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剖析審美教育的本質與功能

由 森圖教育 發表于 運動2022-09-28
簡介席勒認為,現代人的精神問題和病症來源於感性、情感和肉體過分地被壓抑,現代社會的弊病是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而要想保持現代的人格的這種完整性,則需要採用審美教育這種特殊的教育方式來進行引導

怎麼理解美育的形象性

前言

審美教育是將美學與教育學融合到一起的一門學科,在德、智、體、美、勞的五育並舉教育理念中,審美教育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它“應用美學之理論於教育,以陶冶情感為目的”。

是提升人們審美能力,引導人們按照美的規律塑造靈魂,美化自身的人文科學。審美教育是一種特殊的教學手段,它能夠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透過審美素材與受教育者建立起一種特殊的情感色彩,採取寓情於心的方式給學生以直觀的教育感受,在潤物無聲中起到教育的作用。因此,我們認為,審美教育是美學與教育學的交叉學科,德國古典哲學家席勒《美育書簡》就被認為是這個學科的奠基之作,在該書中,席勒系統地闡述了審美教育的獨特價值與意義,首次將美育從美學中獨立劃分出來,為審美教育學科奠定了基礎。

剖析審美教育的本質與功能

審美教育的本質問題,在我國早期的研究中並沒有統一的看法。其中,具有主流學說的是“感性論”“情緒論”“情感論”等等。而這種始終紛繁複雜的本質論說法也就導致了學界對審美教育的概念、功能和意義難以做出相應的界定。因此,筆者擬從審美教育的本質論入手,對審美教育的本質觀作出定義。

在《美育書簡》中,席勒從感性論上分析了審美教育的意義。席勒認為,現代人的精神問題和病症來源於感性、情感和肉體過分地被壓抑,現代社會的弊病是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而要想保持現代的人格的這種完整性,則需要採用審美教育這種特殊的教育方式來進行引導。如席勒所言,“培養個別的力,就必須犧牲這些力的完整性,這肯定是錯誤的;透過更高的藝術來恢復被藝術破 壞了我們天性中的這種完整性,也是我們自己的事情。”

剖析審美教育的本質與功能

在席勒看來,現代人的這種完整性已經被時代的弊病所分割,而要恢復現代人的這種完整性必須採取“更高的藝術”,也就是審美教育。那麼根據席勒的定義,我們也就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審美教育是一種感性教育,它透過對人的審美能力的塑造來發展人的感性。

第一,審美教育具有情感性。審美教育的首要特徵就是情感性,情感的體驗始終貫穿於審美教育過程的始終。具體來看,就是作為主體的人對於客體的審美物件的能動的反應。且這種反應與哲學上物質與意識的客觀反應有所不同,它不僅僅是對物件的感知,還包括以理解、同情為基礎的關於審美的體驗。因此,在審美教育的一系列過程之中,如果審美物件無法激發人的情感,引起受教育者的共情就難以實現審美教育的最終目的。

剖析審美教育的本質與功能

第二,審美教育具有形象性。審美教育是透過美的事物來提高人的欣賞美與創造美的能力,可以說,審美教育是一種生動、形象的教育。在審美教育過程中,最先映入人們眼簾的是事物自身的美的形象,透過展示一系列生動、具體的形象來感染人,使人在美的事物中切實感受心靈的淨化,從而達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俄國著名文學家別林斯基說過:“哲學家用三段論說話,詩人用圖畫和形象說話”。這就說明,審美教育與知識性教育有著不同的特徵。哲學教育更加註重教學的邏輯性和嚴密性,其中理性佔據了學習的大部分內容。而詩人則更多地關注感性的圖表與圖畫,他更多地關注的是教學的藝術性與形象性,其中感性佔據了審美教育的大部分內容。例如賀知章在《詠柳》中的詩句“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詩人以柳樹為主角,描繪了一副春意盎然的圖景,一個“綠”字就讓人感受到了春天的來臨。顯然,審美活動的過程很難脫離物件的形象性來完成自身的教育目的。

剖析審美教育的本質與功能

第三,審美教育具有愉悅性。審美教育活動的愉悅性主要表現在“寓教於樂”,即把教育的過程與個人的情感結合起來,用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方式使受教育者完成審美的活動。第一個提出“寓教於樂”觀念的是羅馬詩人賀拉斯,它強調文學創造應該與讀者的內心聯絡起來,既能夠使讀者學到知識,又能夠在這一過程中享受樂趣。因此,審美教育不能透過外界強制性的干涉來進行,而必須透過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方式與被教育者達成內心的一致,它是一個內在的教育方式,而不是外在的教育方式。

如果一個人長期在審美的這種薰陶下生活,那麼長此以往他的內心就能夠更加的純淨。審美教育又稱為“情感教育”,情感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生命體驗,這種情感性需要透過美的形象和人的情感聯想來連線起來,激發欣賞者的情感共鳴。例如我們在看電視劇《覺醒年代》時,我們必然會隨著時代的變遷、人物形象的刻畫、故事情節的轉移而進行情感轉移,亦快樂亦悲傷。

剖析審美教育的本質與功能

第四,審美教育具有自由性。席勒認為,審美教育是透過自由去給予自由的,這是他的“審美王國”的一個基本法則。黑格爾也曾認為審美帶有令人解放的性質。審美教育的獨特性就在於它不同於德育、智育、體育、勞育可以透過強制性的手段和說教來培養人的習慣性行為,審美教育主要依靠的是美的素材本身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去打動人,使受教育者在無人干擾的前提下自覺自為地接受審美的洗禮與薰陶。

那麼這就需要審美教育的自由性來完成。一方面,要求受教育者接受審美活動是自願的不受外界強制的自由性活動,其教育的目的是無功利的;另一方面,受教育者在接受審美教育的過程也是自由自在的,在審美教育活動中,受教育者感受到的是愉悅、自由的氣氛,這是審美教育自由性的特點。

剖析審美教育的本質與功能

華中師範大學萬美容教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發展研究》一書則釆用了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研究方法,以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邏輯為主線,從教育的發展起點、思想淵源以及演進方式等幾個方面來分析其主要內容。祖嘉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則主要強調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統性研究方法,她主張從動態的思想政治體系入手,著力完善思想政治的體系教育。

張耀燦、陳萬柏主編的《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則主要為我們詳細描述了理論灌輸法、實踐鍛鍊法、自我教育法、榜樣示範法、比較鑑別法、諮詢輔導法等六種基本教育方法及其含義、運用注意事項等。在《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一書中,張耀燦等學者從橫向構建了三大方法體系,是目前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述最為完整的著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應該是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一個過程。

剖析審美教育的本質與功能

在整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梳理中,我們發現,這些方法都是應時代而生、符合時代要求的創新。例如,進入到新時代後,學者劉庚新、羅雄認為應該採用資訊科技、大資料為手段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進行創新。學者艾紅梅則認為要堅持學科交叉的方法,將思想政治課程與課程思想政治結合起來,全方位綜合地實施教育方法以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