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人生兩條路,出世與入世

由 麟開祥趾 發表于 人文2022-03-26
簡介古代是君主專制的時代,一句話說不好是要殺頭的,因此,許多知識分子在朝廷為官,都侷促得像轅下的馬駒一般

布衣芒屏什麼意思

眉公言:著履

人生兩條路,出世與入世

,翠微中獨逢老衲;乘桴浮海,雪浪裡群傍閒鷗。才士不妨泛駕,轅下駒吾弗願也;諍臣豈合模稜,殿上虎君無尤焉。

此節的大致意思是說:穿著草鞋登山,在青翠的山色中單獨遇見了老和尚;乘著木筏在海上漂流,雪白的浪花裡棲息著成群的海鷗,有才能的人不妨到山巔海涯去過日子吧!像車轅下面駒馬那般拘束的生活,實在不是我心所願啊!作為一個直言進諫的臣子,怎能說一些模稜兩可的話呢?坐在殿上像老虎一般威猛的君主,難道不會生氣嗎?

登高望遠,整個凡塵都在腳下,俯看自己所住的世界,才發覺自己是活在多麼小的一片天地裡!為了一些小小的事情弄得自己整日悶悶不樂,是多麼的愚蠢啊!在山間遇到的老和尚,過的又是怎樣的一種生活呢?海和山給人的感覺都是遼闊的,相對地,也讓人感覺到自己的渺小,人世間的許多名利得失,也就不再那麼值得計較了。

人生兩條路,出世與入世

孔子說:“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對於周遊列國、志在天下的孔子來說,有著一種壯志難酬的悲涼無奈。這句話在中國文化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跡,為後代失意士人提供了一個心靈的歸宿之地。其中,蘇東坡把這句話演繹得最為精彩。

元豐三年,因烏臺詩案蘇軾被謫貶黃州,住在城南長江邊上的臨皋亭。後來,他在不遠處開墾了一片荒地,種上莊稼樹木,名之曰東坡,自號東坡居士,並築屋名“雪堂”。對於剛剛經受了一場嚴重政治迫害的蘇軾來說,此時是劫後餘生,內心忿懣而痛苦。但他沒有被痛苦壓倒,而是表現出一種超人的曠達,一種不以世事縈懷的恬淡精神。有時布衣芒履,出入於阡陌之上,有時月夜泛舟,放浪于山水之間。

元豐五年九月,蘇軾寫下了著名的一首詞《臨江仙》: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

家僮鼻息已雷鳴。

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夜闌風靜縠紋平。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李白在《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中也有此感嘆: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 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人生兩條路,出世與入世

一卷,一舟,一壺酒,詩仙李白吟著詩,在歷史深處一路走來,身邊倒也不甚孤獨。

自古以來,知識分子就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態度:一為出世,一為入世。當然,後者是困難得多了。前者只是自清,而後者卻想清天下。古代是君主專制的時代,一句話說不好是要殺頭的,因此,許多知識分子在朝廷為官,都侷促得像轅下的馬駒一般。以至於在理想抱負既不能伸展,身心又十分拘束不安的情形下,情願去過隱士生活了。話說回來,在今日的工業文明社會,真正要找到適合隱居的地方,還真不容易,不禁令人想起陶淵明的話來:“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