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我讀《三國演義》第三章——議溫明董卓叱丁原,饋金珠李肅說呂布

由 蝸牛輕飛 發表于 人文2021-05-27
簡介呂布和董卓這樣的人在一起,註定是沒有情義可言的,只有各自的眼前利益

議溫明董卓叱丁原明白了什麼道理

上回說到何進要興師動眾地來除十常侍等宦官,這時曹操說了一句話,“宦官之禍,古今皆有;但世主不當假之權寵,使至於此。若欲治罪,當除原惡,但付一獄吏足矣,何必紛紛召外兵乎?欲盡誅之,事必宣露。吾料其必敗也。”曹操這一句話,甚有遠見。他說,宦官之亂,自古就有,都是因為當朝者給予了他們太大的權貴和寵溺所致的。而如今如果真的要來治理他們,也不必勞師動眾,反而打草驚蛇。只需一個獄吏,前往刺死那個元兇,事便成了。可何進哪裡聽得進曹之言,執意要調動人馬,從而引狼入室,招來了國賊董卓。

十常侍得知後,便密謀要殺何進,何進思想簡單,過於輕敵,最終屍首兩處。後人有詩嘆之曰:“漢室傾危天數終,無謀何進作三公。幾番不聽忠臣諫,難免宮中受劍鋒。”何進的死,死於自己的盲目無知,聽不見諫言。何進一死,宮中再次大亂。少帝和陳留王逃亡至荒郊野外。半夜得崔毅收留至莊中,後與閔貢、袁紹、董卓相遇,平安還宮。

董卓進宮後,日日謀劃要廢帝立庶,實則想篡逆。群臣中難免有反對者,比如丁原,王允等。但又奈他不了。而董卓見丁原身後有一猛將,此乃呂布,尚也不敢動他。原來呂布是丁原的義子,字奉先,有勇無謀,見利忘義。李肅為董卓出了一計,以赤兔馬和金帛之物誘惑他。果然他殺了丁原,投於董卓帳下,並再次認董卓為義父。

董卓有心收買人才是好,但他也是有眼無珠,不識呂布何人也。見到赤兔馬和幾匹金帛就能殺前義父,立馬又認了他自己為義父。這樣的人是多麼可怕哦!當然董卓自己也不是好貨,他一心要廢嫡立庶,實則篡逆,逼百官造反。當朝皇帝劉辯和陳留王劉協實在是太小了,如何擔當得起重任。也難怪有竊國大盜的出現。

我讀《三國演義》第三章——議溫明董卓叱丁原,饋金珠李肅說呂布

在這裡,有兩個人物,我們拿出來對比一下。一個是曹操,一個是董卓。我們之前說曹操是亂世之梟雄,那麼董卓呢,則是個奸賊。這兩個詞,在易中天品三國裡易中天先生也專門提出來對比過。梟雄,他也是英雄,只不過他還有點奸詐。而奸賊,則和英雄完全沾不上邊。不但不懂得為國效力,而且希望國家大亂,自己從中撈一把的;一切以自我為中心,此人此心,眾人皆唾之。唯有呂布,還想投奔,為之效力。可見呂布之人比奸賊更可惡、可怕。呂布和董卓也算是臭味相投了!多行不義必自斃。呂布和董卓這樣的人在一起,註定是沒有情義可言的,只有各自的眼前利益。利益沒了,人就散了。這也為之後王允的美人計得以成功做了鋪墊。

縱觀這一章,我們看到了:但凡驕傲自大,目中無人,聽不進勸之人,不是斷送了自己的性命,就是斷送了自己的前程。而審時度勢,深謀遠慮之人,即使一時才華得不到施展,總有一天,他會大展宏圖。曹操就屬於後者,所以他最後能成就一番偉業。這部三國作品中,除了諸葛亮外,我最喜歡的人就是曹操了。他一直做人低調但從不缺乏見識。他是有大智慧大勇氣的人,他的識人能力也是少有人能及。當劉備還在流離失所時,他就青梅煮酒,認定“天下英雄,唯汝與爾!”可見他沒有降低自己,也沒有看錯別人。他還有一句很有趣的話,那是他臨終前說的自己。他說:“世人都看錯了我曹操,只有我自己知道我自己。”可見他對自己也是十分了解的,這就很難得!孔子說,自知者明!很多人一輩子都沒有真正地瞭解自己,沒有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

我讀《三國演義》第三章——議溫明董卓叱丁原,饋金珠李肅說呂布

再拿劉備和董卓呂布對比一下,那就更鮮明瞭。一個心繫天下萬民,一個心中只有自己;一個慈悲心懷,一個心狠手辣、手段極端。故而劉備能成就一番大業,而董卓呂布只是小兒,終難成氣候,還被後人唾棄不已。不管是現實生活中,還是歷史中的人物,都是有共同的性格特徵的。在任何的時代,任何的背景下,都會滋生出這些不同的甚至性格品行大相徑庭的人來。就看你怎麼看待他們,怎麼和他們相處了。在這部三國裡,人物特徵個性鮮明,讓人很容易就能辨識出來哪些是仁人志士,哪些是奸詐小人。作者的觀點也很明確,極力讚美講義氣懂情義有謀略有勇氣之人;而貶低著那些自以為是,自視過高,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傢伙們和那些毫無義氣仁義可言的小人們。作者對後者是極為不齒的。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我們也應該心懷這樣的坦蕩之情,去結識更多志趣相投的朋友,共赴前程。歷史還給了我們這樣的教訓,那就是:生活在這個社會上,識人很重要。像董卓,還有呂布這樣的人,我們定不可與之交涉。這樣的小人,我們只可棄之遠之。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