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走進滾滾的家③|天然保護為主 人工改造為輔 野生動物對人工飲水點和洞穴使用頻率高

由 錦觀新聞 發表于 人文2022-10-20
簡介近年來,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已多次在人工飲水點附近出沒,成都熊貓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成都片區不僅按照“人退貓進”原則,實施生態搬遷,還透過設定人工飲水點、首創野生動物人工洞穴等方式,持續改善野生動物種群棲息地環境,構建生物多樣性保護網路,

多歧亡羊什麼動物為主

“看來野生動物已經完全接納了人工輔助設定的動物飲水點。”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內,身著深綠色迷彩服的一名巡護員遠遠地趴在山坡邊,觀察著一隻野生金絲猴飲水。國慶假期已經過半,但是深山之中,在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所涉及到的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大邑縣4個縣(市)內,許多巡護人員不僅沒有休息,反而更加密切地往來於山林之中。“假期會有不少市民會選擇到山裡休閒放鬆,雖然距離很遠,但是我們也擔心噪音等因素會影響到野生動物的日常生活。”巡護員說。

近年來,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已多次在人工飲水點附近出沒,成都熊貓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成都片區不僅按照“人退貓進”原則,實施生態搬遷,還透過設定人工飲水點、首創野生動物人工洞穴等方式,持續改善野生動物種群棲息地環境,構建生物多樣性保護網路,提升龍門山生態屏障功能。

走進滾滾的家③|天然保護為主 人工改造為輔 野生動物對人工飲水點和洞穴使用頻率高

人工飲水點提供就近水源補給

野生動物使用頻繁

“這個就是我們人工挖的飲水點,專門找了一個大木棍放在中間。” 龍池管護站工作人員拿起木棍開始清理水坑中的枯枝落葉,而這個小小木棍所發揮的作用不止於此——偶爾有不慎落水的小動物,能順著木棍爬到岸邊,以免溺亡。

目前,龍池管護站的人工飲水點大多設定在距離水源地較遠的山坡地帶。在今年5月,龍池管護站工作人員就在對紅外線相機進行資料採集整理時發現,安裝在龍池小草坡海拔2600米的兩臺紅外線相機,在同一天內多次拍到野生大熊貓在水源處喝水、嬉戲玩耍的珍貴影片。

影片中,一隻成年大熊貓獨自在人工飲水點附近活動,它時而趴在水池邊喝水,時而坐在水池裡“洗澡”,時而仰臥在草地上“打滾”,憨態可掬的模樣惹人憐愛。從影片中可以看出,其動作敏捷,身形矯健,身體非常健康。根據紅外監測照片影片顯示,這隻熊貓在飲水點附近逗留了將近一個小時。

龍池管護站工作人員表示,透過跟蹤監測發現,野生動物對飲水點的利用非常頻繁,證實人工輔助飲水點專案成效顯著,將進一步摸清野生動物出沒路徑和自然飲水點分佈情況,按照“天然保護為主,人工改造為輔”的原則,在部分割槽域增設飲水點,為野生動物飲水提供保障。

走進滾滾的家③|天然保護為主 人工改造為輔 野生動物對人工飲水點和洞穴使用頻率高

首創野生動物人工洞穴

提供產仔空間和庇護所

秋日,霜染層林。再過兩個月,山林便會被大雪覆蓋,為了讓野生動物能更好地渡過寒冷冬日,熊貓國家公園都江堰管護總站與大自然保護協會合作開展了大熊貓野外產仔洞人工洞穴建設及後續紅外相機監測專案,該專案在大熊貓國家公園內屬於首創。

據龍池管護站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建成的6個人工洞穴,為大熊貓及其同域動物提供野外繁育場所,尤其是在大雪覆蓋的冬季,人工洞穴更是為野生動物提供了庇護所。

野生動物對人工洞穴的接納程度如何?資料收集結果顯示,發現以大熊貓為代表的野生動物在人工洞穴內活動頻繁,已經完全接受了人工洞穴。“我們修建的6個人工洞穴分佈在大熊貓棲息地的不同海拔區間,希望這些洞穴能夠在大熊貓產仔時被充分利用。近一年時間裡,大熊貓、四川羚牛、川金絲猴這些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對洞穴的利用很好。”上述工作人員高興說道。

龍池管護站工作人員表示,接下來他們將繼續修建野生動物人工洞穴,並在地理位置的選擇和修建方式上作一些改進,使洞穴更科學化,讓野生動物能更好利用這些洞穴繁衍生息。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李菲菲 楊升濤 責任編輯 何齊鐵 編輯 劉永豪 實習記者 魏捷儀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