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語言暴力就是一把刀,說出來,便紮在心窩裡

由 劇評達人 發表于 人文2022-10-30
簡介接下來的課上,只要孩子一出現做小動作,說小話,總之是任何不守紀律的表現,都被老師冠以“不要臉”的標籤

面對父母的語言暴力怎麼辦

圖片發自簡書App

《聖經》中寫到,人類齊心協力想造一個通天塔,上帝為了破壞他們的計劃,便教他們學會說話。學會說話後,人類便爭執不斷,通天塔就修不下去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沒有語言,人們心心相通,有了語言,卻隔斷了人心。因為人們都以為自己的語言是正確的,爭執因此產生。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交流不可或缺的工具,它直接,平實,溝通方便。但語言的破壞性和殺傷力同樣不可小覷。仔細想來,多少次我們都在揮舞著語言這把刀,把我們身邊的人,甚至最親近的人,削得遍體鱗傷,卻渾然不知……

一起學心理學有個大姐,有一次上課討論的時候,說起童年的經歷,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這個姐姐卻沉默了,過了一會兒,竟然在一旁嚶嚶地哭起來,似乎想起了很傷心的事。

老師見狀,走過去,輕輕地拍拍她的肩膀,問,你還好嗎?這一問不要緊,她轉身一下把老師抱住,放聲大哭起來。邊哭邊說,都這麼多年了,我不明白,自己的媽媽為什麼要那樣對我?

原來,是她四五歲時發生的一幕刺痛了她。當時發生了什麼事她都不記得了,但媽媽說的話,卻像一把利劍,在她幼小的心靈刻下了一道深深的傷口。

她說,當時媽媽和一個阿姨在門口聊天,聊到孩子,媽媽惡狠狠地看了看在一旁玩耍的她說,這孩子可真討厭,看見她我就心煩,沒見過這樣討人嫌的孩子。

語言暴力讓我們看不清愛我們的人真正的模樣。它不會在身體上留下傷痕,卻能在心裡投下永不散去的陰影。父母以為孩子小,說這些沒什麼大不了的,殊不知,會給孩子造成多大的痛苦。

語言暴力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人,可能要比別人多兩個人生功課,一是努力去消除這種暴力對自己所造成的負面影響,二是警醒自己,日後不要成為這樣的養育者。

時間不是治癒者,只是漠然的見證者。這麼多年過去,她依然記得。

語言暴力包括否定性的言語,沒有經過思考的判斷,發洩性的情緒,控制的語言,惡意的揣測,不合理的道德標杆和漠視人性,甚至很多還是侮辱性的語言。

幾年前去外地聽一位老教師的公開課,她從教已三十多年,是公認的優秀教師,一直教一年級。

一年級的孩子想想就知道,課堂紀律好不到哪去,可在這位老師的調教下,這些剛剛入校門沒多久的孩子,一個個坐得筆直,眼睛都很專注地盯著老師。

我們都覺得很納悶兒,難怪是優秀教師,真是有方法,他是用什麼招兒把孩子們安撫住的呢?

開始上課了,老師在黑板上寫字,底下的孩子開始坐不住了,東瞅瞅西望望的,有的開始小聲說話。畢竟才六七歲的孩子。這時,只聽老師不緊不慢地背對著孩子說道,我看看是哪個同學不要臉,在那裡說話?

聽到這話,說話的孩子立刻都閉上了嘴。這麼小的孩子知道不要臉的含義。誰都知道要臉啊,說話就是不要臉。

接下來的課上,只要孩子一出現做小動作,說小話,總之是任何不守紀律的表現,都被老師冠以“不要臉”的標籤。

聽到這樣的話,我們幾個同去的朋友面面相覷。“不要臉”,這是多麼傷自尊的話,尤其是對這麼小的孩子來說,他會把自己的行為與不要臉聯絡起來,形成一種固定認知,在日後的生活中,會對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水深則流緩,語遲則人貴。我們花了兩年時間學說話,卻要花數十年時間學會閉嘴。

可見,說,是一種能力;不說,是一種智慧;如何說,更考驗你的品行。不要把原本的關心、愛護,最終變成傷害。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