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傳道、授業、解惑“:韓愈教育理念再釋

由 聽雪學苑 發表于 人文2021-12-18
簡介”曾國蕃《求闕齋讀書錄》卷八雲:傳道謂修己治人之道,授業為古文六藝之業,解惑為解此二者惑

傳道授業解惑的原話怎麼說

01 大唐韓愈

公元819年正月,韓愈因上疏《論佛骨表》被唐憲宗貶為潮州刺史。行至藍田時值侄孫韓湘趕來同行,於是寫下了著名的《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漳江邊。

八千里路風和雪,韓愈日夜兼程趕到潮州。在潮州興修水利,解決民生;興資辦學,傳播文化。成為歷史上最受歡迎潮州百姓的官員。

1092年3月,潮州知州王滌重修韓廟,請蘇軾寫碑文。蘇軾欣然秉筆,打頭一句是“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

韓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韓愈也是教育家,多次任國子博士,他寫的《師說》、《進學解》等文章中的教育理論至今仍有極大的價值。

02 韓愈《師說》

唐朝科考前,須先給王公貴族“投卷”,獲得“通榜”推薦,這在很大程度上要取決於攀結權貴的關係。比韓愈小4歲的白居易曾寫詩表達了這種無奈和不滿,《見尹公亮新詩,偶贈絕句》:

袖裡新詩十首餘,吟看句句是瓊琚。如何持此將干謁,不及公卿一字書。

792年,韓愈第4次參加進士科考,終於登進士第。但中進士只是取得入仕的資格。正式委任還要透過吏部宏詞科詮選。又經過三次失敗後,於801年過了吏部詮選。802年春,任命為國子監四門博士。

當時,士大夫階層都只講關係,阿諛吹捧,恥於求學,羞於為師。嚴重影響到國子監的教學和管理。

813年,柳宗元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詳寫了這種狀況:

孟子稱“人之患在好為人師”。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

增與

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

韓愈不忌名聲,寫《師說》以論師道之不可廢。“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曾國蕃

《求闕齋讀書錄》卷八雲:

傳道謂修己治人之道,授業為古文六藝之業,解惑為解此二者惑。韓公一生學道好文,二者兼營,故往往並言之。

03 “傳道授業解惑”再釋

後人多從曾言,把”傳道授業解惑“看作是老師的三個職責,是並列關係。在我看來,這三者不是並列關係,應是主次先後關係。師者,首傳道,次授業,末解惑。

一、傳道

韓愈《原道》中說“博愛之謂仁,行而宜謂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而無待於外謂乎德。”韓愈認為博愛就是“仁”,合理地實現”仁“就是“義”,沿仁、義道路前行就是“道”,使自己具備完美的修養而不求外人就是“德”。

韓愈一生致力踐行儒家理念,他的道就是儒家的”仁義“之道,正是

曾國蕃

說的修己治人之道。

師者,首先是傳授學生“仁義”之道。即,博愛並踐行之。

當今教育在不斷強調“尊師重教”,或許這正是反映了當今教育中“道”的缺失。“尊師重教”並不是要求學生怎麼做,而是老師須得“傳道”。

“傳道”不僅是言傳,更是身教。“徒能言之,而不能行之,失其旨也。”言行一致,立己達人,這才是傳道。《大學》:“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之於人者,未之有也。”即掩蓋自己不能博愛的心,卻要求學生尊師重道,是不可能實現的。

“道”是學生成人的方向與座標。“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傳道”是師者最先要做的職責。老師只有先“傳道”,學生才能有其它方面的良性發展。否則,學生的發展就可能偏離正常的“道”。

二、授業

授業是傳授學生就業技能,生存之道。

796年,韓愈主持汴州鄉試,寫《進士策問十三首》,其中有云:“古之學者必有師,所以通其業,成就其德也。”即學生掌握了生存之道,就可以實現自我價值了。

不同的學生由於其性格必然有異,能力表現形式也不相同。所以,必須給不同學生授不同的業。這正是孔子“因材施教”之本義。曾國蕃謂”授業乃授六藝之業“,是針對古代學子讀書入仕而言。

今天,學校教育也講因材施教,卻是按成績把學生分為三六九等,分而教之,授以難易多寡不同的知識。已然是片面狹隘的理解。

授業必須以“傳道”為前提。否則,學生可能就會亂用生存之道。

三、解惑

曾國蕃謂解惑乃解答傳道授業中的困惑。於當今而言,學校教育主要是看成績,解惑則是解決知識疑問。

按照韓愈的教育理念,知識教學應該是排在教育之末的。今天的教育,把知識教學當作首要任務,已失去了我國古代教育文化的精髓。

04 學習目的

我國幾千年以來,一直存在關於學習目的的兩種爭議:讀書是為了物質還是精神?

實際上,這兩者皆有,主要是看以誰為主。宋朝張載《語錄鈔》言“為學大益,在自求變化氣質”,我也這樣認為。

物質是外界的,精神是內在的。只有內在的精神儲備到一定層次,才能把知識技能融會貫通,再才有謀求更多物質的可能。否則,知識必然是淺層次的,縱用來獲取物質也多是捉襟見肘。

只有為了學習本身而學習,才能真正建立對學習的興趣,從而把知識學通透。“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憲問》“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韓愈在《論語筆解》卷二中言:“為己者,謂以身率天下也;為人者,謂假他人之學以檢其身也。”意思是古人學習是提升自己的修養以作為天下表率,今人學習是透過他人的評價來檢驗自己,獲得自身的名利。把這句話拿到今天來說,也正是古今之別。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教育的意義就是點亮自己內心的道德明燈,同時啟迪他人,達到完美和諧。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