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腫瘤患者熬過五年就“萬事大吉”了?專家:這幾步不能少

由 健康時報 發表于 運動2022-08-07
簡介臨床上通常用“5年生存率”來評估腫瘤治療的長期療效有其一定的科學性,主要是由於大多數腫瘤經過綜合治療後,部分患者會出現復發轉移或者耐藥甚至死亡

熬的意思是什麼呢

本文稽核專家:

李濤,四川省腫瘤醫院放療中心副主任兼胸部放療科主任

相信許多人都聽過“5年生存率”。5年,對於腫瘤患者來講是一道坎,如果能跨過5年就被稱為“臨床治癒”。

簡單來說,“5年生存率”是指某種腫瘤經過綜合治療後,生存5年以上的患者比例。

為什麼是五年?

臨床上通常用“5年生存率”來評估腫瘤治療的長期療效有其一定的科學性,主要是由於大多數腫瘤經過綜合治療後,部分患者會出現復發轉移或者耐藥甚至死亡。

對於可透過根治性手術切除的腫瘤,約80%的復發或轉移事件發生在根治性手術後3年內,另有約10%左右發生在根治術後3-5年內,如果根治術後5年都沒有出現復發轉移,再次復發的風險和機率就很低了,可以認為是臨床治癒(但不代表完全沒有復發風險),因此,常用“5年生存率”來評估腫瘤治療的療效,也便於比較不同國家地區之間治療療效差異。

實際上,這裡的“5年生存率”包括了5年內不管是否復發轉移,但生存期均超過5年的患者人群(無瘤生存或帶瘤生存)。

此外,臨床上也常用3年無病生存率來評估治療療效,是指術後3年內沒有出現復發轉移且仍生存的患者比例,因為大多數的復發轉移是在3年內發生。

確診後的五年內,腫瘤是如何發展的?

確診腫瘤後,不同的分期,治療手段和後續疾病的發展不同。

對於最早期(I期)的腫瘤,例如肺癌或腸癌,大多是無明顯症狀,而且往往是體檢發現的,這種情況下手術是首選治療手段,I期的肺癌和胃腸道腫瘤,通常不需要後續化療,術後定期複查。

對於II-III期的腫瘤,在確診後,有些患者可以直接手術,術後進行放化療等輔助治療,有些患者需要先進行手術前的藥物治療或者放療,待腫瘤縮小後再行手術,術後再行鞏固治療。

不論是哪種情況,同樣需要在5年之內定期複查,防止復發,即使出現復發轉移也能早發現早治療。

而對於初診即為晚期不可手術的腫瘤,有部分患者是可以透過藥物或者放療進行轉化治療,達到可手術的標準,同樣有機會達到根治,例如腸癌的肝轉移,目前5年生存率達到30%-40%。另有一些患者則進入到藥物長期的維持控制中,在兼顧患者生活質量的同時,控制腫瘤的發展,延長生存時間。

五年後就可以“躺平”了?

那麼,扛過了5年,是否就意味著從此可以高枕無憂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

因為過了癌症治療後的5年,癌細胞仍然可能存在,雖然復發機率低,但不能等同於完全治癒,所以,不排除有部分癌種在5年後還有一定的復發、轉移的可能。

即使過了五年生存期,在不需要長期用藥的情況下,癌症患者也要堅持一年一次的定期複查,預防癌症復發,以及避免在其他器官長二重癌、三重癌的可能。

該如何提高五年生存率?

那麼,癌症患者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五年生存率呢?

1. 科學規範地治療

不幸被診斷為癌症後不能自暴自棄,應選擇正規醫院和臨床經驗較豐富的醫生,制定合適的個性化治療方案。

除了傳統的治療方法,現在的癌症治療可以根據不同的癌症型別,個性化地選取靶向治療、內分泌治療等精準治療方法,更有目的地作用在癌細胞上,效果也會越來越好。

2. 正確面對,放下負擔

應正確看待癌症,多學習相關常識,樹立樂觀心態,多參加社交活動,迴歸社會,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3. 定期體檢

癌細胞易復發和轉移,所以,應多留意自身症狀,若突然身體出現明顯消瘦、持續性發熱和出血、難以解釋的身體疼痛、聲音嘶啞以及淋巴結腫大等,應及早去醫院檢查。

即使沒有出現異常,也應定期複查,通常手術後第1年每3個月複查1次,第2~3年每6個月複查1次,3年之後每1年複查1次。

4. 早篩查、早發現、早治療

癌症的五年生存率高低也和癌種關係密切。一般來說,乳腺癌、甲狀腺癌、結直腸癌、膀胱癌的五年生存率較高,而肺癌、胃癌、胰腺癌較為兇險,五年生存率也相應較低。

但即使是五年生存率較低的癌症,越早發現,個人的生存率就越高。以胃癌為例,它的早期五年生存率可達90%,而如果是晚期,就只剩20%。

5. 適當運動,保持健康體重

在初步治療結束後,應當諮詢主治醫生,在醫生的專業指導下,制定運動計劃,增強體能訓練,保持健康體重。

6. 注意飲食健康

注意均衡膳食,加強營養。多吃優質蛋白、蔬菜(深綠色、紅色、橙色蔬菜)、富含膳食纖維的豆類製品、各種顏色完整的水果(不是果汁)、全穀物和雜糧與植物性食物等等。

本文首發於2022-05-11四川省腫瘤醫院《腫瘤治療熬過5年=萬事大吉?專家:這幾步不能少!》,版權歸原作者。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