或許就是唯一行之有效的手段。

以特斯拉舉例,Model Y後輪驅動版售價經新一輪價格調整後重回30萬元以內,意味著此時購買該車型的車主可享受超1。1萬元的2022年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較降價前可少花2。8萬元。而降價對消費市場的刺激直接明瞭,據《未來汽車日報》報道,在特斯拉降價訊息發出之後,僅僅一個上午的時間,北京地區訂單量已經破千臺,爆單趨勢持續上升。

而導致新能源車企紛紛降價的另一重原因,與產能過剩所帶來的庫存壓力有一定的關聯。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日前釋出的最新一期“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顯示,10月份,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59。0%,同比上升6。5個百分點,環比上升3。8個百分點。表明汽車經銷商10月份整體庫存承壓,終端銷量不及預期。

不過要明確的是,降價本身沒有原罪,原罪在於沒有讓使用者得到尊重,在於使用者感知到了被“割韭菜”的矇蔽感。畢竟,價格維穩與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有著密切的關聯,沒有一個使用者希望在第二天開啟手機的時候,鋪天蓋地的是關於自己剛剛提到的不足月新車官宣價格下調的訊息。

如果車企主動便宜點,你會不會真心想買一輛新能源汽車?

既然如此,不降價行不行?行,也不行。

前者的依據在於新能源汽車的製造成本仍然居高不下。單從動力電池製造成本角度來看,據生意社資料顯示,截至11月15日,電池級碳酸鋰報58。7萬元/噸,較今年初漲幅達到120%,較2021年初的5。3萬元/噸,漲幅高達10倍。

後者的理由在於,如果不透過降價實現品牌的“追趕超”,達成年初定下的銷量目標多少是一件難事。以賓士為例,相關資料顯示,今年10月份,賓士EQE的國內銷量只有678輛,而EQE、EQA、EQB、EQC前10個月累計銷量不到1。2萬輛。

在行與不行之間,選擇後者無可厚非。雖然主動降價明擺著是要做虧錢的生意,違背了商業的初心,但是不降價又代表著失去了搏一搏市佔率的機會。

不如索性就降了吧,何況燃油車企們幹這事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那麼,如何科學地去降價?

最起碼的,就是新能源車企要從經營的角度出發,給消費者一個緩衝期。而這個緩衝期既可以是降價之前的保價承諾,也可以是像賓士所給出的降價之後的補償政策。而在銷售培訓話術上,企業內部也要進行規範,實事求是地避免類似“年內不會推出新車型”之類的承諾。甚至,新能源車企要明確的是,即便當前到了“軟體定義汽車”的時代,汽車也不能從根本上效仿手機的迭代速度。否則那些飄紅的訂單背後,寫滿的都是犧牲掉的消費者的忠誠。

簡言之,你對消費者坦誠以待,消費者才會報之以歌。

其實,降價也好,漲價也罷,都是遵循著市場的供需規律。就像我們在菜市場買菜的時候,討價還價一番後,攤主都會說,“你如果真心想要,我就便宜點賣給你好了”。

如果車企主動便宜點,你會不會真心想買一輛新能源汽車?

在品牌認知度逐步提升的前提下,在使用者忠誠度穩定增長的前提下,在潛客購買意願維持高位的前提下,大機率是會的——不管有沒有受到降價潮的波及。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