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夏天總是沒胃口、提不起勁……你怕不是“疰夏”了

由 人民資訊 發表于 人文2022-05-23
簡介一進入夏季就總是感覺沒胃口、精神差、易疲勞尤其是高溫+潮溼的三伏天裡症狀更是明顯不少人以為自己是中暑了但是,在中醫看來你有可能是「疰(zhù)夏」了

夏天胸悶氣短怎麼辦

一進入夏季

就總是感覺

沒胃口、精神差、易疲勞

尤其是高溫+潮溼的三伏天裡

症狀更是明顯

不少人以為自己是中暑了

但是,在中醫看來

你有可能是

「疰(zhù)夏」

了!

01

總感覺身體哪裡都不對

但檢查哪裡都沒有問題

「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中醫耳鼻喉科鄧紅園醫生」

近日收治了一名中年女性患者。據該病人描述,進入夏季後她就感覺整個人都很不爽利。

頭有點小暈,咽喉與耳朵也不舒服,胃口也變小了,人也跟著犯懶了

,站著想坐著,坐著想躺著。看了神經內科、耳鼻喉科,檢查報告出了好多張,但都沒有什麼問題,吃了一些西藥,症狀也沒有得到緩解,就是哪兒都不舒服。

夏天總是沒胃口、提不起勁……你怕不是“疰夏”了

隨後她找到中醫科,希望能夠吃點中藥調理,經過鄧紅園醫生的望聞問切後發現,她舌淡苔厚膩,脈細,於是給她開了藿樸夏苓湯,吃了6天后,整個人就“活過來了”。

其實,這名患者的症狀就是中醫中所說的“疰夏”之症。

02

什麼是“疰夏”?

“疰夏”又被叫做“苦夏”,是夏季的常見病,首見於《丹溪心法》,《脾胃論》等亦有論述。它指因暑溼之氣外侵,困阻脾胃,或暑熱耗傷正氣,脾失健運所致。

“疰夏”以

夏季全身不適、頭暈、頭痛、倦怠嗜臥、心煩多汗、不思飲食、胸悶氣短、或有低熱、舌苔厚膩、口淡無味

等一系列症狀為主要表現的時行熱性病。

夏天總是沒胃口、提不起勁……你怕不是“疰夏”了

換句話說就是,

沒什麼大病,但哪裡都不舒服,想躺,不想吃,生無可戀樣

03

“疰夏”是中暑嗎?

“疰夏”是一種中醫學說法,與西醫中的中暑概念不一樣。

西醫的中暑有著明確的診斷標準,而

“疰夏”則是季節性的生理症狀表現

它的發病與

氣候以及地理環境有密切關係

潮溼多雨的南方就比北方更常見

。除此外,它的發病也與個人的體質有關,

老弱幼小、氣陰不足、脾胃虛弱的人

就容易在夏季出現“疰夏”之症。

夏天總是沒胃口、提不起勁……你怕不是“疰夏”了

“我們在臨床病例書寫上這個診斷使用不多,但夏季出現的與此相符的一系列症候群其實都可以參照‘疰夏’進行整體治療。”鄧紅園醫生說道。

04

應該如何預防“疰夏”?

看到這裡,是不是很多人已經對號入座,這些症狀不就是現在我身上的症狀嗎?那應該怎麼辦?

其實如果你“疰夏”了,也不用過多擔心,

一般夏季過後,這些症狀就會自行改善

鄧紅園醫生在此給出一些小妙招,幫助大家預防“疰夏”:

避免在烈日或者高溫環境中長時間工作、停留

,要及時補充水分。

身體寒熱交替要平和

,不要一下子從炎熱的屋外進入空調房間,從空調房出去也注意在門口緩衝一下。

飲食要清淡、健脾胃

。清淡飲食有利於消化,比如綠豆粥、蓮子山藥糊、荷葉冬瓜湯等,也可以多吃點酸性食物、開胃生津,比如酸梅湯、烏梅汁等。

不可過於貪涼

,金銀花,菊花並非消暑佳品,脾胃不好的人群或者老年人,反而可能因為過用寒涼而生它病。

西瓜絕大多數人都是可以吃的,但

儘量不吃冰鎮西瓜

鄧紅園醫生最後也提醒到:

藥物的選擇一定要根據個人體質稟賦判斷,如果大家感覺症狀實在難以緩解和忍受,不要隨意去抓藥用藥,及時到醫院向醫生求助才是正確的做法。

夏天總是沒胃口、提不起勁……你怕不是“疰夏”了

受訪醫生

鄧紅園

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南區)中醫耳鼻喉科

師從中醫耳鼻喉科屆泰斗熊大經教授,擅長運用中藥、針刺、撳針、穴位貼敷、小兒推拿等中醫內、外治法治療各型鼻炎、咽喉炎、耳鳴、眩暈等。

門診時間:

週一,週二,週四,週五全天

採寫 | 文靜

監製 | Mkiki 稽核 | 藍嵐

本文來源:四川名醫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