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孩子不聽話,苦口婆心講道理不奏效?不妨試試這三招或許更有用

由 麒麟媽媽生活記 發表于 人文2022-09-28
簡介我覺得《超級寶貝JoJo》動畫片這個小故事就特別棒——也許我們和孩子說:爸爸、媽媽希望你講衛生,愛乾淨,或許他還是會“亂折騰”,但是如果給他講個《邋遢大王》的故事,說不定他們就知道該怎麼做了——有時用動畫、用兒童故事來教孩子,或許比口乾舌燥

臍橙皮上的白霜怎麼辦

孩子不聽話,苦口婆心講道理不奏效?不妨試試這三招或許更有用

嗨,你好,我是麒麟媽媽,一個努力碼字+帶娃的雙胞胎全職媽媽。

前兩天和朋友聊天,她挺惱怒的——因為4歲的兒子時常和她對著幹,不是不想去幼兒園在家“撒潑打滾”,就是不好好吃飯……她遵照要與孩子“共情的理論”面對孩子,苦口婆心地對著孩子講道理,卻並不管用。

孩子不聽話,苦口婆心講道理不奏效?不妨試試這三招或許更有用

我聽了後挺詫異的:“你幹嘛要和小孩子講道理?你覺得認為的道理,孩子就一定會聽嗎?對小孩講啥都好,就是別跟他講道理。”

或許你聽了我這話會搖頭。但因為人的大腦分別有“本能腦”、“情緒腦”和“理智腦”三個不同的發育階段,分別管理著人對吃喝拉撒、情感感知和事物是非判斷。

而能夠讓孩子能聽懂“道理”,往往要到18歲以後,他的理智腦發育成熟才可能實現。所以與其和孩子“講道理”,讓他聽話,還不如

讓孩子有切身的體會、用他能聽得懂的語言交流,明確出“原則”,要有效得多!

體驗比講道理更直接,更有用

不知大家是否感覺得到:有時,我們大人覺得很清楚、顯而易見的道理,孩子往往並不懂得。哪怕是心平氣和、語重心長,也是沒有用的——因為站在孩子的角度上,他壓根兒就“聽不懂”!

這時“講道理”是沒用的,說不定“體驗”更有效!

就像我家兩個孩子在不到一歲時,不知道開水很燙,老是想去摸那些“冒氣”的水杯啊、瓷碗之類的東西。

孩子不聽話,苦口婆心講道理不奏效?不妨試試這三招或許更有用

“很燙喲!摸了會疼的!”我提醒他倆,無奈他倆根本不聽,看見我拿了,他倆也想去拿。好吧,既然如此,那就試試感覺吧——我直接拿了一個很燙的水杯,讓七七、一一用手背去摸摸看,瞬間倆孩子就燙哭了!

“記住了吧?這就是燙的感覺!以後就不能再摸燙的東西了,不然會比這個感覺更痛!”沒想到,這倆孩子居然“秒懂”!從那以後,倆孩子再也不敢瞎摸,只要我一說“燙”這個詞,手縮得比彈簧還快!

用孩子的語言,讓他懂得“換位思考”

前兩天,我和我家七七、一一看動畫片《超級寶貝JoJo》。

孩子不聽話,苦口婆心講道理不奏效?不妨試試這三招或許更有用

其中有一個故事是講狐狸和鶴分別去對方家裡做客,狐狸給鶴用了一個盤子吃飯,但鶴的嘴巴太長,吃不到盤子裡的東西。後來,等狐狸去鶴家裡時,鶴又給狐狸了一個窄口瓶喝湯,由於狐狸的嘴巴太短,也沒喝到湯。

狐狸和鶴只好把盤子和瓶子進行了互換,於是鶴就喝到了湯,狐狸也吃上了美食。

動畫片最後還說,

我們要互相理解,站在對方的角度想問題喲!

我覺得《超級寶貝JoJo》動畫片這個小故事就特別棒——也許我們和孩子說:爸爸、媽媽希望你講衛生,愛乾淨,或許他還是會“亂折騰”,但是如果給他講個《邋遢大王》的故事,說不定他們就知道該怎麼做了——有時用動畫、用兒童故事來教孩子,或許比口乾舌燥地嘮叨更有效。

原則問題不容侵犯,不需要講道理,直接定規則

不過,孩子的認知畢竟有限。有時,他們會弄不清規則而導致危險的發生。我一般會把威脅“安全”的事情視為原則問題,這方面的事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只有“行”或“不行”。

孩子不聽話,苦口婆心講道理不奏效?不妨試試這三招或許更有用

如在外面玩時,我家兩個孩子喜歡到處跑。我沒出門以前,我就跟他倆說,必須牽著媽媽的手,如果你想快點,你就拉著媽媽一起跑,去看好玩的東西,但不允許鬆手!不然咱就回家!

他倆2歲那兒會執行這事比較困難,只要在外面,我幾乎隨時都是以百米衝刺的姿態被他倆“牽著”到處跑,眼珠子一刻都不敢離開他倆。

一旦到了“危險”的地方還在跑,我就不停地喊“危險”!、“危險”!並以極快的速度抱起他倆立!馬!回!家!

有時,我和孩子爸爸一起帶孩子時,如果遇到危險的事情,他沒有及時制止,我也不客氣地說他——原則的事情任何人都沒有例外!

丟掉講道理,三招讓孩子聽話

給孩子講道理,實際上就是讓孩子對大人“共情”,小孩自己本身情緒就難以控制住,加之認知的侷限,你讓他理解你,那真心有些困難。

所以當孩子“不聽話”時,可別再“講道理”了,不妨這麼做——

涉及生命安全類的“原則”問題,提前告訴孩子風險和違反的懲罰措施。

如果孩子特別小,甚至聽不懂你說的風險,那就牢牢地盯住孩子!如果聽懂了卻故意違反,就根本不用講道理,立即實施“懲罰措施”!

別過於“心疼”孩子,要讓孩子體驗“不聽話”的結果

比如時間了不想吃飯,勸了半天也不吃?那就別吃,就在凳子上坐著看爸爸、媽媽吃!過了點自己餓了也什麼吃的都不給,吵就告訴他,之前讓吃飯不吃,現在沒了,過期不候。(開始一兩次會比較難,挺住!讓他體驗體驗“後果”,時間長了他慢慢轉變的)

用孩子聽得懂的話,與孩子做好約定

比如看電視這事兒,我家兩個孩子只有兩歲多,他爸爸習慣於說:現在看5分鐘,就不看了!不然眼睛壞了!結果看了“一集又一集”,關了電視還不高興。

這倆孩子根本不知道啥是“5分鐘”,也不懂“眼睛壞了“,只知道“我就是想看”!

但我和七七、一一說:“電視,只能在吃完飯後看。一次只能看兩集動畫片。”他倆聽得懂,也很容易執行。播了兩集,甚至自己就跑去把電視關了,對著我說:“媽媽,我棒棒!”

孩子成長,這是我們大人不斷學習、不斷調整與孩子相處的過程,或許這就是養育孩子“痛並快樂著”的所在。

【麒麟媽媽:曾在胎停路上掙扎了7年的85後,有豐富的胎停就醫經驗,教過書,寫過文。現在陪伴雙胞胎男寶七七、一一成長,定期與你分享情感、育兒生活中的二三事】

推薦文章