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是什麼矇蔽了愛?

由 心靈情感導師慈恆 發表于 人文2022-12-03
簡介讀者即使不做上述練習,很可能也會認為比較矇蔽了我們對人對己的愛意

無濟於事的解釋詞語是什麼

是什麼矇蔽了愛?

是什麼使我們難以體會到心中的愛?

在思考這個問題時,我發現某些語言和表達方式的負面影響。它們雖然致力於滿足某種願望,卻傾向於忽視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致彼此的疏遠和傷害。這些語言和表達方式,我稱為

異化的溝通方式

道德評判

道德評判是用道德標準來評判人,如果一個人的行為不符合我們的價值觀,那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或邪惡的。例如:“你的毛病是你太自私了。”“他對人有成見。”“這是不恰當的。”批評、指責、辱罵、歸類、比較以及評論等都是在評判人。

蘇菲派詩人魯米寫道:“在道德與不道德的區分之外,有片田野。我將在那裡見你。”然而,語言使我們陷於是非之中。它擅長將人分類,把人看作好人或壞人,正常或不正常,負責任或不負責任,聰明或愚蠢,等等。

我從小就學著以貌似客觀的語言表達自己。一旦遇到不喜歡的人或不理解的事,就會想別人有什麼不對。如果老師佈置的作業我不想做,那他就“太過分了”。如果有人開車橫衝到我前面,那他就是“混蛋”。

同樣的,要是達不到自己的期待,我也會覺得自己有毛病。我一心分析和確定錯誤的性質,而忽視自己和他人的需要。因此,如果女友想多一些體貼,那她就“太粘人了”。可是,如果我想多一些體貼,那她“冷漠得像個木頭”。如果同事更關心細節,他就是“有強迫症”。反之,如果我更在乎細節,他就是“粗心大意”。

我相信,諸如此類的評論暗含著我們的價值觀及需要。

不幸的是,以這樣的方式提出主張,很可能會招來敵意,使我們的願望更難得到滿足。即使他們接受批評,作出讓步,通常也不是心甘情願的。如果他們出於恐懼或內疚來迎合我們,或遲或早,我們將會發現對方不再那麼友好。當然,他們也付出了代價。屈服於外部或內部的壓力,很可能使他們心懷怨恨,並厭惡自己。

重要的是,在這裡,我們不要將價值判斷與道德評判混為一談。什麼是可貴的品質,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例如,我們也許會欣賞誠實、自由以及和平的價值。價值判斷反映了我們的信念

-

生命的需要怎樣才能得到最好的滿足。看到不符合我們價值觀的行為,我們可能會說:

暴力是不好的。殺人者是邪惡的。

然而,如果我們從小就學習愛的語言,我們將會直接說出我們的價值觀,而不會指責他人。此時,我們就會說:

對於使用暴力來解決問題,我很擔心;我主張透過其他方式來解決衝突。

語言與暴力的關係是科羅拉多大學心理學教授

O。J。

哈維(

O。J。Harvey

)的研 究課題。他從許多國家的文學作品中隨機節選了一些篇章,然後統計某些詞 語的使用頻率。這些詞語涉及道德評判。他的研究結果表明,這類詞語的使 用頻率越高,暴力事件就越頻繁。

在一些社會

中,人們習慣於將人分為好人和壞人,並認為壞人應該受到懲罰。在另一些社會中,人們傾向於圍繞人的需要來考慮問題。得知後一種社會的暴力現象遠少於前一種社會,我一點都不吃驚。

在美國,在孩子們最可能看電視的時間段,有

75

%的電視節目在播放主人公殺人或暴打對方。將暴力作為節目的

高潮

是很典型的現象。看電視的人看得津津有味,是因為這個社會告訴他們,壞人應該被懲罰。

暴力的根源在於人們忽視彼此的感受與需要,而將衝突歸咎於對方

-

至少大部分暴力的根源都是如此,不論是語言、精神或身體的暴力,還是家庭、部落以及國家的暴力。

冷戰期間,我們看到了這種思維的危險性。美國領導人把前蘇聯看作是致力於摧毀美國生活方式的

邪惡帝國

;前蘇聯領導人將美國人看作是試圖征服他們的

帝國主義壓迫者

。雙方都沒有承認內心的恐懼。

是什麼矇蔽了愛?

進行比較

比較也是評判的一種形式。在《讓自己過上悲慘生活》

-

書中,作者格林伯格詼諧地揭示了比較對我們的影響。他建議讀者,

如果真的想過上悲慘生活,就去與他人做比較。

他給初學者介紹了幾個練習。第一個練習是,根據當代媒體的標準,展示完美男人或完美女人真人尺寸的全身照。他建議讀者先量好自己的身體尺寸,然後與照片上的美女或帥哥的尺寸做比較,並用心體會差別。

這個練習實現了它的承諾:在比較時,我們開始覺得自己活得很慘。此時,我們的心情極為低落。可是,翻到下一頁,我們發現,第一

個練習僅是熱身運動。既然形體美不是特別重要,格林伯格現在請我們比較要緊的事情:成就。他從電話簿中隨機挑出幾個人讓讀者進行比較。他聲稱他看到的第一個名字是大音樂家莫扎特。格林伯格列出莫扎特能說的語言以及他在少年時期的主要作品。他接著建議讀者想想他們現在的成就,然後和莫扎特十二歲時的成就做比較,並用心體會差別。

讀者即使不做上述練習,很可能也會認為比較矇蔽了我們對人對己的愛意。

是什麼矇蔽了愛?

迴避責任

我們對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動負有責任。可是,

人們廣泛使用“不得不”這一短語。例如:“不管你是否喜歡,有些事你不得不做。”顯然,這種表達方式淡化了個人責任。“你讓我”是人們常用的另一短語,例如:“你讓我傷透了心。”此時,我們的表達方式忽視了我們情感的內在根源。

在《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書中,作者漢阿倫特(

HannahArendt

)紀錄了審判納粹戰犯阿道夫的過程。

據她的記載,艾希曼及其同事藉助

“Amtssprache”

迴避責任。

“Amtssprache

"大意是

辦公室語言

行政命令

。例如,如果問他為什麼採取了某種行動,他也許會說:

我不得不做。

如果追問為什麼

不得不做

,他就會答道,

長官命令

公司政策

法律規定

當我們根據以下理由行動時,我們也就試圖迴避責任。

受說不清楚的力量驅使。

為什麼打掃房間?

因為我不得不做。

我們的個人情況、成長曆程、自我形象等。

為什麼喝酒?

因為我是個酒鬼。

其他人的行為。

為什麼我要打自己的小孩?

因為他跑到街上去。

上級的命令。

為什麼欺騙顧客?

因為老闆叫我這樣做。

同伴的壓力。

為什麼要抽菸?

因為我所有的朋友都抽菸。

機構的規章制度及政策

為什麼我要將你停職?

因為你違規了,根據學校規定,我必須這麼做。

性別角色、社會角色或年齡角色

為什麼我必須做我討厭的工作?

因為我不僅是一個丈夫,而且還是一個父親。

無法控制的衝動

為什麼吃巧克力?

因為吃巧克力的衝動征服了我。

有一次,在與家長和老師討論迴避責任所帶來的危險時,一位女士氣憤地說:

但有些事,你確實不得不做,不管你是否喜歡!我認為,告訴孩子有些事他們也不得不做,並沒有什麼不對。

於是,我請她舉例說明什麼事她

不得不

做,她有點不屑地回答:

這太容易了!今晚離開這裡後,我不得不做飯。我討厭做飯!我早就受夠了!但二十年來,

每天我都不得不做飯。即使有時累得像一條狗。因為這是你不得不做的事情。”

我告訴她,聽到她長期做自己討厭的事情,我很難過。我希望非暴力溝通能幫她找到解決辦法。

很快,她從學習中找到了靈感。研討班一結束,她就告訴家人,她不想再做飯。三個星期後,她的兩個兒子參加了一個研討班,這讓我們有機會了解他們怎麼看母親的決定。

大兒子嘆道:

馬歇爾,我剛和自己說,

感謝上帝!

看到我困惑的表情,他解釋說:

也許她終於可以不在吃飯時發牢騷了!

還有一次,我為一個學區的老師提供諮詢服務。一位老師說道:

我討厭評級。這樣做不僅沒用,而且學生會很緊張。但我不得不評級。因為這是學區政策。

此前,我們剛剛練習如何以負責任的方式來表達自己。

我建議這位老師用以下的方式來表達:

我選擇評級。因為我想

。她脫口而出:

我選擇評級。因為我想保住工作。

她趕緊補充了一句:

我不喜歡這樣說。這讓我覺得我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我回答說:

這正是我建議你這樣表達的原因。"

法國作家喬治有段話引起了我的共鳴:

我常常想,如果有一天,技術的進步最終被用來摧毀人類,那麼,

並非是暴行導致人類的滅亡,當然,更不能說是復仇行為使人類滅亡。人類的滅亡,卻是因為現代人唯唯諾諾、缺乏責任感,畢恭畢敬地服從各種命令。我們所看到的悲劇和馬上就要看到的更大悲劇,並非是世界上反抗的人、不服從的人增多了,而是唯命是從的人、聽話的人越來越多。

一旦意識不到我們是自己的主人,我們就成了危險人物。

是什麼矇蔽了愛?

強人所難

我們對別人的要求往往暗含著威脅:如果不配合,他們就會受到懲罰。在我們的社會中,這是強者常用的手段。

許多人相信,作為父母、師長或經理,我們的職責就是改變他人並讓他們循規蹈矩。我也曾以為,作為父親,我的職責就是管教孩子。可是,我發現,我可以提出各種要求,但無法強迫孩子們按我的期待生活。盛氣凌人並無濟於事。是的,我可以透過懲罰來教訓他們,但如果我真的那樣做了,他們遲早也會想出辦法來對付我。

異化的溝通方式還與一個想法有關:有些行為值得獎勵,而另一些行為必須受罰。這種想法透過“應當”這個詞得到了體現,例如“他應當為他所做的事情受到懲罰”。這種想法認為有些人是“壞人”,應該透過懲罰讓他們感到後悔並重新做人

。然而,我相信,如果一個人選

擇新的生活,是為了追求幸福,而非為了逃避懲罰,那他的行為就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我們大多數的人使用的語言傾向於評判、比較、命令和指責,而不是鼓勵我們傾聽彼此的感受和需要。我相信,異化的溝通方式的基礎是性惡論。長期以來,我們強調人性本惡以及透過教育來控制天性。這導致了我們對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常常心存疑慮,以致不願去體會自己的內心世界。

異化的溝通方式源自等級社會或專制社會,同時也支撐著它們。對於國王、沙皇、貴族來說,將臣民訓練得具有奴隸般的精神狀態符合他們的利益。

不應該

應該

不得不

這些表達方式特別適合這個目的:人們越是習慣於評定是非,他們也就越傾向於追隨權威,來獲得正確和錯誤的標準。一旦專注於自身的感受和需要,我們就不再是好奴隸和好屬下。

小結

人天生熱愛生命,樂於互助。可是,異化的溝通方式使我們難以體會到心中的愛。道德評判就是其中的一種,它將不符合我們價值觀的人看作是不道德的或邪惡的。進行比較也是一種評判,它會矇蔽對人對己的愛意。異化的溝通方式還淡化了我們對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為的責任意識。此外,強人所難也會造成心靈的隔閡。

是什麼矇蔽了愛?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