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競爭優勢的六種來源

由 創新的常識 發表于 人文2023-01-24
簡介最後,從長期來看,根本沒有“持久”的優勢,也沒有永遠的VRIN型資源和能力,更不會有固若金湯的定位,優秀的企業家也可能犯糊塗、做蠢事,有效的策略總可以被破解,因此,企業經營決不能“躺平”,不能故步自封

釜底抽薪的對策是什麼

競爭優勢的六種來源

文/鄧中華 北京本立道生科技有限公司合夥人,著有《創新者的策略》等

近些年來,一些企業家、產業觀察人士,都熱衷於講

“以客(用)戶為中心”,卻對競爭避而不談,美其名曰“平臺”“生態”,大有包辦客戶一切需要的架勢,似乎談競爭便是“網際網路時代”的舊思維、落伍者,認知上的“低維”。那麼請問,兩家甚至更多企業都踐行“以客戶為中心”,客戶是當“雨露均霑”,還是算上一卦再做決斷呢?

可以這樣說,談論企業戰略,卻避談競爭,不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就是看似明白的真糊塗。事實上,戰略的核心就是競爭優勢,正確的戰略就是為一家企業帶來競爭優勢的戰略,是讓它能夠贏、贏得多、贏得久的選擇、策略以及行為。

當然,戰略不意味著,競爭只有一種形式,即正面且激烈的對抗。其實,制定有效戰略的第一件事,就是恰當地定義到底和誰角力,使得自己的優勢、劣勢和經營環境中的威脅、機會相匹配。這無疑要求企業須對自己的優勢、劣勢有一個較為準確的評估,否則,瞄錯了對手,要麼是用牛刀殺雞,要麼就是自取其辱。

要評估優勢、劣勢,須先知悉競爭優勢的可能來源有哪些。

一、人:企業家及TMT

俗語云,“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從樸素的、直觀的角度講,一位卓越的企業家、CEO及傑出的高管團隊,無疑是企業優勢的重要來源。

高階視角學派深入考察了管理者的年齡、教育程度、社會階層、職能背景、性格特點、能力程度、工作年限、任管理者的年限、企業任職長短、同一產業內的任職長短,以及管理團隊的構成等與企業績效的關係。

就理想狀況而言,一位讓對手望而生畏的企業家或管理團隊,應當是:(1)高瞻遠矚,能夠見微知著,比一般人看得遠;聽得進不同想法,卻又能融會貫通,絕不固執己見;(2)有魄力,大手筆,敢賭,不畏質疑與非議,無視流言與菲薄,果敢前行;(3)敢啃硬骨頭,殺伐決斷,敢於變革,敢於清除障礙;(4)具有強大的政治技能,能說服不可能說服之人,能聯盟不可能聯盟之人;(5)既懂得“將軍趕路,不追小兔”,又懂得因時而變,靈活變通;(6)在執行時,能身先士卒、以身作則,又善謀略;(7)對對手凌厲無情,對追隨者卻胸懷坦蕩,“財聚人散,財散人聚”,與“兄弟”們一起“大口吃肉,大秤分金”……有這樣的企業家和管理團隊的企業真何其幸運也。

然而,人的因素是非常複雜的。

首先,符合這諸多要求的戰略家何其少也,大概是“不世出”的。所以,不免要靠團隊,而團隊成員必然是各有“缺陷”的。固然人們會說要“互補”,但是團隊成員絕不會如機器一樣嚴絲合縫地“齧合”著。所以,摩擦、歧見甚至對立、較勁等政治行為,在組織之中可謂司空見慣。倘若真有一個人是眾望所歸,他還要克服自己的問題,倘若眾望所歸反而抑制了他的克己,甚至放大了他的問題,那於企業不僅不是福音,反而是極大的隱患。

其次,同一種特質,卻很可能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力。譬如說,年齡,“嘴上無毛,辦事不牢”VS“自古英雄出少年”,“久經沙場”與“老而不死是為賊”;教育,書香門第VS紙上談兵、誇誇其談;出身,“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VS“虎父無犬子”;謀略,深謀遠慮VS“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等等。

再次,一旦形成了模式,不免陷入路徑依賴的窘境之中。要時時刻刻做到人(SW,優勢與劣勢)與環境(OT,機會與威脅)的“天人合一”,恐怕是非常困難。即便某家企業一時有這樣的企業家,然時移世易,卻常常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因此,企業在機制、制度上可用或不得不以人事的更迭來規避此種風險。

最後,一個人的自我發現、自我覺知、精進,乃是一個包含著“懸思、苦索、頓悟”、既連續又間斷的過程。

倘若一個人在“為己”之途上已然成為“守成者”,便從自己、所領導的企業的最大確定性因素,轉變為最大的不確定性因素,倘若不自知,勢必為自己,也為企業帶來不可知的危險。

所以,智者時常教誨能人們要功成身退,譬如,《道德經》言,“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因此,企業不能把身家性命都押在企業領導人的聰明、明智之上,不能把它當成基礎性的、根本性的優勢來源,至少是不能把它當成長久之計,而要挖掘、積累更多其他的優勢。

二、定位:搶先佔據產業中的優勢位置

一個行業的機會、客戶分佈,不是均勻平衡的,而是呈正態分佈的。大多數人購買某個產品,對功能的訴求是相似的,對效能的要求也大體一致,對服務的期許也大同小異。因此,誰能先佔領這個位置,誰就擁有了易守難攻的優勢,後來者想取而代之,絕非易事。

首先,要率先識別出這樣的位置(遠見、願景);其次,看到了,還必須拿得下(能力+資源)、守得住(建立競爭壁壘),否則,不過是為他人做嫁衣罷了,只不過是人家——後來的勝利者眼裡一隻自我驅動的小白鼠。具有這樣特徵的位置——看得見、拿得下、守得住的優勢區位,就是企業合意的“定位”。

具有價值的定位,是三件事或三步走:

1.領域選擇。

過去是行業,現在時興叫“情境”“場景”,本質上是價值網選擇,需要抉擇者對未來的趨勢有一個大致肯定的判斷,或者有一種基本信念的支撐;

2.角色扮演。

也即,企業在價值網裡的節點是什麼,取決於企業的能力和資源。大體而言,有三類基本的角色可選:

(1)研製:包括設計、製造、開發、技術、材料等;

(2)中介:連線研製和客戶;

(3)服務:直面客戶。

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要求。

研製:需要企業具有強大的專業能力,善於研製、打磨某種產品或元件,包括硬體、軟體;

服務:一方面,需要企業有極強的服務意識,對客戶需求有準確的把握,另一方面,要有系統化的整合、整合能力,能夠圍繞需求提供合意的解決方案;

中介:圍繞的是觸達、說服客戶的效率,在引起注意、激發興趣、勾起慾望、實現購買行為上具有比較優勢,核心運營活動是流量引入、轉化、留存、活躍、復購、轉介等運營活動。譬如,現在的直播,頭部主播,就具有高效觸達和“帶貨”的能力。

不難發現,選擇不同的角色,企業的直接客戶(直接買單的人)、對手、合作伙伴是不一樣的。

3.客戶認知。

無論選擇哪種角色,都存在競爭。為了贏得客戶,必須使客戶知道你、看見你、記住你、相信你、認可你、認同你,甚至在情感上喜歡你、崇拜你、愛慕你。如何才能做到呢?在客戶的心智資源中佔據一席之地。又如何做?克萊頓·克里斯滕森的“需要完成的任務”(jobs to be done)理論可以一試。他建議,企業要從這個問題開始,明確或潛在的客戶“僱傭”企業的產品、品牌去完成什麼任務?然後,與客戶既有的解決方案和其他備選相比,你的特色究竟是什麼?第三,處在類似情境中、有類似問題和判斷的人們,有多大規模?

完成了這三部曲,企業或許能識別出定位在哪裡,也才能明白自己能不能守得住。

三、具有VRIN特徵的資源

與定位背後的產業分析法不同,資源基礎理論認為,競爭優勢來自於“資源定位壁壘”。(resource position barrier)。不過,這一學派,把能力也視為一種資源。因此,前述的企業家才能,也是一種資源。但是,假使一個理論無所不包,那大機率是無用之用,固然有啟發,但不易下手落地。所以,我們把能力和資源分開。

資源理論認為,有價值的、稀缺的、不可模仿的和難以替代的(Valuable,Rare,Inimitable,Non-substituable)的資源(與能力)“能夠為企業帶來持久競爭優勢”,用通俗的話說,就是具有“卡脖子”勢能的資源。這四個標準,有價值是前提;因為稀缺,所以具有市場勢力,才賣得起價;不可模仿,是直接對手只能望洋興嘆,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你吃肉而自己連湯也喝不上;而難以替代,則是消除了替代品的威脅。

考慮一下地主經濟。在農業生產中,土地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因此,擁有土地的人,就有了這種VRIN資源。這個道理,也適用於資源型行業,石油、天然氣、稀土、自然觀光,以及音樂、藝術等“天賦”發揮關鍵作用的領域。今天,一種新的、非天然的資源——資料,也正日益符合VRIN的特徵。

然而,對這種外生的VRIN資源的爭奪,無論在歷史上,還是現實中,都有些殘酷、欠文明,多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或者不免靠“運氣”(比如音樂天才),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是,並非毫無人為的空間。例如,企業積累了大量的隱性知識,或打造出一種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沉澱出一種獨特的企業文化,引導、教化人們去創造創新;設計、演化出一種具有糾錯能力不至於犯顛覆性錯誤的機制、體制,等等。

四、能力:核心能力與動態能力

資源不會自動變成客戶價值,VRIN的資源也是如此,需要人去發現、挖掘、開發、精煉、轉化以及保護,這就需要能力。但是,並不是每一種能力都能帶來競爭優勢。具有競爭力的能力,是核心能力和動態能力。

核心能力概念的出爐,源自企業多元化經營。業務多元化,通常是“龍生九子,各有不同”,為了確保這些業務在各自市場具有優勢,需要核心能力作為支撐,因此,它“就多元化經營的企業而言,是一個企業集體學習與智慧的結晶,是企業的某種顯著的能力,是協調多種技術和技能的知識體系和能力,是企業經營活動的基石與核心,廣泛應用於企業的不同業務和終端產品中,在很大程度上界定了企業的形象認知,屬於企業總體而不屬於某個業務單元”,例如,本田製造小型發動機的能力。

因此,與具體的技術、技能相比,核心能力是較高層次的能力。但是,這還不是最高階的能力。為此,學者又開發出一個概念——動態能力。什麼叫動態能力?“一個企業具有的積聚、組合、調配以及應用資源,並且能夠根據市場變化和機會不斷對資源進行重新組合、再調配和應用的能力”,簡言之,適應力,或者說,是企業超越情境、業務生命週期、具體業務的方法論體系。

五、策略:實力相當與以弱勝強

當競爭發生在實力相當或實力懸殊的對手之間時,策略的價值便凸顯出來。不過,策略必須將環境(勢)、戰術(術)、理念(道)整合起來,才能真正發揮效果,沒有正道作為支撐,只有詐邪,必反受其累,因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強調策略,不是認為策略可以替代實力(人+資源+能力+定位優勢),只是說,實力固然重要,但並不必然等於勝利。

不得不說,有效的策略,與卓越的領導者是密切相關的,譬如“反間計”之所以可行,就是有人智高一籌。

一般而言,有效的策略,總有它的反面存在,合縱VS連橫,“農村包圍城市”vs城市輻射農村,破釜沉舟VS拖延不戰,等等,全然佔優——即不管你選擇什麼對策,我都是這個選擇,所謂“以不變應萬變”——的策略,

例如,“不管對手出什麼價格,我們都低10%”,

實際上是很少的。

有時候,策略就是軍事上常見的謀略,誠如《孫子兵法》所言,“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例如,在商業場景中,草船借箭式的“碰瓷”頗為多見。

有時候,策略則意味著避開實力強勁者的鋒芒。藍海戰略就是這樣一種策略,避免在“紅海”中廝殺,向市場邊緣客群的“藍海”駛去。“破壞性創新”也是這樣一種策略,創新者關注的是主流市場瞧不上或不願意進入的市場,

並不是在技術上有太大的突破,效能相對不足,在主流客戶看來是“劣等品”

,所以,利潤低,或不符合他們的自我期許或認同。

即使是正面的激烈對抗,也有不同的打法。價格戰式的“貼身肉搏”雖然常見,但卻屬於不能輸也未必能贏的策略,效果通常是“損敵一千,自損八百”。除此以外,(1)採用新發明提供效能跳躍,是釜底抽薪式的策略,缺陷是市場接納需要一個過程;(2)採用全新的關鍵元件,例如,新能源汽車VS內燃機汽車,電子錶VS機械錶,數碼相機VS膠捲相機,電子圖書VS紙質書,等等,這種策略可以重塑格局,但幾乎不會對既有企業造成毀滅性打擊,因為後者可以學,且擁有其自身的優勢;(3)重新發明式創新。例如,微信之於簡訊,智慧機VS功能機等等。這種策略不僅破壞力大,而且速度快,在位企業一旦出現誤判,很可能陷入萬劫不復之地。但是,也不是一般創新者或企業可以為之。

六、市場的非競爭性:贏家通吃

市場本身的一些特性也是競爭優勢的來源,會形成強大的壁壘。例如,某些市場的規模如此之小,所以,只能容納一家供應商。再比如,由於存在網路外部性,一些市場具有贏家通吃的特性,在這種市場裡,客戶轉向別的供應商的成本非常高、代價大,所以,即使他們對產品、服務很不滿,也不會輕易更換。例如,微信的客戶服務近乎沒有、一些管理措施也不免簡單粗暴、不近人情,但是,拋棄它仍然需要極大的勇氣。不過,這樣的市場終究是少的,絕大多數市場是由多家企業提供有差異的產品或服務。

贏得網路外部性的關鍵是率先到達引爆點或“臨界點”(Critical Mass)。創新擴散研究者借鑑了物理學的“臨界質量點”——“如果原子反應堆達到臨界質量點,便會自發出現核連鎖反應”,創造了這個術語,“只需要很少的促銷活動,單靠現有的社會動力就會讓創新自行擴散下去。”為什麼產品具有“自傳播性”或“自傳染性”?因為人們採用創新產品的動力可分為兩類:第一,產品本身;第二,社會流行壓力,又稱“規範壓力”,即採納者所處的社會網路中,“鄰近採納者”所產生的影響。研究表明,“當累計的採用者達到5%~20%時,同伴的影響就能促成創新採用率的快速攀升。”這個數值,或許是“二八定律”在創新擴散領域的應用,20%的人“主導”了其他80%的人。

在到達臨界點之前,企業切忌抱著“差異化策略”的認知,試圖凸顯與既有供應商在產品或服務上的差異。事實上,此時最有效的策略是,儘快學習、接納一切合理的因素,要確保自己比對手更快到達臨界點。

一家企業要想在有競爭的市場中取得優勢,就必須知道自己可倚仗些什麼。首先,它要至少擁有以上來源之一;其次,還必須在量、規模、結構上具有相對的優勢;再次,要將這些優勢整合起來,實現1+1>2的效果,才能形成持久的、可靠的優勢;最後,從長期來看,根本沒有“持久”的優勢,也沒有永遠的VRIN型資源和能力,更不會有固若金湯的定位,優秀的企業家也可能犯糊塗、做蠢事,有效的策略總可以被破解,因此,企業經營決不能“躺平”,不能故步自封。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