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美育三階:善感、趣味與境界

由 藝盤小博士 發表于 人文2022-10-03
簡介假如說審美教育的頭號敵人是無趣或麻木不仁的話,那麼其第二號敵人就是“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之類的審美相對主義

麻木不仁的反義詞是什麼

美育既可以說是社會的事,也可以說是學校的事,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事。借用孔子的話來說,美育乃關乎自身陶養的“為己之學”。此等“陶養”,略可分為三階——

美育三階:善感、趣味與境界

休謨曾說:“人生禍福很少在我們的掌控之中。但是我們卻絕對能掌控我們要讀什麼書,我們要參與什麼娛樂,我們要與誰為伴。”(休謨:《趣味的敏感與激情的敏感》,見《休謨散文集》,肖聿編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版,第209頁)這話聽起來可能有些悲觀,但卻是對美育或審美教育的一個極為樸實的正當性證明。說得

極端一點,即使我們的處境並不盡如人意,即使命運往往呈現其盲目的一面,我們也絲毫沒有理由自暴自棄。畢竟,讀什麼書,以何為樂,與誰為伴,還是由我們自己掌控,是我們自己可以選擇的。故而,美育既可以說是社會的事,也可以說是學校的事,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事。借用孔子的話來說,美育乃關乎自身陶養的“為己之學”。此等“陶養”,略可分為三階:一曰善感,二曰趣味,三曰境界。

美育三階:善感、趣味與境界

藝盤小博士——蔣雨宸 《望》

善感

周汝昌先生曾說,成為一個詩人的第一條件就是“多愁善感”。這裡所謂的“多愁善感”,究其實,應是浪漫主義者念茲在茲的善感性:“寫作的首要條件是強烈而生動的感受方式。”(史達爾:《論德國》,見《西方文論選》下卷,上海譯文出版社1979版,第134頁)故而,多愁善感之反面,並非豪氣沖天,而是麻木不仁。

麻木不仁者,夥矣。蘇軾有詩云:“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使人俗。”(

蘇軾:《於潛僧綠筠軒》)然而,世間總是愛“肉”者多,愛“竹”者少。借用克萊夫·貝爾的術語來說,對“肉”之愛,乃生活情感;對“竹”之愛,即審美情感。生活情感對於審美情感,往往具有壓倒性的優勢。蘇軾曾慨嘆:“

何夜無月,何夜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

蘇軾:《記承天寺夜遊》)

天下熙熙,各有事務,非但無可厚非,亦為人類之必須

。然而,當天下之“熙熙攘攘”,只剩下“利來利往”之時,“閒人”就尤為可貴。故而,“少閒人如吾兩人”之嘆,即是在嘆麻木不仁者之多。審美之前提,

說得通俗一點,就是多一份閒心;說得抽象一點,則是要超越生活情感。

美育三階:善感、趣味與境界

藝盤小博士——李灩陽 快樂的小烏龜(37x26)

著名人本主義地理學家美籍華裔學者段義孚指出,審美對人生之所以重要,在於審美並非“附加之物”,不是我們在滿足生活基本需要之後的裝點,而是“生活”本身。審美之本義,就可以為我們昭示這一點。審美之本義是感受,其反義詞則意味著了無所感,即麻木不仁。麻木不仁的生活狀況,也就是雖生猶死。(段義孚:《瞬間之奇妙》,島嶼出版社1993版,第1頁)每天能看到太陽昇起的人,是幸福的。我們大多數人都對之視而不見。所以,審美教育之出發點,並非培養詩人或藝術家,而是要保護並培養人的善感性,拒絕無時不在的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從而恢復我們對世界的鮮活感知。用美來喚醒我們身上沉睡的審美能力,應當是審美教育的第一階梯。

美育三階:善感、趣味與境界

藝盤小博士——王芮 《背景》

趣味

提起趣味,西方人容易想到“趣味無爭辯”這句古老格言,我們中國人則容易想起“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一類俗語。假如說審美教育的頭號敵人是無趣或麻木不仁的話,那麼其第二號敵人就是“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之類的審美相對主義。

我們承認並尊重個人趣味之差異,正如我們承認並保護人類文化之多元。然而,尊重差異、多元共存並不意味著相對主義,並不意味著要得出所有價值都是主觀的這類結論。從後果上講,相對主義若大行於世,對人類將是一場精神災難。道德相對主義會導致是非淆亂,黑白顛倒;審美相對主義則會導致美醜莫辨,高下不分。從邏輯上講,相對主義不攻自破:“一切都是相對的”作為相對主義的核心命題,本身是絕對的還是相對的?善惡不等於好惡,美醜亦然。審美教育之所以必要,其原因就在於,人們很容易將“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的“愛”,理解為“蘿蔔白菜各有所愛”的“愛”。

美育三階:善感、趣味與境界

藝盤小博士——張琳 錦上添花(四尺整張)

美的確離不開愛。甚至可以說,“說到底,審美就是愛心的流露。美感,其實就是一種愛感。沒有對審美物件的愛,就沒有審美”。(陳望衡:《當代美學原理》,人民出版社2003版,第308頁)但我們必須謹記,這裡所說的“愛”,應含嚮往、追求之意,是一種“無私的愛”,是人類共通情感,與倫理學家所說的“仁愛”或“博愛”,旨趣相同。美學的現代祖師之所以將“無利害性”作為審美的一個必要條件甚至本質規定,其道理就在於此。從這個角度講,培養趣味,也就是培養愛心,就是將“蘿蔔白菜各有所愛”的“愛”,轉變為“無私的愛”。

趣味可以培養,就意味著趣味有高下。誠如梁啟超所說,趣味或愛好會使人做事津津有味、興會淋漓,遠離悲觀厭世,但我們應當謹記,這個趣味一定是指高尚趣味,並不是隨隨便便的什麼趣味,當然更不是低階趣味。高尚趣味,不妨多元共存;低階趣味,則必需拋棄。故而,培養趣味,陶情冶性,使愛有旨歸,應當是審美教育之第二階梯。

境界

我們之所以在趣味培養之後,還要以境界作為審美教育之第三階,是因為審美教育還有一個敵人,就是享樂主義美學。享樂主義美學的核心主張就是,美感可以還原為快感,審美之目的就在於獲得快感。我們承認,美感總伴隨著快感,但只是伴隨著而已,我們並不能據此將美感等同於快感,更不能還原為快感。用快感一詞涵蓋美感,難免捉襟見肘。

即使我們堅持要以快感解釋審美體驗,那也必須注意,審美快感決不是“得所欲則樂”意義上的快感,而是一種更為特殊的快感。趨樂避苦,乃人之本能,亦是人與動物之所同。故而,人之所以為人者,並不在此。

美育三階:善感、趣味與境界

藝盤小博士——鄭清尹 蘭亭集序(四尺整張)

一味求樂,其樂往往會流於淺薄。宴飲狂歡,難免空虛,即其明證。同理,“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看到此等佳人,僅僅感到快意,那是好色,並非審美;而詩人的情感反應,總帶有一絲拂不去的感傷。至美對敏感者的觸動,乃“形而上”的感動,乃一種超越體驗。這並不是神秘主義,而是人之為人的根本。離開了形而上的或超越的維度,所謂的審美其實已與尋歡作樂差不多了。

休謨嘗言:“巨大的歡樂比巨大的痛苦罕見得多。因此,氣質敏感者經歷的巨大歡樂的考驗,必定會少於巨大痛苦的考驗。”(休謨:《趣味的敏感與激情的敏感》,《休謨散文集》,第208頁)即使審美王國堪比塵世之天堂,此天堂也需我們揹負十字架,踽踽獨行,上下求索,方可達致。同理,佛家要人離苦得樂,亦與享樂主義所講的趨樂避苦截然不同,因為佛家之樂乃基於悲天憫人。儒家所津津樂道的“孔顏樂處”,則離不開憂患意識,離不開“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衛靈公》)。這樣說可能會使審美顯得無比沉重,但這種沉重卻是真正快樂之所必需。《禮記·樂記》雲:“樂者,樂也。君子樂得其道,小人樂得其欲。”審美之樂,離不開“道”。審美教育,亦必須指向審美經驗的形而上之維。審美畢竟不是一膚之深,也不能是一膚之深,審美總是而且必須伴隨著形而上的感動和領悟。此感動和領悟,借用佛家術語來說,就是境界,就是“斯義宏深,非我境界”意義上的“境界”。

美育三階:善感、趣味與境界

藝盤小博士——盧格兒 9歲,臨摹——畢加索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