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J.W.Forrester:(Bullwhip effect)牛鞭效應

由 王智遠 發表于 運動2022-12-28
簡介一方面,可以減少資訊不對稱,讓公司訂單處理,採購決策更加效率,但要注意的是,即便客戶需求能夠完全前置,由於各節點預測方法和備貨策略存在差異,依然會存在一定牛鞭效應

陷字一共幾畫

J.W.Forrester:(Bullwhip effect)牛鞭效應

文:王智遠 | ID:Z201440

身邊有很多能力強,聰慧的人,工作多年,就是沒能升職成為一名管理者,為什麼?經過大量洞察發現,他們都有著一種共性問題,不懂

「謹言慎行」

這四個字出自《禮記·緇衣》中

“則民謹於言而慎於行”

,其實,它是中性詞,說明一個人心智日趨成熟,明白社會無時無刻都充滿“陷阱”,減少說話頻率、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困難。

真的是這樣嗎?未必。

它的另一面在於

“嚴謹的態度,和資訊傳遞的準確性”

,經濟學中有個術語叫

牛鞭效應,(Bullwhip Effect)

,我認為,與此正好吻合。

什麼意思呢?

通常指,資訊,從終端客戶向供應鏈傳遞時,無法有效實現真實資訊共享,使得資訊扭曲而逐級放大,導致需求資訊出現大波動。

此扭曲的資訊,放在圖形上看,就像一個甩起的牛鞭,因此,被形象成為牛鞭效應。

講個故事:

你開家超市,一個月平均售賣6000瓶礦泉水,訂貨時會把數量報給中間商,結果中間商擔心不夠賣,向上層經銷商反饋時加上500瓶。

上級經銷商接到接到資訊時,同樣擔心你不夠用,又在此資料上加了500瓶,到品牌方供應鏈端時,資料從6000漲到7000瓶。

造成供應鏈生產與實際銷售不符,供給遠遠超過需求,增加額外材料成本,整個過程就是牛鞭效應。

簡單來說,

資訊經過層層傳遞,會被加大、減少,站在傳遞著或接受者角度看,都沒什麼問題,可由於中間存在時間數量差,難免會造成整個供應鏈系統混亂。

該效用,出自哪裡呢?

最早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福瑞斯特((J.W.Forrester),1961年出版的《工業動力學》一書中提出。

教授用來系統分析生產、庫存管理等企業問題上,它透過一系列例子,並從工業學角度,證明組織行為變化的結果。

也就是說,根據工業組織,隨著時間動態變化的特點,得出該效應是供應鏈系統成員之間在訂貨、採購、運輸、和生產等過程中存在時滯的結果,即,

組織所採用的管理形式和政策導致該結果發生。

後來,為驗證效應的有效性,20世紀80年代,J。D。Sterman基於“大富翁”遊戲策略,設計了啤酒遊戲實驗。

怎麼做的呢?

老師讓學生們分別扮演

顧客、下游零售商、中游批發商、上游製造商;

遊戲中,扮演者和銷售角色的人,目的儘可能做好自己本職工作,將需要的啤酒數量,向自己上游傳送。

幾輪之後發現,客戶需求較小波動時,供應鏈會嚴重壓貨,零售門店客戶較大波動時,就會嚴重缺貨,但他們中間的任何一方都是善良的,但結果幾乎一樣,供應鏈吃虧。

J。D。Sterman認為,這樣的結果是非理性導致。

到20世紀90年代時,TOwill和Lee等學者,對該效應又進行更系統的研究,他們透過模擬發現:

需求資訊變化幅度,經過每一輪環節就會變多一倍,生產商和中間環節獲得訂單後,對市場需求預測幅度,幾乎是初始8倍之多。

最終,透過簡單數字模型,證明供應鏈成員理性操作、可以做到決策最優,同時還得出導致效應發生的四種原因:

1)需求預測不準,2)交易博弈,3)批次訂貨,4)價格波動

那麼,該如何有效解決呢?

目前很多公司採用「訂單-銷售-供應鏈生產」一體化的式,也就是,你線上下單,系統接到指令後,直接將資訊反饋給智慧工廠,生產線將準備好的原材料,推送至流水線,完成生產,直接發貨。

小米拉桿箱,就是該策略。

商城下單時所買產品還沒有生產,對方接到指令,達到一定製造數量時啟動機器,分分鐘製造完成,然後24小時內發貨,減少資訊差帶來的成本增加。

但是,多項研究中發現,

市面並不是所有品牌都能達到“產銷一體化”階段

,怎麼辦呢?人們基於上述四種原因,提出了四種有效方案,可以減少牛鞭效應存在。

其一:洞察你的客戶

以往大家都依賴歷史銷售資料、和傳統的市場研究方法總結經驗,給中間商分配“商品數量”,賣完就沒有,不夠就不賣。

現在,你還可以透過線上、線上使用者行為和資料畫像,在演算法幫助下提升對客戶需求預測的能力;各大電商平臺中,都有相關資料服務,另外建立自己的私域,增加客戶互動,也有利於我們洞察需求。

其二:主動影響需求

儘管客戶需求多變,難以琢磨,但是,我們有主動出擊的本領,就像,無規律的打折促銷、肯定會帶來需求波動,反之,穩定的價格預期和規律性促銷策略,會形成比較穩定的需求預期。

同時,

預售、拼團、訂閱、都可以提前鎖定相對確定性的客戶需求。

這樣,品牌在中間商覆蓋面不是很大情況下,基本可以得到有效緩解,如果覆蓋面較廣(幾百個城市、上萬個網點),可能就要進行週期把控。

其三:資訊前置化處理

以前做商超,中間商都會對小老闆說“要提前5-7天”訂貨,這屬於資訊前置化。

一方面,可以減少資訊不對稱,讓公司訂單處理,採購決策更加效率,但要注意的是,即便客戶需求能夠完全前置,由於各節點預測方法和備貨策略存在差異,依然會存在一定牛鞭效應。

另一方面,

公司在處理時候可以分為“資訊提前”和“訂貨提前”兩部分

,前者有助於訂單處理和採購決策,後者有助於產品生產與運輸,透過供應鏈各節點互聯互通,以及資料支撐,可以極大縮短中間週轉成本。

其四:將訂單小規模化

現在工廠技術進步快,產能線上化、智慧化屬於常態,無形中推進低成本,小規模生產的可能性,加上生產運輸分段處理,延遲產品差異,也能使得訂單小規模展開。

我在2019年做面膜時,起初不知道自己能夠銷售多少,工廠最低可以做到3萬起訂,資金迴流和庫存壓力對我幫助很大,相信現在效率更是前幾年之上。

這種現象,服裝領域也多常見。

如,男士短T,大規模生產基礎版降低製造成本,同時,末端提前將“打好帶圖案的版”上架電商平臺售賣。

接到訂單後,中端按照版型售賣數量進行製作,不僅滿足小訂單需求和交付及時性,也能在不斷髮展的市場競爭中,降低全行業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

“庫存共享化”也是不錯選擇。

如果你是線下終端零售品牌,在季度大節點,將庫存數量告知中間商,讓大家提前備貨,同時適當釋放一些虛擬庫存,不僅能夠降低生產成本,也能削弱牛鞭效應。

所以,無法做到「產銷一體化」,牛鞭效應就會一直存在,我們只能透過資料回傳效率,以及資訊共通的準確性來減少誤差,就像今年的雙11,肯定有不少商家出現「貨不夠賣、擠壓過度」情況。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

把你有多少貨真真切切在電商平臺告訴“消費者”,然後,每天限購多少,賣完就不上,做好頻率管理,就能有效避免“牛鞭效應”發生。

問題來了,有人說線下砍掉中間商不就可以了。

其實,那些喊著砍掉中間商的品牌,最終把自己砍掉了,因為,它們根本沒有搞懂「線下經銷商」的本質。

所謂市場,主要有兩個核心要素,“供”和“需”,所有活動都是為做好兩者匹配,只要商品出現跨地域、跨時間交易,就需要中間人來操作,所以,

兩者之間有天然鴻溝。

在整個流通環節中,經銷商成為廠商在各地的銷售代表,獲得某地專屬經營權、特殊的價格、指定類目品相等,作為回報,它們也會承擔該地區銷售增長目標,承諾每年做出多少銷量。

除此外,

經銷商和分銷商還需要給自己下一級,提供倉儲物流、售後等服務、幫助向下的區域開啟新品市場。

據我所知,經銷商背後有數字指標,達成後可以拿到公司高額返點,未達成則被取消代理資格。

因此,經銷商作用有兩個:

1)擴大品牌力,2)開啟銷售通路,

一方面,有人會說,“前者”我完全可以自己做,並且將使用者沉澱至私域。

這是很好的想法,但你有沒有想過,總部透過線上social,碎片化種草能塑造多大品牌力呢?況且,碎片化資訊很難出現長尾效應。

那就不得不靠線下“超市網點”覆蓋周邊三公里,配合品牌線上廣告裡,才能將資訊轉化為金錢

,不然想想看,單憑線上銷售,如何滿足及時性呢?尤其在快消領域更為常見。

舉個例子:

大家應該都喝過農夫山泉,幾乎遍佈大街小巷每個商超,所有經銷商、分銷商都知道它進貨幾毛幾分、誰家賣的貴,還是便宜,想想看,這樣的產品為什麼渠道商還要做。

因為SKU存在通用性,他們一般會拿流通貨給其他SKU鋪貨,只有這些認可的流通貨,結合一些高溢價品牌,鋪開後才有利潤可賺,所以,最後,康師傅、農夫山泉,就成為一種敲門磚。

另一方面,

渠道商也具備資金緩衝池的作用。

大家都知道不論做什麼生意,最重要命脈是資金鍊,品牌方為保證自己資金鍊健康度,恨不得所有交易都能現款現結,越是強勢品牌,對賬期要求越嚴格。

你想做大賺更多錢,又不想一個個對著商鋪收錢浪費時間成本,怎麼辦呢?只需要管理好每個城市大代理,就能輕鬆解決。

舉個例子:

元氣森林出款新品,要進軍某個地級城市,總部不可能拿著POS機、收款碼去每個地方供貨,如果這些小店沒有現錢,你後期又不可能派人再去催收。

最好的思路就是,我只管理幾個城市的大代理,授權後直接跟他們要錢,至於下級代理有沒有能力及時回款,會不會壞賬,總部不管。

若大代理交不上來錢,我就可以隨時換掉,畢竟新品牌紅利期,每個城市想做的人很多。

一句話,對於品牌商(廠商)而言,

中間商能把商品鋪出去,口碑做起來

,那些喊著“打到中間商、去掉中間環節”的老闆,更多是營銷噱頭,如果真去掉,離關門也不遠了。

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再說「謹言慎行」。

它的核心並非不讓你說,而是要把“資訊傳遞準確”,假設你帶團隊,自己是一名大嘴巴能把事情做成嗎?肯定不能,因為滿嘴跑火車很容易誤導下屬,方向不對,還有損企業文化。

同時,老闆又不可能砍掉中間環節(高管),親自帶中層管理者,

人多認知不齊很容易造成傳遞、理解偏差,還浪費精力。

所以,唯一的辦法是,只管理幾個高管,保證他們不出錯,他們再去傳遞,自然不會偏差,因此,大事小事不可糊塗。

但是,為不讓事情出現意外,很多管理者習慣「層層加碼」

,就像總經理安排一項工作任務給經理,工作量為100%,經理在執行時有些把握不準,就多幹一點,於是,工作量多了50%。

經理將任務安排給主管,主管有些把握不準,又多幹了50%,主管把任務安排給下屬,下屬把握不準也出現該現象,最後大家都乘數效應,幹了5倍乃至10倍。

我以前,經常遇到此類情況。

跟老闆見完客戶後,他經常說“我們回去跟你做份方案”,再推進合作進度。

然而,方案具體細則、圍繞哪些、需不需要加上背景闡述、以及是否需要設計,做多少頁合適等定義不清晰,還讓自己判斷時,常常造成表達理解不在一個頻道。

最終結果是,方案做了老闆不滿意,老闆滿意了交付給客戶,客戶看後覺得又太複雜,中間不僅浪費時間,還沒有取得良好效果。

這些均是,資訊傳遞不精準問題。

所以,

多問幾個為什麼,就是資訊前置化處理,本質也是洞察並影響客戶需求,換言之,既要拿捏,還要放縱。

《哈佛商業評論》有篇文章叫“第五級領導”(Level 5 leader),依據對1500家以上的上市公司連續15年業績考察,結合對領導人性格、氣質、業績之間的關聯,做出詳細對比。

得出一個重要結論,即,具備高成長企業的領導者,他們的氣質並非所常見的英雄主義、傲視群雄,而是看上去有點焉,甚至內向低調,不愛說話的,並且他們都具備這兩大特點:

1)謙卑執著,羞澀無畏

這並非一種文學化、印象式的感性結論,而是基於大量資料比對後得出的結果,文章作者甚至建議大家購買股票時,不要去買那些領導層陽氣特別盛的公司,反而是那些擁有柔性之氣的領導團隊所帶領的公司。

為什麼呢?因為領導是一家企業的「氣味」之源,在一個幾萬、幾十萬人的公司,領導的每句話,每個行動,都有可能被過度解讀。

有些領導者根本沒有意識到,資訊一旦被釋放出去,自身可能是沒有掌控力,這些資訊會藉助一個你並不知道的槓桿,被無形放大。

想想短影片平臺,那些被切片過的領導發言,你甩鞭子時幅度並不大,可鞭子另一頭所延伸出去的力量,背後釋放的訊號,會成為無形扭曲機器,不容小窺。

就連阿里集團,HR政委在招聘人選時也曾說過“聞氣味”。

換句話,氣味本身就是一種特質匹配,我找到聰明、皮實、樂觀、自省的人,他們才會在業務進行時讀懂領導表達什麼,不至於偏差太大,所以,人就是資訊源頭,源頭對才會減少衝突。

2)向內求己,成績向外

遇到問題要看自己,遇到成績要看窗外,很多公司中途倒閉,恰巧是關係弄顛倒,遇到成績覺得是做的不錯,遇到問題則歸屬到外部。

如果一家公司撐不下去,就是該公司所做事情錯誤嗎?這可能是偏見。就好像AI賽道有100家競品,但最終有5家成功,能說明剩下的有錯嗎?不能。

很多公司經營邏輯正確,最後沒有成功,

除外部客觀因素外,一大原因還是“人”的問題,人本身是資訊協同,資訊出現不對等時,最容易造成團隊無法共鳴,最終業務進行不下去。

不信你看,過往幾十年商業本質都是在重複同樣的事情,產品技術性驅動,或者消費服務類驅動,公司與公司之間都在圍繞使用者,

為減少「交易成本」轉圈。

你想想,即便對大趨勢無法預判,我也相信每個小創業者,都能對公司基本戰略方向、目標非常清晰,擁有這些之後,剩下的是什麼呢?選人、溝通、重複做事方法論。

換句話說,事情本身沒做成是選人問題,人與人之間共鳴則是資訊處理是否匹配,高效流轉的問題,回頭看,那些成功的公司在這兩者方面,似乎總能超越同行。

據此,牛鞭效應另一面告訴我們,

謹言慎行並非不說,是要「傳達準確」。

這也是,一名普通人應該具備的基礎素養,把該效應用在“男女談物件”場景下同等,不能洞察對方,傳遞正確資訊時,誤導難免產生。

總而言之:

拿捏放縱都不好,資訊準確最重要。

凡涉及5個人以上資訊傳遞,都有可能出現偏差,雖然難以避免,但是,弱化牛鞭效應作用強度完全可以實現。

需求管理、預測修正、資訊前置,這三個環節,在現實工作中任重道遠。

J.W.Forrester:(Bullwhip effect)牛鞭效應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