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春秋時“長勺之戰”,曹劌非“肉食者”,何以能參與最高指揮?

由 晨星文集 發表于 人文2023-01-08
簡介因為曹劌非“肉食者”,卻憑空出來自薦,得與魯君同乘而參與指揮,這在我們今天是很難想象的事(一個老百姓僅憑几句話,就和最高統帥一起指揮作戰,小說都不敢這麼寫),則必然是因為其議可致必勝,且魯君一聽就懂

後人為什麼用曹劌論戰而不用長勺之戰

關於曹劌論戰,歷來有兩個疑問。一是曹劌非“肉食者”,卻何以能參與最高指揮?二是曹劌究竟是什麼人。這的確是值得思考的問題。關於第二點,《曹劌論戰》原文中明確說曹劌非“肉食者”,也就是並非貴族,而是平民百姓。但這似乎和第一點相矛盾。要解開這個疑問,就需要從曹劌在戰後的總結說起了:

眾所周知,曹劌在戰後的總結堪稱經典:“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這與孫武所說的“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是同一個道理,是從精神士氣方面尋求最有利的敵我實力對比,從而決定攻勢時機。所謂後發制人,先發不利而後發有利,故後發而一舉制勝。後發只是手段,其目的則為形成時間維度上於我有利的實力對比。

春秋時“長勺之戰”,曹劌非“肉食者”,何以能參與最高指揮?

然而這裡就存在一個問題,何以曹劌事先知道後發有利?那是因為當時的作戰大體還是依循所謂軍禮,雙方按照固定程式接近並交鬥。應該說當時正處於作戰思想和形式的轉型期,而曹劌則敢於打破常規,也許算是第一個“放開了吃螃蟹”的人。

為什麼說是“放開了吃螃蟹”?因為之前多半也有過類似戰例,不過此戰較為著名,為《左傳》所記,流傳以至廣為人知而已。在人們都知道作戰固定程式的情況下,這種後發制人的策略自然不難想到,只不過受到禮制約束而不便或不敢明著打破而已。

春秋時“長勺之戰”,曹劌非“肉食者”,何以能參與最高指揮?

但人們為了爭取勝利,自然會逐漸掙脫禮制加於戰爭的限制,尤其是對於弱方而言。實際上,《曹劌論戰》一文字身也證明了這樣的推測。因為曹劌非“肉食者”,卻憑空出來自薦,得與魯君同乘而參與指揮,這在我們今天是很難想象的事(一個老百姓僅憑几句話,就和最高統帥一起指揮作戰,小說都不敢這麼寫),則必然是因為其議可致必勝,且魯君一聽就懂。我們甚至可以猜測,魯君剛開始有所顧慮(違反禮制常規),但最終為了勝利而採納曹劌之議,作了第一個“放開了吃螃蟹”的國君。比起後來的宋襄公,魯公是要強上一些了。

春秋時“長勺之戰”,曹劌非“肉食者”,何以能參與最高指揮?

今天就分享到這裡,覺得不錯可點個贊。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也可留言評論,交流進步。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