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魯迅先生離世85年後,我重讀《吶喊》發現,原來他也有童年陰影

由 諸神的恩寵 發表于 人文2022-01-05
簡介而魯迅,就是屋中人

何為人取我與

魯迅先生離世85年後,我重讀《吶喊》發現,原來他也有童年陰影

(原創文章,歡迎閱讀,抄襲洗稿必究)

文|諸神的恩寵

引言

“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魯迅

魯迅先生離世85年後,我重讀《吶喊》發現,原來他也有童年陰影

01想讀懂魯迅並非易事

今年是魯迅先生誕辰140週年。

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魯迅是很特別的存在。他長年存在於課本里,早已被神化。

但其實,

魯迅的小說也好,雜文也罷,都是有相當高的閱讀門檻的。

這個門檻,指學識和閱歷。二者缺一不可。

尤其是魯迅的小說,惜字如金,寓意深刻。恕我直言,中小學生讀魯迅,根本就讀不懂。

原因很簡單:中小學生涉世未深,他們對於人性和社會的認知,都極其有限。而魯迅的作品複雜而深刻,期待中小學生能讀懂魯迅作品,幾乎是不可能的。

那麼,人到什麼時候才能真正讀懂魯迅呢?

我想,至少也得是中年以後。30歲40歲甚至更大。到那時候,人已經遭受過社會的毒打,大風大浪都見過了,有了較為豐富的社會經驗。

這時候,

人對自我、人性和社會,都有了更深刻的認知,此時回頭來重讀魯迅,才能真正細品出魯迅的好來。

甚至,很有可能,你還會愛上魯迅。

魯迅先生離世85年後,我重讀《吶喊》發現,原來他也有童年陰影

02切勿將魯迅“標籤化”

多數人對魯迅的印象,都停留在“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這是對魯迅的標籤化。

人是很複雜的動物,具有多面性。真實的魯迅,絕不能用一兩句話就概括完。

在我眼裡,魯迅是人,而非神。他最可貴的地方有兩處:

一是善於自省。

二是敢說真話。

任何社會里,都不乏善於自省的人。然而,善於自省又敢說真話的人,卻少之又少。

因為說真話代價太大。說真話,有時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價。

中世紀時,義大利思想家布魯諾挺身而出維護“日心說”理論,後來被教會活活燒死。這就是一個因為說真話而喪命的活生生的例子。

魯迅不像布魯諾那麼慘,他沒有被燒死,但他對人類的貢獻,不亞於布魯諾。

清末民初,封建腐朽,民族孱弱,民眾愚昧。在這種大環境下,魯迅敢公開跳出來說真話,替底層人發聲,這本身就需要極大的勇氣。

縱觀中國幾年千歷史,像魯迅這樣的人,扳著指頭數,都難找出第二個。

魯迅善於反省,敢說真話,因為他是一個很真的人。

魯迅先生離世85年後,我重讀《吶喊》發現,原來他也有童年陰影

03他是人性解剖師

因為真,才能對人性看得如此透徹。

說魯迅是人性解剖師,不為過。

最近,因為要帶領小夥伴們精讀經典作品,所以把魯迅的名作重讀了一遍。

讀完後,有一個深刻的感受——

時代如車輪,忽而前進,忽而後退,忽而原地打轉。

但無論時代怎麼變,底層人都是最苦的。

狂人,阿Q,華老栓一家,孔乙己,閏土……都是底層人,然而,他們的精神狀態,又各不相同。

狂人覺醒,阿Q麻木,華老栓一家愚昧,孔乙己迂腐,閏土卑微……

他們身上的這些特點,也同樣潛伏於在我、你、ta的文化基因裡。

時代在變,而人性不變。唯有看透人性本質,才有可能真正瞭解浩瀚而微小的人類世界。

魯迅的小說,恰恰就是一條通往人性幽暗深處的羊腸小道。

看懂了魯迅,也就看懂了人性。

魯迅的小說,講的都是底層人的悲劇故事。難道,底層人就只能任人宰割嗎?

魯迅用一種很隱晦方式告訴我們,並不是。即便是底層人,也是有選擇的。

於是,才有了夏瑜墳頭那一圈紅白花和那隻一飛沖天的烏鴉。

的確。

人,不能把自身所有的不幸,都推給時代。因為,時代不會對任何人負責。

你要對你自己負責。你不對自己負責,那你可能會淪為時代的祭品。

魯迅先生離世85年後,我重讀《吶喊》發現,原來他也有童年陰影

04童年創傷成為一生記憶

世人皆知魯迅思想深刻。

如此深刻的思想,究竟從何而來?

這與魯迅的童年經歷有很大關係。

魯迅的父親周伯宜,是一名思想開明的秀才。人到中年時,害了重病。

作為周家長子,小小年紀的魯迅,不得不承擔起家庭重擔。有四年時間,他天天穿梭於當鋪和藥店之間,為一家人的生活奔忙。。

藥鋪櫃檯和他一樣高。

典當鋪櫃檯比他高一倍。

他每次要先拿著衣服首飾去當鋪,仰頭在典當先生“侮蔑”的眼神中拿過錢,再奔向藥鋪。

這一幕,成了他的童年夢魘。

以至於,到37歲時,他都忘不了這件事,於是把這段經歷寫進《吶喊》的自序裡。

周伯宜害病後,周家從小康之家淪為窮人。家庭鉅變,引發了一系列變故,讓魯迅看清了世態炎涼,人情冷暖。

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

人類世界有一條法則——你順遂的時候,人人都是你的朋友;你倒黴的時候,人人都急著要躲你。

不過,人在小時候經歷世態炎涼,也有個好處。那就是,能一眼看透人性的本質。

如果沒有這一段陰暗的童年經歷,或許,魯迅也成不了魯迅。

魯迅16歲那年,父親撒手人寰。魯迅在傷心之餘,或許也會感到解脫。

魯迅先生離世85年後,我重讀《吶喊》發現,原來他也有童年陰影

05黑白片帶來心靈震撼

父親的病逝,讓魯迅發願學醫,治病救人。

而他最後卻棄醫從文了。

這種巨大的轉變,源於一部黑白紀錄片。

魯迅赴日留學期間,看到過一部黑白紀錄片。在大銀幕上,他見到了久違的中國同胞。

影片中,一個人被綁在柱子上準備接受懲罰,周圍站著滿了人。被綁的和圍觀的,都是魯迅的同胞。

“都是一樣強壯的體格,而顯示出麻木的神情。”

身為留學生的魯迅,看到這一幕後,由視覺衝擊引發了心靈地震。

從那一刻起,他突然意識到一點——

“醫學並非一件要緊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

之後,他改變了人生方向。

“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於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為當然要推文藝,於是想提倡文藝運動了。”

此後,他拿起筆,透過寫文章來喚醒大眾,改變當時中國人的精神面貌。

這是他寫《吶喊》的初衷。

魯迅先生離世85年後,我重讀《吶喊》發現,原來他也有童年陰影

06在鐵屋中吶喊

回國後,魯迅在杭州做老師。

他發現,這些年輕人對科學沒有渴求,他們雖然是學生,卻很愚昧無知。這嚴重的挫傷了他的教學積極性。

和好友出書辦雜誌,也遭遇到許多阻礙。

《新生》眼看要出版了,卻刪掉了撰稿人,資金支援也沒了,導致《新生》胎死腹中。

魯迅做什麼都不順,屢屢不得志,內心特別苦悶,於是才動筆開始寫小說。

1923年,魯迅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說集《吶喊》。

從“吶喊”二字中,可以感受到魯迅當時滿腹心事卻無人訴說的孤獨感。

在自序中,他寫道:“獨有叫喊於生人中,而生人並無反應,既非贊同,也無反對,如置身毫無邊際的荒原,無可措手的了,這是怎樣的悲哀呵,我於是以我所感到者為寂寞。 ”

可以想象魯迅內心有多孤獨,多寂寥。

岌岌可危的大清王朝,猶如一座密不透風的鐵屋。而魯迅,就是屋中人。

鐵屋裡,“ 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對得起他們麼?

“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說決沒有毀壞這鐵屋的希望。”

“鐵屋子”,就是幾千年來的封建禮教。

所有人都被關在鐵屋子裡,大家無知無覺地活著,從來沒有一個人覺得,鐵屋子有什麼不對。

這時候,魯迅站出來,以筆傳聲,告訴人們他們周遭的環境有多惡劣,多愚昧。

魯迅的第一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就是鐵屋中的一聲吶喊。

這一聲,喊醒了無數年輕人。

也驚醒了東方睡獅。

魯迅先生離世85年後,我重讀《吶喊》發現,原來他也有童年陰影

07金剛顏菩薩心

魯迅是思想家。

他的文章裡,很喜歡用否定之否定的句式。否定之否定,是肯定。不知道,這是否在意味著,他自己內心也常常充滿糾結呢。

魯迅的小說,故事只是個殼子,其核心是在傳遞思想。

時代會變,科技會變,文化會變,人性卻幾乎不會變。

偉大的思想家,總能抓住人性的本質。所以無論什麼時候讀魯迅,你都能見自己、見眾生、見天地。

怎樣打破對魯迅的刻板印象 ,走進一個真實的魯迅呢?

答案是——精讀魯迅的作品!

真正讀懂魯迅的時候,相信你會深深地愛上他。

“金剛怒目,降伏四魔。菩薩低眉,慈悲六道。”

在我心裡,魯迅先生是兼具金剛心和菩薩心的活生生的人。

他是那樣溫柔。

那樣慈悲。

那顆赤忱的心,時隔85年後,依然滾燙。

(完)

作者介紹:諸神的恩寵,寫作者,多平臺簽約作者。本文為原創文章,抄襲或洗稿必究。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