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薛山長淺談終南隱士和長安雅士

由 秀秀茶藝培訓 發表于 人文2022-12-31
簡介由此不難見出,“終南隱士”和“長安雅士”相通之處甚多,兩者皆具備高蹈絕俗、明淨開闊的襟懷,皆沉醉於山中清朗之美景,甚至皆是琴棋書畫詩詞歌賦俱通的“完人”

超以象外得其環中出自哪裡

終南隱士,意指隱居終南山的修行人士。

薛山長淺談終南隱士和長安雅士

終南山,在古代又被稱為太乙山、南山、地肺山。自古即是士大夫和知識分子進退朝野、“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退守之地。如今,它仍然是全國乃至全世界為數不多的、還存在住山隱修者的地方。

隱士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從古老傳說中的巢父、許由到現如今的各種隱士,其人數達數萬 人,僅其中有跡可考者就達數千人。《南史·隱逸》雲:隱士“須含貞養素,文以藝業。不爾,則與夫樵者在山,何殊異也。”隱士“……。皆用宇宙而成心,借風 雲以為氣”。可見“隱士”二字,不可輕許。一般的“士”隱居尚不足稱為“隱士”,須是有名的“士”,即“賢者”,《易》曰:“天地閉,賢人隱。”又曰: “遁世無悶。”又曰:“高尚其事。”

相傳西周的開國元勳姜子牙,入朝前就曾在終南山的磻溪谷中隱居,後以八十高齡出山,結束 隱逸生涯,輔佐武王伐紂,建功立業,成為一代名相;秦末漢初,有東園公、夏黃公、綺裡季、角里四位先生,時稱“四皓”,先隱居商山,後隱居終南;“漢初三 傑”的張良功成身退後“辟穀”於終南山南麓的紫柏山,得以善終;隋唐五代的藥王孫思邈,仙家鍾離權、呂洞賓、劉海蟾及全真道創始人王重陽等都曾隱居終南 山;康熙時期的關中名士李雪木,為逃避清廷的召喚,躲到終南主峰太白山一帶,因山中乏紙,他用槲葉寫文題詩,竟至收整合《槲葉集》。至民國時期,大居士高 鶴年先生晚年也曾在終南山的嘉五臺和南五臺結茅蓬訪道修行,他隱居的茅廬猶在。

薛山長淺談終南隱士和長安雅士

對於選擇終南山隱居修行,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的弟子、在終南山修行了近20年的佛教律宗 祖庭淨業寺方丈本如法師也有自己的體會:“終南山北抵黃河,南依長江,西遙崑崙,東指大海,有王者之氣。祖師大德,多聚於此。在這裡修行的隱士規格都很 高,一般都是國師級,出現過智正、靜淵、普安、靜藹、靈裕、虛雲等多位高僧大德。而且終南山有一種‘氣場’,能直通人心,在這裡修道易成。正如高鶴年先生 在《名山遊訪記》所寫:名山修道,終南為冠。”

古代隱士,大有看破紅塵,淡泊名利,歸老林泉,自得其樂者,如今隱士,雖同在一座山中,對著一樣的清風明月,然而更多的是一種迴歸本真的生活修行方式,其中甘苦,不足為外人道也。

薛山長淺談終南隱士和長安雅士

“日進終南夜宿山

靜聞松濤枕石眠

風語青石鳴不住

酌茶一盞靜觀禪

淨花勿需清泉洗

直裰一身不知寒

若得菩提證本心

一僧一石一蒲團

若得菩提證本心

一僧一石一蒲團”

一首古琴曲《進終南》可謂奏出了隱士心聲。

薛山長淺談終南隱士和長安雅士

無獨有偶,相應的,也有一首《憶長安》可為曾居長安,外出遠遊的長安雅士抒寫懷抱。

相對終南隱士而言,長安雅士,指身居長安,精通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的風雅之人。

王維(701—761),字摩詰。原籍祁(今屬山西),其父遷居蒲州(今山西永濟),遂 為河東人。開元進士。累官至給事中。安祿山叛軍陷長安時曾受職,亂平後,降為太子中允。後官至尚書右丞,故亦稱王右丞。晚年居藍田輞川,過著亦官亦隱的優 遊生活。詩與孟浩然齊名,並稱“王孟”。前期寫過一些以邊塞題材的詩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則為山水詩,透過田園山水的描繪,宣揚隱士生活和佛教禪理;體物 精細,狀寫傳神。晚年無心仕途,專誠奉佛,故後世人稱其為“詩佛”。兼通音樂,工書畫。存詩約四百首,有《王右丞集》。

王維曾作《終南山》一首曰: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此詩寫景由遠及近,移步換形,有聲有色,寫出了終南山景物的千形萬態。全詩筆力勁健,氣韻生動,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畫。

明代邢昉《唐風定》:右丞不獨幽閒,乃饒奇麗,但一出其口,自然清冷,非世中味耳。

清代李因培《唐詩觀瀾集》:屈注天潢,倒連滄海。而俯視一氣,盡化煙雲。一結杳渺寥泬,更有憑虛御風之氣。

清代張謙宜《絸齋詩談》:於此看“積健為雄”之妙。“白雲”兩句,看山得三昧,盡此十字中。

“積健為雄”之評,出自唐代司空圖《二十四詩品》。歷來文人騷客評詩,多愛其語:

薛山長淺談終南隱士和長安雅士

雄渾

大用外腓,真體內充。

反虛入渾,積健為雄。

具備萬物,橫絕太空。

荒荒油雲,寥寥長風。

超以象外,得其環中。

持之匪強,來之無窮。

薛山長淺談終南隱士和長安雅士

纖穠

采采流水,蓬蓬遠春。

窈窕深谷,時見美人。

碧桃滿樹,風日水濱。

柳陰路曲,流鶯比鄰。

乘之愈往,識之愈真。

如將不盡,與古為新。

薛山長淺談終南隱士和長安雅士

典雅

玉壺買春,賞雨茅屋。

坐中佳士,左右修竹。

白雲初晴,幽鳥相逐。

眠琴綠陰,上有飛瀑。

落花無言,人淡如菊。

書之歲華,其曰可讀。

其餘尚有沖淡、沉著、高古、洗煉、勁健、綺麗、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縝密、疏野、清奇、委曲、實境、悲慨、形容、超詣、飄逸、曠達、流動種種境界。

《二十四詩品》在形式工整的基礎上,只用了有限的字數,運用押韻、比興的手法來描摹詩歌的意境,闡釋作品的風格,把一部理論作品寫的像一首首詩一幅幅畫,不得不說堪稱中國文學理論上的瑰寶,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奇葩。

宋代文學家蘇軾《書黃子思詩集後》:唐末司空圖崎嶇兵亂之間,而詩文高雅,猶有承平之遺風。其論詩曰:“梅止於酸,鹽止於鹹,飲食不可無鹽梅,而其美常在鹹酸之外。”蓋自列其詩之有得於文字之表者二十四韻,恨當時不識其妙,予三複其言而悲之。

清代評論家孫聯奎《詩品臆說》:“得其意象,可與窺天地,可與論古今;掇其詞華,可以潤枯腸,醫俗氣。圖畫篆象,靡所不該;人鑑文衡,罔有不具,豈第論詩而已哉。”“《二十四詩品》以《雄渾》居首,以《流動》終篇,其有窺於尺地之道也。”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 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 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 的巔峰。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李白曾有《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詩曰: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

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此詩以田家、飲酒為題材,前四句寫詩人下山歸途所見,中間四句寫詩人到斛斯山人家所見, 末六句寫兩人飲酒交歡及詩人的感慨,流露了詩人相攜歡言,置酒共揮,長歌風松,賞心樂事,自然陶醉忘機的感情。全詩都用賦體寫成,情景交融,色彩鮮明,神 情飛揚,語言淳厚質樸,風格真率自然。

《唐詩別裁》:太白山水詩亦帶仙氣。

《唐詩評註讀本》:先寫景,後寫情;寫景處字字幽靚,寫情處語語率真。

韓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河南南陽(今河南孟州)人。因其常據郡望自稱昌黎 韓愈,故後世稱之為韓昌黎;卒後諡“文”,世稱韓文公。貞元八年(792年)進士及第,先後為節度使推官、監察御史,德宗末因上疏時政之弊而被貶。唐憲宗 時曾任國子博士、史館修撰、中書舍人等職。元和十四年(819年)因諫阻憲宗奉迎佛骨被貶為潮州刺史。穆宗時歷任國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 御史大夫。在政治上反對藩鎮割據,在文學上主張文以載道,其散文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並稱“韓柳”。詩與孟郊並稱“韓 孟”。其詩力求新奇,有時流於險怪,對宋詩影響頗大。有《昌黎先生集》。

韓愈曾有詩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其一)曰:

薛山長淺談終南隱士和長安雅士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此首刻畫細膩,造句優美,構思新穎,給人一種早春時節溼潤、舒適和清新之美感,既詠早 春,又能攝早春之魂,給人以無窮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繪畫所不能及的。詩人沒有彩筆,但他用詩的語言描繪出極難描摹的色彩——一種淡素的、似有卻無的色彩。 如果沒有銳利深細的觀察力和高超的詩筆,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煉為藝術美。表達作者充滿對春天的熱愛和讚美之情。

清代朱彝尊:景絕妙,寫得也絕妙。(《批韓詩》)

日本菊池純:“草色”七字,春草傳神。(《增評韓蘇詩鈔》

杜牧(803-853),唐代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孫。 公元828年(大和二年)進士,授宏文館校書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後歷任監察御史,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後入為司勳員外郎,官終中書舍人。以濟世 之才自負。詩文中多指陳時政之作。寫景抒情的小詩,多清麗生動。以七言絕句著稱。人謂之小杜,和李商隱合稱“小李杜”,以別於李白與杜甫。有《樊川文集》 二十卷傳世,《全唐詩》收其詩八卷。

杜牧曾作《長安秋望》一首曰:

薛山長淺談終南隱士和長安雅士

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

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

此詩寫作者登上高樓鳥瞰整個長安,眺望終南山,描寫長安周邊秋高氣爽的景色,表現了詩人高蹈絕俗、明淨開闊的襟懷。

晚唐詩往往流於柔媚綺豔,缺乏清剛遒健的骨格。此首五言短章卻寫得意境高遠,氣勢健舉,和盛唐詩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有神合之處。

宋代陳師道《後山詩話》:

世稱杜牧“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為警絕。而子美才用一句,語益工,曰“千崖秋氣高”也。

清代翁方綱《石洲詩話》:

詩不但因時,抑且因地。如杜牧之雲:“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此必是陝西之終南山。若以詠江西之廬山、廣東之羅浮,便不是矣。

盧照鄰(約635~約680),唐代詩人,字升之,號幽憂子,幽州范陽(今北京市)人, 為“初唐四傑”之一。曾任鄧王李元裕府典籤,繼調任新都尉。後為風痺症所困,辭官,住太白山中。後來受不了疾病的折磨,自投穎水而死。他一生不得志,因鄧 王謀反武則天,受株連入獄,出獄後身染惡疾,生活十分艱辛,常靠乞藥乞錢為生,故他的詩多憂苦憤激之辭。其作品對當時的詩歌創作有一定影響。

盧照鄰曾有《長安古意》一詩曰:

薛山長淺談終南隱士和長安雅士

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

玉輦縱橫過主第,金鞭絡繹向侯家。

龍銜寶蓋承朝日,鳳吐流蘇帶晚霞。

百尺遊絲爭繞樹,一群嬌鳥共啼花。

………

節物風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須臾改。

昔時金階白玉堂,即今惟見青松在。

寂寂寥寥揚子居,年年歲歲一床書。

獨有南山桂花發,飛來飛去襲人裾。

此詩名託“古意”,實抒今情。它的題材、用語與蕭綱的《烏棲曲》等齊梁宮體詩非常接近,但思想感情卻大不相同。它的詞采雖然富麗華贍,但終不傷於浮豔。詩的寫法近似漢賦,對描寫物件極力鋪陳瀉染,並且略帶“勸百諷一”之意。

明代周珽《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周敬曰:通篇格局雄遠,句法奇古,一結更饒神韻,蓋當武后朝,淫亂驕奢,風化敗壞極矣。照鄰是詩一篇刺體,曲折盡情,轉誦間令人起懲時痛世之想。周珽曰:此詩如遊絲布雲,嫋嫋萬丈,不知為煙為絮。

清代賀裳《批點唐音》:此篇鋪敘長安帝都繁華,宮室之美,人物之盛,極於將相而止,然而盛衰相代,唯子云安貧樂道,乃久垂令名耳。但詞語浮豔,骨力較輕,所以為初唐之音也。

………

薛山長淺談終南隱士和長安雅士

由此不難見出,“終南隱士”和“長安雅士”相通之處甚多,兩者皆具備高蹈絕俗、明淨開闊的襟懷,皆沉醉於山中清朗之美景,甚至皆是琴棋書畫詩詞歌賦俱通的“完人”。唯一不同的,大約在於終南隱士重“隱”,身心俱隱;而“長安雅士”重“雅”——攜風雅之技,存致用之心。

薛山長淺談終南隱士和長安雅士

雅號“長安雅士”的秀秀書院薛山長,因為常常穿梭於終南山和長安城之中,所以於此深有會心。他和山中隱士相交,除品茗撫琴,掛畫焚香,吟詩論詞之外,也論“魏晉玄學”,也論琴理之氣脈存焉。

薛山長淺談終南隱士和長安雅士

薛山長認為,每首琴曲自創立之初,皆有自己的思想氣韻,選何等氣韻的曲子練習,就會漸近何等境界的修成。修習愈深,愈有可能與原作者心意相通。

宋代歐陽修論琴曰:彈雖在指聲在意,聽不以耳而以心。心意既得形骸忘,不覺天地愁雲陰。人有性情,而音繪之,人有氣質,而音傳之。指下自然寫出一段風情,得之心而應之手,聽其音而得其人。

薛山長淺談終南隱士和長安雅士

由是長安雅士薛山長勸諸學人才子多彈琴中古曲,練就浩然正氣,得聖賢之志。

話又說回來,存聖賢之志固不易,作“有德有才”之賢人更不易。望書院諸位學人才子,存終南隱士之心(深諳詩詞歌賦),攜長安雅士之技(熟習琴棋書畫),都作有德有才的“賢人”罷。

薛山長:終南隱士的琴譜、棋譜、書譜、畫譜

薛山長:“有詩為證”是短影片和直播的流量密碼

推薦文章

  • 沒有孩子的地方就沒有春天改反問句

    沒有孩子的地方就沒有春天改反問句”此句是把陳述句改為反問句,首先在否定詞“沒有”前面加上“難道”,然後把第二個否定詞“沒有”改為肯定詞“有”,在句末加上疑問助詞“嗎”、“呢”和問號,最後整理句子...

  • 手機拍攝的身份證圖片,如何製作成影印件,使用word輕鬆搞定

    手機拍攝的身份證圖片,如何製作成影印件,使用word輕鬆搞定在實際生活中,經常使用到身份證影印件,不可能每次都拿著身份證去影印,可以把身份證的正反面用手機拍攝成照片,然後放到word裡面,但這其中又有一個問題,如何它身份證圖片設定成合適的尺寸呢,下面我來介紹下詳細步驟...

  • 京郊十大冰瀑合集,收藏貼

    9、馬欄林場(門頭溝)京郊極其少見的漫山冰瀑,大大小小的冰瀑沿路分佈,不僅能走冰、賞冰瀑,還能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