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龍為什麼偏偏選在二月二“抬頭”?

由 華輿 發表于 人文2022-04-11
簡介後世,人們又將“二月二,龍抬頭”引申為“龍昇天”,把二月初二這一天看作神龍昇天的祥瑞日子,再加上中國人自古便有以重日為節的習慣,比如三月三上巳節、五月五端午節、六月六天貺節、七月七七夕節、九月九重陽節等等,於是,二月初二便成為名副其實的吉時

蟄龍是什麼龍

【搜尋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時生。

輕衫細馬春年少,十字津頭一字行。

——《二月二日》 白居易

二月二,龍抬頭。

龍為什麼偏偏選在二月二“抬頭”?

(圖片來自網路)

“龍抬頭”源於自然天象崇拜,與上古時代人們對星辰執行的認識以及農耕文化有關。龍指的是“青龍”,又稱“蒼龍”,是二十八星宿中由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組成的龍形星象。許慎在《說文》裡說的龍的變化實則指的星空當中龍形星象的變化。因其星象隱沒恰好符合春升秋落的規律,因此常被當做時間流動的參照物。

二月初,蒼龍星的龍角(角、亢兩宿)顯耀明亮,從東方地平線上升起,而其他星宿則依舊隱沒於地平線以下。總體看來,這條蒼龍猶如抬頭之勢,亦即“龍抬頭”。

龍為什麼偏偏選在二月二“抬頭”?

蒼龍星宿。

後世,人們又將“二月二,龍抬頭”引申為“龍昇天”,把二月初二這一天看作神龍昇天的祥瑞日子,再加上中國人自古便有以重日為節的習慣,比如三月三上巳節、五月五端午節、六月六天貺節、七月七七夕節、九月九重陽節等等,於是,二月初二便成為名副其實的吉時嘉節了。

起初,二月二還是一個以遊玩賞樂為主調的節日,人們踏青遊春,挑菜宴飲,最重要的,還是要迎富。二月二曰迎富風俗由來甚古。《歲華紀麗》載:早在有巢氏時代,有人在這天要了一個小孩回家養活,從而家富。後人便在這天到野外採蓬葉以代子,向門前祭之。《天祿積餘》中也有“秦俗以二月二日,攜鼓樂郊外,朝往暮回,謂之迎富。”中國的歲時體系前後相接,銜連自然,正月裡送完窮,二月初便舉行迎富之舉。

直到元代,民間才明確有了二月二當天龍要抬頭的說法。元末熊夢祥撰寫的《析津志》一書在描述京畿地區的風俗時提到:“二月二日,謂之龍抬頭。五更時,各家以石灰於井畔周遭糝引白道直入家中房內,男子婦人不用掃地,恐驚了龍眼睛。”一時間,關於二月二與龍的聯絡多了起來。人們起早把水缸接滿水,並沿途撒石灰引龍回家,閨閣之中也不許穿針引線,以免誤傷了“龍眼”、刺穿了“龍頭”。

直到現在,人們依舊延用此俗。天津漢沽一帶,二月二當天,家家戶戶爭相起早,一路上敲鑼打鼓,從村外的小河引龍回來,邊走邊高呼。當地人稱,小龍犯懶也會打瞌睡,邊走邊喊是要為幫小龍趕走瞌睡蟲,保證接回家的是條勤快的龍。

浙西南早年間時常大旱,吞雲吐雨的龍更是當地人極為推崇的神物。社公廟、宗祠當中常見龍吐水畫像。二月二節更是當地的大事。據當地的老人說,二月二當天,村落裡事事緊張,時時小心,生怕冒犯了神龍。在這天,水只能進家,不許外潑、當天的水不僅僅是水,還是豐收的年成,必須格外對待。

二月二“筆名”甚多,有春耕節、農事節、青龍節、春龍節、挑菜節、踏青節、中和節等等,與之相關的習俗自是不少,在這一天中,吃的東西或多或少都要與龍沾上點關係。吃春餅名稱“吃龍鱗”,吃麵條名曰“扶龍鬚”,吃米飯是“吃龍子”,吃餛飩為“吃龍眼”,吃餃子則叫“吃龍耳”,麵條、餛飩一塊煮叫做“龍拿珠”,吃豬頭稱作“食龍頭”,吃蔥餅叫做“撕龍皮”。二月二還有“龍抬頭,吃豬頭”的習慣。人們紛紛購買豬頭肉,希望新年有個好兆頭。

當然,其中最知名的還要屬“剃龍頭”。

二月二是蟄龍昇天的日子,民間認為在這一天剃頭,會使人紅運當頭、福星高照。兒童理髮,叫剃“喜頭”,借龍抬頭之吉時,保佑孩童健康成長,長大後出人頭地;大人理髮,則寓意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兆頭、好運氣。故民諺說“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

另外,坊間一直流傳“正月剪頭死舅舅”的說法,很多人臘月都不光顧理髮店,直到“二月二”才解禁,這更是助漲了大家“剃龍頭”的熱情。但其實,這只是一種誤傳。“死舅”是“思舊”諧音,清初漢人集體以不剃頭的方式緬懷前朝,但又不敢公開與下了“剃頭令”的清政府對抗,才有了上述說法。

即便如此,“剃龍頭”的說法已然根深蒂固,每逢二月二,家家理髮店都會顧客盈門,生意興隆。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