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懷念我的爺爺葉聖陶|葉小沫

由 人民文學出版社 發表于 人文2022-12-30
簡介葉聖陶先生手稿05 還有不能不說的《文心》1980年,爺爺在他的《我與兒童文學》這篇文章中,說的主要是他的童話創作,在最後的第二節,說的是他編《開明小學國語課本》,在最後的一小節他說:“解放以後,我只給兒童寫過幾首短詩,幾篇散文,刊登在哪兒

循序漸進怎樣造句

懷念我的爺爺葉聖陶|葉小沫

葉聖陶先生

懷念我的爺爺葉聖陶

文 | 葉小沫

人們都說我的爺爺葉聖陶是一位出版家、作家、教育家,他卻一直說自己的職業是編輯和教師。正是這兩種職業,讓他和孩子們結緣,一輩子都關心孩子,一輩子為孩子們編書寫作。爺爺離開我們已經三十四年了,可是如今的孩子依然熟悉他,讀他寫的兒歌《小小的船》、散文《爬山虎的腳》,讀他寫的童話《稻草人》,讀他寫的語文知識故事《文心》。在孩子們的心裡,葉聖陶永遠是一個就在他們身邊的和藹可親的老人。爺爺是給中國童話開了個頭的那個人;爺爺為孩子寫過兒歌、散文、小說,可是他並非全身心地投入創作,因為有很多編輯工作等著他去做。編輯的職責要成全的是作者和讀者,而不是自己,爺爺也是像魯迅那樣,把生命割碎在了給人看稿子、改稿子、編書、校對這些事情上,為了編輯出版事業,他奉獻了自己的一生。也正是因為有過當教師的經歷,在做編輯的同時,爺爺更加關注那些年輕幼小的生命的成長,願意把他們當成最親密不過的小朋友,願意為他們寫東西,願意為他們編書,一句話,全心全意地為他們著想,於是就有了葉聖陶的兒童文學作品。

01

給孩子編的課本

爺爺在1980年寫過一篇文章,題目是《我和兒童文學》。文章的前一部分寫的大多是他的童話創作,後面有一段文字說:“在兒童文學方面,我還做過一件比較大的工作。1932年,我花了整整一年時間,編寫了一部《開明小學國語課本》初小八冊,高小四冊,一共十二冊,四百來篇課文。這四百來篇課文,形式和內容都很龐雜,大約有一半兒可以說是創作。……小學生既是兒童,他們的語文課本必得是兒童文學,才能引起他們的興趣,使他們樂於閱讀,從而發展他們多方面的智慧。當時我編寫這一部國文課本,就是這樣想的。”看了爺爺的這段話,我想,把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當做兒童文學來創作,真的是很獨特又很有道理。我還想起了十多年前,社會上出現了一股老課本熱,人們懷念老課本,懷念的正是它那兒童文學般的課文吧,孩子們讀著的不僅是熟悉親切的內容,文字也句句優美流暢。看來爺爺所提倡和堅持的編寫課文的原則是對的,所以直到今天都受到人們的懷念和愛戴。

2003年,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要編輯出版《葉聖陶兒童文學全集》。爸爸(編者注:即葉至善先生)特意把爺爺的《我和兒童文學》這篇文章拿給我看。爸爸說,要出爺爺的兒童文學全集,就要把爺爺在《開明小學國語課本》裡的一些課文收進去,那樣才能算是爺爺比較完整的兒童文學集。七十年前的《開明小學國語課本》已經很難見到了,出版社的同志幾經周折,才從人民教育出版社找來了這套課本。他們影印之後交到我手裡,讓我第一次看到了它的全貌,看到了把課文當做兒童文學來創作的語文課本。為了引起孩子們閱讀的興趣,爺爺編寫的內容是孩子們熟悉的生活,形式是孩子樂於接受的兒歌、散文、故事、童話。後來我們根據爸爸的提議,經過反覆的篩選和整理,選定了九十二篇課文,放進了這次出版的《葉聖陶兒童文學全集》裡,幾乎佔了國語課本四百多篇課文中的四分之一,其中包括詩歌、散文、童話和小說。

其實在編寫《開明小學國語課本》之前,爺爺就已經為孩子們編寫過語文課本了。1917年,在他二十三歲的時候,應好友吳賓若之邀,到蘇州甪直吳縣縣立第五高等小學當教員。那時候他們這些年輕教師,對當時的國文教材感到不滿意,就自己動手編國文教材,可惜這些一百多年前的老課本,如今已經無處尋覓。1923年,爺爺到商務印書館做了編輯,他被安排在國文部,和顧頡剛先生一起編了一套初中《國語》教科書,共六冊。這六冊課本,現在也還可以找得到。除此之外,爺爺還為孩子們編過好幾套國文課本,其中影響比較大的,還是1932年的那套《開明國語課本》,這不光是因為爺爺的課文寫得好,豐子愷先生生動的插圖,也為它平添了許多活力。

爺爺當過老師,瞭解和熟悉孩子,因此課本里寫的全是孩子的生活,課文中說的都是孩子們自己的事情:上課、開班會、做遊戲、秋遊、給媽媽過生日、幫生病的同學補功課……孩子們讀著會覺得非常親切。課文的形式多種多樣,孩子們讀著不會覺著累,像是在讀輕鬆有趣的課外書。

《開明小學國語課本》的課文,從教孩子們識字開始,隨著課程的進展和年齡的增長,讓孩子們循序漸進地學會用詞、造句、作文;學會寫借條、收條、啟事、告示;學會寫信、寫日記;學會寫演講稿、寫考察報告……所有這些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會碰到和用到的基本的文字功夫,在這套課本中都能學到。在那個年代,不少孩子讀了小學六年就要走向社會了,這些基本的文字技能,可以幫助他們處理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需要。爺爺還精心編寫了課後練習,幫孩子們更好地閱讀和理解課文,教孩子們學會怎樣提出問題和思考問題,還可以帶著那些熱愛文學的孩子,邁入文學的大門。

爺爺是新中國教材建設的奠基人和開拓者。早在1949年4月,他就受命擔任華北人民政府教科書編審委員會主任。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爺爺主持編輯的新中國第一套大、中、小學教科書教材同時誕生。他帶領著為數不多的編輯,在很短的時間裡,完成如此艱鉅的任務,讓我們現在的編輯工作者難以想象,但是爺爺和同志們硬是趕在開學之前,把需要的教科書編輯妥帖,送到了孩子們的手中,其中就包括《初級小學國語課本》和《高階小學國語課本》。

從新中國的第一套語文教科書,到1966年“文革”前的十六年裡,爺爺幾乎天天都在和課本打交道,從不停歇。爺爺仍然堅持用兒童文學的標準編語文教材,會和編輯們一起,把每一篇課文讀了又讀,改了又改,要求每一句話,每一個詞,每一個字,每一個標點符號都準確無誤。爺爺一向認為,學習語文不只是學習有關語文的基本知識,還要學會感受一切事物的真善美,學會怎樣做人和做事。他的這些想法、這些主張、這些感情的實現,靠的不是說教,而是融入了他和大家編寫的每一篇課文中,潛移默化地滲透到了孩子們的心裡。那些年的語文課本,飽含了爺爺和一代教材編輯人的心血,是應該銘刻在心的。

02

給孩子寫的童話

1921年11月15日,爺爺開始了自己的童話創作,那一年他二十七歲。他的第一篇童話寫的是《小白船》,接下來寫了《傻子》《燕子》和《一粒種子》。從1921年冬到1922年夏,爺爺一共寫了二十三篇童話。

爺爺說,他寫童話是受了西方文學的影響,五四前後,格林、安徒生、王爾德的童話陸續介紹到中國來了。他是小學教員,對這種適合兒童閱讀的文學形式當然會注意,於是就有了自己來試一試的想頭。還有一個促成爺爺要試一試的人,那就是他的好朋友鄭振鐸先生。那時候鄭先生在主編《兒童世界》,要爺爺給他提供稿子。《兒童世界》每星期出一期,爺爺也就寫得勤了。

爺爺在一篇文章中說,他曾在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裡寫了四篇童話,連自己也不敢相信了。又說,那時候他和朱自清先生同在杭州浙江第一師範教書。兩個人朝夕相處,在一間臥室裡休息,在一間休憩室裡備課,閒談,改本子,寫東西。可能是因為興致高,下筆就快些。朱自清先生在一篇散文裡,記下了那些值得懷念的日子。我找到了爺爺說的朱先生的這篇文章,文中寫道:那時他(指葉聖陶)小說的題材是舊日的儲積,童話的材料有時卻是片刻的感興。如《稻草人》中的《大喉嚨》一篇便是。那天早上,我們都醒在床上,聽見工廠的汽笛,他便說:“今天又有一篇了,我已經想好了。來的真快啊!”那篇的藝術很巧,誰想他只是片刻的構思呢!他寫文字時,往往拈筆伸紙,便手不停揮地寫下去;開始及中間,停筆躊躇時絕少。他的稿子極清楚,每頁至多隻有三五個塗改的字。他說他從來是這樣的。每篇寫畢,我自然先睹為快;他往往稱述結尾的適宜,他說對於結尾是有些把握的。

朱先生這段話繪聲繪色,把爺爺寫活了。1923年,爺爺出版了他的第一本童話集,書名用的就是《稻草人》。這是中國的第一本童話集,因此有人說,爺爺是中國童話的拓荒者。魯迅先生也曾說:葉聖陶的《稻草人》是給中國的童話開了一條自己創作的路。在以後的那些年裡,爺爺又寫過幾篇童話。他說自己寫得少的原因,大約是當了許多年的編輯工作,養成了不敢隨便下筆的習慣。八年後的1931年,爺爺出版了他的第二本童話集,一共收了在那些年裡寫的九篇童話,其中最著名的一篇是《古代英雄的石像》,爺爺用它作了這本童話集的書名。

懷念我的爺爺葉聖陶|葉小沫

爺爺在他年輕時候寫給孩子們的童話,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後的1956年才重新和孩子們見面。當時的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請爺爺自己選一些他寫的童話編一本集子,說是好讓現在的孩子知道一些舊社會的情形。爺爺同意了,選了十篇,編成了《葉聖陶童話選》。在這本書出版前,爺爺對每一篇童話都進行了整理。他說:因為是給孩子們閱讀,不敢怠慢,總想做的通暢明白,念起來順口,聽起來順耳。1987年,在爸爸為爺爺編輯的二十五卷本《葉聖陶集》的第四卷兒童文學卷裡,一共編入了爺爺的童話三十九篇。這些應該都是爺爺和爸爸整理和修改過的。

1996年,在爺爺過世八年以後,爸爸編了一本《葉聖陶童話故事集》,選了爺爺的二十四篇童話。集子編成以後,爸爸的心裡不踏實。他想,爺爺的童話都是六十年以前的舊作,有許多是揭露和批判當時的那個社會的。六十年過去了,咱們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生長在新社會里的孩子,讀這些寫舊時代的童話,隔膜恐怕是難免的。於是他把這些童話從頭讀了一遍,在每一篇的後面附上了幾句話,有的說他所知道的爺爺在寫作當時的想法,有的說他自己的讀後感。爸爸這麼做,是希望可以幫助孩子們,更好地讀懂和理解爺爺每一篇童話所要表達的意思。

2006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由商金林教授編輯的《葉聖陶童話全集》四卷本,共收入了爺爺的童話四十三篇。對於新加進去的《阿秋的中秋夜》《菁兒的故事》《牛奶》和《甜》這四篇,商教授特意做了說明。他說我爸爸覺得這四篇童話比較幼稚,與爺爺其他的作品不那麼和諧,當年在編《葉聖陶集》兒童文學卷的時候就捨去了。商教授以為,讓讀者看看這四篇童話也有好處,至少可以看到爺爺童話創作的全貌。他還特意說明,爺爺的童話在編入集子的時候,都要認真地推敲和修改,而這四篇童話是他後來直接從雜誌上抄下來的,保留了作品的原汁原味,對照那些已經改過的童話,可以看出爺爺是怎麼修改語言的。我想商教授的話不無道理。

爺爺的童話文字簡潔、通暢、優美,故事簡單卻有著深刻的內涵,能夠啟迪人們對社會產生更多的思考。他的童話獻給孩子,也獻給成年人。如今,教育部門把爺爺的童話作為優秀的少兒讀物,推薦給全國的中小學生,這就使《稻草人》成了這一代孩子人人盡知的童話集。

懷念我的爺爺葉聖陶|葉小沫

本文作者葉小沫和爺爺葉聖陶

03

給孩子寫的兒歌

從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到現在的每一位小學生,大家幾乎都會背誦爺爺寫的那首《小小的船》。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尖,我在小小的船裡坐,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這首兒歌是爺爺在1955年5月9日的夜裡寫成的。他在日記裡記著:“多用疊字,多用an韻字,意極淺顯,而情景不枯燥,適於兒童之幻想。”還說:“二十年前在開明編小學生課本,即涉想及此,直至今日乃完成。”我爸爸在後來寫的文章裡說“兒歌僅四句,三十七個字,卻在日記裡自批自誇,寫下了五十多字的跋,可以想見父親那天夜裡反覆吟哦的喜悅”。在我的印象裡,爺爺對自己要求一向嚴格,很少肯定過自己的什麼作品,像這樣的自批自誇的事情實在是少之又少。更讓人驚訝的是,令他自己滿意的作品,竟然是一首隻有三十七個字的兒歌。可見爺爺對於兒歌的創作,有著一種怎樣難以割捨的情懷。後來這首兒歌編進了小學生低年級的語文課本,一直沿用至今,這使每個人讀起它,都會引起對童年時代的美好回憶。

爺爺的這篇日記寫在1955年的5月,後面那句“二十年前在開明編小學生課本,即涉想及此,直至今日乃完成”的這句話,更道出了他完成了一直放在心上的事情的喜悅之情。爺爺這裡說的二十年前,是指上個世紀的30年代,那個時候他正在開明書店編寫《開明小學國語課本》。爺爺說,小學生是兒童,他們的課本必須是兒童文學,這樣才能引起他們的興趣。低年級的孩子喜歡讀兒歌,為編這套課本,爺爺寫了大量的兒歌,收集起來大約有一百多首。有的寫大自然《月亮》《星》《天上的雲》《好大的風》《雪花》《瀑布》;有的寫動物《螢火蟲》《蝸牛看花》《青蛙》《燕子》;有的寫植物《蒲公英》《菊花開了》《向日葵》;有的寫孩子們的生活,《十個好朋友》《可愛的泥人》《新年》;有的寫校園生活《我們的學校》《團體操》《踢毽子》《遠足歌》;有的寫社會《公路》《集市》《打鐵》。爺爺的兒歌有他的獨到之處,他用兒歌引導孩子從小就學會觀察,從小就對周圍的事物感興趣。孩子生活在自然裡,生活在家庭、學校和社會里,和自然相比,孩子們的校園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校園生活的兒歌在爺爺寫的兒歌裡佔了很大的部分。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新中國的語文課本要有新面貌,要歌頌祖國和人民。各年級的小朋友,在翻開他們的新課本的時候,看到的是爺爺為新課本寫的兒歌。

看!我們的國旗/高高升在旗杆頂,/它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我們誠心誠意向它致敬。看!我們的國旗/高高升在旗杆頂,/它那麼好看又那麼莊嚴,/顯出我們新中國光景。看!我們的國旗/高高升在旗杆頂,/四顆星星齊向一顆大星,/萬眾一心齊向人民革命。看!我們的國旗/高高升在旗杆頂,/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這旗幟就是勝利的憑證。

這是《高小語文課本》的第一課:國旗歌。

上個世紀的50年代,作家協會曾號召作家們為孩子創作兒童文學作品。已經六十多歲的爺爺響應號召,再一次為孩子們創作了兒歌和散文。1958年的4月到5月,他的兒歌創作出現了一個小高潮,一口氣寫了十幾首,動物和植物的居多,有《金魚》《夾竹桃》《幾種樹》,而其中《祖國綠化多可愛》《我們也來修水庫》這兩首,反映了當時孩子們在參加的社會活動。爺爺這個時期的兒歌,依然放低了自己的身量,用孩子的眼光來看這個世界。首首充滿了童心和童趣,首首朗朗上口充滿詩意。從那以後,爺爺好像就再也沒有寫過兒歌了。

04

給孩子寫的散文

爺爺是什麼時候開始給孩子們寫散文的,我想最早也是在1932年吧。那一年在他為孩子們編寫《開明小學國語課本》,在十二冊書的四百多篇課文中,散文就佔了二十二篇。從二年級開始,每個年級都有四五篇,給低年級的孩子讀的比較短,只有一二百字,給高年級孩子讀的比較長,大約有七八百字了。《燕子,住下吧!》《霜的工作》《海上的朝陽》《機器的工作》《不用文字的書和信》《各種聲音》《蠶》《孔廟和孔林》,光看這些題目就可以看出,爺爺是在用散文這種形式,向孩子們介紹各種各樣的知識,教他們學會觀察,學會發現,學會欣賞,一改給孩子看的散文,只是對風花雪月的描寫。

懷念我的爺爺葉聖陶|葉小沫

上世紀的50年代,還是在那次作家協會號召作家們為孩子創作兒童文學作品的活動中,爺爺為孩子們創作了四篇散文《爬山虎的腳》《詩的材料》《三棵老銀杏》和《“你們幸福了”》。其中《詩的材料》《爬山虎的腳》後來也被選進了小學語文教材,現在小學三年級下學期的課文《荷花》,就是從《詩的材料》中節選的。我還知道,在現在中小學的語文課本中,至今保留了爺爺的兩篇散文《記金華的兩個巖洞》和《景泰藍的製作》。

2014年,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了一套《葉聖陶青少年文庫》。這套書是由上海採芹人文化策劃的,在編散文卷的時候,編輯們把爺爺寫的散文都找了來,一篇一篇地看,把那些適合青少年讀的,可以讀懂的,都選了進去,編成了《沒有秋蟲的地方》《我坐了木船》和《一個少年的筆記》三卷,我數了數一共有七十七篇之多。其中寫景的有《黃山三天》《林區二日記》《登雁塔》;記事的有《五三十在急雨中》《樂山被炸》《我坐了木船》;寫人的有《兩法師》《書桌》《胡愈之先生的長處》;紀念好友的有《好友賓若君》《夏丏尊先生》《回憶瞿秋白先生》;這其中當然還有大家常常看到的《牽牛花》《藕與蓴菜》《沒有秋蟲的地方》。我看了這散文三卷本,很感謝編輯們。他們選的這些散文,雖然不是爺爺專門為孩子們寫的,卻是孩子們可以讀得懂的。從這裡他們大致可以瞭解爺爺寫的散文的全貌,比如所涉及的方面、結構、形式和語言,如果認真地讀,學生們會比較全面地瞭解散文這種文學形式,會愛上讀散文,甚至會喜歡上寫散文。

懷念我的爺爺葉聖陶|葉小沫

葉聖陶先生手稿

05

還有不能不說的《文心》

1980年,爺爺在他的《我與兒童文學》這篇文章中,說的主要是他的童話創作,在最後的第二節,說的是他編《開明小學國語課本》,在最後的一小節他說:“解放以後,我只給兒童寫過幾首短詩,幾篇散文,刊登在哪兒,也記不清了。”到這裡,這篇文章就草草收場了。文章中對在上世紀30年代,他和外公一起,用講故事的形式,給孩子寫的一本普及語文知識的書《文心》,卻一個字都沒有提。不知道是爺爺把它漏掉了,還是覺得這不應該算是兒童文學。

從查到的資料裡可以知道,《文心》是外公(編者注:即夏丏尊先生)和爺爺一起創作的。從1933年3月1日開始,在當時的《中學生》雜誌上連載,一直到1934年8月1日止。1934年的6月,《文心》由開明書店出版發行,書的前面有陳望道和朱自清兩位先生寫的序。

懷念我的爺爺葉聖陶|葉小沫

陳先生在他寫的序裡說:這部《文心》是用故事的體裁來寫關於國文的全體知識。每種知識大約佔了一個題目。每個題目都找出一個最便於襯托的場面,將個人和社會的大小時事穿插進去,關聯地寫出來。通體都把關於國文的抽象的知識和青年日常可以遇到的具體的事情熔成了一片。寫得又生動,又周到,又都深入淺出。的確是一部好書。朱先生在他寫的序裡說:書裡的國文教師王先生,不但認真,而且親切。他那慈祥和藹的態度,教學生不由地勤奮起來,彼此親親熱熱的討論著,沒有一些浮囂之氣。這也許稍稍理想化一點,但並非是不可能的。所以這本書不獨是中學生的書,也是中學教師的書……丏尊、聖陶都做過多少年的教師,他們都是能感化學生的教師,所以寫得出這樣的書。

陳、朱兩位先生是外公和爺爺的好朋友,他們的序寫得中肯又親切。1948年的5月,開明出版社出版了這本書的第二十版。在戰亂不斷的短短的十四年裡,一本為學生寫的學習語文知識的書,竟能一次次地再版,可見那個年代的年輕人,對於學習祖國語文知識的渴望,和對這本不是教科書的講語文的書的需求。

外公和爺爺相識在當時的上海立達學院,那時候他們都做教師。後來爺爺去了商務印書館,又轉去外公也在的開明書店當編輯,志同道合讓他們兩個一次次走到一起。外公在一首詩裡說,爺爺和他是“文字侶”,這個稱謂可不一般。因為外公的朋友很多,包括弘一、內山完造、魯迅等等大家,可是能稱為“文字侶”的,恐怕只有爺爺。他倆除了《文心》,還一起合著過《文章講話》《閱讀與寫作》《開明國文講義》《國文百八課》等等,還一起編輯《中學生》雜誌。出版《文心》的時候,爺爺三十九歲,外公長爺爺八歲,應該是四十七歲。一定是都做過語文教師的經歷,讓他們感覺需要為年輕人,寫這樣一本學習語文的書,商量好內容,選定了這樣一種適合青少年接受的文學形式,於是就開始動筆了。他們用時一年零五個月,在《中學生》上連載了十八期。五十年後爺爺在重讀這本書的時候,說自己也分不清哪一節是他寫的,哪一節是外公寫的了,可見兩個人的合作相知默契。據說用講故事這種文學形式介紹語文知識,是兩位老人家的獨創,至今還沒有哪位作者有過這樣的嘗試。

現在《文心》被教育部推薦為中學生必讀書目,為了滿足大家的需求,很多出版社出版了《文心》。看到讀《文心》的人越來越多,我想,當年外公和爺爺在寫《文心》的時候,怎麼也不會想到,它會一直髮行八十八年,還會一直髮行下去;怎麼也不會想到,會有這麼多的學生現在還在讀他們寫的書。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稿件初審:周 貝

稿件複審:王 薇

稿件終審:王秋玲

中華讀書報

好書指南 思想盛宴

2418篇原創內容

公眾號

人民文學出版社

每個人心中,都應深藏一部文學作品。在這裡,找到屬於你的“那一部”……

16篇原創內容

公眾號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