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尊重,從不隨意評判對方開始

由 彌小木 發表于 運動2022-09-07
簡介評判是爭吵的開始,雷蒙的哥哥、女人、神父,甚至一直支援雷蒙的女律師,只要有評判對方的味道出現,不管之前談話有多愉悅,兩人之間的關係,都會變得緊張起來

評判是個詞語嗎

一位高位截癱的病人,生活要靠家人幫助,才能好好活著,一直想要安樂死,想要尊嚴地離開,卻得不到別人的認同,甚至被人誤解。這是2004年西班牙電影《深海長眠》的故事情節。

《深海長眠》除了看到主角雷蒙追求安樂死以外,也傳遞出了一種理念:尊重別人,從不隨意評判別人開始。

尊重,從不隨意評判對方開始

評判

《深海長眠》中,女律師問主角雷蒙,為什麼想要安樂死,而不是選擇用輪椅代替,因為很多和他一樣癱瘓的人,用輪椅也生活得很好,比如《深海長眠》中和雷蒙一樣癱瘓的神父。

雷蒙回答說,我不是在評判誰,請求你也別評判我。

尊重,從不隨意評判對方開始

《深海長眠》中,只要有評判別人的對話,兩人的關係都會變得很緊張,即使親密如兄弟。雷蒙的哥哥,一直都不同意雷蒙選擇安樂死。因為對於他來說,弟弟好好活著,就是最重要的事情。雷蒙大哥說思想是自由的,但是他不明白為什麼雷蒙會這樣想,雷蒙的想法很糟糕,令全家人丟臉。直到雷蒙離開,兩人都沒有好好告別。

另一處,《深海長眠》中,生活不如意的女人,過來拜訪雷蒙,勸說雷蒙要活下去,讓雷蒙不要自閉。這讓一開始談笑風生的雷蒙,立馬變得攻擊性十足,明確告訴她,對他都不瞭解:別在他的家裡,對他評頭論足。原本輕鬆聊天的兩個人,在女人評判雷蒙不要自閉後,雷蒙毫不客氣地反擊對方,只是個失意的女人,女人氣得跑走了。

尊重,從不隨意評判對方開始

衝突性最強的是,雷蒙與神父的對話。雷蒙向法院申請安樂死的影片,在電視上公開後,和他一樣癱瘓的神父,坐在輪椅上,說雷蒙這樣做,是因為家人給的愛不夠,雷蒙只是想要得到更多的關注而已。神父甚至到雷蒙的家裡,企圖對雷蒙進行思想改造,勸說雷蒙放棄對安樂死的追求。

因為神父坐的輪椅,搬不到樓上去,只能靠其他人跑上跑下來傳達,雷蒙受不了神父的言論,兩人直接大聲辯論起來。

神父說:沒有生命的自由不是自由。

雷蒙說:沒有自由的生命也不是生命。

不僅神父與雷蒙的談話不歡而散,平時很溫和的雷蒙嫂子,因為神父之前在電視上說家人不愛雷蒙,才導致雷蒙想要安樂死的言論,讓雷蒙的嫂子,勇敢地站在神父面前,告訴神父,神父錯了,他們家的每一個人都很愛雷蒙,神父說的話,都是空話。

只要人們一旦開始帶有情緒色彩的聊天,一定會激起對方的反抗。《深海長眠》中,女律師和雷蒙,討論愛情時,雷蒙說自己現在不能愛了。女律師本身殘疾,未來很有可能,也會變成癱瘓,所以對雷蒙的話,顯得敏感,覺得雷蒙是在評判自己。氣氛一下變得緊張。爭吵的味道,在雷蒙說“我說的是我”中結束。

尊重,從不隨意評判對方開始

評判是爭吵的開始,雷蒙的哥哥、女人、神父,甚至一直支援雷蒙的女律師,只要有評判對方的味道出現,不管之前談話有多愉悅,兩人之間的關係,都會變得緊張起來。

不評判

只有不隨意評判別人的人,才有可能將兩人的關係,維繫得好。《深海長眠》中,當女律師問到雷蒙的嫂子,對小叔子想要安樂死,有什麼想法時,嫂子回答說:那是他想要的,她怎麼想都無關緊要。

尊重,從不隨意評判對方開始

女律師能走進雷蒙的內心,是因為她理解雷蒙,從來沒有對他評判過,女律師只是透過各種方式,去了解真正的雷蒙,是怎樣的一個人。

嫂子和雷蒙之間的對話,一直很溫和,女律師能走進雷蒙的內心,都是因為她們不評判雷蒙。包括後來幫助雷蒙實現安樂死的女人,當她終於不再評判雷蒙,才會決定幫助他。

同樣的,《小歡喜》中劉靜阿姨與高中生英子,能成為朋友,是因為劉靜,從不評判英子,更能多的是一種理解。英子揹著媽媽,求爸爸簽了她想要上南京大學夏令營的申請表,劉靜細細分析給英子聽,英子聽完後,覺得自己做錯了,問劉靜是要拿回報名表嗎?劉靜說,作為朋友,她是站在英子的角度去分析,選擇沒有對錯。如果劉靜開口就是一副“你這樣做錯了”的言論,怕英子是不會再拿劉靜當朋友了。

無論是家人,還是朋友之間,人們太容易做的一件事,就是評判對方,生活處處有評判。

告別評判

克里希那穆提說:當一個人的心靈去做比較、評判、譴責或接受,我們就給了這些反應紮根的機會。

也許從早晨起床開始,因為孩子不起床,你失去了耐心,對著孩子說:“你真是個大懶蟲,天天賴床。”。從此,孩子真的成了一個起床困難戶。

孩子不喜歡和生人打招呼,你對著別人說:“我家孩子就是內向,從不主動跟人打招呼。”事實上呢,孩子會跟自己熟悉的人打招呼,但是聽到家長這樣說,也就慢慢變成不和人打招呼了。

人際關係中,很多的衝突,開始於評判對方。馬歇爾·盧森堡的《非暴力溝通》中指出,非暴力溝通第一步是觀察,而不是評判。

觀察就是客觀地陳述事實,而不帶任何個人的情緒色彩

。正如科裡·帕特森在《關鍵對話:如何高效能溝通》中,提到的:

事實是最不會引起爭議的內容。

比如,“他在和我說話的時候,真會抱怨。”這是一句評判。而陳述事實,可以這樣描述:“他昨天和我聊天的時候,說了三次他不喜歡現在的工作。”

生活中,如何做到,只是陳述事實,而不評判?

一、用SCOUT檢查表描述事實

這是來自馬克·墨菲的《用事實說話:透明化溝通的8項原則》中提到聚焦事實的方法。SCOUT具體來說,就是:

Specific-具體

Candid-公正

Objective-客觀

Unemotional-不帶感情色彩

Timely-及時

生活中,最容易有評判意味的詞語有:

每次/總是/一直/經常

從不/很少/沒有人

永遠/不可能

這些詞語,通常是主觀上的評價,如果加上具體的時間、次數等等,就能將內容

具體

化,讓對方更容易聽進去。比如“總是賴床”,改成“這一週,晚起了三次。”

公正

,用正確的語言去解釋,而不是為了情面,閃爍其詞,讓人曲解了意思。馬克·墨菲在《用事實說話》中舉了這樣一個例子:員工遲到幾次,作為主管,你要去告知對方,如果再遲到一次,就會失去工作。真正公正的說法,是直截了當地告知對方這個資訊,而不是說“不用太擔心,情況還沒那麼糟糕”。

客觀

,只是去看事實。不是所有的事實,都能具體化。評價別人,最容易說的就是:這是你的錯。而反對的聲音,也有相應地常用句型“這不是我的錯,因為這是誰導致的。”這會讓談話偏離了方向,變成論證誰對誰錯,很多事情,不是錯與對的問題,而是立場不同。跳出這個爭論,就要做到客觀,先把誰導致的錯,放到一邊。

不帶感情色彩

,是最難做到的。容易脫口而出的是:你這個笨蛋。他真自私。他做的事情真是傻……這所有的話語,都是評判。換句話說,就是給別人貼標籤。馬克·墨菲說:

一旦我們給某人貼上了上述標籤,我們會停止對某個特定背景和行為的思考。

羅納德·B·阿德勒和拉塞爾·F·普羅科特在《溝通的藝術》中指出,情緒性語言,其實

表明了說話者對某事的態度

。下次在開口之前,先想一下,自己說出來的話,給別人貼標籤、戴帽子了嗎?如果是,那就閉上嘴巴,想想怎樣用詞,才是客觀地描述事實。

及時

,指的是聚焦在當下的事情。如果和某一個人有過節,一討論事情,就開始翻舊賬,那麼,這一場談話,註定是不愉快的,會演變成一場爭吵。而及時,關注此時此刻發生的事情,就能讓談話,變得更理性。

用SCOUT檢查表,具體、公正、客觀、不帶感情色彩、及時地描述事實,是聚焦事實,不隨意評判別人的第一步。

二、對峙時,用“我”的語言

生活中常見的談話有:

“你錯了”

“你這個笨蛋”

“你總是這麼粗心”

“你的笑話,真令人噁心”

毫無意外,兩個人的爭吵、對抗馬上就會接著上演。如果換成:

“這件事,我覺得這樣做,會不會更好一點?”

“這一張卷子上,你有兩次忘了寫小數點,我有點生氣。”

“當你講這些笑話的時候,讓我很尷尬。”

把“你”的語言,換成“我”的語言,感覺上,令對方會更容易接受。羅納德·B·阿德勒和拉塞爾·F·普羅科特在《溝通的藝術》中指出

“你”的語言,表達說話者對對方所下的論斷。“我”的語言,是說話者接受對資訊負責的一種方式。

“你”的語言,會激起對方的防衛,即使說的內容是對的,也很難聽進去。

在對峙時,使用“我”的語言,在讚美時,用“你”的語言

,能讓溝通,變得更順暢。

三、自我抽離

馬克·墨菲在《用事實說話》中對自我抽離的定義:

當我們在大腦中重新回放衝突,並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看問題的視角,只強調事實時,這會對我們心理狀態造成重大影響。

心理學家曾做過研究,讓兩組人員,分別從不第一視角和自我抽離的角度回憶,與戀人或朋友,曾經發生過,結果顯示,運用第一視角的人員,回憶時情緒還是很強烈,而運用自我抽離的人員,則波動並不大。

研究中,實驗人員運用自我抽離時,把自己當成趴在牆角的蒼蠅,抽離自己的身體,去觀察自己和其他人是怎麼互動的。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蒼蠅,你也可以想象成牆角的蜘蛛,當然,不喜歡小動物的話,你也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臺攝像機,只是記錄。就像蘇拉·哈特和維多利亞·霍德森在《非暴力溝通親子篇》中,提的建議一樣:

為了培養沒有評判的觀察能力,可以把自己設想成是透過攝像機的鏡頭看東西。準確地說,你都在那裡看到(或者聽見、記得)了什麼呢?

自我抽離,只是去看、去聽,瞭解到的事實真相是怎樣的,這樣可以更理性地去溝通。

生活中,當想給別人提意見的時候,多用“我”的語言,用SCOUT檢查表聚焦事實,運用自我抽離的方法,三步養成看事實的習慣,儘量不隨意評判別人,這樣也能避免很多情緒性的衝突。

我們不喜歡被人評判,卻喜歡評判別人。改變一個習慣,很難,需要不斷地去反思與練習。正如《高難度溝通》中所說:

你擁有反思自己談話並且勇敢地重啟談話的力量。

當我們聚焦了事實,也就重啟了談話,也許會少很多困惑,就像魯思·貝本梅爾的歌曲中所唱的那樣:

如果不把事實和意見混為一談,

我們將不再困惑。

因為你可能無所謂,

我也想說:這只是我的意見。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