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志於道,不怕窮

由 L惟精惟一 發表于 人文2023-02-05
簡介孔子說,一個人嘴上天天說自己有志於大道,但時刻以自己吃穿不好為恥,對這種人沒什麼好聊的,不用跟他探討

敝衣惡食什麼意思

翻開《論語》第四篇第九章: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先說說古代計程車。

先秦時期,社會中下層大體分四類:士、農、工、商。“士”勉強能沾上貴族的邊,屬於為貴族服務的知識分子。

志於道,不怕窮

這裡講的“道”和上一章一樣,都是指孔子所倡導的,以出世離塵的精神做入世救人的事業。

“恥惡衣惡食”,就就將吃穿標準不夠高作為自己的羞恥併為之焦慮。

孔子說,一個人嘴上天天說自己有志於大道,但時刻以自己吃穿不好為恥,對這種人沒什麼好聊的,不用跟他探討。

孔子本人就是一個有志於道計程車,也曾經飽受了惡衣惡食的生活,這句話是他源自生活實踐的大實話。

為什麼喜愛吃穿的人不配談論道呢?因為他的心志已經被物質的慾望分佔了。

志於道,不怕窮

縱觀歷史,那些追求道、追求規律、追求世間法則的社會精英們,很多在世俗生活上都不成功,有一得便有一失,有一長便有一短。

一個斤斤計較於物質生活標準高低的人,肯定不會具備道性、靈性、悟性。

但是這裡我們也反對另一個極端,“不恥惡衣惡食”和“追求惡衣惡食”是兩回事。

追求道,並不是非要刻意讓自己衣衫襤褸、吃糠咽菜,好像不這樣就表達不了自己的意志和決心。

不以惡衣惡食為恥的背景是,在受到政治、地域等各種環境條件影響不得已經歷惡衣惡食,這時候應該以怎樣的心態來對待。

只舉兩個孔門弟子的例子,一個是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另一個是子路:“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

外在的東西永遠不是最重要的,不該以之為恥。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