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司馬遷:一部死後流傳的《史記》,承載著五百年家族信仰!

由 秦嶺一白 發表于 人文2022-05-14
簡介司馬談給兒子謀個差事,司馬遷全然沒給父親丟臉,思想閱歷打下沉穩根基,跟隨部隊西征時表現優秀

求學是啥意思啊

易曰:天下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塗。

楊何在講臺上慢條斯理,底下的學生瘋狂做筆記,作為易傳領域的津貼專家,親自授課的場面並不多見。

司馬談依然坐在第一排,眼神始終盯在老師身上,他前陣子剛學完天文曆法,導師正是大名鼎鼎的唐都。

他在追隨老唐的過程中,養成師生同步的好習慣,傳道受業又不是領導開會,當場消化才是最好的吸收。

這位同學,你舉手幹什麼?

夫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各有教令,順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則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

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弗順則無以為天下綱紀,故曰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

司馬談受到楊老師啟發,大幅闡述自己的心得體會,天文曆法結合易傳本源,讓他好像有種貫通的感覺。

楊何靜靜地聽他講述著,臉上逐漸露出欣喜的笑容,不發言會掩蓋懂或不懂,一張口就知道是什麼段位。

來來來,做我的入室弟子吧。

司馬遷:一部死後流傳的《史記》,承載著五百年家族信仰!

學天官於唐都,受《易》於楊何,習道論於黃子。

司馬談的導師們很厲害,個個都是西漢的學科專家,至於憑什麼掛上專家號,或許是因為家族頗有傳承。

司馬家的祖上追溯西周,一直主管周朝的國史工作,春秋戰國時期流離失所,但是家族的夙願並未流逝。

人不好活,所有信仰才很珍貴。

司馬談積累出豐富學識,又被各路導師們聯合推薦,他成功應聘到太史崗位,負責修訂漢朝的天文曆法。

這一年,16歲的劉徹繼位,少年天子繼承祖輩積累的豐厚家產,還開創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年號:建元。

漢武帝同樣繼承了屈辱,不滿於對匈奴的送禮和親,為此派人遠赴西域找幫手(見秦嶺一白。張騫篇)。

漢王朝的鋒芒隱隱閃現,但是和司馬談沒多大關係,太史職位更像基本配置,讓王朝構架看著比較完整。

文史、星曆,近乎卜祝之間,固主上所戲弄,倡優畜之,流俗之所輕也。

司馬遷:一部死後流傳的《史記》,承載著五百年家族信仰!

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有子曰遷。

作戰部門忙得腳不沾地,司馬談每天準時上班下班,偶爾還能請假回趟老家,因為妻兒老小們都在韓城。

長安距離韓城五百多里,官道離天宇更是無法丈量,司馬談看得懂日月星位,卻沒有辦法讓一家人團聚。

京城房價太高了,再等幾年吧。

司馬談接過妻子的農具,又掏出幾個月積攢的工資,他伸直腦袋盯著大門口,卻遲遲看不到兒子的身影。

妻子說兒子在南山放羊,和小夥伴玩到天黑才回家,司馬談擺好課本習題集,準備考核兒子的學業進度。

清脆的鈴鐺聲越來越近,司馬遷趕著羊群走進家門,一身粗布衣服沾滿草籽,像個小大人似的滿嘴吆喝。

看見院裡桌子上的點心,司馬遷顧不上洗手抓著吃,聽見母親笑罵擺個鬼臉,扭頭衝著父親背誦起課文。

遷生龍門,耕牧河山之陽,年十歲則誦古文。

司馬遷:一部死後流傳的《史記》,承載著五百年家族信仰!

爹,長安很熱鬧吧?

一家三口坐在院裡閒談,習習夜風吹拂出平靜溫馨,司馬談摸著兒子的腦袋,何嘗不想帶他去見見世面。

繁華絢爛是一把雙刃劍,可能成為激發追求的奮鬥,也可能會讓人虛浮飄忽,區別在於心智的沉穩程度。

司馬談比秤砣還沉穩,希望兒子比自己更沉穩。

環境對人猶如土壤對樹,根基多深決定著能長多高,父親能夠帶兒子去京城,但不能再讓他也買不起房。

司馬談貫通了百家學說,趕上反匈浪潮沒多大用處,如果將這些灌頂給兒子,或許會在下個國運裡閃耀。

退可以讓後代安身立命,進可以像祖上般執筆國史,司馬家的族譜延續百年,信仰堅定也不差三年五年。

一輪明月點亮父親心火,站起身來叮囑兒子認真聽,農家小院響起深邃言語,縈繞著一大一小兩道身影。

儒者,以六藝為法,雖百家弗能易也。

墨者,亦上堯、舜,言其德行,雖百家不能廢也。

法家,不別親疏,不殊貴賤,雖百家不能改也。

名家,苛察繳繞,使人不得反其意,此不可不察也。

道家,無為又曰無不為,其實易行,其辭難知,故聖人重之。

。。。

不先定其神形,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

司馬遷:一部死後流傳的《史記》,承載著五百年家族信仰!

道理通天,還是兩地分居。

司馬談奔走於長安韓城,逐漸耗光了鄉親們的敬仰,董仲舒搞起天人感應了,為啥他連套房子都搞不定。

司馬遷青出於藍勝於藍,幾乎全部吸收父親的學識,與世俗的成功標準不符,鄉里評選先進青年也沒他。

少負不羈之才,長無鄉曲之譽。

腦海裡洶湧澎湃的才情,狹小的鄉間已經無法容納,放羊的夥伴們娶妻生子,司馬遷已經無法按部就班。

他心裡裝著太多的東西,橫跨古今而且還縱貫南北,如果加上天文曆法知識,給根梯子還想上天去看看。

司馬談欣慰地看著兒子,就像當年揚何看自己那般,他拿出多年積攢的工資,讓兒子游歷天下省著點花。

司馬遷走出生養的故鄉,書本上的記載被踩在腳下,身心意性四覺交融匯通,一路浪蕩開啟自己的人生。

二十而南遊江、淮,上會稽,探禹穴,窺九疑,浮沅、湘。

北涉汶、泗,講業齊魯之都,觀夫子遺風,鄉射鄒嶧。

厄困蕃、薛、彭城,過樑、楚以歸。

逛完了?來京城上班吧!

司馬遷:一部死後流傳的《史記》,承載著五百年家族信仰!

遷仕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略邛、莋、昆明,還報命。

司馬談給兒子謀個差事,司馬遷全然沒給父親丟臉,思想閱歷打下沉穩根基,跟隨部隊西征時表現優秀。

邊疆公幹夯實思想閱歷,司馬遷逐漸朝著政務靠近,不同於虛職崗位的父親,封禪大典都不邀請他出席。

漢王朝首次舉辦盛會,司馬談被派去洛陽下鄉。

半生求學融匯百家學說,半生勞碌也未曾偷懶懈怠,朝廷盛典上卻可有可無,這讓司馬談感到委屈憤懣。

自己一輩子是時運不濟,看來無法復興祖上的榮光,兒子步入正道很有出息,這份信仰終究要移交給他。

司馬談蜷縮在病床之上,氣息微弱牢牢盯著司馬遷,房間裡面響起臨終遺言,縈繞著一躺一跪兩道身影。

予先,周室之太史也,後世中衰,絕於予乎?

汝復為太史,則續吾祖矣。

今天子接千歲之統,封泰山,而予不得從行,是命也夫!

予死,爾必為太史,為太史,毋忘吾所欲論著矣。

予為太史而不論載,廢天下之文,予甚懼焉,爾其念哉!

遷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請悉論先人所次舊聞,不敢闕。

司馬遷:一部死後流傳的《史記》,承載著五百年家族信仰!

卒三歲,而遷為太史令。

司馬遷走進太史辦公室,輕輕撫摸父親坐過的椅子,老爹全力跳出韓城農村,剩下的路只能靠自己去走。

漆黑夜空之中斗轉星移,浩瀚宇宙吞噬父親的一生,司馬遷能不能掙脫束縛,或許他的心底也沒有答案。

遵守崗位制度,還是先修正曆法吧。

《顓頊歷》是秦朝曆法,沿用至今已經超過百年,累積的誤差幾乎肉眼可見,還沒公雞打鳴的準確度高。

司馬遷建議編訂新曆法,以天子自居的漢武帝批准,但是工程交由大儒主導,司馬遷頂多算是個分包商。

他在工作的閒暇時間裡,蒐集整理海量的圖書檔案,如果夙願一直當做傳承,鬼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實現。

上大夫聽說他著手修史,彌補四五百年之間的真空,當即奉勸如今四海生平,你搞這玩意是不是遞刀子?

壺遂:孔子之時,上無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斷禮義,當一王之法。今夫子上遇明天子,下得守職,萬事既具,鹹各序其宜,夫子所論,欲以何明?

司馬遷:且餘掌其官,廢明聖盛德不載,滅功臣、賢大夫之業不述,墮先人所言,罪莫大焉。餘所謂述故事,整齊其世傳,非所謂作也,而君比之《春秋》,謬矣。

這是個人行為,不給你經費啊!

司馬遷:一部死後流傳的《史記》,承載著五百年家族信仰!

十年時間,司馬遷列好大綱。

地上的事遠比天上覆雜,向上追溯刨到了黃帝墳頭,向下延伸直到武帝當朝,要做就乾脆做個曠古絕今。

日月流轉帶動寒來暑往,司馬遷卻牢牢楔在工位上,大框架起來後需要填充,心血伴隨燭火被刻進竹簡。

張騫回來了

蘇武又走了

常惠也走了

李廣自殺了

衛青和霍去病崛起了

。。。

(見秦嶺一白。各人物單篇)

無數英才雄將頻繁起落,將大漢王朝推向如日中天,司馬遷常年鑽在辦公室,這些好像和他沒多大關係。

三千年的歷史涓涓流淌,從上古傳說流到楚漢爭霸,每一朵泛起漣漪的浪花,代表一個波瀾壯闊的生命。

人生不在於能創造多少,關鍵是要將過往連點成面,思想閱歷沒有絲毫浪費,悉數收納到史記的草稿裡。

司馬遷揉揉昏花的雙眼,雙手撐著桌子緩緩站起來,他能聽到骨節的脆響聲,卻彷彿遮掩不了胸中激盪。

凡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為《太史公書》。

司馬遷:一部死後流傳的《史記》,承載著五百年家族信仰!

李陵投降了,這你都不知道?

司馬遷以為自己聽錯了,李陵怎麼可能會投降匈奴,雖然他們倆沒什麼交情,但是同朝為官也略知人品。

五千步兵對抗匈奴主力,奔襲千里血戰至箭矢已盡,縱觀史書也算得上猛將,投降匈奴或許是權宜之計。

皇帝認為李陵有失國體,大臣們跟風說要殺雞儆猴,滿朝無人敢為李陵辯護,唯獨司馬遷發揚書生意氣。

僕與李陵俱居門下,素非相善也,趣舍異路,未嘗銜杯酒接殷勤之歡。

然僕觀其為人自奇士,事親孝,與士信,臨財廉,取予義,分別有讓,恭儉下人,常思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

其素所畜積也,僕以為有國士之風。

。。。

地上的事遠比天上覆雜,朝堂的事情更比書卷隱晦,司馬遷是把李陵當人看,但在皇帝的眼裡只有效應。

不管李陵是真降或詐降,大漢詞典裡就不該有降字,這讓其他將領會怎麼想,又讓番邦小弟怎麼看老大。

大領導開會只是走流程,舉雙手雙腳投票就完事了,司馬遷說了點內心看法,差點演變成向漢武帝問責。

你說李陵這仗打的艱難,誰讓他在皇帝面前吹牛逼,就算主帥是皇帝小舅子,李廣利戰敗後逃回來了啊。

遭李陵之禍,幽於累紲。

司馬遷:一部死後流傳的《史記》,承載著五百年家族信仰!

牢房,比辦公室稍微小點。

司馬遷壓抑的喘不過氣,一聽見腳步聲就忐忑緊張,獄卒勸他趕緊交錢出獄,張騫前陣子都拿爵位頂賬。

司馬遷想賣掉房子湊錢,結果遭到房東的無情拒絕,常年著史沒時間交朋友,緊要關頭更沒人給他借錢。

家貧,財賂不足以自贖。

交遊莫救,左右親近不為一言。

身非木石,獨與法吏為伍,深幽囹圄之中,誰可告訴者!

悲夫!悲夫!

沒錢?那就依法處置吧!

司馬遷被獄卒五花大綁,一刀下去喪失男人的尊嚴,宮刑比斷手斷腳更殘酷,精神恥辱遠超過肉體疼痛。

人活的是各種感官體驗,食色更像是生命的保鮮劑,打破常態後會觸發變態,癲狂扭曲也算在情理之中。

司馬遷躺在昏暗牢房裡,一臉死灰看不出情緒波動,下半身傳來的鑽心劇痛,彷彿是提醒他還在苟活著。

命運有時就是這麼曲折,家族信仰引導至出類拔萃,層層上進捲入意外橫禍,萬般寂滅卻又被信仰開解。

人固有一死,死有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

司馬遷:一部死後流傳的《史記》,承載著五百年家族信仰!

西伯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賦《離騷》。

左丘失明,厥有《國語》。

孫子臏腳,《兵法》修列。

不韋遷蜀,世傳《呂覽》。

韓非囚秦,《說難》、《孤憤》。

《詩》三百篇,大氐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

。。。

司馬遷懂的道理太多了,多到足以說服自己好好活,他的著作已經完成大半,接下來精修需要更多精力。

起初很難做到專心致志,一部分身體落在牢獄裡面,卻帶出獄卒的羞辱嘲笑,暴漲的恨意全靠信仰撫慰。

所以隱忍苟活,函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後也。

司馬遷找回往昔的平靜,史記彷彿也能夠治癒傷痛,作者和作品在互相慰藉,這股力量抵擋著閒言碎語。

漢武帝原本想引渡李陵,卻聽說這傢伙幫匈奴練兵,二話不說屠了李家滿門,李陵至死也不願再回漢朝。

司馬遷的問題可大可小,因為並沒有犯實質性錯誤,漢武帝或許覺得判重了,提拔他為中書令略作補償。

益州刺史任安特意寫信,提醒他身居高位要做賢臣,沒事勸勸皇帝厚德載物,司馬遷搖頭苦笑並未回信。

喟然而嘆曰:是餘之罪也夫!身毀不用矣。

司馬遷:一部死後流傳的《史記》,承載著五百年家族信仰!

巫蠱之禍,任安被判處腰斬。

衛青的兒子和姐姐死了,漢武帝的兒子劉據也死了,血浪衝出皇城席捲天下,劉徹把自己殺成孤家寡人。

司馬遷不再說內心看法,亂象在史記裡面遍地都是,他準備將正本藏進名山,只在京城辦公室放套副本。

臨刑前夕,司馬遷寄出《報任安書》。

他肆意宣洩自己的情感,包括受刑之後的真實想法,走不出身體殘缺的陰影,時時刻刻都被屈辱感縈繞。

隱居山野或許可以重生,偏偏身居高位要遭人議論,埋頭著書避免拋頭露面,但誰能擺脫內心的起念呢?

司馬遷的語句很是卑微,彷彿有種難以見光的蜷縮,這些話對將死之人袒露,雙方或許都是極大的解脫。

日升月落參照天文曆法,人世間卻好像沒什麼規律,殺雞儆猴的不止你任安,既然要走就走的坦然些吧。

要之死日,然後是非乃定,書不能盡意,故略陳固陋。

司馬遷:一部死後流傳的《史記》,承載著五百年家族信仰!

史記定稿了,司馬遷也老了。

他一步一步走上觀星臺,清冷月光拖出悠長的身影,夜色靜謐夾雜著蟲鳴聲,遠方天際時不時劃過流星。

司馬遷抬頭仰望著星空,皇城建築好像在逐漸消逝,他感覺自己置身於曠野,歷代豪傑在眼前接連閃現。

我把你們寫完了,但是卻沒有人看。

司馬遷緩緩坐在臺階上,習習夜風吹拂出平靜恬淡,恍惚間覺得自己很完整,甚至連司馬家族也完整了。

百年傳承的信仰實現了,司馬遷為此付出慘痛代價,值與不值永遠沒有答案,就像人生從來不會有如果。

太史公的目光沉穩如水,靜靜等待著那位來訪之人,秦嶺一白拎了瓶土蜂蜜,沿著對面的臺階拾級而上。

司馬遷:你也配寫我?

一白:借閱史記,聊表敬意。

司馬遷:後世評價如何?

一白: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司馬遷:前半句還行,後半句啥意思?

一白:大概是說你情感豐富吧。

司馬遷:我是受過刑的人。。。

一白:寫爽就行,我的私貨比你還多。

司馬遷:這就是你不進步的原因。

一白:所以我得用蜂蜜彌補啊。

司馬遷:哈哈,你小子有趣。

一白:你寫完史記有什麼感受?

司馬遷:趨吉避凶,各安天命。

一白:最大的醒悟是什麼?

司馬遷:既不能令,又不受命,絕物。。。

一白:還有嗎?

司馬遷:先來點蜜水潤潤嗓子。

一白:好,請慢用。

遷既死後,其書稍出。

司馬遷:一部死後流傳的《史記》,承載著五百年家族信仰!

二十年後,漢宣帝繼位。

這位在牢房裡長大的皇孫,是巫蠱之禍遺存的皇室血脈,浪跡鄉野數年後被霍光擁立為帝(見秦嶺一白。劉病已篇)。

楊惲告發老霍家謀反有功,因而受到漢宣帝的高度表揚,這位弘農楊氏又是司馬遷的外孫(見秦嶺一白。楊震篇)。

家族傳承交織在一起,楊惲大力推崇外祖父的著作,漢宣帝翻開正本被吸引,相近的思想閱歷引發共鳴。

司馬遷生前寫完的史記,死後才綻放出耀眼的光芒,他雖然沒能夠享受殊榮,卻化生出華夏史學的高峰。

宣帝時,遷外孫平通侯楊惲祖述其書,遂宣佈焉。

推薦文章

  • 2022馬拉松季,你能想到最大贏家是誰麼

    2022馬拉松季,你能想到最大贏家是誰麼從賽後這四場賽事的跑鞋資料來看,國產品牌越來越受到國內參賽者的青睞,佔比不斷上升,特別是在廈馬,主場作戰的特步,更是戰勝了國內外所有品牌,以較大優勢高居榜首...

  • 對於北方人來說,芥藍是一種令人迷惑的蔬菜

    圖0 菜心和紫菜薹芥藍是甘藍的薹用型變種,以“花薹”為主要食用部位,“薹”即是開花前急速伸長的莖,連同莖上的嫩葉花苞都可以吃掉...

  • 英氏憶格—呵護寶寶嬌嫩腸胃

    一、12345,輔食分階精準餵養不同時期的寶寶,生長髮育所需的營養物質各不相同,英氏憶格聯合中國婦幼保健協會聯合推出“輔食5階精準餵養體系”,結合嬰兒生長髮育特點,將其關鍵體徵分為了五個階段:1、能坐了2、愛咬了3、爬的溜4、能獨站5、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